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考察

《汉铙歌十八曲》集释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项目编号:09BZW021)及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汉唐郊庙歌辞研究”(项目编号:06ja75011—44024)的系列成果。

张树国(杭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1121)

摘要:汉代乐府中,以《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最称难解,亦为历代学者高度关注。其中以明清学者的成果最为丰富,也最具参考意义。本文以明清时期数家重要的汉乐府注本为依据,结合今人研究成果,折中疑义、采择善说,更为集释,以为学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汉铙歌十八曲》鼓吹曲 集释

作者简介:张树国,男,辽宁阜新人,文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乐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等职。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古词最早著录于梁代沈约《宋书·乐四》。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四》,中华书局,1974,第640~644页。《后汉书·礼仪志中》注(五)引蔡邕《礼乐志》曰:

 

汉乐四品……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曰“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盖《周官》所谓“王 [师] 大(捷)[献] 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司马彪:《后汉书志》卷五,刘昭注补,中华书局,1965,第3132页。

 

所谓“汉乐四品”,除上文“短箫铙歌”列于第四品,据蔡邕所云:“一曰《大予乐》,典郊庙、上陵、诸殿食举之乐” “二曰《周雅颂乐》,典辟雍、享射、六宗、社稷之乐”“三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后汉书志》卷五《礼仪中》,第3131~3132页。《宋书·乐志一》云:

 

鼓吹,盖短箫铙哥……《周官》曰:“师有功则恺乐。”《左传》曰,晋文公胜楚,“振旅,凯而入”。《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哥。”雍门周说孟尝君,“鼓吹于不测之渊”。说者云,鼓自一物,吹自竽、籁之属,非箫、鼓合奏,别为一乐之名也。然则短箫铙哥,此时未名鼓吹矣。应劭汉《卤簿图》,唯有骑执箛。箛即笳,不云鼓吹。而汉世有黄门鼓吹。汉享宴食举乐十三曲,与魏世鼓吹长箫同。长箫短箫,《伎录》并云,丝竹合作,执节者哥。又《建初录》云,《务成》《黄爵》《玄云》《远期》,皆骑吹曲,非鼓吹曲。此则列于殿庭者为鼓吹,今之从行鼓吹为骑吹,二曲异也。又孙权观魏武军,作鼓吹而还,此又应是今之鼓吹。沈约:《宋书》卷十九,第2册,中华书局,1974,第558~559页。

 

沈约《宋书》卷十一《志序》云:

 

今鼓吹铙歌,虽有章曲,乐人传习,口相师祖,所务者声,不先训以义。今乐府铙歌,校汉、魏旧曲,曲名时同,文字永异,寻文求义,无一可了,不知今之铙章,何代曲也。《宋书》卷十一《志第一》,第1册,第204页。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云:

 

案汉明帝定乐有四品,最末曰《短箫铙歌》,军中鼓吹之曲。旧说黄帝所造,以建武扬德。《周礼》所谓“王大捷则恺乐,军大捷则恺歌”是也。自《上之回》皆汉曲。又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拥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稚子斑》《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等十八曲,字多纰缪不可晓。《钓竿》一篇,晋代亦称为汉止于十八,恐非是也。铙如铃而有舌,执柄而鸣之,周礼以止鼓也。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第38~39页。

 

吴兢解释了几篇铙歌,如《上之回》《战城南》《巫山高》《君马黄》《芳树》《有所思》《稚子斑》《临高台》《钓竿》等。鼓吹铙歌十八曲又收入《乐府诗集》卷第十六。郭茂倩《鼓吹曲辞一》引刘《定军礼》云:“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骚人曰 ‘鸣篪吹竽’是也。”又云:

 

按《西京杂记》: “汉大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不独列于殿庭者名鼓吹也。汉《远如期曲》辞,有“雅乐陈”及“增寿万年”等语,马上奏乐之意《乐府诗集》卷十六注云:“马上”上疑脱“无”字,第225页。,则《远期》又非骑吹曲也。《晋中兴书》曰:“汉武帝时,南越加置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南海、郁林、苍梧七郡,皆假鼓吹。”《东观汉记》曰:“建初中,班超拜长史,假鼓吹麾幢。”则短箫铙歌,汉时已名鼓吹,不自魏、晋始也。崔豹《古今注》曰:“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亦以赐有功诸侯。”然则黄门鼓吹、短箫铙歌与横吹曲,得通名鼓吹,但所用异尔。汉有《朱鹭》等二十二曲,列于鼓吹,谓之铙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79,第224页。

 

《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元年)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黄门鼓吹,以补羽林士。”李贤注引《汉官仪》曰:“黄门鼓吹百四十五人,羽林左监主羽林八百人,右监主九百人。”范晔:《后汉书》卷五,第1册,中华书局,1965,第208页。《东观汉记》记载和熹邓皇后之语:“国家离乱,大厦未安,黄门鼓吹,曷有燕乐之志。欲罢黄门鼓吹。”(见《书钞》卷一三)西晋孙毓《东宫鼓吹议》云:

 

鼓吹者,盖古之军声,振旅献捷之乐也。施于时事,不常用。后因以为制,用之朝会焉,用之道路焉。所以显德明功,振武和众,求使后世无亡其章,率而合者也。欧阳询:《北堂书钞》卷一三。

 

陆机《鼓吹赋》:

 

咏《悲翁》之流思,怨《高台》之登临……奏《君马》,咏《南城》,惨《巫山》之遐险,欢《芳树》之可荣。《陆平原集》,载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据清光绪五年(1879)彭懋谦信述堂刊本影印,2002,第640页。

 

陈释智匠《古今乐录》曰: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一曰《朱鹭》,二曰《思悲翁》,三曰《艾如张》,四曰《上之回》,五曰《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将进酒》,十曰《君马黄》,十一曰《芳树》,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人出》,十五曰《上邪》,十六曰《临高台》,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又有《务成》《玄云》《黄爵》《钓竿》,亦汉曲也,其辞亡。或云: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拥离》亦曰《翁离》。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鼓吹曲辞一》,第2册,第225页。

 

杜佑《通典·乐一》云:

 

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稚子斑》《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雀》《钓竿》等曲,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一,第4册,中华书局,1988,第3597页。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

 

古词之不可读者,莫如《巾舞歌》,文义漫不可解也。又古《将进酒》《芳树》《石留》《豫章行》等篇,皆使人读之茫然。又《朱鹭》《稚子斑》《艾如张》《思悲翁》《上之回》等,只二三句可解,岂非岁久文字舛讹而然邪?严羽:《沧浪诗话》,载明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第701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乐十四》云:

 

及明帝定四品,一曰大予乐,郊庙、上陵用之;二曰雅颂乐,辟雍、享射用之;三曰黄门鼓吹乐,天子宴群臣用之;四曰短箫铙歌乐,军中用之……汉明帝之乐凡四,今所传者惟短箫铙歌二十二曲,而所谓大予,所谓雅颂,所谓黄门鼓吹,则未尝有乐章。至于短箫铙歌,史虽以为军中之乐,多叙战阵之事,然以名义考之,若《上之回》则巡幸之事也,若《上陵》则祭祀之事也,若《朱鹭》则祥瑞之事也,至《艾如张》《巫山高》《钓竿篇》之属,则又各指其事而言,非专为战伐也。魏晋以来,仿汉短箫铙歌为之而易其名,于是专叙其创业以来伐叛讨乱、肇造区宇之事,则纯乎雅颂之体。是魏晋以来之短箫铙歌,即古之雅颂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乐十四》,浙江古籍出版社据乾隆戊辰(1748年)官刊影印,2000,第1247页。

 

清朱乾《乐府正义》卷三云:

 

盖铙歌上同乎国家之雅颂,而鼓吹下侪于臣下之卤簿,非惟所用尊卑悬绝,而俱不以为军中之乐矣。至唐宋,则又以二名合为一,而以为乘舆出入警严之乐。然其所用棢鼓、金钲、铙鼓、箫、笳、横吹、长鸣、筚篥之属,皆俗部乐也。故郊祀之时,太常雅乐以礼神,鼓吹严警以戒众,或病其雅郑杂袭,失斋宿寅恭之谊者,此也。

又鼓吹本军中之乐,郊禋斋宿之时,大驾卤簿以及从官六军百执事,舆工繁多,千乘万骑,旅宿以将事。盖虽非征伐,而所动者众,所谓君行师从是也。则夜警晨严之制,诚不可废,至于册宝上尊号,奉天书,虞主祔庙,皆用之,则不类矣。

(朱)乾按:《汉铙歌十八曲》,并不言军旅之事,何缘得为军乐?然则铙歌本军乐,而十八曲者,盖汉曲失其传也。……魏武知汉曲之失,故命缪袭造鼓吹十二曲,以代汉曲。朱乾:《乐府正义》卷之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秬香堂藏版,浙江省图书馆藏。

 

陈沆《诗比兴笺》卷一云:

 

宣帝时,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颇作诗歌。而汉志不载其词。今所传《铙歌十八曲》,惟见于郭茂倩《乐府解题》,而其内有《圣人出》《上陵》《上之回》《远如期》四章,明皆宣帝时事。则此《铙歌十八曲》之首,当为宣帝所作,及汉武世淮南、齐、楚之讴与?近日武进庄述祖曾有此笺(指庄述祖《汉铙歌句解》),而臆凿附会,如以《巫山高》为顷襄王图周室,则何预汉之铙歌?以《圣人出》美高祖即位,而九河地里及草昧情形,皆不符。其余如《君马黄》《艾如张》《上邪》等篇,诠义浅近,故辄正其条贯,抉其幽匿,备学僮讽云尔。陈沆:《诗比兴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页。

 

陈本礼《汉诗统笺》:

 

铙歌,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军乐也。”《宋书·乐志》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皆声辞艳相杂,不可复分。沈约曰:乐人以声音相传,训诂不复可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相写,故致然耳。”张笃庆曰:“雅颂为乐府之原。西汉以来如《安世房中歌》《郊祀》十九章《铙歌十八曲》,其辞之古穆精奇,迥乎神笔,岂操觚家效颦所可施。无论近代,即魏晋以降,如缪袭《鼓吹曲》、陈思王《鼙舞歌》、晋之《白纻》、《拂翔》等歌,亦岂能仿佛其万一哉?”按今所传《铙歌十八曲》,不尽军中乐,其诗有讽、有颂、有祭祀乐章,其名不见于《史记》,亦不见于《汉书》,惟《宋书·乐志》有之,似汉杂曲,历魏晋传讹,《宋书》搜罗遗佚,遂统名之曰《铙歌》耳。其造语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楚骚之外者。奇则异想天开,巧则神工鬼斧,迥非魏晋以后所及,何论三唐。此亦天地元气造化所锺,萃于一时,自然而成,合乎天籁,岂人工学力所能造其元(玄)妙哉!

铙歌难读,异乎郊祀。其义深,骤难探其微;其词奥,遽难析其理。严沧浪曰:“汉诗不可读者,莫如巾舞、铎舞二歌,又《铙歌》之《将进酒》《芳树》《石流》等篇,使人读之茫然。若《朱鹭》《雉子班》《艾如张》《思悲翁》《上之回》等,只二三句可解。”夫以宋人之辞观之,其难解尚如此,则晚近之士又可知矣。(嘉庆庚午十月望前三日耕心老人陈本礼又识。)陈本礼:《汉乐府三歌笺注》(通用名《汉诗统笺》),清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裛露轩藏版,浙江省图书馆藏。

 

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袁思亮序云:

 

汉短箫铙歌十八曲,班书不载,蔡邕《礼乐志》亦第叙为汉乐四之一而已。《宋书·乐志》始备录其辞,然自沈约已为声、辞、艳相杂难诂,而魏晋六朝所造鼓吹曲辞往往沿袭旧称或别制曲名以当之,于是铙歌曲与鼓吹、横吹曲混合不可辨。后代仿古乐府诸作,各以意为之,仍其篇名。于是铙歌为恺歌,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之古谊亡,而汉铙歌辞愈晦不可通……国朝李因笃、彭士望、庄述祖、陈沆、董若雨、陈本礼、谭献、王先谦皆有笺释,类皆有发明,王氏书最晚出,号最善,然亦以为十八曲不尽铙歌,于不可训者辄曲为之解……《汉短箫铙歌注》独以为短箫铙歌在汉乐别为一类,与黄门鼓吹、横吹不相杂,而断十八曲咸为铙歌。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商务印书馆,1931,第1页。

 

《汉铙歌十八曲》曲辞标点、篇章顺序各家点校本颇不相同。本文对铙歌曲辞的引录依据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乐志四》(卷二十二,第640~644页)。

《朱鹭》第一

【题解】

《乐府诗集》曰:《仪礼·大射仪》曰:“建鼓在阼阶西南鼓。”《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又栖翔鹭于其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或曰,鹭,鼓精也。或曰,皆非也。《诗》云:‘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言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未知孰是。”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然则汉曲盖因饰鼓以鹭而名曲焉。《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5~226页。

朱嘉征曰:《朱鹭》,燕射之乐也。建鼓为大射所陈,则歌之。一曰:述朱鹭之德,以讽执法之臣也。诛配赏而行,天道所不废。或曰:朱,美祥也。汉以火德王,应与周之赤乌同瑞矣。《乐府广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第433页。

