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历史文化

1.沿革变迁

山西是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考古还表明:最早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火烧骨,把我国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万年;在10万年~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山西南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已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约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史传“尧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舜都蒲坂(今运城永济市西南),禹都安邑(今运城夏县西北)”,记载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今临汾市尧都区南部有尧庙、东部有尧陵,运城市盐湖区北中部有舜帝陵庙。《禹贡》载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一带。近年来,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我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的夏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开启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纪元。夏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运城夏县一带,后随着地域扩大,统治中心才转入河南豫西一带。山西南部是夏人聚居和活动的重要地区,今夏县东下冯遗址是重要的夏墟。

商朝时,山西南部在其“邦畿千里”之内,中北部等地则散布着土方(今太原以北地带)、辔方(今吕梁一带)、箕(今晋中太谷县东)、唐(今临汾翼城县东)等十几个大小方国和部落。今运城垣曲县古城南关和夏县东下冯等地发现有商代前期完整城址,以及运城平陆县和长治长子县等地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

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封邦建国,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北部游牧着一些戎狄部落。主要诸侯国有晋(今临汾翼城东南)、贾(今临汾襄汾西)、潞(今长治潞城东北)等。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和北部戎狄部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陕西东部,设置有五十余县,其中山西境内有十余县。晋国前期国都在翼(今临汾翼城县东南),后期迁都于新田(今临汾侯马市)。1956年在临汾侯马市晋国遗址考古发掘的《侯马盟书》,是反映当时晋国强大、号令诸侯的重要佐证。晋国是郡县制的起源地,后来秦将这种制度推广到全国。在今临汾曲沃县建有晋国博物馆,陈展着考古发掘的晋国国君晋侯墓地“曲村—天马遗址”的文化历史;在今临汾侯马市建有晋国古都博物馆,陈展着晋都新田考古发掘的文物及其文化历史。

公元前453年,晋国卿族赵、魏、韩三家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分晋国,成为实际上的三家诸侯国。在山西,赵国辖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少部,魏国辖西南部、东南部少部,韩国辖东南部大部和西南部少部。起初,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东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尧都区),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运城夏县北),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大移向河南、河北。公元前403年,东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七雄,山西分属赵、魏、韩三国领地。山西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重要的地区,也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取得加速统一进程的决战赵国的战略之地。在今大同灵丘县东南有赵武灵王墓遗存,在今晋城高平市西北有秦国决战赵国的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又不断增设到40余郡。今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河东、太原、上党、雁门、代、云中6郡分辖,其中代、云中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0余县。

汉代时基本沿袭秦代郡县制。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初一度还实行“郡国并行制”,今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河东、上党、太原、雁门、代5郡分辖,其中代郡治所不在山西,太原、雁门、代及北部云中4郡归代国所辖。后来又实行州郡县制。西汉版图极盛时,全国划分为13州。今山西及周边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为并、司隶(京畿长安范围)、朔方3州(刺史部)领属,并归太原、上党、雁门、代、河东、西河(治西河,今陕西榆林东南)6郡分辖,其中西河、代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地方建制基本沿袭西汉,山西境域为并、司隶、冀、幽5州领属,并归太原、上党、定襄(治善无)、代(治高柳,今大同阳高)、雁门(治阴馆,今朔州东南)、河东、西河(治离石,今吕梁离石)7郡及常山国(都元氏,今河北元氏县境)分辖,山西境内置70多县。西汉末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逐步内迁进入山西,并发展强盛起来。到东汉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

