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第1卷)
- 叶敬忠
- 3316字
- 2020-08-29 04:00:44
前言
大学应该提供什么?人们通常认为,大学应该提供创新科技的讯息、适应社会的技能和改变命运的知识。但我以为,大学是思想的发源地,亦是自由的象牙塔,大学应该给予人们以思想和自由,大学教育应该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了践行大学精神,我们固然可以采取诸多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将对思想和自由的追求内化为一种心灵认同和日常文化。这种日常文化如何成为可能?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曾告诉我,他坚持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组织学术讲座——农政研究学术报告会(Agrarian Studies Colloquium)。20余年来,该活动从未间断,时间和地点也从未改变。因此,无论是耶鲁大学的师生,还是耶鲁大学之外的人,都熟知他组办的这一学术活动。该活动对全世界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都产生了影响。当人们在固定的时间习惯性地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时,便形成一种日常学术文化。事实上,世界上很多著名大学有类似的系列讲座及其衍生的学术文化。
中国的大学不乏各类讲座,尤其是明星和名人的讲座常常人气爆棚,但纯粹的学术讲座却略逊一筹。并且,这些讲座的时间和地点基本是根据演讲者的便利而临时决定,因此一般不固定且缺乏长期规划。这种以演讲者为中心的形式很难形成学术文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经过多年筹划,自2011年开始举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确定演讲学者,并至少提前一个学期做好关于讲座学者与讲座主题的计划。第二,在固定时间(周四下午14: 00~16: 00)和固定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CIAD报告厅)举办讲座。第三,每期讲座都按照统一的程序规范进行,即1~1.5小时演讲,0.5~1小时提问与讨论。第四,校内外听众均可自由参加。在系列讲座中,所有应邀前来的国内外学者都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来——在“农政与发展”平台上演讲并与听众讨论和互动。时至今日,我们始终保持着这些特点。现在,该系列讲座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师生以及很多校外听众在周四下午都会如约来到CIAD报告厅,聆听世界顶尖学者的思想,并与之进行互动和论争。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十分强调理性的科学思维并注重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但人文精神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很多科学家过分关注技术和专业的范畴。钱理群认为,如果眼光完全局限在技术和专业范围内,发展到极端,就会把专业的、技术的世界,看作世界的全部,每每“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鲁迅语)。很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学者往往忽视对人类与社会之本质的追寻,并排斥其间的价值和意义。有些专业造诣很高的科学家甚至质疑和嘲讽对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讨论。他们崇尚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功用性,不去关注乃至贬低对意义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类价值的关怀,并将与此相关的人文社会议题的研究和讨论仅仅看作活跃校园文化的佐料,在非综合性大学里更是如此。今天的现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常常无法相容甚至相互排斥,但事实上,大学非常需要包容性,并能够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期冀实现的目标。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所邀学者均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聚焦于“农政”与“发展”两大主题。“农政”涉及与农业、农村、农民和土地相关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发展”涉及几乎所有国家都坚信不移的富强之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化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意欲实现快速的社会转型,尤其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这意味着,“发展”需要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业和农村。为此,农民、农业和农村必将承受转型的阵痛和代价,而与之关联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关系也将随之发生变革。追寻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和变迁遭遇,“农政”与“发展”两个关键词几乎包括所有重大主题,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涵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年以来,“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已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巨擘传播真知灼见并讨论当代思潮的平台,被公认为具有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品牌。
我本人出身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和土地有着朴素的认识和理解,且人生之路一直没有离开“发展”二字,因为自记事起,就一直要努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也一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土地和国家发展等主题。在此过程中,我用了大量时日深入基层乡村:住在农民家中,同农民一起吃饭、一起下地、一起讨论,在获得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常常产生诸多现实困惑。当我聆听“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诸位学者的思想观点时,每每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在感慨不断和共鸣不已之际,也时时鉴往思今,抚膺长叹。我深深地为这些世界顶尖学者的广阔视野和思辨深度所折服,震撼之余,总有将这些演讲进行翻译、整理、出版并广泛分享的冲动。加之学界同仁的不断鼓励,所以我们在该系列讲座开办后不久,就着手准备讲座文稿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几年的历程证明,这种学术讲座的文稿整理和出版工作,可以说是一条学术不归路。首先,录音整理极其耗时,且需要反复确认,其后的翻译工作更是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确的语言呈现。其次,由于一篇录音整理稿与一篇具有较强可读性的学术文章往往相去甚远——后者需要明晰的逻辑结构且避免重复,而录音整理稿因为演讲的情境化、口语化和互动性特点常常无法达到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整理者付出十分艰辛的劳动。最后,将所有演讲文稿分卷出版,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史实、文献、人名、地名等核对工作。由于大部分演讲稿并没有原文(均为录音整理),因此这项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如此,每当我们完成一篇演讲文稿的整理和编订工作,心中都充满由衷的喜悦和学术的快感。
呈现给读者的正是“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中诸位学者的思想精华,其内容涵盖了农政与发展的广泛主题。我相信,任何有关农业、农村、农民、土地和发展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都会在书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读者还可以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网站上查看每位学者演讲的PPT等资料信息。
组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并整理出版讲座文稿,仅仅依靠任何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在当今大学体制下,这些均不属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学术成果。在此背景下,我的同事和团队成员依然满怀激情,孜孜努力并默默奉献。这在当今如此注重功用的现实社会里,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也极其令人感动和自豪,我由衷地感激他们!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由叶敬忠教授主持,并由学术委员会完成讲座学者的策划工作,成员包括:叶敬忠、李小云、萨图尼诺·博拉斯(Saturnino M. Borras Jr.)、亨利·伯恩斯坦(Henry Bernstein)、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和诺曼·龙(Norman Long)。参与讲座的学者大多由该学术委员会确定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其他老师也参与了部分学者的联系和邀请工作。负责学者来访安排和翻译工作的人员有:汪淳玉、潘璐、贺聪志、刘娟、陆继霞、龚利、吴惠芳等。此外还有大量老师和学生参与来访学者的接待、录音、录像、信息发布和志愿服务等工作,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所有校内外听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互动最为重要,没有他们,此系列讲座也就无从谈起了。
讲座文稿的整理出版工作是在每一讲的录音整理和翻译基础上进行的,参与翻译和文稿整理的人员均已在每篇文稿中进行了标注。所有文稿均由许惠娇进行第一轮编审,高瑞琴进行第二轮编审,叶敬忠进行最终的统稿审定。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竭尽所能且不遗余力地对文稿内容进行了编辑、核对和审定,但某些内容或许是演讲者引用他人的文献但未能做出标注,因此,在将来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此类问题,欢迎读者指正,我们一定会及时修订。
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宋月华和编辑韩莹莹的细致工作以及对此多卷本讲座文稿出版的支持!
感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对“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活动以及讲座文稿出版所给予的支持!
叶敬忠
2016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