陈本礼云:“《诗》: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似古即有鹭鼓之制,后人解经,因诗有 ‘值其鹭羽’,遂谓此诗 ‘鹭’字为舞人所舞之羽耳,第朱鹭饰鼓,未知始于何时。《谭苑醍醐》曰: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诗疏》:鹭,水鸟,性食鱼。朱鹭,禽之至仁者。《禽经》:朱鸢不攫肉,朱鹭不吞鲤。故王者画于鼓。《天中记》:鹭,鼓之精。”《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

陈沆曰:“案《书传》言尧禹有敢谏之鼓,则饰鼓以鹭,取其得鱼而能吐,犹直臣闻内外臧否,必入告其君也。汉设御史、刺史之官,职伺察纠举之事,时有不能称其任者,故曲刺之,凡七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2页。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一作谏)者

 

【集释】

①“朱鹭”句:朱乾曰:“招直言也。乌,古雅、鸦字。鹭飞有序,如鱼之对、鸦之阵,故曰鱼鱼雅雅,言有威仪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5页。陈本礼曰:“首呼 ‘朱鹭’者,望其恩而怜之也。‘鱼以乌’者,言鱼为他鹭所食,业已乌有矣。今所游泳与沙汀浅渚者,皆残食之余,岂堪当君之大嚼乎?”《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断为“鱼以乌路訾邪”,《笺》曰:“《魏书·官氏志》: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延颈远望之意。汉初内设御史大夫,外设刺史,纠举权贵奸滑,故取鹭为兴。乌当作歍,歍,呕吐也。訾,量也,言鹭吐鱼不可不訾量也。路、邪皆声。《汉铎舞歌诗》曰 ‘治路万邪’是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2页。

②路訾邪:陈本礼曰:“路,鹭省文。訾邪,相毁曰訾,訾字妙似朱鹭,闻以乌之说,不肯认咎,訾其枉己而未考其实而责入也,故下有何食不食之辨。”《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本礼将三字分开来解,曲折难通。

③“鹭何食”句:陈本礼曰:“茄,古荷字,荇藻也。之指鱼。”《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笺曰:“《尔雅·释草》:荷,芙蕖,其茎茄,其本藌,荷下鱼所聚,故鹭当食于荷下。”《诗比兴笺》卷一,第12页。

④“不之食”句:朱乾曰:“鹭性静,善捕鱼,言不轻举于前,亦不畏葸(害怕、畏缩)于后。”《乐府正义》卷之三,第5页。陈本礼曰:“之指鱼。凡鹭食鱼,必吞而复吐,乃食。今朱鹭食茄,故不用其吞亦不用其吐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笺曰:“苟不之捕食,又不以吐者告,则纵奸养慝,所司何事乎?”《诗比兴笺》卷一,第12页。

⑤将以问诛者:朱乾曰:“谏官列侍从之班,居清禁之地,鹭鸟长喙,谏议直言……因鼓而问谏者,其因古有敢谏之鼓,成周建路鼓而通下情而然欤?”《乐府正义》卷之三,第6页。陈本礼曰:“诛,一作谏。者,叶渚。推朱鹭不忍吞鲤之心,犹王者行不忍人之政,焉肯残食其民?将以问者,言尔当问前此诛求之人,何以至于此哉?”《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笺曰:“《诗》曰: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将以问谏者’之谓也。庄氏谓刺上以利禄驭士,未得诗旨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2页。

【评析】

李子德曰:问字写出汲汲求言之情,末只就朱鹭说而建鼓求言,不着一语,意自渊然。彭躬庵曰:辞意皆奇隽,可作谏鼓铭。董若雨曰:路訾邪,篇中三转,声之准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逯钦立云:贾生书曰:鼓所以来谏,《诗》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此歌云云,言谏官之道也。文云:“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5页。

《思悲翁》第二

【题解】

朱嘉征曰:《思悲翁》,志戒之歌也。如二雅《棠棣》之喻阋墙,《伐木》之陈失德焉。一曰:时有勋臣失职而没,其子思而悲之。“唐思”,思之长也;“我思”,思之续也;“美人”,目君也;夺君之眷,职惟党人之故。“莫安宿”者,惧辞也。群小同升,正人之祸不远矣。《乐府广序》卷一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第434页。

朱乾曰:“伤谗邪啄害功臣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6页。陈沆曰:“此篇旧无说,庄氏(笔者按:庄述祖)谓汉人伤高祖诛灭功臣之词,未审然否。凡十一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3页。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云:“读《思悲翁》《战城南》《巫山高》三篇知铙歌肇于高祖之时。”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序》,清同治壬申(十一年,1872)虚受堂刊本,第2页。浙江省图书馆孤山学舍藏。“汉楚交战,太公为楚所得,军士、将士因高祖悲思其亲,作歌以述其情。曰:天性至亲,兵凶不测,翁今被虏,正人子呼天莫赎之时,思之良可悲耳。故知为军中将士作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0页。太公、吕雉为项羽所虏事,在《汉书·高祖纪》《项籍传》。

 

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也,但我思。蓬首(一作蕞)狗,逐狡兔,食交君。枭子五,枭母六,拉沓高飞莫安宿

 

【集释】

①思悲翁:陈本礼曰:“思者,事后追念之词。‘悲翁’者犹《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翁盖猎者,能急难而御寇,故美之曰 ‘悲翁’。”《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曰:“庄述祖曰:翁者,耆旧之称,借指老臣。”《诗比兴笺》卷一,第13页。王先谦曰:“案:古‘翁’‘公’通用,皆尊称人之辞。扬子(雄)《方言》: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0页。

②唐思:朱乾曰:“唐,旷荡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6页。陈本礼曰:“此思字指寇言。”《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曰:“徒思也。《楚辞》: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喻盛年也。此言可悲之人,思之无益,韩、彭葅醢,始歌曰 ‘安得猛士守四方’,思之晚矣。夺吾少壮之年,侵寻遇主以成功名,垂及白首而戮之,纵复悲思,亦何益乎?”《诗比兴笺》卷一,第13页。王先谦曰:“唐,空也。《华严经·普门品》:‘福不唐捐’,谓不空与人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1页。

③夺我美人:朱乾曰:“美人以贤臣言。夺我美人,伤其迟暮,一语揭过。‘但’字一转,言老而见弃,至于蓬首垢面,亦当思念其平生勤劳。譬如逐兔者狗,食兔者君,享其成功,亦当获其厚报。今枭子、枭母不祥之物,遍满寰区,放弃之翁,茕茕无宿,可悲也已,屈原放逐江南近之。”《乐府正义》卷之三,第6页。陈本礼曰:“言欲掠我妇女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王先谦曰:“美人谓吕后。二年夏,还栎阳,始立子盈为太子。此时未有后称,故曰美人。”《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1页。

④侵以遇:陈本礼曰:“侵,渐进。谓寇来掠时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王先谦曰:“侵,《说文》: ‘渐进也。'《文选·上林赋》: ‘侵淫促节。’注:侵淫,渐进之貌。《史记》: ‘侵寻于泰山矣。'《索隐》: ‘侵寻即侵淫也。’兵戈扰攘之余,失悲翁而不遇,冀幸一见,不敢自必,庶几侵以遇之,情虽急而词反缓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1页。逯钦立云:“侵遇为侵渔或侵虐之借字。”《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6页。

⑤“但我思”句:陈本礼曰:“但字一转,神妙。言当寇来掠时,适遇翁一击而去,正如君之猎犬逐一狡兔,惜当时不为蓬首所获,致被逸去,未得交君烹而食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曰:“‘蓬首狗,逐狡兔’,言将士苦战,首如飞蓬,以除群雄,所谓 ‘狡兔尽,良狗烹’也。‘食交君’当作食茭荤。”《诗比兴笺》卷一,第13页。王先谦这样点读,“但我思蓬首,狗逐狡兔”,意为“悲思而首如蓬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1页。逯钦立曰:“悲翁(也)但(我)思,也、我皆声。”又云:“‘交君’殆 ‘狡麏’之借字。”《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6页。据《宋书·乐志》, “蓬首”之“首”一作“蕞”。“蕞”,《集韵·薛韵》: “蕞,侧劣切,艸聚貌。”

⑥“枭子五”句:陈本礼曰:“言我所以恨之若此者,当寇掠之时,如凶枭攫雀,势猛人多,使不遇急难之翁,则我美人已如被攫之雀,拉沓高飞,各自仓皇逃避,不知暮宿于何所也。”《汉诗统笺·铙歌》,第3页。陈沆曰:“枭子五,谓醢彭越以赐诸侯,如汉制以枭羹赐百官也。彭越、黥布、陈豨及两韩信,功臣诛者凡五人。则其存者,亦廪廪不自保矣,将安所栖讬哉?”《诗比兴笺》卷一,第13页。王先谦曰:“枭,《说文》:不孝鸟也。子五母六,盖举其数,以状恶类之多。指楚之党与。《汉书》服虔注:军中喻勇士为枭。……拉沓,《文选·舞赋》:拉沓鹄惊,注:拉沓,飞貌。末三句切望臣下,哀音满天,盖丧败之余,人无固志,既牵于天性之爱,赴救未能,复慑于敌兵之强,遁逃无所,是时汉业之危,不绝如线,读此诗如见高祖惨痛迫切心情。”《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2页。苏晋仁、萧炼子《宋书乐志校注》曰:“《广雅》: ‘箸,塞也,今名鹘子。博以五木为塞,有枭、卢、雉、犊、塞五者。《说文》:簿,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汉书·梁冀传》注引鲍宏《棋经》: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数皆为六,故云枭母六也。”苏晋仁、萧炼子:《宋书乐志校注》,齐鲁书社,1982,第332页。徐仁甫《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别解》: “愚谓枭本不孝鸟,然自关以西谓枭为流离。此言枭子枭母,既非取不孝之义,亦非取枭首、枭勇之义,但取其流离,又不言流离而言枭,所谓隐语双关也。诗人修辞,寓有深刻意义。谓悲翁既被劫夺,其妻子又被驱散;言流离之子五,连流离之母则为六,母子拉沓高飞而去,无有安宿之所。”徐仁甫:《古诗别解》,中华书局,2014,第136页。

【评析】

陈本礼曰:绝世奇文,都为伧父误解,使人愤懑。《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王先谦曰:此篇铙歌之一也。大抵魏晋铙歌侈陈功烈,汉则掞张之辞少而难苦之言多,此篇及《战城南》是也。盖屡述帝业艰难,使后之览者知缔造之不易,而益思慎固其丕基,其意深,其词质,非后世但铺张战绩以为夸耀,汉诗所以犹为近古也。魏晋铙歌皆一时文臣追扬前烈,奉命陈言,汉则当时军中即事,矢音其后,播为凯歌,更后则被之乐府,此篇及《战城南》《巫山高》《有所思》四曲可考而明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0页。

《艾如张》第三

【题解】

《乐府诗集》曰:“艾与刈同,《说文》曰:‘芟草也。’如读为而,犹《春秋》曰 ‘星陨如雨’也。古词曰:‘艾而张罗。’又曰:‘雀以高飞奈雀何?'《穀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谓因蒐狩以习武事也。兰,香草也,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唐李贺云:‘艾叶绿花谁翦刻。’俱失古题本意。”《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6页。

朱嘉征曰:《艾如张》,田猎以时也。《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4页。

朱乾曰:“伤世网也。《左传》:忧未艾也。夷,伤也。言绝而张罗,则于何而伤乎?若行而成之,则天施地生,万物各遂其性,而四时自和矣。夫至治之世,鸟兽卵胎,可俯而窥,何今之不然也?曰:山则深矣,黄雀则小矣,今亦有罗则密矣。君子处此,唯有见幾而作,不俟终日,如雀之高飞,可以远害耳。”《乐府正义》卷之三,第6~7页。

陈本礼曰:“王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白虎通》曰:四时之田,总名为猎,为田除害也。史称元鼎五年上祠五畤于雍,遂逾陇西,登崆峒,出萧关,从数万骑,猎新秦中,勒边兵而归,致新秦中千里无亭徼。此非为田除害,乃纵欲耳。”《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陈沆曰:“刺时也。法网苛细,反漏吞舟。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雀以高飞奈雀何’,谁肯坐而受死者哉?庄氏(指庄述祖)仅以为戒田猎之词,于诗意窒矣。疑亦武帝时诗。凡八句。”《诗比兴笺》卷一,第9页。

 

艾而张罗,夷于何。行成之。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

 

【集释】

①“艾而张罗”句:陈本礼曰:“艾,同刈。言古帝王为民除害。‘罗’犹择地而张,恐妨稼穑也。”《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陈沆曰:“而,题作如,通用。艾、刈同。《榖梁传》:艾兰以为防。《御览》作立兰以为防,谓刈草列栏盾以为防,而后设网罗,天子诸侯蒐狩之礼。故《榖梁传》言 ‘过防弗逐,不从奔之道也。’夷于何,言其地之坦易也。于何,声也。”《诗比兴笺》卷一,第9页。

