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独立审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中介服务之一。签字注册会计师是所有者与代理者之间的桥梁,他们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负责把脉企业的财务报告,评价管理层的职责履行情况,旨在通过发表审计意见的方式,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各国家(或地区)的审计实践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职业功能的发挥依赖其执业结果的公允性,而这一切又与审计实务的直接执行者——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体特征密切相关。那么,在智力密集型的审计服务行业中,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体特征究竟是如何影响其专业胜任能力与审计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策略及审计程序的执行效果,最终影响审计结果的呈现及其质量的?其作用机理又是怎样的?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稍显滞后与不足。事实上,就审计服务而言,执业个体(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异质性比事务所(或分所)的异质性更重要,更具实质性内涵。

鉴于此,本书首先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这一作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约束条件,进而构建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原型。其次,将这一理论原型嵌入我国特定的审计市场环境及法律制度背景中,进而得到基于我国特定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检验模型。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原型与检验模型,选取2007~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财务报告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初始研究样本,分别从不同类型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角度予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终形成具体的研究结论。

具体而言,本书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书将研究视角从以往研究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所或分所)层面推进到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层面,继而讨论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审计行业“以人为本”的行业特点。第二,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的人口特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专业背景等)和执业特征(执业经验、执业集中度及客户重要性水平等)角度出发,考察这些个体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能够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具象的、动态的检验视角和逻辑思路。第三,本书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助于行业监管部门更加准确地解读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对执业活动的影响机理,认识审计产品的输出及最终呈现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