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城市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承担重大战略性使命。国家级新区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截至2014年6月,已经加入了“国家队”的新区总共有9个,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和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特有的新区建设战略。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概念源自西方,但其在建设背景、建设规模、战略使命、管理开发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有关国家级新区概念的辨析可以这样理解:国家级新区与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战略一脉相承,但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改革和创新,经济特区依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特殊的优惠政策,国家级新区战略的推进显示我国从开发区的“单一生产”的园区型经济,向多功能“生产、服务、消费”的城市型经济的纵深拓展,普通城市新区因其经济社会基础、区位、体量等限制无法承载“国家级”新区的全局性战略使命。

国家级新区是多项区域发展政策的叠加区域,对区域经济带的形成具有“串联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梯次拓展和协调分布。通过国家级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和改革实践,促使其所在的城市群等经济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要素流动、市场统一,一方面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和优化升级,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而这也是国家级新区战略使命的要义之一。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开发开放战略实施的着力点,“国家级新区——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作用机制,是国家级新区战略的根本所在。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等的开发开放,加上更早的深圳特区,成为直接带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引擎,而上述国家级城市群推动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形成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从国家级新区获批的时间来看,批复的步伐在加快。从1992年开始,至2010年多年间仅三个国家级新区获批,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两江新区,而在2011~2014年6月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则陆续批复了六个国家级新区,标志着我国将“国家级新区”作为一项区域整体推动战略的思路日益成熟,未来国家级新区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沿海——内陆——沿边”全方位开放格局、“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以及3个1亿人的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本书围绕国家级新区的战略使命,对截至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八大国家级新区(除2014年6月批复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外)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在对国家级新区产生的背景、概念、战略使命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了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理论基础,提出“国家级新区——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区”的动力机制是国家级新区战略推动区域开发开放的深远意义所在,在国家级新区的极化辐射作用下,其所在城市群将推动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形成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以国家级新区承担的战略使命为逻辑主线,本书进一步比较了八大国家级新区的领导管理体制、产业聚集、空间功能和社会建设等的具体实践情况,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国家级新区高效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框架性决定因素,产业聚集是促进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核心动力,空间功能体现了以新区建设形成中心城市“反磁力中心”的传统功能,社会建设则是国家级新区区别于以往经济功能区战略的典型特征。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比较研究,本书在普遍意义上进行一般归纳,同时注重特殊性以突出国家级新区独特的战略功能、定位和优势,最后对国家级新区的长期战略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以世界五大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区建设案例作为参考,对“聚集——扩散——融合”的经典空间经济理论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检视与拓展,为国家级新区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思路借鉴和现实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