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般认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所著《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而对于可持续发展(Suatainable Development)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 H. Bruntland)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后,才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

一 理论专著

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左晓斯的《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左晓斯:《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李佳的《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甄翌的《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评论研究——以张家界为例》甄翌:《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评论研究——以张家界为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张建国、薛群慧的《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张建国、薛群慧:《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胡芬的《可持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论》胡芬:《可持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章小平、任啸的《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九寨沟为例》章小平、任啸:《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九寨沟为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邓永进的《民族旅游研究》邓永进:《民族旅游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黄海珠的《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王昆欣、周国忠的《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王昆欣、周国忠:《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顾婷的《“可持续旅游”及其国际法规制》顾婷:《“可持续旅游”及其国际法规制》,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吴忠军的《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马林、孙丽坤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马林、孙丽坤:《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7。,叶文的《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民族文化与可持续旅游开发》叶文:《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民族文化与可持续旅游开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李天元的《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李长荣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等等。可持续旅游作为对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反思,它克服了那种以旅游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换取短期效益的盲目做法,是旅游业发展中一次历史性进步。王富玉:《可持续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管理世界》1999年第4期。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过程本身所涉及的界面广泛而又复杂,以及当前旅游业过度膨胀和业已形成的旅游资源环境危机,表明旅游业必须倡导可持续发展。张二勋:《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2期。国内学者注重对区域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进行研究,部分学者还有针对性地对西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二 学术论文

通过以“可持续”和“旅游”为组合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共有文献8180篇,目前对国外旅游可持续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生态旅游和相关应用性研究三个方面。

(一)概念

旅游可持续概念是可持续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被用来达到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经历,维护当地社区和游客所依靠的环境质量的目的。Ryan Chris. “Equity, Management, Power Sharing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of the ‘New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001, 23(1):17-26.在182个国家政府1992年6月14日通过的《21世纪发展历程》中,可持续旅游发展旨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可持续旅游倡导在保持文化完整、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化和生命保障系统的同时,人们在经济、社会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世界旅游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地球理事会:《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张广瑞译,《旅游学刊》1998年第2期。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使旅游资源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阻止其他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环境发生退化或改变。这个概念的内涵中具有许多作为行动指南的规则,比如:谨慎利用地球资源;减轻贫困,减少性别不平等;提高生活质量;保护所有自然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命保障系统;基于尊重不同传统,保护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鼓励自下而上的参与责任,增强地方决策能力。United Nations, “Manag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ESCAP Tourism Review,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2001.欧洲自然与国家公园联盟将可持续旅游定义为:一切形式的旅游开发、管理和活动,能永久维护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完整性以及自然、人类及文化资源的健全性。欧盟在1995年发布的《旅游绿皮书》一书中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和居民充分认识到目的地社区的重要性,全体雇员都应该认真对待和始终坚持为目的地社区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愿望的重要性。这一概念主要从旅游发展的道路角度提出的。John Swarbrooke,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CAB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UK, 2002.克拉克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发展按年代顺序应该包含两极、统一、趋势和集中4个步骤。Clarke J., “A Framework of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7, 5(2):24-33.学者Cromn认为,在旅游业内可持续发展的独特含义可以表述为:这个产业要提高旅游容量和产品质量,在不对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消极作用的同时,研究者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6条标准。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21世纪经济发展新模式》,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第25页。