②“行成之”句:陈本礼曰:“《周礼·大司马》:中春振旅,遂以蒐田。中夏茇舍,遂以苗田。中秋治兵,遂以狝田,中冬大阅,四时之田。王及诸侯各行其是,而成其典礼。故寒暑不忒而阴阳和,此借古以伤今之不然也。”《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③山出黄雀亦有罗:陈本礼曰:“雀在深山,藏身固矣,亦有罗出于雀之意外也。”《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④雀以高飞奈雀何:陈本礼曰:“幸见幾之早,不触其机。”《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⑤“为此倚欲”句:陈本礼曰:“倚,恃。纵欲不顾民之家室陷于网罗也。”《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陈沆曰:“庄述祖曰:‘倚欲’作 ‘掎谻’(《说文》:谻,相踦之也。足相踦貌),掎谓掎其足而止之。《相如赋》:徼谻受诎。注云:谻,疲极也。谓徼遮其倦者。礞室,庄校本作蒙石,《说文》:磻,以石著弋缴也。此言田猎必徼遮禽兽之倦极者尽取焉。则物亦贪生,谁肯甘心蒙弋者乎?”《诗比兴笺》卷一,第9页。

【评析】

陈本礼曰:“字书无 ‘礞’字。董若雨曰:当是 ‘礈’字之误。又曰‘夷于何’者,篇中三转,声之准也。”《汉诗统笺·铙歌》,第4页。

陈沆曰:“古之王者交于万物有道,王道成,四时和,故有三驱之戒,有三面之祝,所谓天网恢恢也。若乃罗山网泽,无微不设,自以为严密,不知铤而走险,惊而群飞,于是鸟乱于上,鱼乱于下,而亦无如之何矣,谁肯束手待尽者哉?《汉书·酷吏传》:于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犹弗能禁。乃使绣衣发兵兴击,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如何。于是作沉命法,盗起不发觉者坐之。其后吏畏诛,弗敢发,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诗比兴笺》卷一,第9页。

《上之回》第四

【题解】

《乐府诗集》解题云:《汉书》曰:“孝文十四年,匈奴入朝那萧关,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回中地在安定,其中有宫也。《武帝纪》曰:“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陈本礼注:《方舆纪要》:萧关在固原西北,自秦汉以来为华戎之大限。《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吴兢《乐府解题》曰:“汉武通回中道,后数出游幸焉。”沈建《乐府广题》曰:“汉曲皆美当时之事。按石关,宫阙名,近甘泉宫。相如《上林赋》云 ‘蹶石关,历封峦’是也。”《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7页。

朱嘉征《乐府广序》: “《上之回》美武帝之经武也。”《乐府广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434页。

朱乾《乐府正义》注引《陶谷记》: “帝幸朝那,立飞廉之馆,望玄圃,乐府有《上之回》曲。”《乐府正义》卷之三,第7页。

陈沆《诗比兴笺》以此诗为“第三”。“《宣帝纪》:神爵元年正月,上始幸甘泉,三月幸河东,祀后土。二年,匈奴日逐王来降。单于遣名王奉献。甘露元年正月,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遣子入侍。三年春,上郊泰畤,因朝单于于甘泉宫。”即此诗所咏也。凡十一句。

王先谦曰:“此因武帝往回中游观耀武而作颂也。亦出行巡狩及游歌诗之一,武帝时铙歌也。或以为宣帝时作,非。考《汉书·宣帝纪》,终帝之世五幸甘泉,并未一至回中,曲题何所取义?其武帝元封六年作乎?”《汉书》: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自后六年冬,行幸回中。太初四年冬,又幸回中。天汉二年春,自东海还幸回中。太始二年春正月,又幸回中,此曲所云 ‘以承甘泉宫寒暑德’,则谓自甘泉往回中也。武帝自通回中道后,五幸甘泉,一受计于甘泉,二朝诸侯王于甘泉。惟元封五年夏幸甘泉,六年冬即幸回中。帝以太初元年始用夏正,故元封六年以前,皆以冬为岁首,六年之冬实为五年,甘泉、回中之幸同在一岁,此曲作于其时无疑也。帝四年通道,即以五年幸回,意在耀武,故一时从臣称颂如此。”《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8页。

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 “余谓 ‘月支臣’以上所述皆武帝时事,武帝数幸回中,宣帝未尝至回中也;‘匈奴服’以下,则皆宣帝时事,此辞盖宣帝时所作,辞意以匈奴臣服归功武帝。”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版,第8页。

 

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集释】

①“上之回”句:朱乾《乐府正义》曰:“应劭曰:回中,地在安定,平高有险阻。(萧关在其北)《云阳记》云:寒门也。《三辅黄图·关辅记》: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在今池阳县西,故甘泉山,宫以山为名,宫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雍录》云:甘泉虽在长安东北三百里外,为夫方士辈多云古帝王所尝都,故武帝立朝邸其上,而藩侯夷酋有来朝者,亦皆受之于此。若其常制,则类以五月往,八月还,盖避暑耳。”《乐府正义》卷之三,第7页。陈本礼曰:“之,往也。回,回中山上有回中宫。所,天子行在所。益,谓有益于人也。”《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陈沆曰:“旧或以 ‘上之回’三字为句,大误。(陈点读为“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 ‘益夏’者,谓天益就暑,以时将届夏至故也。”《诗比兴笺》卷一,第4页。庄述祖曰:“益当作溢。《释诂》曰:‘溢,慎也。’慎夏言辟暑。”庄述祖:《汉铙歌句解》,贾贵荣、张忱石辑《稀见清代民国丛书五十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第60册,第186页。王先谦曰:“上谓武帝,之,往也。回,回中省文。他本以 ‘上之回所中’为句,不独 ‘益’字连下作句文义难通。……所,行在所。《武帝纪》:元狩六年,诏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三辅黄图》曰:行在所,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居处为常,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车舆所至,奏事皆曰行在。蔡邕《独断》:天子所至曰行在所。《雉子班曲》‘被王送行所中’,是行在所。又曰 ‘所中’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9页。逯钦立点读为“上之回,所中益”, “‘上之回’者,言上幸回中,‘所中’即行在所。又见《稚子斑》,盖当时习语。‘所中益’,言行在所仪从之盛。”《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6页。徐仁甫《〈上之回〉“上之回,所中益”解》: “所,谓行在所。《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汉书·武帝纪》: ‘元狩六年,诏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三辅黄图》曰:‘行在所,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居处为常,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车舆所至奏事,皆曰行在。’蔡邕《独断》:‘天子所至,曰行在所。' ……益,息也。《汉书·东方朔传》: ‘传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盖回中行在所有宫,可供天子休息。”《古诗别解》,第138页。

②“夏将至”句:陈本礼曰:“王者顺时适宜,故夏至而北也。”《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王先谦曰:“追溯当日自南而北,将幸甘泉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8页。

③“以承甘泉宫寒暑德”句:陈本礼注:“甘泉宫去长安三百里,回中又在其北,行幸甘泉本以避暑,回中地益高寒,侍从之臣既承甘泉之德,而又往回中,更承其益也。”《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陈沆曰:“承,迎也。言上将往回中,而时将届夏至,因先避暑于甘泉宫,以迎四时寒暑之德也。回中地,在安定,甘泉宫,在云阳,皆京师西北。是将北巡狩,必驻跸甘泉宫也。”《诗比兴笺》卷一,第4~5页。王先谦曰:“自甘泉之回,则北而益北,游观相继,故曰 ‘以承甘泉宫’。甘泉宫,周十九里,宫殿台观,略与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秦造。武帝建元中增广之以避暑,在池阳县西。承,继也。幸回中以继甘泉宫,调和寒暑之德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8页。夏敬观曰:“(武帝)元封三年自雍来,当祠五帝之后,四时调和,故云承德。庄氏引《吕氏春秋·贵信篇》‘春之德风,夏之德暑,秋之德雨,冬之德寒’是也。”《汉短箫铙歌注》,第7页。

④“游石关”句:陈本礼注:“石门关在固原州须弥山上,有古寺,松阴郁然,即关门旧址。言此行非第游观避暑,盖欲宣威外域,臣月支而服匈奴,安中国为千秋万岁计也。”《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庄述祖《汉铙歌句解》(《珍艺宦遗书》本)云:“扬雄《甘泉赋》曰:‘封峦石关,迤靡乎延属。'”注云:“石关,封峦,皆宫名也。《郊祀志》云:‘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故曰诸国也。”《汉铙歌句解》,第186页。王先谦云:“陈本礼注非。回即在汧,关亦在陇,考陇州西八十里有石嘴关……盖即此石关矣。古今宫殿无以关名者,赋本石阙,不作石关,《三辅黄图》有石阙观,引《甘泉赋》‘封峦石阙’云云,亦不作石关。”《汉铙歌释文笺证》,第18页。

⑤月支臣:庄述祖《汉铙歌句解》云:“《史记·大宛列传》云: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于是西北诸国始通于汉也。月氏之臣,当在此时,盖元封中事也。”《汉铙歌句解》,第186页。王先谦云:“诸国,塞外诸国。月支,西域外国。《旧唐书》:肃州酒泉郡,汉月支国地。”汉开河西四郡后,“大月支国共禀汉使者,有五翎侯。所谓 ‘月支臣’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0页。

⑥匈奴服:《汉铙歌句解》云:“《宣帝纪》:甘露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然则匈奴之服,当在宣帝时矣。《郊祀志》云:宣帝始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颇作诗歌,时神爵元年也。匈奴之服,在神爵二年,至甘露三年始来朝,是《上之回》《上陵》《远如期》三曲盖作于一时者矣。”王先谦云:“孝武以来,卫青、霍去病等数出塞,多所斩获,匈奴不敢入边。元封元年,帝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勒兵十八万,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匈奴曰: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匈奴詟焉,单于卒不敢至。所谓 ‘匈奴服’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0页。

⑦千秋万岁乐无极:陈沆曰:“《宣纪》云: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坂,诏单于勿谒。其左右当户之群皆列观,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即此诗之“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也。《诗比兴笺》,第5页。王先谦以之为武帝时诗,表达“颂祷之诚”,《远如期》“大乐万岁,与天无极”即此意。《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0页。

【评析】

陈本礼曰:“此诗本为游观耀武,却说得有关国计民生,善于立言。”《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

《翁离》第五

【题解】

朱嘉征曰:“《翁离》,怀贤之诗也。”《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5页。陈沆曰:“《铙乐》十八曲,皆取篇首字为名,则此 ‘翁离’即 ‘拥离’之同声,庄氏谓思贤者在位,则引其类与并进也。”《诗比兴笺》,第12页。

 

拥离趾中,可筑室,何用葺之蕙用兰。拥离趾中

 

【集释】

①拥离趾中:陈本礼曰:“拥,环抱也。离,蘼芜。趾,山足也。终南山近在城南,草拥蘼芜,香在山峪,真幽人讬足之区也。”《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陈沆笺曰:“庄述祖云:刘熙《释名》:拥,翁也。翁,抚之也。离,谓芍药。《韩诗章句》云:芍药,离草也。言将离别而赠此草也。趾,址同。”《诗比兴笺》,第13页。逯钦立云:“‘翁离’当作 ‘翁杂’,汉时习语,所以状五采之貌。《郊祀歌》:‘殊翁杂,五采文’,是其证。‘趾’者当读为 ‘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157页。

②可筑室:陈本礼曰:“言即此筑室,尽可娱情而乐志矣。”《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

③“何用葺之蕙用兰”:陈本礼曰:“何必兰宫蕙宇,如上林之劳民伤财耶。”《汉诗统笺·铙歌》,第5页。陈沆《诗比兴笺》引庄本作“何用葺之用兰蕙”, “言抚香草为基址以筑室,则其葺之必用兰蕙。而兰蕙之用,亦必于香草为址之中,物以类聚,故惟君子能用君子,亦惟君子能为君子所用。”《诗比兴笺》,第13页。

④拥离趾中:陈本礼曰:“赞叹不置,故重言以致讽也。”《汉诗统笺·铙歌》,第6页。

【评析】

朱乾曰:“离,丽也。离趾,两趾也。容膝之地。可以筑室,葺之蕙兰,居亦不陋。《九歌》:芷葺兮荷屋,注:葺,盖屋也。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末句非衍非缺,在诗为咏叹淫泆,意味深长,与《麟趾》同一例;在乐则为曲调之余声。”《乐府正义》卷之三,第8页。

陈本礼曰:“贤者自咏其志而讬以讽也,节短意长,觉(东)方朔之谏,犹为辞费。”《汉诗统笺·铙歌》,第6页。

《战城南》第六

【题解】

朱嘉征曰:“《战城南》,戒王者之勤远略焉。”《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5页。朱乾曰:“此诗当作于景帝七国反时,怨亚夫之不救梁也。(下略)”《乐府正义》卷之三,第9页。陈本礼曰:“此犹屈子之《国殇》也。《国殇》自奋其力尽死,此则恨其死于误国庸臣之手,夫死非士所惜,但恐非其所耳。”《汉诗统笺·铙歌》,第6页。陈沆曰:“此塞上屯戍之士,且耕且战,痛死亡之苦,而思良将帅也。其武帝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缮故塞、匈奴数大入杀掠、屯戍之时乎?凡二十二句。”《诗比兴笺》,第7页。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云:“汉高帝战败于彭城,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值关中大饥,楚数侵夺甬道,汉军乏食,军士作歌以述其意。其作歌命意发之于《思悲翁》篇。蔡邕所谓 ‘以劝士讽敌’者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5页。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而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集释】

