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1辑 总第10辑)
-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 13字
- 2020-08-29 03:07: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内容提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三个基本原理各有侧重而又内在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般宇宙观,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论或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三个基本原理各有侧重而又内在统一。
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本质的东西,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社会存在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人口问题中的生育和教育,即社会主体人、劳动者的生产和再生产,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地理环境即自然资源和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也已受到高度重视。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自然的问题,进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要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生产力依赖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同时也带来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在生态文明中,自然、人口和生产方式合理地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才可持续发展。
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社会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思想和观点。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同它们反映的社会存在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存在的发展中,特别是从物质生活过程中,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
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历史发展过程是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对社会存在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不能等量齐观。作为社会存在的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本原的、决定性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但它也能对产生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对于这一原理,毛泽东说:“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样看问题不是违反了唯物论,而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三)历史主客体:能动性与规律性
人类历史是以人为主体与其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生活是人的实践过程,其前提是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践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历史主体进行能动的历史创造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历史客体是历史主体活动的对象。在人类历史中,凡是被纳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活动发生对象性关系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历史活动的客体即历史客体。在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自然和社会成为主体历史活动的客体。与纯粹自然过程不同,历史客体运动的规律性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历史主体活动的能动性受到客体存在及其运动规律性的制约。
现实中的人作为历史主体,他们的活动只能立足已有的现实条件,从历史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和改变现实。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一代历史主体都要在已有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多变的方面,也有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及其发展的内在根据。历史主体要有所作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能力。这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的一切活动及其取得的成果,包括这种活动遇到的问题和困境,都与能否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关。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
二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在社会中,“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而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生产力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时体现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要素构成。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最具能动性的生产力要素,就是主体的劳动能力。社会生产力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是生产力得以在其中发展的社会形式。社会经济关系表现为物质利益。生产关系体现物质利益,又制约、决定物质利益。生产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形式取决于现实的人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经济基础之上作为上层建筑存在的,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子系统。社会结构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一定的社会结构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功能联系在一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变革,与这种结构的功能的变化和变革紧密相关。
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的总和。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体现于人们的政治生活过程中。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体现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过程中。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政治。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力量。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通过政治来反映经济。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二)社会基本矛盾各方面相互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所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原理,需要全面、辩证理解。恩格斯晚年针对一些理解的片面性,对这一基本原理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说,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经济条件是“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关于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权力的作用,恩格斯指出:“社会产生它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就出现了国家。”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总的来说应当尾随生产的运动。然而由于它本身具有的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它也要受它所确立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
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可能性:“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后两种情况下,不当地运用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损害,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经济运动有其必然性,运用政治权力干预经济要十分慎重。总的原则是:国家权力必须与经济发展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
关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恩格斯强调,“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从事这些事情的人们属于分工的特殊部门。只要他们形成社会分工之内的独立集团,他们的产物,包括他们的错误在内,就要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而他们自身又处于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的影响之下。
(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要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如果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社会内部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就在这里。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进步,生产力的扩大,是由人本身的需求和人类生产活动的本性造成的。因此,他主张“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生产力不断进步,促使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乃至全部社会关系的改变,都是为了适应由人类生产能力的改进所开辟的可能性而进行的变革。所有这一切,都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大体来说,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从历史观高度概括了社会基本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普遍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形态变革。《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两个必然”。这是就人类历史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社会革命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
马克思在坚持“两个必然”的同时,特别指出“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还不会灭亡;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还未成熟,所以还不会取代原有的生产关系。社会革命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发生的,它是社会形态在量变积累基础上的质变。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和对待社会变革。马克思指出:“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唯一的历史道路。”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历史地造成的。
三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社会历史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而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
(一)历史活动中的个人和群众
有些历史唯心主义者只承认英雄豪杰的历史作用。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世界历史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的历史,实质上也就是在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成就,本是来到世上的伟人的内在思想转化为外部物质的结果,也是他们思想的实际体现和具体化。”这种历史观被称为英雄史观。
实际上,历史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起自己的作用。当然,那些杰出的个人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古人说:“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人间的英雄指那些杰出的、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需要挺身而出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产生于群众实践中,群众之中出英雄。英雄的业绩可歌可泣,人民永远铭记自己的英雄。不尊重自己的英雄的民族,是一个不能产生英雄的民族,也就不会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历史中的英雄被称为历史人物。与历史中的普通个人相比,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更大。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承担者。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有所作为,除了与个人的特点和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势所趋”与“人心所向”。这是历史人物能够产生并发挥历史作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
社会中的个人组成群体、阶层、阶级、民族等人群共同体。各种共同体由于一定的共同利益、共同意志贯穿其中,可以形成方向明确、作用巨大的历史合力。恩格斯说,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在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广大群众即“整个整个”的民族或阶级,他们的动机和行动直接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不否认杰出个人、伟人、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反对抹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群众史观。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三)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决定作用的统一
在社会发展中,归根到底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同时,我们又强调人民群众起决定作用。这两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一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来实现。经济状况不是自动发生作用的,人们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历史。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部分。生产力主体和历史主体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即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恩格斯指出:“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彻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总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内容,是以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条红线。离开这条红线的引导,在理论上就走不出历史的迷宫,在实践中就会因失去方向而陷入混乱。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经历,3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反复证明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