(二)生态旅游和环境容量问题研究

由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概念的延伸和应用,因此,生态旅游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在学者的热捧中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大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破坏,引起了旅游学界学者的极大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对日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旅游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观点和思路。1983年,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 Ceballos Lase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自此掀起了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热潮。许多在旅游界广泛应用的概念和理论,也在这一时期由学者创造性地提出,比如:墨菲的旅游社区参与理论、旅游伦理、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总之,从这一时期开始,以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逐渐成了一种思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等重要会议和学术研究成果,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发表的题为《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的研究报告Boo E., Ecotourism: The Potential and Pitfalls. Lancaster: Wickersham Printing Company, 1990.中,对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内涵、生态旅游的规划、生态旅游的促销与管理、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就如何改进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该报告的出炉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研究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成果,它不仅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而且对全球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亚洲,地区性的国际生态旅游会议也出现得越来越多,比如:1991年,全球生态旅游会议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召开;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在泰国举行国际生态旅游大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对推动亚洲国家的生态旅游研究和实践起了积极的作用。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是拉佩之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6年第4期。,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78~1979年的年度报告中,也对旅游承载容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Lawson F.等人撰写了《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手册》,专门讨论了旅游容量问题。Lawson F., Baudbovy, Tourism and Recreation Development,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1977.此后,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逐渐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如Pearce D.关于“旅游海岸的承载力”的论述,Lindsay I. J.关于“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承载能力”的研究。Pearce D., Tourist Development. Longman, 1981:35.Shelby B.在所著的《游憩背景中的承载容量》一书中,对旅游环境容量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Shelby B., Heberlein A., Carrying Capacity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90.此外,SmithSmith S. L. J., Tourism analysis, Longman, 1983: 69.、Lindsay、Pearce、Coke、LeaLea J.,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Routledge, 1988:117.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一定研究,一些国际性的旅游研讨会也开始关注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后来被人们誉为标志“环境时代”开始的人类环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斯特朗首次提出了“生态(型)发展”(Eco-development)概念,强调经济与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并以此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对策。这次会议的召开及“生态(型)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此后有关旅游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人们对旅游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环境敏感的海岛等区域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目前,旅游业指标体系研究仍是一个相对较新而且薄弱的研究领域。在国际上,旅游界统一的旅游指标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具有国际认同度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统计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一些国家的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研究,但这类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是各个国家和学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指标体系。1992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开始从事旅游指标的研究,并且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一个旅游工作组,进行可持续指标体系的研究。自此,这一指标体系在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荷兰、美国等一些国家进行了实证性试验。但是,WTO早期提出的这一指标较适用于发达的旅游目的地,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联系,表述并不清晰。1992年,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构建了自己的旅游业可持续管理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两种指标,而且这两种指标也只强调一些主题要素。这些要素必须被国家、区域和地方政策制定者纳入其决策议程中,旅游业才能和谐持续发展。这个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些建设旅游发展项目时要考虑的内容。Tremblay利用货币价值衡量方法,将旅游资源与环境成本进行核算计入旅游成本——收益分析中,以此来评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Tremblay, P.,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4): 837-859.

为了使英国旅游业朝着与经济、社会、环境友好的方式发展,英国旅游理事会2001年制定了一套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来评价英国的旅游业可持续程度。该指标体系主要围绕保护和改善自然和人文环境、维护旅游景区社会文化、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三个目标。此外,加拿大、匈牙利等也制定了自己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2007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雨林联盟、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基金署联合27个组织,与10万个旅游相关方深入接触,分析了60个现存认证机构和非官方部门、4500个相关标准,并且在收集1500条个人对相关内容的建议下,制定了全球可持续旅游标准。经过众多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研究人员多年的努力,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原则,可持续旅游发展在规划与管理中的运用,旅游可持续性评价理论、方法和模型在旅游发展和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相关应用性研究

Ker B. Goderfy(1995)在可持续旅游规划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对地中海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1991年,美国旅游规划学家Edward Inskeep出版了《旅游规划:一个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了可持续旅游规划的程序并确立了基本研究内容;Whitford、Michelle M. Ruhanen和Lisa M.探究了澳大利亚的土著旅游政策,通过研究发现当地的旅游政策不具备普适性,而且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借鉴土著文化的多样性,以一致、协作、协调的综合方式提供机制和能力建设,促进土著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Whitford, Michelle M. Ruhanen, Lisa M., “Australian Indigenous Tourism Policy: Practical and Sustainable Policie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4):475-496.

