二 俄欧能源贸易两重性之历史表现

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贸易作为世界能源贸易和能源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长的历史。俄国早期石油工业的开发伴随着与欧洲石油资本的能源贸易。1870年在巴库地区发现石油之后,俄国石油工业与俄欧能源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和罗斯柴尔德“里海—黑海石油公司”等能源生产与贸易巨头。1873年,俄国沙皇在石油生产方面抑制经济民族主义、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允许任何人到俄国从事石油事业,为引进欧洲石油资本创造了条件。俄国实施能源全球化政策,促其能源产业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后起之秀。1890~1900年,俄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石油大国。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欧洲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使能源政策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因素压倒全球主义因素。十月革命使沙皇俄国与欧洲石油资本的合作告一段落,代之以苏联对能源动力工业的国有化和整合,苏联完成了油气工业方面的原始积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的能源动力工业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取得胜利奠定了经济和动力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欧与苏联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对苏贸易至少占西欧外贸总额的1/10,苏联为西欧提供了广阔的能源市场和稳定的能源供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于利用能源贸易拉拢西欧对抗美国的战略动机,苏联与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

冷战时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苏联与欧洲的能源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欧同苏联形成了能源关系的相互依赖,欧共体进口石油的5%,进口天然气的60%,浓缩铀的23%来自苏联,苏联50%的外汇收入靠能源出口。一方面,苏联希望对欧洲出口油气换取外汇(苏联每年可从向西方的石油出口中赚取至少170亿美元),苏联从法、意、联邦德国得到35亿美元开发天然气的贷款,而以出售天然气予以补偿,从中净获利35亿美元。另一方面,西欧希望通过苏联实现能源来源多样化,以确保能源经济安全;利用苏联市场,转移剩余生产力、资金和技术,扩大就业,缓解国内矛盾;政治上希望通过长期的经济合作,加深苏联对西欧在经济、技术上的依赖,以制约苏联霸权。

俄欧能源贸易的历史承载了俄欧能源贸易合作与冲突两重性的纵向内涵,俄罗斯能源对欧洲一直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打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和经济民族主义政策,欧洲石油资本在沙皇俄国开辟新的能源供应地。苏联时期欧共体不顾美国反对与苏联进行能源交易,苏联解体为欧洲更自由地获取苏联地区能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沙俄时期

改革对一个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推动大国崛起功不可没。改革就是要打破阻碍能源和经济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创新就是要除去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和体制障碍。改革是回应历史挑战、走向复兴的最佳答卷,改革和创新是释放被束缚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沙俄时期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维特经济改革对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能源贸易等对外开放和交流开辟了道路,全球主义观念对俄国能源与经济政策的影响提升。彼得一世1697~1698年率俄国使团赴西欧考察学习后,雷厉风行实施欧化改革,引进造船和机器等设备,吸收先进技术和各种人才,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进出口贸易。通过欧化改革,俄国发展日新月异,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打败了瑞典,获得了北方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为后代沙皇树立了“改革图强、开放求富”的榜样。陶慧芬:《俄国工业革命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彼得一世改革解决的任务是以西欧先进的文明改造落后的俄罗斯文明、以市场经济代替俄罗斯的封建自然经济,推动俄国生产力的发展。

(2)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解决的任务是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扫除劳动力和市场障碍,推动了俄国石油业的发展。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农奴的《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宣布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依法获得不动产和动产并专卖、抵押或其他处理”,农民得到了用自己名字订立合同,从事手工业、商业,用自己名字进行诉讼,进城当工人、小市民或者商人的权利。《1861年俄国农民改革》(立法文件汇编),莫斯科1954年俄文版,第39页。自此农村无产阶级和无地农民形成了一支流动的劳动力大军(19世纪末俄国雇佣工人已有1000万),拥有财产和潜在购买力的农民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的农奴制改革)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俄国的开端”。《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1989,第20卷,第175页。改革和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没有这项改革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巴库的诺贝尔兄弟公司就招不到足够的石油工人,俄国石油工业兴盛也无从谈起。俄国农奴制改革为开发石油及贸易储备了劳动力资源,为俄欧能源贸易提供了要素和环境保障,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加快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3)工业革命为俄欧能源贸易提供了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物质要件。俄国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俄国近代石油工业的诞生。俄国工业革命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当时英国工业革命业已完成,法、德、美等国工业革命已大规模展开。19世纪后半叶,俄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阿塞拜疆的巴库和车臣的格罗兹尼等石油中心。1864年废除对编入农民的强制劳动后,国内外资本逐渐流入石油工业。1872年打出的第一口钻井日产油70万普特俄国重量单位,1普特(пуд)合16.3805公斤。, 1879年巴库有300多个钻塔。1870~1879年年均开采量为740万普特,1880~1889年年均增长了13倍,达到1.03亿普特。1890~1900年年均又增长了2.5倍,达到3.61亿普特,俄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从1890年的38%增加到1900年的51%。〔俄〕索洛维耶娃:《19世纪俄国的工业革命》,莫斯科,1990,第231页。这些成绩与巴库石油工厂对新技术、生产工艺和新蒸汽机钻采设备的运用密切相关。1878~1900年蒸汽机从97台增加到1637台,工人的劳动力装备增加了9.5倍。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21页。

俄国工业革命促进了俄欧能源贸易的发展。

首先,俄国工业革命加快了俄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俄欧石油贸易打下了物流基础。俄国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2388公里猛增到1887年的30132公里,1900年更增至53350公里。工业革命后期俄国建成以莫斯科为中心、辐射中部9省主要城市、串联乌拉尔等工业中心的铁路网,英、法、德等欧洲资本对俄国进行石油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其次,俄国工业革命大大加快了俄国工业区域化进程,形成了巴库、格罗兹尼等石油区,为俄欧石油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基地。1861年形成了乌拉尔、中部和波罗的海沿岸三个中心工业区,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区在俄国与欧洲贸易交流中作用突出。该区以圣彼得堡和纳尔瓦为中心,形成引进欧洲资本和技术的便捷渠道。

最后,俄国工业革命给俄国石油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了石油开发的效率,降低了俄国石油的成本,增强了国际贸易竞争力。在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的开明经济政策下,引进欧洲石油资本,应用了先进的机械钻探和开采技术设备、大功率的蒸汽机、炼油蒸馏器、油轮、油罐车厢、运输管道等。俄国与美国的石油产量差距迅速减小,1874年俄国的石油产量是60万桶,1884年增加到美国产量的1/3, 1888年达到美国产量的4/5, 20世纪初则超过了美国。〔苏〕 B. C.列利丘克:《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闻一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60、63页。由于俄国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低廉、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经营管理灵活,在诺贝尔兄弟公司等的努力下,俄国石油不但将标准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美国石油挤出国门,而且在欧洲石油战场占据重要位置。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欧洲英、法、德等工业革命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为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最终促进了俄欧能源贸易的兴起和繁荣。

欧洲工业革命为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69年英国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在欧洲石油工业的运用使人工钻井升级到机械钻井。1848年俄国工程师弗·恩·塞米耶诺夫(F. N. Semyenov)在巴库立起第一口油井,1861年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催生交通运输部门的变革,英国于1825、1830年建成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和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P. Mantoux,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 Outlin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Factory System in England, ”Jonathan Cape, London, 1952.火车和铁路的发明为石油储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海运和陆运的发展为石油工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钢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为石油工业提供了机械钻机、管材、井下工具、铁轨和铁皮桶等物资装备。以勘探、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等有机环节为特点的石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詹玉兰等:《科技革命与石油工业》, 《海洋地质动态》2008年第2期。