魏晋南北朝初期的三国时期,今山西全境属魏国(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境内匈奴人散居分布在并州兹氏(今吕梁汾阳市)、祁(今晋中祁县)、蒲子(今临汾隰县)、新兴(今忻州忻府区)、大陵(今吕梁文水县)等地。此外,在山西境内今长治武乡县还居住着羯族,今忻州代县和大同还居住着鲜卑族拓跋部。山西境内的三个少数民族与居住在陕、甘一带的氐、羌族,史称“五胡”。西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末年,公元304年匈奴酋长刘渊起兵左国城(今吕梁离石区)建国“汉”,不久迁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建立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随后其子刘聪打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灭西晋,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割据一方的局面。“十六国”,包括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在此期间,山西境域为刘渊族侄刘曜创建的前赵(先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羯族首领石勒创建的后赵(先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创建的前燕(先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后迁都蓟、今北京城西南,后再迁邺、今河北临漳县西)、氐族首领苻洪创建的前秦(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氏族贵族姚苌创建的后秦(都长安,今西安西北)、鲜卑族首领慕容泓创建的西燕(先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后迁都长子、今山西长治长子西)、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创建的后燕(先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匈奴部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东北)、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创建的北魏(先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迁都平城、今大同市)等国的领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西魏(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山西绝大部分为东魏领地,南部余部为西魏领地。后来,北齐取代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山西统一为北周领地。从刘渊起兵一直到北周灭北齐的270多年间,山西境内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平城(今大同市)、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东北)都是全国很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其中,平阳为“汉”国、前赵的都城,平城为北魏的都城,晋阳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陪都”。

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级建制,在要冲诸州设总管府,以州刺史兼总管,统领邻近数州。山西境内并、代、隰、朔4州设总管府。后来隋又改州为郡,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最多时全国置190郡。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太原、定襄、马邑、雁门、娄烦、西河、离石、上党、长平、临汾、龙泉、文城、河东、正平14郡分辖,其中14郡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隋代,曾于北魏时期兴起于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其疆域已抵今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地带,并数次入侵山西雁门关以北地区。

公元617年,在太原郡留守的李渊趁隋末各地反隋大乱于晋阳城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唐”之国号,源于太原郡治所晋阳县为古“唐”国领地之称。在李渊起兵反隋的同时,马邑郡(今朔州市等地)将领刘武周也起兵反隋,在突厥汗国出兵的支持下称帝,并率部占据了山西大部。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征伐,刘武周兵败,双方在山西境内持续几年的争夺战才得以结束。此后一段时期,山西北部地区是唐出兵征讨突厥的重要基地。唐初地方实行州(府)、县两级建制,后又改为道、州(府)、县三级建制。山西境域除南部少部分为河南道(先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所领外,其余山西境域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为河东道(治河东县,今永济西)统领。其中,河东道统领山西境域,归太原、河中2府和晋、绛、慈、隰、汾、沁、辽、岚、宪、石、忻、代、云、朔、蔚、潞、泽17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103县;河南道统领山西境域,为陕州1州所辖,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3县。唐代,太原府晋阳城(今太原晋源区东)被定为“北都”“北京”,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政治中心。唐中后期“安史之乱”期间,山西是叛军进军都城长安和唐军抵抗的重要阵地。

