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三村
- 冯雪红
- 1733字
- 2020-08-29 04:28:24
县内移民的玛查理村
导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这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和“地球之肾”。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也是养育了藏族同胞生命和培养青藏高原独有生态环境的“净土”。据统计,长江总水量的2%,黄河总水量的33.1%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4.7%都来自三江源区。但近几十年,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这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冰川、湿地退缩,生物种类锐减。据1998年统计,这里已退化的草地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8%,其中近10%的退化草地已沦为裸地,即“黑土滩”。大面积优质草场的退化是这里面临的首要问题。另外,过度放牧和滥采乱挖,也加剧了土地严重退化、草场沙化。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本地区畜牧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三江源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三江源区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区。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地区。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核心和基础工程是生态移民,关键是发展后续产业。只有切实解决牧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才能实现三江源区生态的逆转。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生物物种丰富而又易遭破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日趋频繁,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势随之日益严峻。据测算,以目前草地的承载能力,三江源草原普遍超载60%左右,加上气候干旱和草原建设投入不足,中度以上退化草地已占到60%以上。从草地退化的趋势看,目前的草地畜牧业已到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极限,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改善,脆弱的生态系统将最终走向崩溃。生态移民是为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而诞生的。
为了遏制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三江源总体规划》),并决定2005~2010年国家一期投资总体规划投资75.07亿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根据《三江源总体规划》,到2010年,所实施的工程项目区内退牧还草将达9658.2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将达9.81万亩,封山育林、沙漠化防治、湿地保护和黑土滩治理面积将达1200.8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将达500平方公里;将生态移民55773人,解决13.16万人的饮水困难。该规划计划移出自然保护区内22.3万人中的55773人,户数达10140户。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搬迁方式采取“政府引导,牧民自愿”的原则,安置补偿标准基本一致。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是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认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维护中下游地区健康、持续发展是三江源区移民搬迁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改变了藏族世代沿袭的生计方式,从牧区逐水草而居到城镇定居的巨大转变,导致藏族生态移民不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需要做出新的尝试,还要在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努力适应迁入地的生活,这些转变的产生和需要做出的调整,都直接关系到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迁入新的社会环境后生活能否得到改善和发展的问题。
图1 三江源地区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