工业革命使石油被精炼加工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扩大俄罗斯与欧盟能源贸易提供了动力。1823年,俄国杜比宁兄弟在莫兹多克建设俄国第一座釜式蒸馏厂。煤油是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的一种轻质石油产品。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亦称“灯用煤油”、“灯油”(lamp kerosene)、“火油”、“洋油”。详见《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中国百科网,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157602.html, 2007年2月。1846年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兰的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Ignacy Lukasiewicz)发明了使用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并于1853年7月31日发明了近代煤油灯。19世纪70年代建造了润滑油厂,并开始把蒸馏得到的高沸点油做锅炉燃料。http://www.wangchao.net.cn/bbsdetail_718999.html.石油的用途更加广泛,日益扩大的需求为欧洲开发俄国石油提供了动力。没有这些物质准备,诺贝尔兄弟公司等欧洲资本想要在巴库打井采油并出口到欧洲如同天方夜谭。

欧洲成为俄国石油工业的催生员、出资人、能源贸易市场和消费者。欧洲能源的紧缺及追逐利润的本性,激发了欧洲石油资本开拓俄国等海外石油市场的渴求。到19世纪中叶,西欧各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洲际贸易,基本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任务。工业革命使水陆交通大大发展,有利于工农业产品和原料的输出,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为工业积累了资金。海外市场对欧洲工业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也激发了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要素——石油(煤油)的需求,俄国能源地理和成本上的优势吸引欧洲石油开发资本流向俄国。

(4)维特经济改革与欧洲对俄石油投资促进了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开发。

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1849~1915)于1892年8月担任亚历山大三世的财政大臣,在任期间开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改革,对俄国石油业实行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的开放政策,为欧洲石油资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马克·拉伊夫称“维特的经济改革措施确实发挥了稳定财政收支、刺激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的作用,这些措施还使俄国在1895年登上世界工业强国的舞台”。〔俄〕马克·拉伊夫:《独裁下的嬗变与危机》,学林出版社,1996,第136页。

维特是典型的开明经济民族主义者,懂得实行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而非闭关锁国型的极端经济民族主义政策。所谓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相当于“理性爱子”,一方面保护国内弱小的能源企业,另一方面善于对外开放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国内能源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而闭关锁国型的极端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相当于“溺爱孩子”包括圈养育子,盲目主张保护和垄断国内能源工业,排斥外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型能源企业垄断、限制竞争,最后扼杀本国能源工业竞争力,如后来的对外来能源资本的没收政策。

维特赞赏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把吸收民族经济和国家调节的理论作为自身经济纲领的思想基础。李斯特认为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在工业发展薄弱的情况下需要实行保护民族工业的政策。维特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工业化应当充当国民经济的火车头。维特制定了《1893年工商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加速工业化的战略,其主要措施是以国家干预为主导,以财政稳定为杠杆,实行货币改革,建立金本位制,通过保护关税、吸引外资、课以重税等手段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参见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第150~152页。

首先,加强铁路建设,大力促进国内各地经济联系,为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打造基础设施条件。1857年1月26日俄国政府颁布了建造首批铁路网的命令,1861~1875年总计修建铁路16138俄里,包括欧俄和高加索,将工业中心与南方黑土省份、伏尔加河流域、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海港连接起来。俄国铁路总长1895年增加到34088俄里。参见姆·弗 ·涅奇金娜《苏联史》第2卷第2分册,三联书店,1959,第178页。1900~1913年俄国铁路总长又达到64847俄里。参见白术礼《试论近代俄国铁路网的发展》, 《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第66页。俄国铁路网的建立连接了各个经济中心,这样扩大了市场,提升了原油、煤油等工业原料和产品的物流和销售。修建了乌拉尔铁路,同时把巴库、第比利斯和巴统连成了一线参见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第157页。,为俄国石油向欧洲出口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石油贸易的发展。

其次,维特实行关税保护等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保护俄国石油等民族工业的发展。19世纪初以来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868年为适应废除农奴制后工业发展需求,俄国又降低原料、半成品尤其是铜、钢等产品的进口税。19世纪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已经有了稚嫩的工业基础,但由于其工业尚未完全成熟和没有高关税的保护,无法抵御英、法、美、德等国产品的竞争。因此维特向沙皇提议政府用关税保护政策代替自由贸易政策。在维特的努力下,俄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关税税率,在当时税率基础上增加20%作为最高税率。亚尔诺林斯基:《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第52页。19世纪90年代俄国的关税税率达到20%~100%。皮·伊·卡巴诺夫:《俄国史》,莫斯科1960年俄文版,第183页。这种关税保护政策打击了外国产品在俄的销售,加强了俄国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购买倾向,使俄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状态,节约了外汇和资金,扶植和保护了俄国石油工业。

再次,维特实行金本位制改革,为俄国石油等民族工业引进外资提供金融支持。1890年纸币的流通额为10.67亿卢布,国库的黄金储备约10.95亿卢布,为实现金本位制提供了物质保障。1896年1月14日维特关于采用金本位制的提案获得通过。金本位制的实行,巩固了国家财政,稳定了金融市场,刺激了投资,使俄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财金体系接轨,加强了俄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为吸引外资扩大了前提。正如维特所言:“我实行的财政改革中,引进金本位货币制度是最重要的,这建立了俄国信用,使俄国在金融上与列强地位平等。”亚尔诺林斯基:《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第50页。到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获得多达50亿卢布的贷款,投入石油工业等采矿业、铁路、冶金、农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大大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参见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第165页。

最后,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弥补俄国石油等工业部门的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维特认为,“必须停止限制吸引外国资本的措施……必须尽快地发展工业”。〔苏〕波·弗·安纳尼奇:《俄国和国际资本(1897—1914)》,列宁格勒1970年俄文版,第23~24页。在维特的努力下,引进外资的政策得以实施,外资包括欧洲石油资本涌向俄国。1870年俄国引进外资2650万卢布,1880年为9770万卢布,1890年为2.147亿卢布,1900年增加到9.1亿卢布。其中投入石油开采等采矿部门的最多,1890年外资占俄国全部采矿股本的58%, 1900年达70%。金本位制规定黄金与卢布自由兑换,允许货币贬值,卢布市场价格降低1/3,纸币、债券等都以黄金为担保。详见〔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第219页。外资涌入解决了俄国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缺乏问题,刺激了石油、煤炭、机械、冶金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俄国出现了外国资本集团投资建厂的狂潮。正如列宁所言,“外资、工程师和工人源源不断进入俄国南部,并且在目前的狂热时期(1898)许多工厂也从美国搬到俄国”。《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448页。

欧洲石油资本对发展俄国石油工业的直接投资发挥了巨大作用。投资俄国的欧洲石油资本代表有瑞典人创办的诺贝尔兄弟公司、罗斯柴尔德(洛希尔)家族的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壳牌公司等。诺贝尔兄弟公司是俄国石油界的领头羊。诺贝尔兄弟公司善于进行技术创新、投资和管理创新。他们创造了世界第一艘油轮,采用铁路油罐车、储油仓库,率先采用更为先进的连续提炼蒸馏法。由于战略正确、经营有道、生产高效、物美价廉,在几年时间内公司资本就从300万卢布增加到1500万卢布。在俄国石油界举足轻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里海—黑海石油公司,修建了从巴库到巴统的输油线路,促进了俄国通过巴库向欧洲的石油出口。马库斯·塞缪尔创立的壳牌石油公司希望借助俄国石油增加角逐世界石油市场的筹码,其继任者亨利·迪特丁加大了对俄国石油业的投资。1912年壳牌公司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达成了购买后者在俄油企的协议,大大增加了自身实力,扩展了石油来源和市场,提升了对俄国石油业的影响。