“安史之乱”后,地方上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唐王朝走向衰落。公元895年,坐镇太原府统兵的唐河东节度使沙陀族首领李克用率部占领山西大部地区后,以太原为中心晋爵晋王,建立了唐末时代的割据政权晋国(都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东)。公元907年,坐镇开封的唐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先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即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依次更替的5个政权,“十国”即北方的北汉1个割据政权和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9个割据政权)。后梁建立,晋国自立,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后梁,定都洛阳。公元936年,坐镇太原府统兵的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族人石敬瑭勾结“契丹”国,在晋阳城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后灭后唐,定都洛阳(后迁东京,今河南开封)。公元947年,契丹军攻陷后晋国都开封,后晋灭亡。公元948年初,契丹主耶律德光称帝于开封,改国号辽,同时后晋大将沙陀族人刘知远也在太原府晋阳城称帝,后出兵攻克开封并定都于此,国号汉,史称后汉。公元951年,后汉将领郭威篡汉建立后周。同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镇守太原府统兵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晋阳建立北汉。“五代十国”时期,五个政权中,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都是由沙陀人以山西为根据地而建立的;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北汉,也是由沙陀人据山西而建的。在此期间,随着政权的更迭,山西境域先后为后唐全领,后晋统领除北部少部分之外的绝大部分,后汉统领除南部少部分之外的绝大部分,后周与北汉南北分割属领,北部少部分地区为契丹国(辽国)领地。此间,太原府晋阳城为后唐“北都”、后晋“北京”、北汉国都,是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初年,山西境内的北汉与其长期对峙。宋太祖赵匡胤曾两次派大军攻打割据山西的北汉,两次兵临晋阳城下,但都未成功。直到公元979年其弟宋太宗赵光义亲征,才攻下晋阳,灭了北汉。千年晋阳古城,在宋军的火烧水灌之下,毁于一旦。北宋时期,今山西北部为辽国领地,其余大部为北宋属领。北宋在地方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建制,其山西领地及周边陕西、河南一带为河东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统领。其中,河东路统辖山西中北部境域,归太原、隆德、平阳3府和降、泽、代、忻、汾、宪、辽、岚、石、隰、慈11州及庆祚、威胜、平定、岢岚、宁化、火山、保德、晋宁8军分辖,府州军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9县。辽国在地方实行道、府(州)、县三级建制,其今山西北部领地为西京道统领,并归大同府1府和蔚、应、朔3州分辖,其中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15县。大同府是辽国五个都城(上京临璜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之一。

北宋中后期,山西是北宋抵御契丹辽国入侵的前沿阵地,也是今东北地区女真族兴起建立的金国(先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后迁都中都燕京、今北京市,再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入侵中原灭宋的重要通道和基地。

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山西全境为金所统辖。金代地方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建制。今山西及周边内蒙古、河北、陕西、河南一带为西京路(治大同,今大同市城区)、河东北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河东南路(治临汾县,今临汾市尧都区)统领。其中,西京路统领山西北部境域,归大同府1府和朔、应、蔚3州分辖,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县;河东北路统领山西中北境域,归太原府1府和晋、忻、平定、汾、石、代、隩、宁化、岢岚、保德、管11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34县;河东南路统领山西南部境域,归河平阳、河中2府和隰、吉、绛、解、泽、潞、辽、沁8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0县。金朝末年,地处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兴起,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大蒙古国,并不断南下攻金。1212年蒙古国军队进入山西北部。此后,山西成为蒙古国和金国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也成为蒙古国军队南下中原、西出陕西的重要通道和基地。1271年,大蒙古国可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都大都,今北京)。1233年,元与南宋联兵灭金。

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元代地方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山西、山东、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是元朝的腹里地区,统归中书省直辖。山西境域在中书省统领之下,又归冀宁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晋宁路(治临汾县,今临汾市尧都区)及上都路(治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大同路(治大同县,今大同市城区)分领。其中,冀宁路统辖山西中北部境域,置直辖县10个,下辖汾、石、忻、平定、临、保德、崞、管、代、台、兴、坚、岚、盂14州,其中汾、石、忻、平定4州分辖置有9县。晋宁路统辖山西南部境域,置直辖县6个,下辖河中府1府和绛、潞、泽、解、霍、隰、沁、辽、吉9州,分辖置有45县。上都路统辖山西、河北、北京和内蒙古一带境域,其中山西境域为顺宁府(治今河北宣化)蔚州(治今河北蔚县)所领,置有2县。大同路统辖山西北部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其中山西境域置有直辖3县,下辖浑源、应、朔、武4州,应、朔2州分辖置有4县。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元都大都,元朝退出中原。当年,北伐的明军进入山西,从南到北消灭了元朝在山西的主要势力。此后,明洪武初起,明军在晋北、晋西与元朝残余势力进行了近二十年的较量,才最终消灭之。明初地方沿袭元行省制,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在稳定的统治区域设“两京(北直隶北京、南直隶南京)十三布政司”。十三布政司地域实行布政使司、州(府)、县三级建制。布政司下辖府、直隶州,府下辖属州、县,属州大多还下辖有县。山西是明代十三布政司之一,辖区为今山西全境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山西布政使司(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辖太原、汾州、潞安、平阳、大同5府和泽、沁、辽3直隶州,5府之下辖平定、忻、代、岢岚、保德、永宁、蒲、解、绛、霍、吉、隰、浑源、应、朔、蔚16属州,其中除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外,其余府、直隶州、属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9县。

