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辑)
- 张文宏 范明林 杨锃
- 808字
- 2020-08-29 04:09:03
二 本土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转型之背景
现代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理念源自欧美,尤其受20世纪60年代的“反精神医学运动”的影响,精神医疗服务的“去机构化”日益兴起,促成了欧美国家对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杨锃,2014)。欧美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模式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康复的地点是在患者所居住的社区,而非隔离性的精神病院;二是社区精神康复替代了传统精神医疗中的控制模式,强调精神障碍者自主接受康复并自我增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精神健康服务朝着更加促进障碍者的主体性和自我能力,强化其社会支持的方向发展,这一系列专业服务方式被称为“复元模式”(童敏,2008)。中国精神病康复服务转型也需要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但服务介入的方式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以往的服务主要在家庭关系中理解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整合内部心理调适和外部社会支持,以家庭为主要服务介入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发展专业化的服务方式(童敏,2006)。
不过,国内已有经验研究并不仅仅集中在家庭介入上,还包括其他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阳光心园为直接对象或间接载体加以研究,另一类是关于本土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以上两类研究中,前一类多为经验和实证研究,后一类则大多采用比较的视角,在梳理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本土精神康复社会服务的经验(丁瑜、李会,2013)以及社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可行路径。从精神医学及社区精神康复的角度,多数研究均肯定了阳光心园作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所实现的一系列功能(臧苇萍,2012;史泊海等,2013)。近年来,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研究则开始探讨社会工作应当发挥的作用,并呈现了阳光心园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现状及困境。也有对本土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的现状、服务体系与服务内容的探讨(王彦凤、蔡军,2014)。但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背景下,学界对阳光心园的运作机制仍缺乏深入讨论,也缺乏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和内部运作机制的细致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