维特在俄国石油行业吸引外资的政策成效显著。1894~1901年,投入俄国石油的外资总额增加了29倍,从260万卢布增加到8340万卢布。1910~1913年,高加索迈科普油区的石油产量从140万普特增加到530万普特。欧洲石油资本结构呈现出时代特色,如车臣和印古什的石油资本总额为7100万卢布,比重分别为英国36%、俄国27.2%、法国18%、比利时9.5%、荷兰9.1%。〔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第219页。

(5)巴库的石油大开发是俄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先锋。

巴库(Baku)注1是俄国(阿塞拜疆)石油工业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而且有对欧洲进行贸易往来的传统。巴库所在的阿普歇仑(Absheron)半岛是高加索山脉伸向里海的一块土地,很早以前岛上就发现有油矿苗,巴库被拜火教徒视为“神圣的永恒火柱”发祥地。13世纪时巴库附近出产石油,当时用于治疗骆驼身上的疥癣。巴库素有与外界开展贸易往来的传统,如马可·波罗曾记载,巴库很早就向近东国家出口石油见巴巴耶夫《阿塞拜疆石油史:苏联时代前的历史年表》(Yusif Mir-Babayev, “Azerbaijan's Oil History. A Chronology Leading up to the Soviet Era, ”Retrieved on June 24, 2006)。,意大利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商船曾在巴库港口开展贸易,此外巴库还与莫斯科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有贸易往来。1568~1574年赴巴库英国使团成员托马斯·巴尼斯特(Thomas Bannister)和杰弗瑞·达科特(Jeffrey Duckett)记载道:“巴库有大量的石油,家家户户生活都在用,黑色的称为原油(nefte),白色纯净的称为石油(petroleum)。”1594年一位工匠(A. Mamednur oglu)在巴库郊外巴拉卡尼(Balakhany)地区钻成了第一口高效率的油井。1636年德国外交官和旅行家阿丹(Adam Olearius)记述了巴库的30个油田,提到当地有丰富的褐色原油。1722年萨法维德(Safavid)王朝覆灭后巴库陷入混乱,相继被俄国和奥斯曼入侵,1723年6月26日经过长期围攻后巴库终于被俄国占领,彼得大帝派巴里亚奇扬斯基(Baryatyanski)王公驻防巴库,并命令米哈伊尔·玛祖什金(Mikhail Matyushkin)将军从巴库运输更多的石油到圣彼得堡,以支持“永恒圣火”的燃烧。1735年俄国军队撤出,沙俄占领高加索的贼心不死,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瓦里良(Valerian Zubov)军队开始征服高加索的大规模行动,但未成功,1797年撤出巴库地区。沙俄有“前仆后继”对外扩张的传统,1806年1月俄波战争期间亚历山大一世派巴维尔·茨茨亚诺夫(Pavel Tsitsianov)将军攻占巴库,在即将拿到巴库城门钥匙时被援军和胡辛古鲁·可汗(Huseyngulu khan)的堂兄打死,群龙无首的俄军溃散而逃。同年10月巴库终被俄国占领,并于1813年在古里斯坦条约中被割让给俄国,1840年俄国杜马决定将泛高加索地区包括巴库列为俄国的一个行政区划。见巴巴耶夫《阿塞拜疆石油史:苏联时代前的历史年表》(Yusif Mir-Babayev. Azerbaijan's Oil History. A Chronology Leading up to the Soviet Era. Retrieved on June 24, 2006)。

注1“巴库”一词起源于波斯语Bagavan,意为“上帝之城”,或源于波斯语Bādkube(),意为“多风之城”,今名巴库(Baku)最早出现在公元982年,参见萨拉《巴库历史》(Ашурбейли Сара. История города Баку: период средневековья//Баку,Азернешр, 1992)。

巴库的石油工业成为俄国石油工业的支柱,但巴库的开发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型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到对外开放型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转变。1823年世界首家石蜡厂在巴库建成,1846年近代意义上的油井在巴库旁的比比—黑巴特(Bibi-Heybat)钻成。沙皇政府将规模极小的石油工业作为国家垄断行业来经营,限制了石油工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初期石油行业的国家垄断被废除,私营企业被允许开发石油,促进了石油资源的开发。1871~1872年成功完成第一口近代意义上的钻井,1873年投产经营的小型炼油厂已有20多家。成立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如诺贝尔兄弟公司诺贝尔兄弟公司为成立国际诺贝尔奖奠定了资金基础。国际诺贝尔奖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定,由阿尔弗雷德的3100万瑞典克朗遗产和巴库诺贝尔兄弟公司中12%的股份当做诺贝尔奖的基金,曾查阅到诺贝尔家族档案的瑞典历史学家E. Brarbengren认为巴库诺贝尔兄弟公司中阿尔弗雷德的股份资金能够支取出,是国际诺贝尔奖得以成功设立的关键因素。见巴巴耶夫《阿塞拜疆石油史:苏联时代前的历史年表》(Yusif Mir-Babayev. Azerbaijan's Oil History. A Chronology Leading up to the Soviet Era. Retrieved on June 24, 2006)。, 1886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法国成员(de Rothschild Frères)的里海—黑海石油股份公司1906年由于俄国局势动荡,加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竞争,罗思柴尔德将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卖给皇家壳牌公司。The History of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by Anonymous Andy and Daryl Bradford Smith, Dec 2005.(Caspian-Black Sea Joint-Stock Company), 1887年穆萨·纳吉耶夫(Musa Nagiyev)成立的公司和1893年萨姆斯·阿萨杜拉耶夫(Shamsi Asadullayev)成立的公司,其年产量在700万~1200万普特(合1100万~1200万吨), 20世纪初巴库石油企业达上百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石油巨头,包括诺贝尔兄弟、穆萨·纳吉耶夫、默图扎·木科塔罗夫(Murtuza Mukhtarov)、萨姆斯·阿萨杜拉耶夫(Shamsi Asadullayev)、赛德·米尔巴巴耶夫(Seid Mirbabayev)等。

诺贝尔家族在俄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诺贝尔家族由机械、化工行业进入石油行业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但偶然中又有必然。诺贝尔家族三兄弟中的路德维格·诺贝尔要寻找为俄国政府生产来复枪的枪托木材,便派罗伯特·诺贝尔去高加索巴库寻找胡桃木。1873年3月罗伯特·诺贝尔一到巴库就心潮澎湃于当地石油工业发展的浪潮。他抓住时机,来不及与路德维格·诺贝尔商量便用25万卢布“胡桃木资金”买下了一座小型炼油厂,从此投身巴库的石油工业之中,后来终于成为巴库的石油大王。罗伯特的第一笔投资行为是既有冒险精神又有战略眼光的举措,是抓住机遇、自主创新、另辟蹊径的成果,树立了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楷模,对当今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破除发展瓶颈、成功解难脱困、开辟一片新天地颇有启发意义。