金元以来尤其是元末明初,由于所受战争创伤较小,山西成为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明王朝以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为山西各地移民的重要集散地,先后18次从山西移民,人口约百万以上,分布于全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8个省、市、区的600余县(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迄今600多年来,反映明代山西移民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广为海内外移民和后裔世代传诵。在明代洪洞移民遗址,今兴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明代,山西是明王朝防御北元(元朝后在漠北草原存在的地方性蒙古族政权)南下侵扰和出征讨伐北元的重要地区。明朝在沿长城一线所设的九个军事重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山西有其二。明政府为了给驻边塞的军士筹集粮食,实行“开中法”,即政府利用食盐专卖,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商人再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和地区贩盐获利。此间,山西商人得天时地利,晋商崛起,此后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创造了不朽的辉煌,成为重要的历史现象。

明末清初,山西是明军与起义军对抗作战的主要战场,也是抗清斗争的重要战场。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1月,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在陕西西安府称帝,建国号“大顺”。同年2月中旬,李自成即率领大顺军渡过黄河,在山西境内由南向北一路攻城略地,向明王朝都城北京进军,4月初即抵大同。4月24日占领明都北京,灭明。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又率军经山西返回陕西。清军进占北京后,随即又向山西进军,于11月占据全境,但反清势力直到1671年(清康熙十年)才被平息。

清代改明布政司为行省,简称省,在全国地方政区先置18省,后增为23省。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直隶州下辖县、散州;在新开发地区或者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设厅,分为直隶厅和散厅。山西是清代最初置的省区之一,辖区最大时包括今山西全境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由太原、汾州、潞安、平阳、泽州、蒲州、大同、宁武、朔平9府和平定、沁、辽、绛、解、霍、隰、忻、代、保德10直隶州及12直隶厅分辖,其中12直隶厅尽在内蒙古境内,其余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散州86县。清代,山西晋商进一步发展兴盛,其中晋商创造的经营汇兑业的“山西票号”影响甚广,在清代后期基本上控制了全国金融。山西的票商在清代是同盐商、行商(广东十三行)齐名的全国最富有的商人。清末,山西是太平天国北伐部队进军的重要区域,是义和团活动兴起和发展的中心区域。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拉开了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的序幕。山西是继湖北首义后,再继湖南、江西、陕西起义之后,全国第五个起义的省份,也是北方地区继陕西起义后起义的第二个省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地方政区废除府,改州为县,省下辖道,由道辖县,为三级建制。山西境内设雁门道(治大同县,今大同市城区)、冀宁道(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河东道(治运城县,今运城盐湖区)3道,分辖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南部地区,共辖105县。清代时归山西省的今内蒙古一带地区,脱离山西,归绥远特别区。1927年,撤道建制,县直辖于省。民国期间,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山西曾一度是全国关注的“模范省”。在中国共产党初创和开展革命的进程中,山西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建立团组织和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西是北方地区创建工农红军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央红军东征北上抗日的前进阵地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战略实现重大转变实践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山西省内地方政区有所变化,但保持了基本总体格局。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战略要地,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阵地、前线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时,雁北地区划归察哈尔省,其余归山西省辖。后来,雁北地区又划归山西省。新中国成立至今,山西省内政区曾多次调整,形成11个市、119个县(市、区)的现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西是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发兴之地,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实施基地,是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起源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是国家实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试验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山西为全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绘就了区域发展的新的历史画卷。