①“战城南”句:陈本礼曰:“城南郭北皆非战地,主将为三军司令,当视其可战而战。今既命之战于城南,已属危甚;岂复命之战于郭北,置之死地而不顾。此下文所以有 ‘何以南何以北’之问也。”《汉诗统笺·铙歌》,第7页。王先谦曰:“《通鉴》:高帝二年四月,汉王入彭城……汉王与数十骑遁去。五月屯荥阳,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六月,关中大饥,米斛万钱。十二月,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军士抚今思往作是歌也。孟康曰:灵璧,故小县,在彭城南。服虔曰:睢水东南至下相,入于泗谓之睢口。泗水又东南过彭城东北,南至下邳入淮。案之《图经》,睢水在彭城城南,楚追击汉军灵璧东、睢水上,故曰 ‘战城南’;泗水过彭城城北,汉军多死于谷、泗水中,故曰 ‘死郭北’ 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郭,城外郭。《释名》: “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首二句总前后两战。

②野死不葬乌可食:陈本礼曰:“《楚辞》:严杀尽兮弃原野。主将既不爱惜士卒躯命,而弃之于原野者,乌固可食耳。‘可’字惨。”《汉诗统笺·铙歌》,第7页。王先谦曰:“野死,死于野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

③“为我谓乌”句:陈本礼曰:“客固不惜已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灭,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汉诗统笺·铙歌》,第7页。陈沆笺曰:“客者,代死者自谓也。子谓乌也。”《诗比兴笺》,第7页。王先谦曰:“谅,信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

④“水深”句:陈本礼曰:“追述生前战败时一派阴惨气象。”《汉诗统笺·铙歌》,第7页。王先谦曰:“水即谷泗睢水。”《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

⑤梁筑室:陈本礼曰:“梁,桥梁也。梁上何能筑室?喻险既不可据,而战又非其地也。”《汉诗统笺·铙歌》,第7页。陈沆曰:“治梁以度水,筑室以留田,田在梁北,此塞上屯戍之事。”《诗比兴笺》,第7页。王先谦曰:“汉筑甬道属河,故曰 ‘梁筑室’也。下文‘南北’指河南北,室何以筑河南,梁何以通河北,盖为取粟运饷计者至周密也。汉王屯河南之荥阳,甬道临河,故室多筑于南。”《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

⑥禾黍而获君何食:王先谦释曰:“楚侵夺甬道,汉军乏食,故曰‘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也。‘获’为楚军所获,君谓汉王,不得为忠臣,饥困不能力战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6页。“禾黍不获君何食”之“不”,《宋书·乐志》作“而”。

⑦“朝行出攻,莫不夜归”:王先谦曰:“楚晨击汉军,故曰 ‘朝行出攻’;日中而败,故曰 ‘莫不夜归’ 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7页。

【评析】

陈沆案:《汉书·匈奴传》: “匈奴右贤王怨汉夺之河南地而筑朔方,数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诗比兴笺》,第7页。“塞上屯戍之士伤之而作歌”,认为是写汉与匈奴的战争。王先谦认为:“城南、郭北既无佐证,且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塞上亦无此景象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7页。曹道衡《乐府诗选》认为:“这是一首久戍士兵思归和悼念阵亡者的诗,汉代和匈奴族曾长期发生冲突,朝廷派兵戍守,不免使士兵发生怨恨之情。”《乐府诗选》,第16页。

《巫山高》第七

【题解】

唐吴兢《乐府解题》曰:“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若齐王融 ‘想像巫山高’,梁范云 ‘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乐府古题要解》,《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37页。

朱嘉征曰:“序曰:《巫山高》,望远曲也。一曰:初秦之迁人皆居蜀,未得用而思归,高祖尝用东归之士还定三秦,成王业,故采此入乐,岂淮阴辈道亡而作者耶?”《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5页。

朱乾曰:“按《史记·高祖本纪》: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此其事也。不言石门、剑阁,而言巫山者,其时栈道则已烧绝,而《水经注》称巴东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实为全蜀之口,据荆楚上游,故临水而有思归之叹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0页。

陈本礼曰:“李子德(因笃)曰:高帝初定天下,将士皆渡淮而西,其屯留关中者,久旅思归。(陈本)礼案:高帝至孝武时年代久远,岂有高帝戍卒至此日尚有未归者耶?当是七国之变,防守之卒。七国虽平,其子若孙犹有守藩封者,故戍卒未撤,久而思归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

陈沆《诗比兴笺》曰:“此似忧吴、楚七国之事。迨景帝初年吴楚风谣。武、宣之世,采入乐府。庄氏(庄述祖)谓指顷襄王图周室,则何与汉之《铙歌》乎?其舛甚矣。凡十三句。”《诗比兴笺》,第6页。

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引书《华阳国志》,认为:“民从高帝定秦,不愿出关,因思归而作歌曰:彼巫山之高则高以大,固我辈生聚游息之乡也。今帝讨关东,临淮水而击楚,淮水之深则难以逝,非我所愿往矣,我今何欲,但欲东归。”云云。因此认为“此曲盖賨民思归之作”,为“巴渝歌无疑”。《汉铙歌释文笺证》,第29页。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霑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集释】

①“巫山高”句:朱嘉征曰:“起调四句,寓登高临深意。”《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5页。陈本礼曰:“以高兴深,正以见其归之难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陈沆曰:“巫山谓楚,淮水谓吴。一恃山险,一恃水险。然安分自守则可,若举兵妄动,则梁据洛阳,天下之中,形格势禁,必为所阻,进不能西向,退不能东归,汉兵从天而下,此诗楚虽欲走集,而无高险之可恃;吴虽欲退守,而无舟梁之可度矣。进退失据,坐而就擒,良可悲也。殆藩僚忠智之士,邹阳、枚乘之俦,见幾深计而作者欤?姑存是说,未审然否。”《诗比兴笺》,第6页。先谦案:“此曲有数说。李因笃曰:高祖初定天下,将士皆渡淮而西,其留屯关中者,久旅思归而作歌。陈本礼曰(见上文题解)。今案:《铙歌》之作本不全在孝武时,陈说之非不足置辩。李氏牵于曲中 ‘欲东归’之语,为此臆断,无所考证。或曰:《汉书·高帝纪》,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汉王就国,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呕思东归,故作是曲。今案:高帝虽王巴蜀,只都汉中,军士至南郑而思归,何由得见巫山起兴?其说非也。……或曰《武帝纪》元鼎五年南越反,遣巴蜀军士咸会番禺,是歌为江淮巴蜀军士作,或说为淮南王(刘)长迁蜀作,见《汉书·五行志》。”《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0页。逝,《说文》: “往也。”

②“我欲东归”句:陈本礼曰:“梁,山梁也。不归咎于上而诿害于梁,恨梁之不为我一周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以“梁”为“梁国”之“梁”,恐非是。王先谦曰:“‘害梁’二句,言以梁为害,而不复为我无高山可集也。梁,浮梁。由秦入蜀之山有连云栈,《华阳国志》所谓 ‘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高帝初入蜀,张良劝帝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亦示项羽无东意,后引兵从故道出,栈道不修,故曰害梁不为。”《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0页。逯钦立云:“害为曷之借字。”《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8页。

③我集无高:陈本礼曰:“语云:登高可以望乡,远望可以当归。奈我所集无梁,不得登高以望远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王先谦曰:“高山崎岖,攀援断绝,既无浮梁,行旅不便,故我集无高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0页。逯钦立云:“‘集高曳’为 ‘济篙栧’之借字。”《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8页。

④曳水何梁:朱嘉征曰:“曳水何梁,则无繇济,义亦双绾。”《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5页。陈本礼曰:“此桥梁也,既不能登高望远,不知家乡何在,将于何梁曳水而归乎?”《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王先谦曰:“曳水之梁,谓桥梁也。”

⑤临水远望:陈本礼曰:“水,淮水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汤汤”,《说文》: “流貌。”回回,水,回旋貌。王先谦曰:“此不定为何水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0页。

⑥“远道”句:陈本礼曰:“末更归罪于心,谓之何者,犹言奈何也。”《汉诗统笺·铙歌》,第8页。王先谦曰:“皆思归不得讬为此辞,故高帝难伤其意而遣之焉。”《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1页。指遣归民。

【评析】

陈本礼曰:较《悲歌》“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词更凄怆。《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按:《汉书·高帝纪》:汉王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还者……韩信对曰:“项羽背约而王君王于南郑,是迁也。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汉书》卷一上,第30页。

《上陵曲》第八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云:“《古今乐录》曰:‘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上丁祠南郊,次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礼毕,以次上陵。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按古词大略言神仙事,不知与食举曲同否。宋何承天《上陵者篇》曰:‘上陵者相追攀。’但言升高望远、伤时怨叹而已。”《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8页。

朱嘉征《乐府广序》曰:“上陵食举,侑食之雅也。御饭七曲中,有《上陵》一曲……初武帝得白雁上林苑中,承露池中生芝。孝宣帝时,有神雀甘露之异,并用改元,以瑞应颇作歌诗。”《乐府广序》卷一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第436页。

朱乾曰:“陈氏(旸)《乐书》曰:三代以前,未有墓祭,至秦始寝起于墓侧。汉因秦上陵,皆有园寝,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后汉正月上丁,祀郊庙毕,讲上陵之礼。百官四姓、妇女公主、诸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昼露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寝殿前,钟鸣,谒者治礼引客,群臣就位如仪。乘舆自东厢下,太常道出,西向行礼,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舞文始、五行之舞。至唐罢上陵之乐,是不知《礼经》所谓 ‘乐以迎来,哀以送往’之意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1页。见陈旸《乐书》卷一百九十七《上陵乐》条。

陈本礼曰:“《三辅黄图》曰:甘泉宫有昆明池,池中有灵波殿,皆以桂为殿柱,风来自香池中,有龙首船,武帝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宣帝好夸祥瑞,与孝武同,故此诗言陵津之美,应有仙人来游,以谀宣帝也。”《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

庄述祖曰:“上陵,纪福应也。”《汉铙歌句解》,第186页。

陈沆曰:“案世祖庙立于宣帝,此诗多言神仙瑞应之事,盖上世祖陵作也。凡二十二句。”《诗比兴笺》卷一,第3页。

王先谦曰:“至宣帝之世,夸神仙,侈陈祥瑞,略同先代。又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斋祠之礼,颇作诗歌。故歌者颂言陵津之美,必有仙人来游,以谀宣帝。”《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5页。

夏敬观曰:“全词皆纪瑞应之事,不类铙歌。《古今乐录》云:‘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恐即此辞,盖前汉宣帝时所作,以上武帝陵者。后汉章帝始承用以为宗庙食举,至魏世,铙歌与鼓吹已合并不分,遂统谓之汉鼓吹铙歌曲也。”《汉短箫铙歌注》,第11页。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集释】

①“上陵”句:陈本礼曰:“上陵、下津,宫中苑囿名,客即仙也。”《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庄述祖曰:“《周礼注》:美,福庆也。美美,言福庆之众至也。”《汉铙歌句解》,第186页。王先谦云:“上陵对下津言,谓陵在上而津在下,非《志》所称上陵也。……谓太液池中之仙山。津,池之济渡处。风以寒,风水相荡而增寒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7页。

②言从水中央:陈本礼曰:“下言沧海雀,则从海上来也。”《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

③笮:陈本礼曰:“船上篷盖。”王先谦云:“桂树四句,舟楫之美。《楚辞》:沛吾乘兮桂舟。故曰:桂树为船也。《三辅黄图》云:武帝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柁。宣世殆犹有遗制矣。”《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8页。

④“沧海”句:陈本礼曰:“仙人从沧海来,故雀与鸿雁亦皆群然而至矣。”《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庄述祖曰:“《宣纪》元康三年,神爵数集泰山……四年,诏曰:‘迺者,神爵五采以万数,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五年,改元神爵。”《汉铙歌句解》,第187页。

⑤“山林”句:陈本礼曰:“山不一山,林不一林,山忽开而林忽合,惟视禽鸟之飞舞翔集,以为开合也。至于日月蔽明,益见禽鸟之多。”《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陈沆曰:“谓祯祥之气,郁郁葱葱。《甘泉赋》所谓 ‘帅尔阴闭,霅(霅霅,雷电交作貌)然阳开也’。宣帝颇好神仙,故诗末及之。”《诗比兴笺》,第3页。王先谦云:“飞集聚散,无定所也。掩蔽日月,故不知明。班固《东都赋》‘日月为之夺明’本此。”《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8页。

⑥“醴泉之水”句:陈本礼曰:“见仙灵示异,祯祥毕现,故泉皆变而成醴也。”《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蔚蔚,茂也。

⑦“芝为车”句:陈本礼曰:“水来陆去,遨游倏忽,言之所以骇人动听。”《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庄述祖曰:“《汉舆服志》曰:耕车有三,盖一曰芝车。”《汉铙歌句解》,第187页。王先谦云:“芝,《说文》:神草也。芝为瑞草,服之神仙,故芝车非神仙不能有也。汉帝象焉,故《甘泉赋》曰:于是乘舆乃登乎凤凰兮而翳华芝。谓华芝为车盖也。蔡邕《独断》曰:三盖车名金根车,一名芝车,亲耕藉田乘之。仙人骑龙,龙亦马也,故曰龙为马。”《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8页。

⑧“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陈本礼曰:“《汉书·宣帝纪》神爵元年诏曰:“嘉谷元稷,降于郡国,神爵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甘露二年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京师,黄龙登兴,醴泉旁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王先谦云:“铜池,《汉书》师古注曰:承霤也。以铜为之。”《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8页。