罗伯特·诺贝尔能在竞争激烈的巴库石油界脱颖而出成为石油大王,主要得力于其善于创新、经营管理有方等优势。首先,罗伯特·诺贝尔舍得投入,善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罗伯特·诺贝尔虚心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美国石油工业的经验,把科学、革新和商业计划运用到炼油厂,对炼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了效益。罗伯特·诺贝尔经营管理理念先进,如重视人才,利用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人才,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和企业文化。他的工厂是全世界第一家对石油地质学家实行终身任职的企业。拥有一支多民族的劳动大军,其待遇比俄国任何一个企业集团都高,因此他们自豪地称呼自己为“诺贝尔人”。其次,罗伯特·诺贝尔善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开拓在欧洲销售石油产品的贸易市场。1876年10月罗伯特将第一批照明煤油运抵圣彼得堡,在俄国内市场树立了诺贝尔兄弟公司的品牌,为进入欧洲市场打下了基础。再次,诺贝尔兄弟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不惜血本,加大投入,建立了比较优势。路德维格·诺贝尔定制了第一艘成功的巨型油轮“琐罗亚斯德号”, 1878年在里海投入运营,带动了后来的油轮运输方式,在石油运输上实行了一次重大的革命。1889年诺贝尔兄弟公司铺设了一条穿过山峰的输油管道。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油井、输油管、炼油厂、油船、驳船、储油库、专用铁路、零售网等。最后,诺贝尔兄弟善于政府公关,为诺贝尔兄弟公司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政治资源和环境。路德维格·诺贝尔善于同俄国政府官僚打交道,受到沙皇兄弟、高加索总督的宠信。路德维格·诺贝尔创建的上中下游高度一体化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很快就主宰了俄国的石油贸易。

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使俄国石油开发和贸易显示出后发优势。俄国比美国晚20多年登上石油舞台,但俄国石油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后来居上。19世纪90年代巴库的石油产量占俄国产量的95%,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0%,不到10年俄国石油已经迎头赶上甚至一度超过美国石油。

1914~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具有战略地位的油城巴库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巴库每年生产700万吨石油,总产量达2868.3万吨,占当时世界石油产量的15%。

俄国石油工业的产能过剩和供过于求的矛盾,使其向国外特别是欧洲出口成为迫切需求。俄国石油市场扩大面临若干限制。首先是国内需求有限。俄国国内大部分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农民收入更低,用煤油来照明远没有普及。其次是交通物流瓶颈,如交通运输设施落后,运输不便、成本高等,即使俄国境内有些地方石油也运不到。巴库的石油运输配套设施落后,虽然离第比利斯只有341英里,但从巴库运输石油到第比利斯要比从美国进口昂贵得多。从巴库将石油运到波罗的海港口更是需要至少2000英里的水陆运输。再次,石油生产销售还受到地理空间、气候环境的制约。如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里海上运输停止,许多炼油厂不得不停工半年。最后是产量“井喷”,石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需求。1879~1888年俄国石油产量增长了10倍,达到2300万桶,相当于美国产量的4/5强,俄国石油需要“走出去”寻找出路,而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成为优先选择。

繁荣俄欧石油贸易必须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了克服俄国石油向欧洲出口的瓶颈,俄国石油精英通过修建巴库—巴统巴统是黑海的一个港口城市,俄国通过俄土战争于1877年将之纳入版图。铁路,打通了与欧洲市场的贸易通道,为促进俄国与欧洲的石油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两位石油生产商得到建造巴库—巴统铁路的政府许可,但当铁路工程进展到中期时石油价格下跌,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的企业经营困难,经费告罄,陷入绝境。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见机施以贷款,将巴库—巴统铁路在1883年建成,几乎一夜之间就使巴统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港口。1886年罗斯柴尔德成立“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后来以其名称的俄文首字母组成的简称“Bnito”而闻名。,在巴统建设储油库和销售设备,诺贝尔兄弟公司随即仿效。巴库—巴统铁路通过沟通俄欧石油贸易通道,为俄国石油打开了一扇通向西方的大门,也掀起了一场为争夺世界石油市场而展开的长期斗争,尤其是俄美之间的国际石油竞争。

(6)俄国石油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促进了俄国能源开发与俄欧能源贸易。

欧洲是俄国石油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俄国石油出口的80%进入欧洲,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和英国的进口量约占俄国出口量的50%。伊兹梅斯契耶娃·特·弗:《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亚市场体系中的俄国》(ИзместьеваТ. Ф. Россия в Системе ЕвропейскогоРынка Конец ⅩⅨ—ⅩⅩв),莫斯科,1991。

由于国内改革和工业革命,俄国实现了由石油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从1881年起俄国首次出口煤油。1883年诺贝尔兄弟公司将美国石油产品赶出俄国国内市场。1887年,俄国出台免征出口煤油消费税的政策,俄国石油工业企业开始加大煤油出口力度,同欧洲煤油市场上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展开竞争。参见张丁育《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俄国与欧洲的石油贸易》, 《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第1期。

俄国石油在欧洲的市场地位不甚稳固,一直面临美国的威胁。1890年、1891年和1892年欧洲市场煤油的70%、66%和60%源自俄国,此后俄国的市场份额开始走下坡路。1894~1906年俄国煤油出口的半数以上面向东方市场。别尔什科·斯·阿:《俄国石油工业:从统计数据看其发展及现状》Першке С. А.Першке Л Л. Русская Нефтя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Ее Развитие и СовременноеПоложение в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х Данных. Тифлис, 1913: 44。1906年俄国因出口危机失去了大部分东方市场,重新将煤油出口目标锁定在欧洲。

表2-3 1889~1914年俄国石油开采与出口的相互关联比例

资料来源:别尔什科·斯·阿:《俄国石油工业:从统计数据看其发展及现状》。

欧洲市场引起俄国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性质的贸易竞争。俄国与美国之间在欧洲的石油竞争主要在俄国的诺贝尔兄弟公司、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同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之间展开。诺贝尔兄弟公司利用产量不断上升的巴库油田作后盾,在欧洲开展积极的销售活动,标准石油公司深感压力巨大。首先,俄国与美国石油公司进行低成本和低价的竞争。1885年11月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降低了在欧洲的售价,这是标准石油公司在美国一扫群雄脱颖而出的法宝。其次,俄、美公司都在欧设立代表处、分公司,积极促进本地化,提高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1888年,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和诺贝尔兄弟公司在英国设立进口和销售分公司,标准石油公司也开设英美石油公司作为其首家境外子公司,并在欧洲大陆设立新的子公司,与当地主要批发商建立联合企业。最后,标准石油公司通过非正常竞争手段打击对手。不但通过欧洲代理商在欧洲许多国家散布谣言,说俄国煤油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问题,而且还采用破坏和贿赂的手段攻击俄国对手。诺贝尔兄弟公司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也猛烈反击并取得成功,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全世界照明煤油的出口贸易额中美国所占的份额从1888年的78%降到1891年的71%,俄国所占的份额从22%上升到29%。

俄美经济民族主义之争历史悠久。从19世纪以来,美国对俄欧能源合作的干扰作用一直如影随形。20世纪美国挑拨俄(苏)欧能源合作,80年代阻碍苏联对欧天然气出口、联合西欧对苏联开展经济战,21世纪初通过页岩气革命冲击欧洲市场、削弱俄罗斯能源企业在欧洲的出口地位。

