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 孙浩然
- 2780字
- 2020-08-29 06:13:18
三 民族团结的过程与功能
(一)民族团结的主要过程
平等交往、认同整合、和谐共处以及友好互助是形成民族团结格局的四个关键过程,也是民族团结的本质属性与具体特征。可以设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原本不相往来的民族逐渐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方面开始交往。一般而言,民族之间的自然交往最初多发生经济领域,然后渐次扩展到社会、文化、政治诸领域。例如,云南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之间因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经济交换互通有无,著名的茶马古道即是从经济贸易开始逐渐成为多元文化汇聚的交通纽带。伴随交往广度和深度的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逐步加深,彼此尊重并协调合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互益共赢、和谐相处,由此推动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当然,上述过程主要基于理想类型的分析阐释。如果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不以平等姿态而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彼此不能相互尊重也不能利益共赢,那么和谐相处就无从谈起,其结果有可能演化为民族冲突。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大汉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造成的恶果中窥其一斑。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团结关系必须摒除上述文化弊端,以平等、尊重、互益、和谐作为行动准则。此外,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一些概念或行动如合作、协调、整合、一致等,也应给予重点分析。宗教因素有时就是通过促进民族交往、合作,继而包容异质性,通过协调民族关系、整合民族利益,进而实现民族团结。
首先,平等交往。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各民族平等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虽有多少之分,但不能以多压少。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要彻底根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灿烂文化,没有先进落后和优劣之分,在交往过程中应秉持“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提倡平等、寻求互补”的基本原则,营造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民族大团结即是不同民族在平等交往过程中相互依赖并根据对方表现而共同修正自己态度与行为而产生的良性社会后果。
其次,认同整合。认同整合是民族团结的必经阶段。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民族之间发展出协调合作的良性关系,并在行为规范、文化意识、心理取向等方面形成较为一致的规范,由此使各民族成员实现认同整合,从而实现多民族社会的整体和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即是我国56个民族在千百年来的交往互动中不断认同整合而成。
再次,和谐共处。和谐是不同事物在差异基础上实现的互补统一,是多元关系在动态生成中达到的平衡结构。民族团结关系中,和谐主要表现为彼此尊重、平等合作以及友好互助。一方面,互动交往的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合作共赢,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调节各自行为,彼此适应。适应是人类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的重要策略,在社会大环境中,各个民族之间互动也需要相互适应。只有相互适应,双方才会相互尊重,才会各自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和睦相处,从而达到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平等合作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一种表达方式。不同民族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目标,彼此之间相互信任、依赖和配合的联合行动就是友好合作。通过友好合作,各民族会加深对彼此民族文化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
最后,友好互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实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地位关系平等。然而社会与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平等,孟子强烈批评“齐同万物”的主张:“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由于各民族在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彼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差异客观上又形成了文化多元、生态多样,为各民族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利益共赢进而和谐共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各民族友好互助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
(二)民族团结的社会功能
功能是特定事物、结构或状态所具有的作用,有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之分。我们一般从狭义角度理解正功能,是指事物的积极作用。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国家维持稳定、统一的重要保障,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具有一系列正功能。
第一,降低社会管理成本。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不确定的系统性风险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管理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民族团结在促进民族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同时,减少了民族之间因猜忌、怀疑、歧视等导致的隔阂、敌视、冲突,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有效降低了社会的管理成本。
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与基础。民族团结能够消除民族差异导致的消极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良好秩序的生成。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国家。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维护和推进民族团结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三,维护边疆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边疆,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边疆与民族往往联系在一起。民族团结,则边疆稳定、国家稳定;民族冲突,则边疆动荡、国家混乱。在改革开放的视野中,边疆更是成为直接联系国内与国际的特殊地域。昔日的边荒之地,转身成为今日的开放前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边疆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第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有了民族团结,才能有和睦的发展环境。民族团结使得各民族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上,避免了因民族冲突造成的各种损失,消除了不必要的耗费,无形中增加了各民族的社会财富,也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数。反过来,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团结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古代典籍中没有“民族”这一名词,但却有相关的“民族观”。在中国传统儒家观念中,人们更倾向于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民族。元朝大儒许衡说:“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因此,民族是一个开放的人群共同体,不因为血缘关系的淡浓远近而彼此排斥,唯一的关键要素是文化。这一民族观念有助于促使少数民族自觉提升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在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交往中,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各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团结突破了内部界限,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成为事实。
第六,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整个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民族组成的。只有各民族间相互团结,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借助各种交通、通信设施,“地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所谓“蝴蝶效应”,任何一个区域的不稳定都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影响,而任何地区的稳定也有助于整个世界的和谐。民族团结不只是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而是整个人类社会中各个民族的团结。只有各个民族实现了平等团结,和谐的世界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