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

“火”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火”的甲骨文 像火焰的形状,后来两边的侧焰简化成了两点,就变成了现在的“火”字。“火”在上下结构的字中作偏旁时,常变成“灬”。

汉字真奇妙

“火”还可以解释为怒气,在这时,和其相关的词语有:火气、火冒三丈。“火”在中医学上解释为燥气、热气,相关的词语有:清火、败火、上火等。

钻木取火

传说在远古时,有一个国家叫燧(suì)明国。那里的人们都是吃生的食物。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连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因此人们经常生病,寿命都很短。

在燧明国里,有一棵叫燧木的火树,占地面积有一万顷那么大。有一天,他们的首领燧人氏坐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忽然,他看见许多鸟在啄木头,每啄一下就有火光发出。燧人氏就想:人如果像鸟那样,不停地用树枝钻这棵火树,是不是就能生出火来呢?于是他就用小树枝来钻木。只听“噗”的一声,树枝开始燃烧起来,他终于钻出了真正的火!

钻木取火,给先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观,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用火吓退野兽、取暖照明、烹饪食物、制作器具。重要的是,有了火,人们就可以刀耕火种,从而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

汉字小链接

七月流火

当我们看到“火”的时候,就不由得和“热”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所有的“火”都表示热的意思。比如:七月流火。

这个词从字面上看,容易理解成七月骄阳似火,空气中仿佛流动着火焰一样,让人在暑热中煎熬。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这属于误传误用。“七月流火”原先是《诗经》中的一句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开始在天空中向西移动,这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了九月,天就冷了,人们要多穿衣裳了。

这颗名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七宿(xiù)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此星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在以后表达天气热的时候,万万不可乱用这个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