综观沙俄时期俄欧石油贸易,其发展过程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即合作与冲突交织、友好与矛盾并存的俄欧能源贸易关系特征。其合作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俄罗斯与欧洲石油资本技术合作开发与石油出口贸易相互促进。俄国利用欧洲石油资本和技术合作开发石油,为石油贸易提供资金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石油贸易为投资带来丰厚回报和动力,推动石油贸易与投资良性循环。俄国石油工业起步较晚,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开创世界现代石油工业,19世纪70代欧洲资本在巴库的石油开发才使俄国石油工业初步形成。1870年俄国石油总产量仅为1800万普特,还需从国外大量进口煤油。在欧洲石油资本推动下,俄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到1900年石油产量增加到6.32亿普特,石油产量30年增加了35.1倍。〔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第262、203页。由于欧洲资本大量参与俄国石油工业,在勘探开发生产中应用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先进技术设备,使俄国享受到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加上对欧洲石油贸易增加了俄国政府收入,进一步提高了与欧洲资本合作的劲头,贸易与投资的良性循环使俄国与欧洲石油合作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其二,俄国油气行业先天就呈现出与欧洲能源市场相互依赖的特点。能源地缘经济学和石油工业史告诉我们,俄国与欧洲天然是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的关系,俄国对欧洲市场的严重依赖是经济地理、历史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影响深远。国际贸易资源禀赋理论边恕等:《能源要素禀赋与俄罗斯产业结构初级化倾向研究》, 《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俄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欧洲具有资本、技术和管理禀赋,是俄国石油良好的销售市场,俄国欧洲石油贸易发展顺理成章。石油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俄国资本原始积累严重不足,需要引进外资。俄国政府大量引入欧洲石油资本,因此“实际上俄国石油工业公司的股票,大部分受国际石油股份公司的控制,这种情况是俄国石油工业的特点”。〔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第233页。

俄国大型石油公司和垄断组织与外国资本大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俄国石油工业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实行闭关锁国型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将其收归国有。如英国和法国是“俄国石油总公司”的主要股东,英国和荷兰是“壳牌石油托拉斯”的主要股东,瑞典诺贝尔家族是“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的主要股东。外资大多投入俄国重工业,在俄国民族资本比较弱小的情况下对俄国工业有着重要的扶助作用。

其三,俄欧石油贸易弥补了俄国国内市场的内需不足,为俄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俄国石油在国内主要的需求者是沙皇政府,民间的需求量很有限,1897年俄国人均消费煤油11.8俄斤,而同时期德国人均消费煤油41.8俄斤。因此俄国的石油除满足沙皇政府的官方订货外,大部分是输入欧洲和亚洲石油市场,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及亚洲的土耳其、中国和印度等国。仅1896年的石油对外贸易额就为6400万普特,石油对外贸易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额的13.3%。到20世纪初,俄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其四,俄欧石油贸易促进了俄国石油工业组织结构的集中化。俄国石油工业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经历不到20年的自由竞争阶段,在90年代就迅速进入垄断阶段。石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南俄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等省份,有利于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如1900年巴库区的石油开采量就占全俄石油开采量的95.1%。巴库的石油产值占全俄工业总产值的5.2%。〔苏〕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第203页。巴库的“诺贝尔—玛祖特石油卡特尔”垄断全俄煤油产量的97%。〔苏〕波梁斯基:《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三联书店,1964,第240页。因此石油工业是俄国经济中垄断程度最高的部门,俄国的石油业的垄断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托拉斯帝国——美国”,为俄国增加对欧洲的石油贸易提供了组织结构基础。

俄国与欧洲石油贸易在合作为主的基调下,也有矛盾与冲突的一面,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俄国石油工业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俄欧石油贸易的命运。如俄国石油界与外国石油资本之间的矛盾、外国石油资本与俄国石油资本的矛盾、俄国石油企业之间的矛盾、石油业内的劳资矛盾等。上述矛盾激化的结果,引发了巴库石油工人的革命运动,欧洲石油资本受到沉重打击。十月革命对欧洲石油资本的国有化对俄欧石油贸易产生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如火如荼的俄欧石油贸易自此告一段落。

其二,俄国政府保护民族石油工业与欧洲石油资本垄断独大之间的矛盾。

1904~1914年俄国石油工业出现了卡特尔“诺贝尔兄弟公司”和“玛祖特”(“诺贝尔—玛祖特”)、“里海—黑海石油工业和贸易公司”和托拉斯“俄国石油总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们的产量占俄国石油产量的60%。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52页。

对于垄断资本,俄国政府内有两种派别:一种是“纵容鼓励派”,多为外国垄断石油资本利益的代表;另一种是“限制打击派”,多为民族石油工业利益的代表。“纵容鼓励派”实业家和部分政府官员认为垄断组织是调节生产、克服竞争和维持价格稳定的有效手段,政府对垄断组织包括欧洲石油资本垄断组织持默认甚至鼓励的态度。1908年6月国家杜马中的106名议员致函大臣议会,要求制定法律反对垄断组织的活动。1910年底,工商部副大臣皮·伊·米列尔奉命召开“同辛迪加作斗争”的会议,提出了两项经济措施:一是把国家订货只给那些“没有滥用辛迪加地位”的企业;二是在必要时允许从国外进口有关材料和商品。会议因主持人死亡而中断。1912年12月工商大臣马舍夫取消了用法律限制垄断组织活动的做法,而只要求垄断组织按法律登记注册,接受政府的监督。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51~153页。这充分暴露了“限制打击派”的两面性:他们对外国垄断石油资本有斗争的一面,但由于力量还很弱小,对外国垄断石油资本更多的是依赖性的一面。这种经济状况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俄国政府与欧洲垄断资本既有矛盾冲突,又有软弱性和依赖性,这为后来的民族主义思潮高涨和十月革命没收垄断资本的“国有化运动”埋下了种子。

(二)苏联时期

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呈现出合作与冲突性并存的两重性特点,其合作与冲突反过来对苏欧能源贸易产生一定影响。

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将俄国石油工业收归国有,以民族主义能源工业体系逐步代替对外开放的俄国能源工业体系,俄欧能源贸易暂时跌入低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复苏。1920年4月28日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巴库,1921年巴库被苏联城市执行委员会领导,诺贝尔兄弟公司在阿塞拜疆的石油产业被收归国有。同年5月诺贝尔家族将自身持有的该公司一半股份卖给美国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诺贝尔兄弟公司1959年宣布解散。由于革命初期的混乱,苏联石油产量显著下降,石油出口贸易不复存在。然而,苏联政府通过对国家经济部门的有效控制,在国内工业化需求石油和恢复石油出口换取经济建设外汇资金的刺激下,巴库油田复苏了。1940年巴库年石油产量达2220万吨,占苏联当年产量的72%。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石油的年产量超过了革命前的最高水平。取得这个成就的因素有:首先是外需旺盛,由于汽车的推广和北美欧洲工业的大发展都需要大量石油,使得世界石油需求和产量增长空间都很大。其次是苏联国内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但内需被压制,因为苏联领导者慎重地选择了不鼓励发展汽车工业,也不鼓励使用汽车运输的政策。为了腾出石油供应出口以换取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资金,苏联更多地鼓励使用煤和水电、核电等能源。苏联的能源政策倾向于在经济建设中发展煤和其他固体燃料,优先开发水电核能等能源,这种为了照顾出口,勒紧裤带节约石油天然气以供出口换取外汇资金的能源生产和贸易政策,乍看有点辛酸,但反而造就了苏联核能、水能等能源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平衡。苏联在国际市场上实行积极扩张的石油销售政策,尤其是在西欧市场有选择地采取巧妙的市场渗透攻势销售策略,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止。加大对西欧(包括英国)市场能源设施如油轮、油库和加油站的投资,打造俄罗斯石油(R. O. P)的品牌,当时获得世界石油市场约15%的份额。〔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4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石油生产设施被德国军队破坏殆尽,苏联石油工业在战争的压迫下举步维艰。苏联战争所需石油大部分依靠从北欧海岸到苏联北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港口护航运输,同时也依靠一些陆上运输,即由铁路从伊朗运输石油到苏联南部地区。战争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经济重建,包括石油工业重建活动。积极开发“第二巴库”伏尔加河乌拉尔地区的油田,20世纪50年代,石油和天然气在苏联能源经济中比重迅速提高,1973年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使用总量的60%以上。〔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49页。中亚和西伯利亚逐渐成为苏联的“第三巴库”,苏联石油工业1961年就超过委内瑞拉,仅次于美国,1975年超过美国。“Big Oil Comes Back To Baku, ”Natural History, Retrieved on July 4, 2006.