国内分析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成果,具有将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单独表述的倾向,其中直接涉及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研究有:吴必虎的《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2期。,张超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战略研究》张超:《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战略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4期。,李晋宏的《比较研究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山东曲阜为例比较》李晋宏、白莹:《比较研究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山东曲阜为例比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苏燕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苏燕:《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6。,陆佳的《旅游目的地的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陆佳:《旅游目的地的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杨春宇的《旅游地发展研究新论——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方法·应用》杨春宇:《旅游地发展研究新论——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方法·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

旅游业作为与资源和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产业,是最需要贯彻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领域。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0世纪80年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我国,学者们开始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短期利益中挣脱出来,将目光放到更长远的未来。这一理论已经成为影响和指导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与行动的重要政策理念,并发展成为指导和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6年9月将“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宏观配置体系研究”列入“九五”重点,这是中国国家级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重点旅游项目。在学术会议方面,1997年12月,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国家计委、林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及来自北京、长春、沈阳、青岛、乌鲁木齐、合肥、重庆、成都、杭州、昆明、广州等11地的21所院校、科研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付蓉:《“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综述》,《旅游学刊》1998年第3期。1998年10月,以“亚太地区资源和环境保护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战略行动”为议题的“亚太议员环发会议第六届年会”在桂林召开,会后的《桂林宣言》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实,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在积极介绍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方面,《旅游学刊》等刊物做了重要的贡献。《旅游学刊》1998年的第2、3、4、5期连续刊载了张广瑞翻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学者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和更多的素材。

在国内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余青、吴必虎将生态学的理论引入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旅游目的地行政和设施的生态管理、目的地游客的生态管理等理论;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邹统钎等提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思想大致经历了大众旅游的经济至上论、可持续发展的均衡发展论和体验中心论三个阶段;邹统钎、万志勇:《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张超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目的地竞争战略的选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战略应基于突出独特性卖点的差异化战略;张超:《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战略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4期。黄震方从环境伦理的视角认为,人类必须赋予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以同等的道德地位,在充分尊重和积极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黄震方:《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思考》,《旅游学刊》2001年第2期。尹贻梅等将演化经济学引入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尹贻梅、刘志高、陆玉麒:《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的启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1期。唐善茂、张瑞梅构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唐善茂、张瑞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杨振之提出景区的管理需要自上而下地建立一种垂直领导的产权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注重社区参与,旅游目的地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世界旅游组织(WTO)编写了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Guide for Local Planners,中译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强调从社区旅游规划角度分析旅游业、环境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国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从旅游地理学的旅游地理区划和空间布局演化而来,其中:涂人猛从区域旅游的概念及特点、区域旅游的形成基础和动力机制、区域旅游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发展模式三方面对区域旅游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5期。马勇、董观志认为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模型是由旅游资源的潜在保障力、社会经济的潜在支持力和环境的潜在容量三个系统构成,三个系统又由一系列指标(因子)组成,并构筑了理论模型。马勇、董观志:《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彭华、保继刚、周亮亮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吴晓萍通过调查中的实际案例对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剖析。吴晓萍:《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卞显红则提取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在对各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吴晋峰、包浩生将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式引入旅游学研究,用以分析客源市场和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第22期。杨萍对区域旅游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特征进行了界定。金准、庄志民以安徽龙岗古镇为例研究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力,并以王良健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要素为“静态基本值”,加入动态修正值,构成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力修正体系”。金准、庄志民:《区域旅游可持续力分析的修正方案》,《旅游学刊》2004年第5期。魏小安也从宏观上为西藏的旅游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模式。魏小安:《西藏旅游的发展模式》,http://www.ctceo.com/blog/userl/xiaoan/archieves/2006/507.html。牟雅琴则把关注点放到乡村旅游中纪律机制中,提出通过征收旅游资源补偿抵押金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牟雅琴:《浅析旅游资源补偿抵押金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激励作用》,《大众商务》2010年第5期。另外,一些学者针对一些特定的省份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姚芳玲从陕西省的旅游开发状况出发,提出了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实施区域联合发展战略,转变观念,确保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姚芳玲:《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赵大有赵大有:《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3期。、吴倩吴倩:《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机制研究》,《价格月刊》2008年第10期。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机制和制度方面做了宏观性的分析。