2.文化遗存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在迄今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山西积累沉淀下信息丰富和价值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村落。这些文化遗存是当代山西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瑰宝。

2007年到2011年,国家开展了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这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最大规模的一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山西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数量5.3万多处,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780余处。山西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数量,排浙江、河南、四川之后,居全国第四。

在山西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不仅多年来居全国第一,而且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戏剧舞台数量更是冠居全国,古代民居、古长城关隘、红色革命遗址十分独特。旧石器文化遗址(年代最早的是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已发现460多处,数量居全国第一,而且早中晚自成序列,为全国仅有,在中国考古文化编年序列中占有突出位置。各类古建筑现存2.8万余处,是中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古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特别是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5%以上。其中,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建筑是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塔式建筑是应县木塔。古代戏剧舞台保存有2888座,数量居全国之冠,其中1座金代戏台(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戏台)、8座元代戏台(规模最大的是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乔泽庙戏台),为全国仅有。这些戏台和反映金、元时期的壁画、陶俑、砖雕等戏曲文物,是研究中国戏曲历史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古代民居保存有11134处,其中高平市中庄村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民居实例;襄汾丁村、灵石王家、祁县乔家、太谷曹家等晋商大院及定襄阎锡山旧居等,集中反映了中国明、清和民国时期北方民居的建筑布局、装饰特点和文化。山西境内长城关隘连绵不断,是中国保存长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现存战国至清代长城2500多千米,涉及战国、汉、东魏、北齐、隋、宋、元、明、清等9个朝代,其中特别是东魏、北齐、隋、宋4个朝代的长城,为山西省独有。山西是重要的革命老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红色革命遗迹遗址,普查统计有34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十多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5处,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

到2015年,在全国数量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5处。各省(市、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排全国前五的,分别为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四川。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452处,占全国总数的10.5%,以绝对多数居全国第一。

在山西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先后有平遥古城(1997年)、云冈石窟(2001年)、五台山(2009年)3处集群性的重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仍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境内汉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承载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历史信息。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至6世纪,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其雕刻艺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代表了当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之一,且居首位。山上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北魏、唐、宋、元、明、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荟萃了各个时期建筑、彩塑、壁画等艺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展现了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南禅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华瑰宝”;佛光寺被世人誉为“东方古建筑明珠”“亚洲佛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古村落)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传统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到2015年,山西境内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12座,其中太原市、大同市、平遥县、新绛县、代县、祁县6座城市(县城)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县、太谷县、孝义市、介休市、左云县、汾阳市6座县城(城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1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286个,其中灵石县静升镇、临县碛口镇、襄汾县汾城镇、平定县娘子关镇、泽州县大阳镇、天镇县新平堡镇、阳城县润城镇8个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临县碛口镇西湾村、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等32个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堡村、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等129个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山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总数(40个),排浙江(48个)、福建(42个)之后,位居全国第三;国家级传统村落总数,排云南(502个)、贵州(426个)、浙江(176个)之后,居全国第四。在山西众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中,截至2015年末,先后有13个村落荣获“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分别是:吕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晋中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长治沁源县王和镇古寨村、晋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晋城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太原晋源区风峪沟镇店头村、阳泉郊区义井镇小河村、晋中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晋城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晋城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晋城阳城县润城镇中庄村、晋城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晋城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到2015年,山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6项(2006年第一批30项、2008年第二批46项、2011年第三批29项、2014年第四批11项),保护单位168个;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达到403项,保护单位723个。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类别,其中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项目保护单位位列全国前三。全省11个地市、109个县(市、区)的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近万项,传承人近万名,其中省级传承人总数达到816人。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有董永传说、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牛郎织女传说、万荣笑话、赵氏孤儿传说等10项,传统音乐有左权开花调、五台山佛乐、晋南威风锣鼓等11项,传统舞蹈有襄汾狮舞、稷山走兽高跷、原平凤秧歌等8项,传统戏剧有晋剧、蒲州梆子、皮影戏等19项,曲艺有潞安大鼓、阳泉评说、沁州三弦书等9项,传统体育杂技有忻州挠羊赛、晋中(形)意拳5项,传统美术有广灵染色剪纸、平阳木版画、山西面塑艺术等11项,传统手工技艺有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等23项,传统医药有傅山养生健身术、龟龄集酒药传统制作工艺4项,民俗有潞城民间社火、关公文化、寒食节、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等16项。2009年,山西省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子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山西孝义碗碗腔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子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可移动文物同不可移动文物一样,也是山西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可移动文物为各级各类文物、博物、图书、档案等机关和部门保存,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历代留存下来的各类古志、典籍,是山西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山西通志》是留存最古老的山西省级旧志;民国年间编纂留存的《山右丛书初编》是反映自唐迄清历代山西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古籍丛书。2013年,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山西启动第一次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到2015年,调查统计,全省国有单位保存可移动文物有63万套(件),新增文物293726套(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9086套(件),有不少重要文物是首次发现。如,在运城稷山县青龙寺发现佛教大藏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明代藏经《永乐南藏》,有800~900册。该藏经内容较宋元藏经多近一倍,国内收藏十部左右,其珍稀程度仅次于宋元藏经。山西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12位。