淡出欧洲能源市场数十年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能源逐步进入欧洲市场,伴随一系列长期合同签订、能源管道修建,苏联能源在西欧逐步收复失地,地位日益提升,苏欧能源贸易日渐繁荣。

苏联石油进入西欧市场之前面临美国宣扬的“苏联石油威胁论”,该威胁论是阻碍苏欧能源合作的经济民族主义障碍。美国在欧洲大肆攻击苏联石油,使欧洲大多数国家对此有些怀疑,但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可以看作19世纪俄国与美国石油在欧洲市场竞争的继续,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对诺贝尔兄弟公司和里海—黑海石油公司的俄国巴库石油就不择手段地进行攻击,散布“俄国石油威胁论”。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被西方认为苏联经济需要能源,使得苏联对中东如伊拉克、伊朗和波斯湾国家产生威胁。20世纪50年代苏联石油威胁论的出现和存在,源于冷战的思维和态度。美国国务院和某些美国大石油公司把苏联向西欧出售石油的企图看成政治阴谋。西欧国家被警告说,他们所向往或依赖的苏联能源供应来源,很可能会被苏联卡断,当做政治工具来使用。不幸被言中,后来苏联和俄罗斯都曾将向西欧的能源供应当做武器,采取过中断能源供应的措施。但欧洲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并未因噎废食,中断与俄国的能源贸易。能源是一种刚性需求,是容易上瘾的必需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能源供应有风险,但又不得不依赖。美国拿苏联1957年停止向以色列供应石油说事,说苏联也有可能采取类似措施对付西欧。

苏联将西欧当做战略市场,为进入西欧市场绞尽脑汁。为了使苏联位置更好的油田能腾出天然气出口到西欧去,同时节约资金,苏联宁可向伊朗进口天然气(签订了进口协议),以满足苏联南部与伊朗毗邻地区的天然气需求。对苏联来说,资金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更加宝贵,以至于实行自给自足能源政策的苏联,为了节约资金,采取了向伊朗和阿富汗进口天然气供应苏联偏远地区的措施,以维护对欧洲的能源出口。这种权宜之计直到苏联国内建成全国性输油管道和储运分配网才停止。苏联实现了能源领域的自给自足,为向西欧出口能源排除了后顾之忧。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已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元气,开始实行追求为石油和天然气寻找出口市场的政策。而西欧市场则是苏联石油进攻的首要目标,苏联想重振19世纪后期俄国石油在欧洲石油市场的雄风。

苏联打开西欧市场的策略与当初俄国诺贝尔兄弟公司和里海—黑海石油公司的策略类似,都是低价销售,薄利多销。美国则指责苏联在欧洲市场进行倾销。苏联作为欧洲市场上的新竞争者,给欧洲的石油消费者带去了物美价廉的石油,让某些国家尝到了甜头,培养了瑞典等顾客。

苏联向西欧出口石油的动机一个是为了“硬通货”,另一个是“苏联威胁论”所指的为了“政治利益”。客观来说,早期苏联与西欧的石油贸易经济利益的追求(获取外汇)大约占2/3的成分,当时的形式是以易货贸易的方式用石油换取苏联经济发展计划中的急需物资。苏联另一部分考虑是通过建立与西欧的联系,缓和冷战气氛,为苏联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后来苏联地位提高后,经济利益则让位于苏美全球争霸的战略利益,但也有经济利益的考虑。

瑞典是部分转向苏联石油的最早国家之一,苏联出口到瑞典的石油占其进口总量的15%。〔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55页。瑞典没有北约成员国身份的束缚,瑞典首先挑战了美国等宣扬的“苏联石油供应不安全论”以美国为首的政府和国际石油公司宣扬“苏联石油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苏联石油进入西欧市场背后藏有特殊政治动机,苏联石油是不安全的。美国等国际石油公司可以借此阻止西欧从苏联进口更便宜的石油,保证自身向西欧高价出售石油的利益。但是谎言之迷雾终会散去,思想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国家如瑞典试用了苏联的石油,发现苏联石油的规格和品质是可以接受的,可以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以为本国能源安全提供帮助,带动了苏联石油在西欧市场的渗透和普及。的观点,并以自身向苏联石油进口的尝试和实践为西欧国家破除美国束缚,大胆进口苏联石油发挥了先锋和表率作用。

在瑞典的影响下,苏联逐步打开了欧洲石油市场。联邦德国和法国等跃跃欲试。联邦德国开始愿意接受苏联石油,以换取苏联进口联邦德国的钢铁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都愿意进口苏联石油,尤其是意大利。与自然条件较好的北欧和西欧相比,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天生能源资源禀赋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廉价石油,因此意大利委托国营碳化氢公司(埃尼)在国外寻找石油。而国际石油行业组织在石油标价体制中总是千方百计保持石油高价,埃尼在国外自己开发石油收效甚微,苏联的石油价格远远低于意大利能在其他地方获得的石油价格。苏联大规模的廉价石油供应符合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意大利来说不啻雪中送炭。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埃尼先是小规模进口苏联石油,后来则加大了进口力度。为重点培养意大利这个“典型”,苏联“晓之以利、动之以礼”,采取增加对意大利物资的进口、提供优惠的进口条件等措施。苏联与意大利两国在1963年签订了一项数额巨大的双边贸易协定,包括苏联五年内向意大利供应总额2500万吨的原油(1968年苏联原油要占意大利总需求的16%),并提供优惠的价格:按牌价打30%的折扣。苏联还承诺购买意大利的钢管、汽车及其他物资,为意大利工业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尽管受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压力,意大利反而增加从苏联的石油进口,达到每年1200万吨,以及每年向苏联进口500万吨油当量的天然气。〔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57页。

如果说意大利成为苏联石油消费的“核心国”,英国与荷兰则是苏联石油的“拒绝派”,但后来也逐步软化成“夹心蛋黄派”。荷兰在英荷壳牌石油财团中有大量的股权,可以自给自足。英国除了在英国石油和英荷壳牌中有大量股权可自给自足外,更主要的是不愿违反由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禁令。不过,英国1971年终于改变了原来的政策,因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再坚持原来的方针,而壳牌石油公司也已卷入东欧石油贸易若干年。荷兰也已在1974年进口了苏联的石油,以打破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荷兰的禁运。可见,没有永恒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能源需求饥渴难耐之时,就顾不上意识形态的教条或冷战思维的偏见。

通过不懈努力,苏联石油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继19世纪后期俄国诺贝尔兄弟公司和里海—黑海石油公司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欧洲角逐后,20世纪中叶俄、美在欧洲石油战场又摆开了擂台。1955~1969年苏联对西欧的石油出口量从300万吨稳步增长到4000万吨以上,并延续多年。〔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57页。

为了巩固欧洲市场,苏联不断加大对能源贸易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如大规模建设油气管道和终端等,掀起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浪潮。如今俄罗斯向欧洲出口油气的管道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当时开始兴建的。苏联之所以舍得花大力气修建管道等基础设施,出于几种考虑。