⑨“仙人”句:陈本礼曰:“恐人言不信,故又引初二年事以实之,正以见其言之不虚也。”《汉诗统笺·铙歌》,第9页。王先谦云:“(王)先恭曰:是曲以 ‘沧海’五句、‘甘露’二句作骨,以证仙人之至,前后一来一去,写得光景迷离,不可方物。意谓仙人之至虽不可见,而雀、醴、露、芝诸瑞则其彰明较著者矣。”《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8页。

【评析】

朱乾曰:“神仙祥瑞,其受欺罔一也。终宣帝之世,凤凰六见矣……诗中所问之客,即此托为神仙者也;所乘之舟,俨然仙舟;所见神雀、赤鸿、白雁、醴泉、芝车、龙马等,皆客所言者也。则其虚无恍惚,不足取证,明矣。而人主好为美谈,人臣藉以邀宠。末以铜池产芝,仙人下饮,致祝君寿,其名为颂,其实讽也。甘露,汉宣年号。”《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2页。

陈本礼曰:“按《汉书·宣帝纪》,书凤凰见者六,神爵集者四,五色鸟者一,其言群鸟从而飞者皆万数,或数万,有集于各郡山林者,有集于长乐、未央、甘泉、泰畤诸宫殿及上林苑中者,故此诗云 ‘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盖指此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0页。

陈沆笺曰:“《汉书·礼仪志》:宣帝即位,繇武帝正统兴,故立三年,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告祠日,有白鹤集后庭,有雁五色,集孝昭寝殿前,西河筑世宗庙,神光兴于殿旁。十三年正月,上始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斋祠之礼,颇作诗歌。后间岁,凤凰、神爵、甘露降集京师,辄改元,赦天下。”又《宣纪》神爵元年诏曰:“乃者金芝九茎,产于含德殿铜池中。”甘露二年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京师,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正此诗所咏者也。《诗比兴笺》卷一,第3页。

王先谦曰:“《后汉·礼仪志》有上陵之礼,谓帝常以正月上丁八月饮酎上陵。上,往也。陵,谓先帝陵寝。又称西都旧有上陵,盖此礼不始于东汉也。上陵之后,乐奏食举曲。《宋书》所载章帝时《重来》《上陵》《鹿鸣》《承元气》《思齐皇姚》《六麒麟》《竭肃雍》《陟叱根》八曲,皆是此上陵篇之所由名也。西都既有上陵,即有食举乐所奏之曲,久不可考,不知何时铙歌复取以名篇,而其词亦亡矣。此曲侈陈瑞应神仙之事,既不能登于食举,复不能列于铙歌,此又造新词而仍其旧名者,其宣帝甘露二年作乎?考《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凤凰集胶东千乘,三年告祠世宗庙日,有白鹤集后庭;告祠孝昭寝,有雁五色集殿前。四年,凤凰集北海安邱;地节二年,凤凰集鲁郡,群鸟从之;元康元年,凤凰集泰山;三年,神爵数集泰山。六月,诏曰:前年夏,神爵集雍,今春,五色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欲集未下。四年,神爵五彩以万数,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神爵元年,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幸万岁宫,神爵翔集,二年五月,凤凰、甘露降集京师,嘉瑞并见。”《汉铙歌释文笺证》,第36页。

《将进酒曲》第九

【题解】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宋何承天《将进酒篇》曰:‘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 ‘洛阳轻薄子’,但叙游乐饮酒而已。”《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9页。

朱嘉征曰:“序曰:《将进酒》,戒湎饮也。食举而饮,所以成礼。饮酒而歌,所以导和礼乐,备示有节焉。按:‘心所作’以上,明先王之法;‘同阴气’以下,刺后王之失也。”《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6页。

朱乾曰:“刺荒耽饮酒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2页。

陈本礼将此诗放在郊祀歌中:“按:此诗亦祀舜帝乐也。《宋书》误入铙歌。读武帝望祀舜于九嶷之说,因细绎 ‘使禹良工观者苦’句,乃知后人不解所谓,遂改 ‘禹’为 ‘萬’字之讹,真梦说也。附记于此,明眼辨之。”《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

陈沆笺曰:“此燕饮之诗也。赋诗赠答,以礼劝酬,无沉湎之失焉。疑亦武帝柏梁赋诗时事。凡九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

 

将进酒,乘大白。辨加哉,诗审搏。放故歌,心所作。同阴气,诗悉索。使禹良工,观者苦

 

【集释】

①将进酒:陈本礼曰:“神已降也。”《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陈本礼以此诗为“祀舜”乐歌,所以以此为迎神乐章,故云然。将,请也。

②乘大白:朱乾曰:“乘,浮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2页。陈本礼曰:“乘,献也。太白,酒星,好饮,故古人制以为爵。”《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诗比兴笺》引庄述祖云:“《汉书叙传》:‘引满举白’,注曰:‘饮汔举杯告白,验酒尽否也’;一曰:白者,罚爵之名,不尽者浮以大白也。乘者,送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大白”即大杯。逯钦立云:“即引满举白之意,上言进酒,故下言举白。”《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9页。

③辨加哉:陈本礼曰:“《楚辞》:启九辨与九歌兮,九辨、九歌皆虞舜乐章,又辨,变也。《大司乐》:乐六变而天神降,八变地祇出,九变人鬼礼。佳哉,美之也。”《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陈本礼以“加”为“佳”,故有是说。陈沆曰:“辨、遍通,言遍加爵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谓“辨加”即“驾辨”,《楚辞·大招》: “伏羲驾辨,楚劳商只。二八接武,投诗赋只。”《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9页。此上言“辨”而下言“诗”,正与之合。赵敏俐谓“辨加”即“遍加”, “给所有的大杯斟满酒”赵敏俐:《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文史》2002年第4期,收入《周汉诗歌综论》,学苑出版社,2003,第382页。,赵说比较合理。辨,并纽元部,遍,帮纽真部,并、帮唇音,真、元通转。

④诗审搏:朱乾曰:“审者,审其音;博者,博其义。”《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2页。陈本礼曰:“《书》:出纳五言。胡致堂曰:五言,五声,有清浊高下之节,所谓诗也。审,详慎也。搏,《书》: ‘曳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以合歌咏之声也。”《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陈沆曰:“歌诗见志,必审合乎搏拊之声。”《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逯钦立认为,审,读“蟠”, “审搏”,繁盛之事。见《周礼·羽人》注。上言“诗审搏”,下言“诗悉索”,正示歌舞由盛及衰。《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9页。赵敏俐谓古籍中无“审搏”之语,“疑是 ‘审博’之误写”,《魏书·儒林列传》: “自后经义审博,皆由于兰。”“兰”为北魏大儒刘兰。“审博”应是精审博雅之意。《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文史》2002年第4期。

⑤“放故歌心所作”:陈本礼曰:“放,仿也。仿帝所歌《卿云》《赓载》等歌而歌之。所谓 ‘故歌’也、作舞也。帝有九韶舞,侏离舞……皆帝心所作,以格于祖庙之舞,今我亦仿而舞之,以祀帝。”《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陈沆曰:“虽放故歌而无殊自作矣。”《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逯钦立案:“心”当为“新”之借字,与上文“故”对文。《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9页。

⑥“同阴气”句:陈本礼曰:“《书·大传》曰:‘于予论乐,祀天之灵’,同阴气也。又曰:迁于贤圣,莫不咸听。故曰 ‘诗悉索’也。”《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4页。陈沆《诗比兴笺》“阴气”作“饮汔”,而解之曰:“汔,尽也。悉索,亦尽也。酒尽而诗成,使良工观之,乃知作者用心之苦耳。”《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逯钦立案:“阴气”,或谓为“饮泣”,借字,义亦可通。赵敏俐同意陈沆之说,“阴气”即“饮汔”, “结合上文举杯加酒,此处则写把酒饮完,上下文意贯通。”“悉索”一词,赵敏俐认为:“《左传·襄公八年》有 ‘悉索敝赋’之语,《广雅·释诂》: ‘悉索,盖言尽取以行也。' ‘诗悉索’可能是指把诗全都取来吟诵或歌唱。”《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文史》2002年第4期。徐仁甫《古诗别解》解释“同阴气,诗悉索”云:“《礼记·郊特牲》: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上言 ‘将进酒’即同养阳气;此云 ‘同阴气’,即同养阴气。养阳气即同饮酒,‘同阴气’则指同吃饭,言饮食时皆摸索为辞赋诗,故饮时曰 ‘诗审搏’,食时曰‘诗悉索’,如此则事理切合,词义明确也。”徐仁甫:《古诗别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137页。

⑦“使禹”句:朱乾曰:“良工,良臣也,监史之属。独称禹者,禹惜寸阴,恶旨酒而好善言,不以及是时明政刑,而甘酒嗜音,非国家之务,所以苦之。”《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2页。陈本礼曰:“良工,良臣也。大禹躬承舜禅,二千余祀迄我大汉,远临望祀,歌舜之歌,舞舜之舞,使大禹观之,迥思当日盈庭诸臣,赓歌喜起,济济一堂,今何如哉?能不怆然心苦耶?末以单句感慨作收。”《汉诗统笺·郊祀歌》,第25页。陈沆《诗比兴笺》: “仁和龚自珍曰:苦当作若,与白、搏、作、索为韵。若,顺也,言观者心皆惬适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逯钦立曰:“‘使禹’二字义不明,苦,快也,见扬子《方言》。”《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59页。“扬子”即扬雄。陈直《汉铙歌十八曲新解》认为“禹当为当时铜工之名”《人文杂志》1959年第4期,这当然是猜测,根据也不足。

【评析】

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三《乐图论》云:“《春秋传》曰: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六府三事谓之九歌。盖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然则禹之 ‘九歌惟叙,九叙惟歌’,岂非以禹功之成不可不作乐以形容之邪?”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三,《文津阁四库全书·经部九》,商务印书馆,2005,第446页。

陈沆《诗比兴笺》: “以上七章(指《巫山高》《战城南》《雉子斑》《艾如张》《君马黄》《临高台》《将进酒》),惟《巫山高》似武帝以前诗,其余六篇皆似与武帝时事有关,故类聚之,次于宣帝正曲之后,又时事不可知者,附其末。”《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

《君马黄歌》第十《宋书·乐志四》,《宋书》卷二十二,第2册,第642页。

【题解】

朱嘉征曰:“《君马黄》,刺时政之失。”《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7页。朱乾曰:“武帝自得天马之后,意将逝万里,效周穆王之所为。忠臣为之寒心也。言君马虽千里,然履危蹈险,不如臣马之安适为良。况犬马非土性不畜,易自有,蔡自有赭,何必乌孙大宛。以南以北,经历险远,劳民毒众,所为伤我心,安终极也。美人、佳人,俱指君言。”《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3页。

陈本礼曰:“董若雨曰:此伤良臣不得于君也。‘二马同逐臣马良’,言臣所乘者善也,易与蔡纪出良马之地,与赭纪马毛色之美,驰南驰北,盖伤其不相遇合而各背驰耳。美人指君,佳人指良臣也。礼案:此喻君不能用贤,惟以色取人,而贤士又不肯枉道以诡遇,故两相睽背。《易》曰:火动于上,泽动于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陈沆曰:“刺上下不一心也。言人君当与臣下共济,使各竭其忠焉。疑亦刺武帝予智自雄,不能下贤纳谏之诗。庄说谓君臣纵欲,车马不得休息,于义为滞。凡十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0页。此诗于《诗比兴笺》排第九。

 

君马黄,臣马苍,三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

 

【集释】

①君马黄:陈本礼曰:“《鲁颂》有骊有黄,言其色之美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②臣马苍:陈本礼曰:“色驳杂而不纯然其德称。”《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③“二马同逐”句:陈本礼曰:“君取色,臣取德,不同逐不足以见臣马之良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④“易之有”句:陈本礼曰:“色浅黑,产于易。赭色赤,产于蔡,皆良马也。若不论德,止取其色,则代北无空群之目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⑤“美人”句:陈本礼曰:“美人归南,乘所骑之黄马,德既不称,又无王良之御,终必泛驾,此美人所以伤我心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⑥“佳人”句:陈本礼曰:“佳人往北,乘同逐之苍马,奈世无伯乐之顾,亦惟有独抱孤标,自鸣自悲于盐泽之间耳。”《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⑦佳人安终极:陈本礼曰:“如是,则君臣各行其志,终无遇合之期矣。言念及此,此情何所极哉?”《汉诗统笺·铙歌》,第11页。

【评析】

陈沆笺曰:“君马黄,臣马苍,虽上下名分之别如此,至于出谋发虑,则君或当舍己而从臣,犹马之苍而驱逐或良也。岂特苍黄无定,即易水之、上蔡之赭,其中亦各有良骏,岂可以骊黄别贵贱哉?乃君臣各心,南辕北辙,上骄下嘿,国事其安极哉?美人,君也。佳人,臣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0页。

《芳树曲》第十一

【题解】

《乐府解题》曰:“古词中有云:‘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他心,乐不可禁。’若齐王融 ‘相思早春日’,谢朓 ‘早玩华池阴’,但言时暮、众芳歇绝而已。”《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30页。

朱嘉征曰:“《芳树》,疾谗也。惑自内蔽,谗繇外兴,故首刺 ‘君乱如于风’者。诚令主鉴清明,岂宜有此?如孝元帝之于恭、显焉。”《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7页。

朱乾曰:“刺谗也。入宫见妒,入朝见嫉。其事一也。此诗以芳树自比,以风比君,以鹄比他人,日月霾曀,芳树寒心,鹄伴乘风,临池得所,姬姜憔悴之感,惨焉在目,所以使我怀之而怅然也。……狐媚迷心,不可匡矣,妖容夺目,不可顾矣,失宠怀愁,全无聊赖,而君方燕昵,乐不可支,图一时之欢爱,忘衽席之长忧,所以悲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4页。

陈本礼《汉诗统笺》曰:“董若雨曰:芳树,忧君国也。日月犹今兹也。‘心中怀’者,欲匡正则势不从心,欲随流而目不忍见,谗夫以妒人为事,君心难恃,复耽于逸乐,王将谁似?如孙声非孙,而如孙字也。如鱼声非鱼,而如鱼字也。如孙如鱼乎。篇中三转,声之准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陈沆《诗比兴笺》: “庄述祖曰:‘刺时也。衰世好恶拂其性,以妾为妻,上无以化下,君子疾其无心焉。’未审然否。凡十七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0页。

下面依《宋书·乐志》点断。《宋书》卷二十二,第2册,第642页。

 

芳树,日月君乱,如于风。芳树不上无心,温而鹄(此处《乐府诗集》点校本作:芳树日月,君乱如于风。芳树不上无心温而鹄《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30页。),三而为行。临兰池,心中怀我怅。心不可匡,目不可顾,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他心,乐不可禁。王将何似,如孙如鱼乎?悲矣!

