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
- 沈体雁 温锋华
- 1382字
- 2024-11-01 21:39:2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我国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开始改变之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和实施模式也逐步走出“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局限,开始探索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但总体上仍然严重滞后于城市规划的发展。城乡规划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其重点工作是要将村庄规划纳入法定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逐步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全域覆盖和无缝衔接。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因此,未来城乡关系的构建,将改变过去“重城轻乡”的发展思路,强调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从城市维度向城乡维度转变,重视乡村地区的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开始进入国家最高决策层面。
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势。总体上看,中国乡村已经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以村庄规划为引领,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科学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最小一级的行政单位,做好村庄规划编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本书正是为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村庄规划的有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将我国村庄规划划分为村庄发展战略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专项规划四个层面,并对每一项规划的规划内容、要求和技术路线进行总结,最后落实到广东、河南、河北等省的具体案例实践,让读者通俗易懂地了解我国村庄规划的体系和技术规范,一方面可以丰富我国的村庄规划理论体系,增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又将案例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进一步提升我国村庄规划的编制水平。
全书由五篇组成,第一篇村庄规划的理论研究,对村庄规划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篇研究村庄发展战略规划;第三篇从村庄布点规划的要求、内容出发,研究村庄布点规划;第四篇从村庄建设规划的任务、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入手,分析村庄建设规划;第五篇对村庄发展专项规划做分项解读。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北达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委员会等单位提供的案例支持。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同仁的大力支持,彭暖龙、赵文睿以及研究生黄道涵、朱静文、王翠等人为本书的成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写作参考了大量同行的学术研究、媒体及专业网站的各类文献资料,在向所有本书借鉴及引用的文献成果的作者表达敬意与谢意的同时,也对有些可能被忽略或遗漏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达歉意。
尽管作者在编写过程中非常认真和努力,对书稿和文字均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完善,但鉴于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本书难免有粗浅疏漏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温锋华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