其一是“捆绑销售策略”,即用管道绑定消费国的手脚,用优惠的石油来糊住消费国多元化或不安分的心,形成对苏联石油的消费依赖。俄罗斯民族出身于平原,屡次遭受外敌入侵,自古以来就缺乏安全感,有通过扩张寻求安全空间屏障和安全感的历史传统。苏联也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对自身在西欧石油市场的不巩固、不平衡、不稳定深表担忧,怕合同一过期石油消费国由于经济状况或政治态度的变化转向其他卖主。而直修管道到对方炼油厂门口,则具有了排他性,消费国在同一地区不便也不必再向其他国家进口石油。苏联曾试图说服西欧国家允许延伸苏联—东欧输油管道系统到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国东部的炼油厂供油。1969年苏联与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政府曾达成协议,但由于联邦德国政府在美国压力下干预而失败。见〔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59页。

其二是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降低能源输送成本。最初苏联石油出口采用的是联运方式,即从内陆油田经铁路或管道运往港口,再通过油轮运输到目的市场。当时铁路运输费用昂贵,租用外国油轮运油更是费用惊人,使得苏联这个“卖油翁”的盈利损失过大。这种几经周折的联运方式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迫切需要一种更便捷快速和低成本的直达运输方式。苏联和经互会石油运输工程扩建与发展计划将发展输油管道系统提到重点高度。通往欧洲的输油管道系统可将石油运往黑海的远洋油轮上,也可直接越过苏联的欧洲部分直达波兰、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到达波罗的海的装运站。苏联的石油通过管道运输更加安全,降低了对西欧的出口成本和价格,有助于巩固欧洲市场。

其三是着眼长远,苏联通过在欧洲建立能源基础设施,希望为长期占领欧洲能源市场建立“桥头堡”或根据地。西欧市场如此庞大,战略意义如此重大,非常值得苏联深耕细作,长期经营,苏联岂能轻易放过欧洲这块巨大的石油市场蛋糕?当初美国公司为打入欧洲市场同样采取与苏联异曲同工的商业政策和策略。苏联在谈判将其输油管道系统延伸到西欧的同时,还决定通过西欧国家收购或兴建炼油厂和销售设施来获得销售保证。苏联石油出口机构在英国从事汽油站的经营,并建立销售系统,由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炼油厂提供的产品以输往英国。该机构还在比利时谈妥在安特卫普的一家炼油厂进行投资。苏联的原油通过油轮从原油输出港口运载跨越北海供应给该炼油厂,其产品则销往西欧市场。

苏联与欧洲开展油气贸易的方法多种多样,策略更加灵活。1968年苏联与奥地利达成第一个天然气合作协议,规定苏联为奥地利每天输送1亿立方英尺(283.2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100万吨油当量)的天然气。1969年苏联与联邦德国首次商定每天供应联邦德国2.5亿立方英尺(707.9万立方米)的天然气,随后苏联与意大利签订了为期20年的每天供应6亿立方英尺(1699万立方米)天然气的协议,成为当时世界上签订过的单笔数量最大的国际天然气供应合同,苏联还与其他西欧国家进行天然气贸易谈判。1971年初与芬兰谈判成功,1972年与法国达成协议,同时与联邦德国签订了庞大的合同,规定苏联从1976年起的20年内供应更大量的天然气。

苏联对西欧出口天然气方面取得成功,最初是因为荷兰天然气公司推行了错误的高价政策。该政策过于重视谋求短期的财政收益,而非扩大天然气的销售数量。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荷兰格罗宁根产地的天然气价格高倒不碍事,但在苏联天然气竞争下则显得不合时宜。〔英〕彼得·R.奥德尔:《石油与世界霸权》,三联书店,1978,第61页。1971年由于苏联天然气竞争的作用,荷兰调整了天然气价格政策。这给苏联天然气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增加了压力,因为荷兰天然气产地靠近天然气销售市场,而苏联天然气由于路途遥远而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好苏联的大多数天然气产品是石油生产的副产品“伴生气”,其生产成本并入石油生产成本,以抵消高昂的运输成本。1972年以来由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来自任何地方的天然气都成为西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苏联降低天然气成本的方式还有从伊朗购买廉价的天然气出口到西欧。伊朗油田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伴生气大多在井口烧掉,而卖给苏联则额外增加了收入。苏联和伊朗边境修建了从伊朗越过苏联边境到巴库油田和罗斯托弗经基辅通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每天输送量达10亿立方英尺(2831.7万立方米)以上,每卡煤气单位在苏联边境的交货价格是1.86美分。由于价格如此低廉以及将天然气运输到西欧要追加的运输成本微不足道,西欧会发现,苏联出售的和经过苏联转售的天然气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供应来源。特别是1973年阿拉伯石油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后苏联的供应更加重要。从能源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苏联东欧一方与西欧一方的能源联系愈益密切。

从经济上来看,苏联为扩大能源销售市场、增加能源外汇收入,积极实行能源市场多元化战略。如苏联积极扩展向日本出售石油,修建从东西伯利亚油田到日本的天然气管道,延长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第二巴库)至伊尔库茨克石油管道,从伊尔库茨克经海参崴修建到日本联想到后来俄罗斯敷衍中国修建中俄油气管道要求的事件,方才了悟。原来苏联是想通过修建油气管道到日本以遏制中国,虽然苏联解体,但俄罗斯领导人对中国的防范思想和偏见没有解体,骨子里毕竟不情愿看到俄罗斯的资源为冷战时的防范对象之崛起服务。所谓因环保原因改变管道路线,乍一看是俄罗斯对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或经济利益考虑,实质上是苏联防华思维在当今国际能源政治经济中的继续。,以换取为西伯利亚及周围地区经济所需的物资、资金和技术设备,并加强远东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联系,通过强化与日本的能源合作来遏制中国。同时苏联还向第三世界国家如古巴、印度、几内亚、加纳、摩洛哥、巴西等国出售石油,以经济力量来维护和扩大苏联阵营的势力范围,增加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砝码,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治和外交利益。由于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公司垄断了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输、提炼、销售等环节,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而苏联提供的石油价格远低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在新殖民主义状态下能买到的石油价格,苏联这种“石油援助”旨在促进第三世界国家与苏联阵营的团结和“依附”。这也是冷战在国际能源政治的一个反映,是东西方政治制度冲突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苏联与欧洲(主要是西欧)石油贸易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即合作与冲突交织、友好与矛盾并存的苏欧能源贸易关系特征。其合作表现在下列方面。

第一,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合作是双方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金融安全、优势互补的需要。首先,西欧向苏联购买油气及其产品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而不必用外汇。对欧洲国家来说,缺乏美元和英镑是欧洲国家增加本国经济能源使用量的障碍,而使用本国货币成为刺激他们从苏联进口的主要因素,欧洲将从苏联进口看作减轻自己长期支付困难的手段之一。英国1954年3月的《石油新闻社》杂志写道,“大多数国家在支付进口石油的巨款时感到美元和英镑不足,而从苏联进口石油就能减少美元和英镑支出”。其次,进口苏联油气产品可以扩大欧洲本国工业品的出口。苏联对外贸易是有计划和以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为基础的,双方的贸易协定就包括欧洲向苏联购买商品时苏联也会购买他们的出口商品,包括在国内市场难以找到销路的欧洲工业产品。〔苏〕勃·弗·拉奇科夫《石油与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223页。这种互为市场、互利互惠的贸易行为可以提高本国企业开工率和增加就业人数。再次,苏联是西欧摆脱对美国等国能源进口垄断的多元替代选择。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是唯一真正独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供应大户。20世纪50年代卡特尔既同石油生产国,也同石油消费国发生过大规模冲突,使中东石油供应几经中断,欧洲国家能源供应得不到稳定保障。一系列发展中国家为了拒绝或削弱卡特尔的垄断,将石油行业国有化。欧洲国家也将与苏联建立贸易关系称做捍卫民族利益和保障能源多元化和稳定的重要方法。