 

逯钦立云:“心中怀我怅”, “我”为声辞,末句作“如丝如鱼乎?”“芳树日月”, “月”当作“夕”,费昶《芳树篇》: “幸被夕风吹”云云,是梁时尚作“夕”。

陈本礼点校本作:

 

芳树日月,君乱如于风。芳树不,上无心,温而鹄,三而为行。临兰池,心中怀,我怅。心不可匡,目不可顾,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他心,乐不可禁。王将何似,如孙如鱼乎?悲矣

 

【集释】

诸侯之臣劝诸侯国君。

①芳树日月:陈本礼曰:“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此庄姜见弃,呼天之词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见《诗经·邶风·柏舟》。

②君乱如于风:陈本礼曰:“终风之怨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③芳树不:陈本礼曰:“不,芳无切,花萼跗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④上无心:陈本礼曰:“无心,言奸忠不辨也。因其无心,故复呼芳树以警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⑤“温而鹄,三而为行”:陈本礼曰:“指群小在位者,听其言而温,视其貌则足而恭,此种小人,一之已甚,况三而成行乎?”《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⑥心中怀:陈本礼曰:“思香草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⑦我怅:陈本礼曰:“怅,君子远引,君乱如风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⑧“心不可匡”句:陈本礼曰:“指温而鹄者,不禁大声疾呼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⑨“君有”句:陈本礼曰:“听谗而不加察,反以为乐,盖为他心所愚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⑩“王将”句:陈本礼曰:“孙,状其憨蠢无知。鱼,状其游泳无定。悲矣,不曰可恨而曰可悲,正以悲其愚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评析】

陈本礼曰:古今来似此种人不少,匡之不能,教之不可,亦唯有听之天而已耳。1《汉诗统笺·铙歌》,第12页。

陈沆《诗比兴笺》本为:

 

芳树日月,乱如。下上无心,芳树温央,三而为行。鹄临兰池,中怀我怅。心不可匡,目不可顾。心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他心,乐不可禁。君将何以,如鱼如丝,孑乎悲矣。(旧本“”作“於”, “下”作“不”, “央”作“而”,芳树字、心字、君字皆倒乱。字误作“王”,亦倒乱。“如鱼如丝”作“如孙如鱼”,又脱“子”字,又无“妒”重文,并从庄校本。)

 

【集释】

①“芳树日月”:陈沆曰:“庄述祖云:芳树,嘉荫也。日月,比国君与夫人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4页。

②“乱如风”:《诗比兴笺》“於”作“”,通“偃”。“树遇风则偃仆而乱也。”《说文·部》: “,旌旗飞扬貌。”

③“芳树温央”句:陈沆曰:“温央者,鸳央之声近,假借字。今 ‘三而为行’则乱其群矣。”《诗比兴笺》卷一,第14页。

④“鹄临兰池”句:陈沆曰:“鹄,喻夫人不见礼于君,怀贞洁之性而独处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4页。《续汉书·郡国志》: “长安有兰池。”注:“《史记》曰:秦始皇微行夜出,逢盗兰池。”《雍录》云:“《元和志》:咸阳县东二十五里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

⑤“心不可匡”句:匡,正也,言彼心既不可救正,则我耳目之一顾一视,皆足招尤而不敢矣。

⑥心妒:,《说文》: “草木妄生也。”妾妒妻,故曰妒。

⑦“之子”:陈沆曰:谓怙宠者,《诗》曰:“其钓惟何?惟丝伊缗。”夫妇以礼相成,如钓之得鱼,今君有他心,将何以相求乎?是以孑然悲矣。《诗比兴笺》卷一,第14页。

《有所思曲》第十二

【题解】

《乐府解题》曰:“古词言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闻君有他心,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已往,勿复相思而与君绝’也。按《古今乐录》,汉太乐食举第七曲亦用之,不知与此同否。若齐王融 ‘如何有所思’,梁刘绘 ‘别离安可再’,但言离思而已。宋何承天《有所思篇》曰:‘有所思,思昔人,曾、闵二子善养亲。’则言生罹荼苦,哀慈亲之不得见也。”《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30页。

朱乾曰:“《隋·乐志》:汉有殿中御饭食举七曲,太乐食举十三曲,皆取周诗《鹿鸣》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三曰《初造》,四曰《侠安》,五曰《来归》,六曰《远期》,七曰《有所思》,八曰《明星》,九曰《清凉》,十曰《涉大海》,十一曰《大置(酒)》,十二曰《承元气》,十三曰《海淡淡》。”《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5页。

陈本礼《汉诗统笺》: “董若雨曰:此《离骚》之遗怨也。妃呼豨,篇中三转,声之准也。陈本礼曰:此逐臣见弃于其君之作。《楚辞》: ‘情抑郁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一片孤忠,无可告语,故中间拉拉杂杂,发出许多决绝语。然正为下文 ‘秋风肃苏’四字作意外绸缪想。盖马不勒于悬崖则纵送无力,箭不发于弓满则射鹄不透,作此诗者神乎技矣。李子德(因笃)以为刺淫奔,误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陈沆《诗比兴笺》曰:“此疑藩国之臣,不遇而去,自抒忧愤之词也。隐语假托,有难言之隐焉。庄氏谓男女之词,恐铙歌雅乐,非杂曲歌辞之比,不然,魏、吴、晋铙歌称述功德,何以皆拟其词乎?凡十七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5页。庄述祖《汉铙歌句解》: “《上邪》与《有所思》当为一篇,自 ‘何用问遗君’以下,皆谓男女相谓以谏俗,采诗时分为两篇。”《汉铙歌句解》,第185页。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集释】

①“大海南”句:陈本礼曰:“起首便似滑稽语。”《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陈沆笺曰:“非迩近之思也,其殆吴、楚之国欤?”《诗比兴笺》卷一,第15页。

②何用问:陈本礼曰:“自说自答。”《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③“双珠”句:陈本礼曰:“锺情所在,珍重倍加。”陈沆笺曰:“珠玉奉贻,喻献主之忠告;拉杂摧烧,喻不纳而见弃。君臣之义已绝,在我亦不足道,但恐过失日彰,情事日露,将使中朝闻之,则大可忧矣。”《诗比兴笺》卷一,第15页。

④“闻君”句:陈本礼曰:“闻者,虚实未定之词,况远在海南,何所据而遽信之乎?”《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⑤“摧烧”句:陈本礼曰:“不如此描写,不足以见儿女子一时憨恨之态。”《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⑥“从今”句:陈本礼曰:“足此三语,正为下文作转计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⑦“鸡鸣狗吠”句:陈本礼曰:“此追述前夕与君定情,外人不知。鸡鸣犬吠,我兄嫂固知之矣。今一旦决绝,如是又窃恐兄嫂之笑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陈沆笺曰:“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兄嫂,喻中朝也。此必宗室兄弟之国,所谋不轨,故寄廋词也。夫我心则之死无靡他,有天日照知之而已,作诗本旨见于首末,知非男女之诗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5页。

⑧“妃呼豨”:陈本礼曰:“俚语诨词,犹言莫须有也。无可置辨,故摭饰其词,聊以解嘲耳。”《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陈沆笺曰:“妃呼豨,曲声也。”

⑨“秋风肃肃晨风飔”:陈本礼曰:“当此秋风肃肃,冷露凄凄,空床辗转,不能不又动所怀。董若雨曰:怅望海南,中宵独语,声情欲绝。”《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⑩东方须臾高知之:陈本礼曰:“言我不忍与君决绝之心,固有如皎日也,倘谓予不信,幸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3页。

【评析】

朱乾曰:“前半为决绝之词,后半为自矢之词。盖变而不失其正者,《白头吟》之类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5页。陈本礼曰:“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玩其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沈归愚曰:怨而怒矣,然怨之切正望之深。末段余情无尽,此亦人臣思君而讬言者也,‘鸡鸣’二句即《野有死麇》章意。”《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雉子曲》第十三

【题解】

《乐府诗集》作“《雉子班》”。《乐府解题》曰:“古词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飞之以千里,雄来飞,从雌视。’若梁简文帝 ‘妒场时向陇’,但咏雉而已。宋何承天有《雉子游原泽篇》,则言避世之士,抗志清霄,视卿相功名犹冰炭之不相入也。”《乐府诗集》(傅增湘藏宋本)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第357~358页。

朱嘉征曰:“《雉子班》,谏猎也。从王孙行游田猎,为曲以讽谏焉。”《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8页。

朱乾曰:“因田猎而以雉子讽父子之情也。翁孺,父子也。王与王孙,亦父子也。始也,雉子在梁,以翁孺而惊飞,翁爱其孺,雉亦趋子,此情同也。继也,雉子在车,落王孙之手,王爱王孙,雉亦从子,此情同也。可以见天性之爱。”认为“隐括武帝杀钩弋夫人而立弗陵事。”《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6页。录以备考。

陈本礼曰:雉子文彩陆离,故人爱之也多。然雉子恃有文彩,不知忌讳,一旦误触网罗,贻父母忧。此稚子班之所以作也。读雉父诫子语语真挚,及“雄来飞从雌”等语,皆一字一泪。董若雨曰:通《雉子班》之义,知幾不可以不早也。“尧羊蜚”篇中三转,声之准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宋书·乐志四》点读如下: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飞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尧芉蜚从王孙行。《宋书》卷二十二《乐志四》,第642~643页。

 

陈本礼点读为: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尧羊蜚从王孙行

 

【集释】

①雉子班:陈本礼曰:“同斑,文彩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②如此之干:朱乾注引《吴都赋》注云:“江东谓山冈间曰干。”《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5页。陈本礼曰:“干,求也。言如此者,乃惊诧语。盖言一小有文彩之雉子,何至便为王孙所爱如此之甚也。此意先提在前,便觉雉父诫子有因。且令下句 ‘王可思’句不突。一语双管齐下,诗之全神俱得,此种章法从《左氏》《庄子》得来。”《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通行本“干”作“于”。

③雉梁:陈本礼曰:“雉梁者,谓雉父与雉子同在山梁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④“无以吾翁孺”:陈本礼曰:“犹言吾父子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⑤“雉子知得”:陈本礼曰:“特呼雉子而丁宁告诫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⑥“雉子高蜚止”句:陈本礼曰:“不但告之以避祸之方,且望其学黄鹄具有千里之志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4页。

⑦“王可思”句:陈本礼曰:“此言雉子已为王孙所获,于是雉父雉母皆仓皇来趋视子,‘王可思’者,告王当怜念我父子依依不舍之情,哀而释之也。‘王’字一呼,声泪俱下。”《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⑧“一雉”句:陈本礼曰:“此诮王孙之愚也,言不过爱一雉耳,况系雉子,何用高车大马驾之而腾耶?‘车大驾马腾’者,嫌车迟而马速也,此句形容次句如此二字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⑨“行所中”:陈本礼曰:“天子行在所。”《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⑩“尧羊”句:陈本礼曰:“尧羊,徜徉也。此怅雉子之无知,既不听父母教诫之言,致触网罗。今又不念父母恋恋不舍之恩,竟 ‘尧羊蜚从王孙行’耶?真血泪滴矣。天性之恩,人伦之感,笔能曲曲传出,大可惊天泣鬼。”《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评析】

《统笺》曰:“此章李子德以为赋招隐,不知何解。且将被字属上读,是句读皆误矣。尚得自负于汉诗用苦心四十年者乎?彭躬庵曰:写雉之雌雄相逐,母子相依处,实属光怪陆离,而中忽撑以黄鹄之语,奇极;而末复结出 ‘雉从王孙行’,更奇。”《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陈沆《诗比兴笺》将此诗列为第七。题解为:“刺时也。上以爵禄诱士,士以贪利罹祸,进退皆不以礼,贤者思遁世远害也。疑亦武帝时诗。凡十四句。”《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雉子,斑如此。之于雉梁。无以俉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之蜚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腾,被生送行所中。尧羊蜚从王孙行。(旧本“于”作“干”, “俉”作“吾”, “之蜚”作“蜚之”, “生”作“王”,此从庄校本)