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山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宝藏。经过多年发掘和开发建设,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景区,如晋中平遥古城、忻州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晋中介休绵山、晋中晋商大院、晋城阳城皇城相府、吕梁临县碛口古镇、阳泉平定娘子关镇、忻州雁门关关隘长城、临汾洪洞大槐树移民遗址、长治黎城黄崖洞抗战遗址等。此外,还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其价值,展现其魅力。

3.历史人物

山西表里山河,地灵人杰。从远古人类徙居生息到有文字记载的沧桑历史进程中,山西这块热土孕育出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三晋文化的塑造、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存在三晋大地上的诸多重要历史名人遗迹和传说,是山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中的华夏人文始祖女娲、伏羲,民族先祖炎帝、黄帝,在山西境内都留下了丰富的踪迹和大量美丽的传说。今晋城泽州县有女娲补天的“娲皇窟”传说,临汾洪洞县有规模宏大的“女娲陵”遗迹,临汾吉县有“伏羲故宫”传说和遗迹,晋城高平市有神农的故迹和“炎帝陵”遗迹。传说今运城盐湖区盐池源于“黄帝擒蚩尤”的血化的卤水,黄帝的元妃嫘祖传说养蚕于今运城夏县。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尧、舜、禹,曾在山西晋南地区建都,史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今临汾尧都区有尧庙尧陵,运城盐湖区有舜帝陵庙,运城夏县有禹王城遗址。夏、商、周三代,辅佐商王武丁开创商代后期“武丁中兴”的名臣傅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圣人”称号的杰出人物;西周时期以“桐叶封侯”的唐叔虞,是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和三晋文化的创始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著名君主有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先行变法的魏文侯,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名臣有辅佐晋文公“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不失德义”的赵衰,有辅佐秦穆公称霸的“五羖大夫”百里奚,有“完璧归赵”美誉的赵国上卿蔺相如。名将有被尊称为“中国第一位战神、兵法祖师爷”的晋国卿大夫先轸,有“尚能饭否”的赵国名将廉颇,有力抗匈奴的杰出军事家李牧。思想文化艺术领域,有被尊称为“后圣”的儒家先贤荀子,有开国史秉笔直书先河的晋国太史董狐,有创造五音六律、被尊称为“乐圣”的晋国乐师师旷。程婴是保护赵氏孤儿的“救孤义士”,其义举广为世人称颂。猗顿是战国时期由布衣而成富商巨贾的著名大商人,是“晋商鼻祖”,与范蠡并称“中华商圣”。