第二,苏联与欧盟的能源贸易合作是苏欧双方平衡各自在冷战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苏联的对外能源政策就是不断扩大石油出口,同美国争夺世界能源市场,为与美国争霸创造经济基础。苏联的原油及其产品出口,从1955年的800.6万吨(占原油产量的11.1%),上升至1973年的1.183亿吨(占原油产量的27.9%)。其中向东欧出口的石油逐年上升,到1973年占总出口量的53.3%, 1973年向西方国家出口的石油占总出口量的40.1%。

表2-4 苏联各种运输方式中石油运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苏〕勃·弗·拉奇科夫著《石油与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288页。从上表可知,铁路在能源运输中一直占据较大比重,水路运输一直在减少,管道运输后来居上,说明管道运输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欧洲将苏联的能源供应作为加强自身实力、保持经济稳定、提升持久综合国力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客观上苏联能源对欧洲的供应发挥了支持欧洲经济的作用。这也是当初美国反对欧洲与苏联进行能源贸易合作,后来态度转变为纵容和利用苏联能源供应的原因,美国甚至走在与苏联进行合作的前头,美国与欧盟在与苏联进行能源合作上形成争先恐后的局面。在地缘政治经济战略上,美国比苏联要高明很多。美国更讲究战略与灵活策略的结合,与苏联将东欧等国家控制得很死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美国致力于鼓励形成一个在政治和军事上联合的西欧,使它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但仍同美国保持战略联盟关系,美国鼓励法德扩大合作,敦促欧洲对共同防务做出更大贡献,美国欢迎西欧同东欧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使美国从美苏在欧洲心脏地区的对峙中解脱出来”〔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美苏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第238页。。美国这种松手反而节约了帝国维护成本,增大了欧洲与美国的团结。美国鼓励欧洲经济共同体向东欧提供有吸引力的经济选择,加强全欧经济合作、密切政治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欧洲与苏联的能源合作充当了促成苏东阵营和平演变的前奏曲或重要因素。

当然,苏联与欧洲能源贸易的冲突与斗争方面也不时穿插于能源合作之中。

第一,苏联与经互会的东欧国家的能源贸易关系不自由、不平等、不公正,苏联与东欧的能源矛盾在冷战和华约体制下被压制,掩盖于“兄弟关系”之下,但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的能源贸易冲突埋下了种子。见〔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美苏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第229~231页。能源进口国对苏联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按照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政治观点,苏联把东欧国家作为向西欧扩张的前哨阵地,东欧是苏联与美国争夺欧亚大陆的桥头堡,控制东欧是苏联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环节。但是苏联与东欧不是铁板一块,“尽管经过了40年的牵制思想灌输,东欧所有的共产党政权仍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严厉的警察控制才能继续执政,这种控制通过苏联军事干涉的潜在威胁而得以加强”。〔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美苏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第231页。思想控制、驻军干涉、能源依赖是苏联控制东欧的思想、军事和经济三大领域的三大手段。

其次,东欧等国是苏联能源和工业品的倾销市场,在西方看来东欧是支撑“苏联帝国”的“准殖民地”之一。1973年苏联向东欧出口的石油达6310万吨,比1960年的940万吨增加了5.7倍,远远高于同期苏联石油产量1.8倍的增长速度。除罗马尼亚外,其他东欧国家能源都不能自给匈牙利国产石油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3左右,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2%。〔苏〕勃·弗·拉奇科夫:《石油与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296页。,大都需要从苏联进口。苏联在“国际分工”“兄弟合作”的名义下,逐步垄断了对东欧国家石油等能源的供应,大发其财。1966~1970年间,“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五国进口量的93% 都来自苏联。其中捷克斯洛伐克的比重最高达99.6%,比重最低的匈牙利也达到88.6%。从苏联到东欧国家的“友谊”石油管道是东欧国家从苏联进口石油的主要线路。东欧国家像被拴同一条线上的蚂蚱,被捆绑在苏联的战车上,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成了苏联的附庸。苏联与东欧能源问题的矛盾通过价格问题表现出来,苏联操控的能源价格是进行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和武器。苏联利用石油供应垄断地位对东欧进行经济控制和残酷剥削,引起经互会东欧成员国的极大不满,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一直在持续。东欧国家揭露苏联不顾东欧经济困难大幅提高能源价格,向东欧转嫁经济困难。1960~1970年苏联以相当于向西欧国家两倍的价格向四个经互会成员国出售9870万吨原油,售得17.0562亿卢布,同期苏联向六个西欧国家出口石油9911万吨,售得8.5299亿卢布。相对于与西欧国家的能源贸易,1961年到1971年11月苏联利用垄断差价从经互会国家额外榨取了11.1亿卢布。〔苏〕勃·弗·拉奇科夫:《石油与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297页。当然,苏联对东欧国家的能源支持对东欧维持经济运转也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苏联与东欧对西方的立场还是比较一致的。

表2-5 苏联石油出口情况(包括原油及其产品)

资料来源:〔苏〕勃·弗·拉奇科夫著《石油与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292页。

第二,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关系的结构不对称、受益不均衡,这决定了苏联与西欧的能源贸易关系必然有冲突,“友好”中有矛盾。

首先,苏联与西欧贸易动机不一致,使苏欧双方貌合神离。苏联考虑的是获得外汇、资金、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大捞一笔,加快国民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力,还有离间美欧关系,通过能源谋求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欧盟的动机是利用苏联的能源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减少对美国煤炭等资源垄断的依赖,尤其是扩大工业产品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化解1973年以来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政治上谋求的是减轻对美国的依赖,通过靠近苏联等第三方力量来缓解美国的控制,谋求更多的自主权。苏联与欧盟的能源贸易缘起于抵制或反抗美国控制或霸权,兴起于西方对付经济危机扩大出口市场和苏联以能源换资金技术设备。当时是相互利用的实用主义权宜之计,不料后来成为互惠互利的长远买卖。

其次,苏联与西欧的能源贸易结构不对称,使苏欧双方的地位不平衡。苏联是西方经济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苏联利用西方的经济危机,加大能源出口力度,迅速增加贸易收入,使国力大大增强,在与美国争霸中逐渐处于上风;而西欧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自顾不暇,在与苏联的能源贸易关系中明显处于劣势。如果说当初苏联为了打入欧洲市场,在能源贸易谈判中还态度诚恳低调,给予不少贸易优惠条件,但后来随着苏联在欧洲市场地位的稳固,西欧在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便大不如前了,而且遭受能源价格提升或管道中断的威胁,不得不看苏联的脸色行事。西欧原本希望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不料西欧形成了对美国和苏联的双重依赖,变成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西欧。

再次,苏联与西欧在能源贸易中受益不均衡,使双方利益有争执。苏联受益远远大于西欧。1973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西方尤其是西欧遭受严重打击,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利用西方的经济危机大肆出口能源大发横财。1973年苏联的石油及其产品出口总数为1.183亿吨,数量只比上年增加约20%,苏联的总收入却猛增44%以上,从1972年17亿卢布左右增加到1973年的24亿卢布(约合10亿美元), 1974年苏联石油出口量约为1.16亿吨,如按新上涨的价格每桶10~20美元计,苏联向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增收近30亿美元。苏联在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期间,还向西欧市场倒卖从中东低价购进的石油,赚取多倍的暴利。西欧对此非常愤慨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