 

【集释】

①“雉子”句:陈沆笺曰:“庄述祖云:斑,文貌。之,往也。于雉梁,谓雉往山梁也。”《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②无以俉翁孺:陈沆曰:俉,同“迕”,迎,遇。《史记·天官书》:“鬼哭若呼,其人逢俉。”翁孺,老幼也。言雉横飞山梁之间,无术可以迎致之,惟知爱其子,乃弋人得雉子以为媒,而高蜚者遂诱下矣。《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③“王可思”句:陈沆曰:王,读如《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之“王”。言观于雉之被诱,而知黄鹄之高举远逝,洵可思也。《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④“雄来”句:陈沆曰:“雌既从子,雄复从雌,于是盛以箱笼,驾以传车,生送行在,而终身徜徉从王孙行矣。天子所在,曰行在所。”《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⑤尧羊蜚从王孙行:陈沆曰:尧羊,双声字,犹“望羊”,亦犹徜徉。《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评论】

陈沆按:“孝惠、文、景时,皆淳朴未漓。至武帝求贤好士,始以高爵厚利诱其前,严刑峻法随其后,主父、严助,五鼎贵烹;孙贺、屈氂,印绶涕泣。此岂能致难进易退之士乎?雉子之曲,其即弋人何慕之思也。庄说近是,取备以解焉。”《诗比兴笺》卷一,第8页。

《圣人出曲》第十四

【题解】

朱乾曰:“因巡游而归美相臣也。圣人谓君,美人谓相,佳人谓贤臣,言武帝征和二年田千秋讼太子冤而为相国事。”“然则巫蛊之觉悟,方士之斥罢,皆千秋力也。可以谓护不道而利天子矣。生民之乐于以始,四海之大于以含,史称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其后数公,诗人称之,不为过矣。按十恶罪,其五曰不道。”《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7页。

朱嘉征《乐府广序》: “圣人出,美巡游得时也。《封禅书》: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遂觐东侯;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八月,巡狩至西岳;十一月,巡狩至北岳,皆如岱宗之礼,此王者顺阴阳、布政教之大者也。汉代巡游虽未复古制,颇多复除惠政焉。”《乐府广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第438页。

陈本礼曰:“帝如甘泉祠神君也。史称元狩五年,上病鼎湖甚,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即病巫之神),神君曰:天子无忧,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上病起,遂幸甘泉,置寿宫,张羽旗,设供具,礼神君,神君来则肃然风生,帷帐皆动。”《汉诗统笺·铙歌》,第15页。

庄述祖《汉铙歌句解》曰:“圣人出,思太平也。秦楚之际,民无定极,汉高帝既灭项羽,即位于济阴定陶,百姓皆欣欣然,知上有天子焉。”《汉铙歌句解》,第178页。

陈沆以此诗与《上陵》《上之回》《远如期》为汉宣帝诗,“《汉书王褒传》: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诗歌,欲兴协律之事。又《郊祀志》:宣帝即位之十三年(神爵元年),上始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斋祠之礼,颇作诗歌。此首篇,则述其自民间起为天子之事,十六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页。

王先谦曰:“此因武帝祀神君而作歌。曰圣人出幸甘泉,则阴阳和而病愈矣。美人出自上郡,其神灵游九河而来降矣。神之方来,佐属皆从,仙驾,何离然相丽之多也?君之方至,则驾六飞龙,一举一动奉若天道,而四时以和也。然君先不知有神,实由其臣明哲,能救护不祥,为君祈福,使美人宜于天子,默佑圣躬,今天子去之甘泉,因星筮而置祠,其乐甫始,将来美人推保护天子之德,子我庶民而恩含于四海,理有固然,不于此祀卜之哉?”“先谦案:此曲系《汉书·艺文志》‘太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四篇之一,非铙歌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2页。

夏敬观曰:“陈氏以为宣帝时作,是也。佳人,指宣帝也……宣帝起民间,故亦以佳人比之;《宣帝本纪》云: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入未央宫,故云离哉。……昌邑无道,霍光废之,而立宣帝,故云‘君之臣明护不道’。天子驾六者,自是汉法。辞谓宣帝即天子位而四时和也。”《汉短箫铙歌注》,第16~17页。

逯钦立云:美人、佳人对举,乃分言君臣,已见上文《君马黄》曲。“离哉何”与《临高台》“离哉翻”、《远如期》曲“佳哉纷”为同一语法。“美人子”, “子”与“哉”同,盖声之转。《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60页。

 

圣人出,阴阳和。美人出,游九河。佳人来,騑离哉何。驾六飞龙四时和。君之臣明护不道,美人哉,宜天子。免甘星筮乐甫始,美人子,含四海。

 

【集释】

①“圣人出”句:陈本礼曰:“幸甘泉也。帝之病愈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庄述祖曰:“汉之兴,五星聚东井,秦楚之际,九河久湮,济阴定陶皆在大河界内,《九歌》:与女游兮九河。”《汉铙歌句解》,第179页。王先谦曰:“圣人出,谓帝幸甘泉;阴阳和,即所云病愈也……阴阳和,《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盖人有气血,是谓阴阳;阴阳既和,则病无不起矣。”《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2页。

②美人出:陈本礼曰:“神君也。本长陵女子,死而灵,太后祠之宫中。元鼎二年,神君求出,乃营柏梁台以舍之。”《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王先谦曰:“《楚辞·九歌》所云美人、佳人皆指神言。此亦当谓神而分言美人佳人者,盖其最贵而为主者太一,是为美人,故下重言以颂美之;其为佐而相从者曰太禁、司命之属,是为佳人。故其下 ‘离哉何’状其多而惊讶之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2页。

③佳人来:朱乾曰:“,骖马。离,参差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7页。陈本礼曰:“佳人,巫师也。史称神君所言皆下于巫师,故神君之来,惟巫师知之。”《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庄述祖曰:“佳人喻贤臣。,行不止也。离,两也。何,谁何也。”《汉铙歌句解》,第179页。王先谦曰:“《楚辞·河伯》:与女游兮九河,此用其语,言神灵飘忽,无所不之。,骖马。又《诗》:四牡,注:马行不止貌。离,丽也。两马相丽而行,‘离哉何’者,讶其骑从之多。”《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3页。

④驾六飞龙四时和:陈本礼曰:“神君之驾,言神君所临之地四时皆和也。”1《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庄述祖《汉铙歌句解》: “《易》:时乘六龙以御天。郑驳《异义》云:‘《王度记》云:今天子驾六者,自是汉法,与古异。'《史记·秦始皇本纪》曰:乘六马。《续汉舆服志》云:驾六马,是汉因秦制,天子驾六马也。”《汉铙歌句解》,第179页。王先谦曰:“谓君之奉若天道也。《易》:时乘六龙以御天。后人以龙为马,天子驾六马,故又借为天子车驾之名。《文选注》韩子曰:黄帝驾象车,六蛟龙。李善曰:此依古成文而假言之。班固《东都赋》‘乘时龙’、张衡《东京赋》‘乃抚玉辂,时乘六龙’,是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4页。

⑤“君之臣明”句:陈本礼曰:“以上皆巫师之言,臣指神君,言神君虽神,犹是帝之臣也。其神灵明故能辟除不祥,为帝降福。”《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庄述祖:“护,救也。言诸臣佐高祖平祸乱。”《汉铙歌句解》,第179页。王先谦曰:“护,《说文》:救视也。道,顺也,不道,犹言不若,谓不祥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4页。

⑥“美人哉宜天子”:陈本礼曰:“神君能默愈圣躬,宜天子之祠之也。”王先谦曰:“宜天子,谓与天子相宜,故默佑之。《诗》: ‘公尸来燕来宜’。”《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4页。引《诗》见《大雅·凫鹥》。

⑦“免甘星筮乐甫始”句:朱乾曰:“甘星,甘德《星经》也。筮本作巫,巫字为近巫蛊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7页。陈本礼曰:“免与勉通,勉臣下于甘泉,制祀神巫之乐于此始也。甘,悦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庄述祖:“《天官书》曰: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星筮,以星事占验吉凶也。”《汉铙歌句解》,第179页。王先谦曰:“案:天文借卜筮而明占验之书、纬候之部,春秋流裔,逮汉犹昌……此歌所谓星筮也。因星筮而降祠祀,初荷神庥,病良已而大赦,心独喜,其事秘,此歌所谓‘乐甫始’也……免,去也;甘,甘泉省文,如《上之回》‘回’字为回中省文也。免甘,谓天子去之甘泉……或曰:《抱朴子·辨问卷》:子韦、甘均,占候之圣,下护星筮,甘谓甘均也。甫,且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4页。

⑧“美人子”句:陈本礼曰:“子同字,谓抚字四海,无告之民呴育而孳生之也。含四海,《楚辞》: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为兮愁苦。见四海之民莫不含感神君之德,一无愁苦之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王先谦曰:“子、字同谓,美人能抚字庶民,恩更含于四海也。‘阴阳和’只一身;‘四时和’上承天;‘含四海’,下泽民也。叙次井然不紊,此曲以为美高帝、宣帝即位者非。惟陈本礼引证较确,但误以长陵女子之神君混入,不知本两事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4页。

【评析】

陈本礼曰:“此祀神君乐章,首以圣人陪出美人,而美人来去,肯借佳人口中传述,见神君之灵昭然显著也。按《九歌》佳人、美人并称,有指神君言者,有指巫言者,不尽指君言。后人往往误会,遂使上下文义泥而不通。”《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

陈沆笺曰:“庄述祖云:‘美人喻君,佳人喻贤臣,,行不止貌。离者,两两而来也,何者,谁何,又通作谁呵。谓群臣侍从扈卫之盛也。护,救也。’沆案:《史记·天官书》: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星筮,以星事占吉凶也。宣帝初年,嘉祥数臻,人民安业,故有 ‘阴阳和’之语;微时喜游侠,具知闾里疾苦,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常困莲勺卤中,尤乐杜鄠之间,故有 ‘美人出,游九河’之语(《楚辞·九歌》: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盖此诗所本也)。昌邑无道,霍光废之,而立宣帝,故有 ‘君之臣明护不道’之语。《宣纪》言:太仆以猎车奉迎曾孙入未央宫,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大将军霍光骖乘,谒见高庙,故有 ‘佳人来,离哉何’之语。昭帝时,泰山石自立,博士眭孟占之曰:当有废故之家,姓公孙名病已者,从白衣为天子。至宣帝而果验,故有 ‘甘星筮乐甫始’之语。宣帝本卫太子之孙,史皇孙之子,故又称之曰 ‘美人子’,而勉以长有四海也。庄氏乃谓高帝屡战荥阳、成皋间,又即位在济阴定陶,皆在大河界内,此为颂高祖即位之诗。无论荥、皋、济、陶与九河无涉,且楚汉之际,百姓疮痍,呻吟未息,武夫骁将拔剑击柱,乌有此雍容歌颂,揄扬盛美之什。而此诗亦岂有开刃草昧之意。若惠、文、景、武、昭诸帝,继世事业,尤无合者。其为孝宣中兴崛起,作为诗歌,无疑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页。

谭仪曰:是为汉颂。谭献:《汉鼓吹铙歌十八曲集解》,《丛书集成初编·皇祐新乐图记(及其他二种)》,中华书局,1985,第9页。

《上邪曲》第十五

【题解】

《汉诗统笺》: “董若雨(说)曰:上邪,爱君之词,呼上而为亲附之音也。礼案:此言人君听谗信佞,不容蹇谔之臣,故为此呼上之词,犹《楚辞》: ‘余固知蹇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为灵修之故也’之意。”《汉诗统笺·铙歌》,第16页。

朱乾曰:“徐伯臣以为忠贞自誓之词。”《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8页。

陈沆笺曰:“此忠臣被谗自誓之词欤?抑烈士久要之信欤?廪廪然,烈烈然,而庄氏谓男慰女之词,为不称矣。”《诗比兴笺》卷一,第14页。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集释】

①“上邪”句:陈本礼曰:“绝下复赘一衰字,是欲其命无绝而思无衰也,望之切故不觉其词之复。”《汉诗统笺·铙歌》,第17页。

②“君绝”句:陈本礼曰:“《楚辞》: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予心之可惩’也,‘乃敢’二字婉曲。”《汉诗统笺·铙歌》,第17页。

【评析】

陈本礼曰:“起首重在一 ‘欲’字,是我欲与君,非君欲我也,君果倾心欲我,则我固愿永以为好,何必重费我盟誓耶?窃恐君心之不然耳。盖我之所以不忍绝君者,犹《楚辞》‘初既与予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7页。

《临高台曲》第十六

【题解】

《乐府解题》曰:“古词言:‘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若齐谢朓 ‘千里常思归’,但言临望伤情而已。宋何承天《临高台篇》曰:‘临高台,望天衢,飘然轻举凌太虚。’则言超帝乡而会瑶台也。”《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31页。

朱嘉征曰:《临高台》,王者思得贤以自辅也。泽水虽寒,实产香草;黄鹄虽高,关弓可射。俱一反一正,言寿考作人之应。《乐府广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本,第439页。