秦汉以降,国家大一统。西汉时期,名臣有因“治盗有方”而被称为“三辅第一贤能”的尹翁归,切谏废黜荒淫无度小皇帝昌邑王刘贺的张敞,执法无私的“酷吏”郅都,辅佐君王营造西汉“昭宣中兴”的政治家霍光;名将有横扫匈奴的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而“封狼居胥”的青年将领霍去病,威慑西域的宿将冯奉世。东汉时期,名士有被尊为“有道先生”“东国人伦”的郭泰;名将有被后世神化、尊称“武圣”的关羽,有被称为曹魏“五子良将”的张辽。班婕妤是西汉著名女辞赋家,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美女貂蝉、大将吕布传说也是山西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风起云涌。著名的帝王有匈奴汉国开国君主刘渊,推行鲜卑族汉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前赵国的开国君主刘曜,从奴隶到皇帝的后赵国建立者石勒。名臣有西晋开国权臣贾充,魏晋“名公”、地图学家裴秀,被誉为“栋梁之材”的东晋政治家温峤。佛学高僧有净土宗之始祖、东晋著名佛学家慧远,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东晋高僧法显。此外,郭璞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东晋卫夫人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成就有影响的女书法家”。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盛世离乱相继。唐代基业肇始晋地,李渊太原起兵成就帝业,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五代十国,李克用割据晋地,其子李存勖改国号建后唐;石敬瑭建后晋,刘知远建后汉,刘崇建北汉。名臣数不胜数,隋朝有政治家裴蕴、裴矩,唐代有名相温彦博、政治家裴行检、狄仁杰、裴度,后唐有重臣郭崇韬。唐代名将有被尊为“中华门神”的尉迟敬德、远征高丽的薛仁贵、戍边大将张守圭、“汾阳王”郭子仪。文学艺术领域,有“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善写花间词的温庭筠,有边塞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翰,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大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有“文中子”美誉的儒学大才王通。此外,还有“三千宠爱集一身”的绝代贵妃杨玉环。

宋辽金元时期,区域抗衡激荡。名臣有北宋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廉臣毕世(士)安,开创编年通史体例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南宋政治家、词人赵鼎;有元初辅佐忽必烈南征北战的政治家、名儒郝经。名将有北宋大将杨业、呼延赞、狄青;有南宋大将杨沂中、王彦。文化艺术领域,有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郭若虚、高克明、王诜等名流,古代韵律宫调的发明者北宋艺人孔三传,金末元初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著名大诗人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元好问,元代“元曲四大家”之三的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此外,孙复是北宋初年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王溥是北宋初年五代典章史《五代会要》编著者,许国侦是元代著名宫廷医士。

明清时期,民族大一统。明代名臣有享有“三孤三辅”美誉的权臣王琼,辅助张居正改革的重臣王国光。清代名臣有编修《康熙字典》的帝师陈廷敬,“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三代帝师”“四朝文臣”祁隽藻,直谏第一人孙嘉淦,著有《瀛寰志略》、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徐继畲。名将有明代守边将领王崇古、“第一良将”曹文诏。思想文化领域,有明初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河东学派创始人薛瑄,明清易代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被誉为“理学宗盟”的清初大儒白胤谦,清初考据学家阎若璩,编著《弟子规》的教育家李毓秀。文学艺术领域,有明代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著名的书法家杨笃。商贸领域,晋商崛起,雷履泰是晋商票号的创始人,渠本翘是晋商中的著名实业家,常万达、曹三喜是晋商中著名外贸家。此外,杨深秀是晚清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明清时期,历任山西巡抚有上百人,知名的主要有明前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照的首任巡抚于谦,明中期守卫山西边防和复苏民力有功的巡抚杨巍,明晚期减免税赋赢得“万民欢腾”的巡抚侯于赵,清初安定山西秩序和安抚民众的巡抚马国柱,晚清“丁丑奇荒”期间赈灾抚民的巡抚曾国荃,清晚时期创办山西第一家官办近代企业和开山西近代化先河的巡抚张之洞,兴起山西近代工业、兴办学堂的巡抚胡聘之,创办当时全国第三个现代高等教育学府——山西大学堂的巡抚岑春煊,支持山西民众与洋人抗争进行保矿运动的巡抚丁宝铨。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觉醒。重要政治人物,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孔祥熙曾长期任民国政府要职,赵戴文曾长期担任民国政府和山西省政府要职辅弼阎锡山。著名的军事将领,张树帜、南桂馨、姚以价、张培梅参与领导太原辛亥首义,续范亭中山陵剖腹明志,傅作义指挥绥远抗战、率部北平起义,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此外,郭象升是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张民觉是从山西走出去的“生殖生理学大师”,是发明“张氏—奥斯汀”原理的“试管婴儿之父”。

