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计量经济史与传统经济史的主要区别
0.2.1 研究范式不同
如福格尔所说,计量经济史研究范式和经济学研究范式是一致的: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实证检验。而传统经济史则基本上没有逻辑通达的研究方法和成熟的分析工具,对经济过程的分析大都凭朴素的想象,基本不考虑经济运行逻辑,对数据的考证基本不遵循统计学方法。
0.2.2 研究结论对现实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不同
计量经济史研究结论对当下宏观经济运行有强烈的政策意义。如:①通过对大萧条的研究,可以判断“流动性陷阱”是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策都是无效的;②通过对大萧条的研究,可以解释某些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宏观政策无效的原因——“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差额必须大于临界值,“看得见的手”方可收到显著效果。由于研究范式不是经济学的,所以,传统经济史的研究结论大都与当下宏观经济运行不搭界,研究结论当然就难以产生政策意义。即使传统经济史对某些数据资料做了考证,但也因不符合统计学要求而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经济史研究最为有用的成果就是作为半成品,为计量经济史研究提供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资料。但遗憾的是,传统经济史的大多数成果尚不能成为计量经济史的半成品。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王玉茹教授在为拙作《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所做的序言中曾有这样的比喻:
我们不妨虚拟两个实验。
实验1:让一个军事院校战争学资深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研究二战史,同时,让我本人率领的另一个团队也研究二战史,两家收集、整理和推测的资料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原因在于,前者头脑中的军事理论根深蒂固,研究框架几经锤炼日臻成熟,需要何种资料,如数家珍。而我收集、整理的资料集与前者资料集的交集不会很大,原因自不待言。
实验2:让一个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领导一个团队研究1840年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让刘巍也率团研究同一课题。显然,这两个团队收集、整理的资料之差异要显著大于实验1。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在于下一个差别。
0.2.3 研究者学术背景不同
一个好的计量经济史研究者,其学术背景应该是历史学、理论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在做计量经济史研究的同时,也在做现实经济研究,其计量经济史研究的选题不自觉地来自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如前面谈到的“看得见的手的有效空间研究”问题。
大多数传统经济史学者的学术背景只是历史学,对经济学或一知半解或浑然不知,传统经济史研究者自己也大都承认这一事实。从国内经济史研究现状来看,传统经济史研究文献铺天盖地,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章法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试想,若对自然科学一知半解或完全不解,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的概率无疑是相当低的。同理,在不懂经济学的情况下,对历史经济运行给出朴素的或想当然的解释,就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