朱乾曰:“《临高台》一诗,侍从之臣长于讽喻,登高望远,俯目江兰,仰见飞鹄,一切障翳,扩而清之,可谓明,可谓远。《记》曰:射者各射己之鹄,关弓射鹄,又见其射之善,而因以祝君寿也。来游来歌,气象亦雍雍矣。”《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9页。

陈本礼曰:“此讽人主误用小人为君子,而真君子乃翻飞远引,不顾国家之难,亦非人臣忠荩之义,交讥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陈沆曰:“此游宴颂美之词也。江草香兰,非西京事。疑武帝南巡浮江时所作。至庄氏穿凿战国黄歇事,不足辩也。凡七句。”《诗比兴笺》卷一,第10页。

王先谦曰:“武帝南巡浮江,从臣举当时所见之景物作为歌词,以寓颂不忘规之意,欲帝居高恤下,远佞亲贤,固丕基,以收成功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7页。‘此曲定为元封五年作无疑。'”《汉铙歌释文笺证》,第67页。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收中吾

 

【集释】

①临高台以轩:陈本礼曰:“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台曰临轩。”《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② 下有清水清且寒:陈本礼曰:“水至清则无鱼,水固清矣,然阳和不布,寒气凌人也。夫以天子临轩,当思爱育黎元,恩施四海,今乃信聚敛之臣,掊克生民,或严刑苛政,民不聊生,使民望而生畏,若临渊水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③江有香草目以兰:陈本礼曰:“今以巧言令色,孔壬之臣,真萧艾之不若,乃目之为九畹之香,误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逯钦立云:“目以兰”与“蕙用兰”“风以寒”语法同,则“目”亦香草也,疑为“茝”之误。《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61页。

④黄鹄高飞离哉翻:陈本礼曰:“其实真君子皆翻然高举,自谓得计,然不知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亦岂人臣致身之谊哉?”《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⑤“关弓射鹄”句:陈本礼曰:“故我欲关弓而射之者,使已去者知所悔,幡然复来共理,未去者益知警惕图治,则我国家之丕基,永远无极矣。”《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⑥收中吾:朱乾曰:“按:刘坦之曰:篇中 ‘收中吾’三字,疑曲调之余声。如《乐录》所谓 ‘羊夷吾’‘伊那何’之类。今考郭氏原本,作‘收中吉’。吉,福也。《洪范》: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极,中也。收,即敛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19页。陈本礼曰:“三字声词。”陈沆曰:“‘收中吾’者,曲调余声,如乐府中之妃呼豨、伊那阿、羊无夷,皆此类也。”《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

【评析】

《统笺》:董若雨曰:“收中吾,篇中三转,声之准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陈沆《诗比兴笺》: “《风俗通》:明帝东巡,有乌飞鸣乘舆上,虎贲中郎将王吉射中之,作辞曰:‘乌哑哑,引弓射,洞左掖,陛下寿万年,臣为两千石。’与此曲同旨。”《诗比兴笺》卷一,第11页。

《远如期曲》第十七

【题解】

《乐府解题》云:一曰《远期》。《宋书·乐志》有《晚芝曲》,沈约言旧史云“诂不可解”,疑是汉《远期曲》也。《古今乐录》曰:“汉太乐食举曲有《远期》,至魏省之。”《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32页。

朱嘉征曰:“序曰:《远如期》,浑邪王来降时作也,一曰单于入朝,宣帝竟宁中事。”《乐府广序》卷十五,第439页。

朱乾曰:“如期,犹如幾,言福禄如期而至也。‘益’犹言俾而多益。言福禄如其寿也。处天左侧,中国也。动如惊心,言褶服威灵也。虞心大佳,言天子欢心,嘉其归化之诚也。”《乐府正义》卷之三,第20页。此诗当是宣帝时诗。

陈本礼曰:史称汉宣帝甘露三年,上幸甘泉,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上赐以冠带、衣裳、金玺、盩绶、玉具、剑佩、弓矢、棨戟、安车、鞍马、金钱、衣被、锦绣、谷帛、絮,礼毕,使使者道单于先行,宿长平,上还登长平坂,诏单于毋谒,其群臣皆得列观,及诸蛮夷君长数万迎于渭桥下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单于就邸长安,置酒建章宫,飨赐之,二月遣归国。《汉诗统笺·铙歌》,第18页。

庄述祖《汉铙歌句解》云:“《远如期》,纪呼韩邪单于来朝也。”《汉铙歌句解》,第187页。

陈沆云:“此与上曲(指《上之回》)同时作。上兼颂巡狩之事,此专颂单于来朝也。四夷宾服,天庥屡臻,为汉道之极盛,故雅颂作于宣帝焉。凡十六句。”《诗比兴笺》卷一,第5页。

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云:“当时群臣因述单于归诚之辞作歌以颂汉德。是为出行巡狩及游歌诗之四,亦铙歌也。远如期,虽远而如期至也。甘露二年单于愿奉国珍,期以三年朝汉,此次果如期来朝。首三句隐然见其自负以信义对汉意。”《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1页。

 

远如期,益如寿。处天左侧,大乐,万岁与天无极。雅乐陈,佳哉纷。单于自归,动如惊心。虞心大佳,万人还来,谒者引,乡殿陈,累世未尝闻之。增寿万年亦诚哉

 

【集释】

①远如期:陈本礼曰:“(《汉书·宣帝纪》)甘露二年冬十二月,呼韩邪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期于三年正月朝汉,如期而至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庄述祖云:“如、而通,犹女也。《宣纪》:行幸甘泉,郊泰畤,间岁一修故事,《诗》曰:在帝左右。此皆郊祀颂祷之词。”《汉铙歌句解》,第187~188页。陈沆曰:“如、而通,而,犹女(汝)也。远女期,益女寿,颂祷之词。”《诗比兴笺》卷一,第5页。逯钦立云:“远如期”“益如寿”,两“如”字皆声。与《蛱蝶曲》“轩奴轩”之“奴”殆同,故《远如期》实即《远期》也。《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第161页。

②益如寿:陈本礼曰:“匈奴称帝曰万岁,言朝汉受益,有如帝之寿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

③处天左侧:陈本礼曰:“单于逊词,犹言汉之化外人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陈沆曰:“犹言帝之左右也。”《诗比兴笺》卷一,第5页。王先谦曰:“天者,匈奴尊称汉帝之词。《汉书·匈奴传》:圣德广被,天覆匈奴。《班超传》皆言依汉与依天等。左侧,近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2页。

④与天无极:陈本礼曰:“大乐,乐得今日始来朝汉也。史称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朝,帝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赉优渥。故感恩德比天无极,而更悠远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王先谦曰:“无极,无尽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2页。

⑤“雅乐陈”:陈本礼曰:“谓置酒于建章宫而燕飨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庄述祖云:“‘雅乐陈’,言宫县备舞也。佳,大也。纷,盛多貌。”《汉铙歌句解》,第188页。

⑥单于自归:陈本礼曰:“匈奴自高祖定鼎以来,累世寇边,岁无宁宇,至是始来朝汉。自归者,不假兵威而自至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王先谦曰:“自归,自愿来归,非慑汉威,实怀汉德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2页。

⑦“虞心”句:陈本礼曰:“写初来朝景象如绘,从来未识大汉威仪,故惊;主臣皆受荣宠,故又喜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虞心大佳,陈沆曰:“虞,乐也。乐其来附也。《宣纪》:诏单于称北藩臣,朝正月,其以客礼待之,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诗比兴笺》卷一,第5页。王先谦曰:“虞,娱同。《汉书》‘娱’皆作‘虞’。‘虞心’,娱乐于心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2页。

⑧万人还来:陈本礼曰:“单于更请于明年正月来,朝帝于甘泉,帝复许之也。”《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

⑨“谒者引,乡殿陈”:陈本礼曰:“陈累世者,言匈奴世受汉德,许赐和亲尚主,典礼未有如今日之盛者。”《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汉书·百官公卿表》: “谒者,掌宾赞受事。”殿,甘泉宫前殿。王先谦曰:“谒者,典谒,主宾客告请之事。引,引单于谒帝也。《汉书·叔孙通传》: ‘叔孙通起朝仪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单于朝帝于甘泉宫,赞谒称臣,是谒者前引单于之证也。乡、向同。陈,陈布其言也。‘累世未尝闻之’者,溯自通汉以来,未闻此盛德也。”《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2页。《汉书·宣帝纪》: “有司议曰:匈奴单于向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汉书》卷八,第270页。即“累世未尝闻之”。

⑩“增寿万年”句:陈本礼曰:“谒者数语,虽述单于归诚向化,然亦大为汉家出色。”《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王先谦曰:“祝帝之辞也。‘诚’字总结上文。(王)先恭曰:此篇全述单于归化之语,以 ‘诚’字咏叹作结。自 ‘远如’至‘还来’是对汉臣语,‘谒者’至 ‘万年’是对帝语,分两段读。”《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3页。

【评析】

陈本礼曰:“《纲目书法》曰:匈奴自秦始皇三十二年始见于纲目,汉文帝三年始书单于,至宣帝五凤四年始书称臣,今年始书来朝,此诗开首六字已将 ‘大乐’‘大佳’情景透出,中间写天子燕飨远夷,在他人必大加铺叙,此只以 ‘雅乐陈,佳哉纷’六字尽之,简括无比。”《汉诗统笺·铙歌》,第19页。

陈沆曰:“上四篇(指《圣人出》《上陵》《上之回》《远如期》)皆宣帝时作。为铙歌之正曲,即《汉书》所谓 ‘修武帝故事,颇作诗歌者也’。余十三曲,则杂有淮南、齐楚之谣,讽刺之什,非尽作于朝廷,亦非《铙歌》扬德建武、以劝士讽敌之本旨。大抵武帝时已采入乐府,特取其音节,充备散曲而已。”

谭仪曰:“庄氏说 ‘远如期,益如寿,处天左侧大乐’,即武帝甘泉赞飨所云。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周而复始。案汉昭、宣之世,海内殷茂,蒙业乂安,武帝宣威域外,中国益尊,而轮台之悔,仁心为质。朝廷贤达,奚斯、吉甫之伦,推本世祖,导扬懿美,固其所也。”谭献:《汉鼓吹铙歌十八曲集解》,第10页。

《石留曲》第十八

【题解】

朱嘉征曰:“《石留》,征戍曲也。梁刘孝威《陇头歌》有 ‘从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与 ‘石水流为沙’句同辞,疑为涉陇征行之作。阙文失读。”《乐府广序》卷一五,第439页。

陈沆云:“右铙歌十八曲,解其十七,其《石流》一篇,声辞久淆,不可复诂。”《诗比兴笺》卷一,第15页。

陈本礼《汉诗统笺》云:“董若雨曰:‘此言世情迁异,石可使流则不能保其坚矣。凉可使阳则不能保其清寒矣。凉言冷而阳言炎也。' ‘凉石水流为沙’,谓水荡石为沙也。‘锡以微河为香’,言酌水赠人而谓之香,则为香矣。谓情词之虚矫也。故下言 ‘向使溪寒水冷之侯,熏风南来,激水使北流,虽忤其本性,然亦安能舍其飞扬而守其寒结哉?’深言习俗之移人也,‘留离兰’,篇中三转,声之准也。礼案:《春秋说题辞》曰:河之为言荷也,《本草》:薄荷,芳草微荷,盖薄荷也。此讽友道不终,人心难测,故以水石为喻。石性本贞,若碎而为沙,则水可挟之以行矣。水本无香,若浸之以荷,则草可渍之为香矣。且即以溪喻,溪水本寒,若遇熏风送暖,则水又可变而为热矣。‘北逝肯无敢与于扬’者,言水石各有不得不然之势。若夫交友之谊,岂可情随境迁,势因利异,亦惟恃乎心之不渝其盟耳。《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安可以势利之见,随俗浮沉,遂薄北方之良友哉?北方,坎位,水之本源。《易》曰:习坎,有孚,维心亨,心既与坎不孚,而又薄其本源,其人之行岂足尚哉?”《汉诗统笺·铙歌》,第20页。

王先谦云:“(王)先恭案:《宋书》及吴、郭本作 ‘石留’,他本多作 ‘石流’,盖缘宋何承天有《石流篇》,误改此 ‘留’字为 ‘流’也。但 ‘留’‘流’字古通,嵇康《琴赋》‘乍留联而扶疏’,注:‘留联’即‘流联’,是其证也。今正从《石留》。”《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4页。

 

石留凉,石水流,沙锡,河香。冷风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心怀兰志金,安北方。开留离兰。(原为声辞合写,剔出声字后,歌辞如上。——张树国按)

 

【评析】

此诗《宋书·乐志》《乐府诗集》无说。

《统笺》:此诗董若雨解,差若近之,然未得其精也。故予复衍而申之,庶近其义。李子德曰:郊祀如《诗》之有颂,房中曲如《大小雅》,而鼓吹铙歌则风也。周诗质,汉诗奥,周有化工自然之妙,汉亦人巧极天工错也。《汉诗统笺·铙歌》,第21页。

王先谦云:“此苏武伤李陵而作也……《汉书·地理志》:武帝北置朔方之州,改雍曰凉。师古注:朔方刺史,分雍州置。盖武帝分十三州,以三辅属司隶,更置凉州,以地常寒凉,故受兹名也。此曲曰 ‘凉’、曰‘北方’,确为武帝置凉州以后作,而曲中所谓 ‘怀兰志金’则执友怀思之谊,非苏武、李陵其谁当之?”《汉铙歌释文笺证》,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