(四)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何星亮在分析西藏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将西藏与四川、云南两省旅游的开发比较,为西藏旅游发展做了准确的主题形象定位,认为优先发展旅游业符合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何星亮:《关于进一步发展西藏旅游业的若干问题》,《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第4期。而且,西藏发展旅游业具有现实条件和经济可行性,旅游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最佳增长点刘强:《优先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从而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代艳:《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3期。陈娅玲、孟来果从主客交互的视角,对西藏旅游如何长期和谐地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陈娅玲、孟来果:《从旅游客主交互行为模式看西藏旅游和谐发展》,《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石晶针对青藏高原大的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青藏高原旅游一体化的设想;石晶:《青藏高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熊关熊关:《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商场现代化》2008年1月下旬刊。,朱竑、谢涤湘、刘迎华朱竑、谢涤湘、刘迎华:《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闭海霞闭海霞:《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影响及其开发对策》,《科教文汇》2006年第7期。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旅游业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因素进行了剖析;还有一部分学者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对西藏的某个地区或某一特定的景点进行了资源评价和分析,比如:王吉华、郭怀成、戴永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藏札达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了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提出该地区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的一些注意事项,为开发该地区旅游资源提供可行性论证和参考措施;王吉华、郭怀成、戴永立:《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西藏札达地区旅游资源》,《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第12期。段代祥等段代祥、赵南先、张瑞泉、吴兴:《西藏尼洋河流域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的探讨》,《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第1期。、林玲林玲:《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西藏科技》2002年第4期。、张敏等张敏、赵垦田、方怀龙:《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分别对尼洋河流域和林芝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该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西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分散,因此在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因地制宜、抓大缓小易小力:《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新理念——抓大缓小——以西藏阿里地区为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8期。的方式,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景区景点遍地开花式的开发,造成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西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重开发利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更要注重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互补互促效应。顾惠雅:《西藏民俗文化与西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之管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46~50页。杨振之杨振之:《青藏高原周边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对青藏高原周边的四川省阿坝州藏区、甘孜州藏区和云南省迪庆州藏区的旅游业发展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王洪振、徐玖平、吴敏运用参差分析法,认为拉萨地区开发条件综合得分最高为7.5633分,有较好的开发条件优势,那曲地区得分最低,为4.570分,林芝、昌都地区为6.8513分,排第二位。王洪振、徐玖平、吴敏:《西藏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潜力评估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阿努、布穷认为:西藏地区主要盛行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教导人们杜绝“贪、嗔、痴”三毒,所以,许多居民把物质欲望如提高经济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当成是烦恼的根源,是一种罪孽,对发展旅游经济的热情没有全国其他省份高,殊不知发展旅游已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趋势,是当今世界最环保的“无烟工业”,更是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这些收入利用得当,反过来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阿努、布穷:《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西藏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中国商界》2008年第8期。部分学者对西藏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生活资料大量消耗,动植物生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无序的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被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队领队李渤生教授比喻为“看树和砍树”的辩证关系,认为可持续发展要利用可持续资源。陆文梅、江夫:《看树还是砍树:一个科学家的醒世真言》,《民族团结》1999年第3期。在特殊的高原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和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高原生境,游客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卫敏、索朗桑姆:《浅析高原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西藏科技》2007年第3期。,可以从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中找到解决的线索。卫芳菊:《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建设》,《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另外,敖荣军、韦燕生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提出建立一套既能从“源头控制”又能在“末端治理”的防治结合的资源环境政策体系;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旅游学刊》1999年第5期。蒲姝从特定的旅游资源出发,将甘孜州的藏装纳入地区特色旅游健康发展的范围。蒲姝:《甘孜州藏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而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所以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问题,其研究和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问题的根本性质。王会战:《基于系统理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8期。

三 重要会议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大致以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作为分界点。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筹备委员会会议,是可持续理念在旅游业中应用的开端。会上通过的《旅游发展行动战略草案》,首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次提出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政府政策、实施步骤,以及政府、非政府和旅游企业的任务。郭来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文地理》1996年增刊。1995年4月,在西班牙举办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世界会议上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旅游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个文件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程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旅游业的行动指南,旅游可持续从理念逐步成为现实。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1996年联合制定了《旅游业21世纪议程》,确定了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职责和采取行动的优先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召开的联合国第十九次特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可持续旅游首次被列入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唐善茂、张瑞梅、郭雪、喻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