从古代到近代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曾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诸如中国封建帝王中有特殊影响力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都在山西留下了他们的文治武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山西是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开国元勋、开国将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山西这片热血土地上从事革命斗争事业,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中央红军东征山西,转战山西50余县。其间,中共中央曾随军行动,中央政治局还在山西晋西地区召开了著名的晋西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等参加会议。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左权、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关向应、聂荣臻、徐向前、罗荣桓、彭真、薄一波等在山西指挥华北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飞抵太原调停国共双方军事冲突,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陈赓、罗瑞卿等在山西指挥解放区军民抗击国民党军的进犯并解放山西。其间,1947年3月,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率中央工委由陕北路经山西转赴西柏坡;同时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李维汉、李克农、邓颖超为常委的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开始进驻临县,之后驻扎长达一年之久。1948年3月至4月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也由陕北路经山西转赴西柏坡。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全部、10位大将中的9位、57位上将中的42位、177位中将中的103位、1360位少将中的838位,总计有1002位曾长期在山西战斗、工作和生活。开国领袖、开国元勋、开国将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而在山西进行革命的历史,是近现代山西历史特别厚重和闪耀的一部分。它所承载、所积累的深厚历史信息和丰富历史经验,是山西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重要的革命老区,山西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牺牲,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高君宇、贺昌、刘胡兰、彭真、徐向前、薄一波、赵尔陆、董其武、常乾坤、张友渔、侯外庐、赵树理、李顺达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是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贺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央红军的重要领导人,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刘胡兰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毛泽东曾为仅15岁壮烈牺牲的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彭真、徐向前、薄一波是在革命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为革命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彭真是新中国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徐向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一,薄一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赵尔陆、董其武位列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57位上将之中,常乾坤位列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177位中将之中。张友渔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内著名的新闻活动家和政论家,是新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新闻学家。侯外庐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资本论》的最早中译者,是新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赵树理是抗战时期根据地著名作家,是新中国“山药旦派”文学的创始人。李顺达是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发起实施“农业劳动互助”“劳武结合”的著名劳动英雄,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

2009年至2010年全国开展推荐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山西有3人入选,其中刘胡兰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申纪兰、苏宁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申纪兰,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创建人之一和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位历届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是从吕梁山上走出来的一名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至2015年末,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程子华、赖若愚、解学恭、高克林、陶鲁笳、卫恒、谢振华、王谦、霍士廉、李立功、王茂林、胡富国、田成平、张宝顺、袁纯清15人曾担任山西省委主要领导(1983年以前不同时期有书记、代理书记、第一书记、组长等职务称谓,之后统一为书记),先后有程子华、赖若愚、裴丽生、王世英、卫恒、王谦、刘格平、谢振华、王谦(第二次任职)、罗贵波、王森浩、胡富国、孙文盛、刘振华、张宝顺、于幼军、孟学农、王君17人担任山西省政府主要领导(1979年12月前不同时期有主席、省长、主任等职务称谓,之后统一为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主政治理山西,为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