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红与绿的交响曲

在当代中国,绿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已成为全民的价值共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的实践进程。

在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5年4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这一概念,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由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指导思想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就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实践观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以及环境正义、生态红线、生态系统观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实践观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在当代中国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改革方案、制度安排、实践路径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日臻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这种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相对应,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实实践层面上也正在这片古老的东方文明热土上方兴未艾地展开。

在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与现实实践的互动过程中,福建省的绿色发展可谓是远见卓识,先行先试,根深叶茂,蔚然成风。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并担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加以实施。2002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至2014年3月,福建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意味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时提出的“生态省”战略构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这个战略部署得以确立的契机中,作为县域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一个成功的典范,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是一个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重要节点。

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是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土地面积3112.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85%,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红色”是长汀最富特色、最有意义的色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核心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在长汀开展革命实践,瞿秋白、何叔衡在长汀英勇就义;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建立了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1932年3月,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省军区等机构设在长汀,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中心,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两万多名优秀的长汀儿女参加红军,在册的烈士就有6700多名。长汀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汀的“红色”不仅在于红色的历史记忆,更在于在这片红土地上所孕育铸就的精神高地——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为之前赴后继奋斗牺牲的坚韧不拔的“红土地精神”。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的“红土地精神”内涵及其作用做出深刻的概括:“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长汀的“红色”还有一个意涵,它的区位属于中国南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是中国南方“红土地”的组成部分。红壤土质疏松,可蚀性强,含沙量高,极易被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加上人地矛盾,长汀在近代以来逐步演变为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并称为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三大地区。光秃的山岭红壤裸露形成赤红色的“火焰山”成了长汀一道特色的“风景”。

如今,这些红壤裸露的荒山野岭已经是绿色葱茏,长汀的“红色”已经催生出长汀的一片绿意盎然,这一片红色土地,已然成了绿色的海洋,昔日的“火焰山”如今变成了的“花果山”。截至201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经由1985年的146.2万亩降为3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9.8%,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10%~30%提高到75%~91%,全县植被覆盖率达81%,县域内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达85%;群落向多样性、稳定性演替,空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基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之患,圆了长汀老百姓的百年绿色之梦。长汀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成功实践被国家水利部誉为“不仅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长汀“红壤丘陵区严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认定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典范,荣获第四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近年来,长汀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和福建省生态县、优秀旅游县、森林县城、园林县城,被列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汀江源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汀江国家湿地生态园通过评审开展试点建设,全县18个乡镇中15个乡镇获得国家生态乡镇命名,17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全县299个村/居中建成省级生态村63个、市级生态村192个。有17个乡镇、63个村获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命名,农村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100%。

在党的领导下,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用数十年的努力,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给百万亩红壤裸露的荒山披上绿装,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并在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果的基础上,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办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谋划、创建长汀人民的生态家园,提出业兴民富、山清水秀、客风古韵、和谐宜居、幸福安康的生态家园的目标,规划出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五大体系”和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的“六大板块”,实现从生态治理到生态家园建设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

长汀这一片红土地铸就的红色精神高地,在长汀人民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家园建设的实践中,孕育造就出一方青山绿水的新天地,也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地方性的经验范本。

福建省委党校课题组于2014~2017年先后四次深入长汀,就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家园建设进行调研。我们之所以把调研的目光聚焦于长汀,正在于这种鲜活的地方性经验范本所提供的经验启示和问题思考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可能具有的普遍性价值和意义。

长汀由生态治理走向生态家园建设的实践历程,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在现实实践中生成的典型的经验范例。长汀在水土治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经验,并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由生态治理推向了生态家园的构建,在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长汀经验的升级版,实现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家园建设的转型升级。在长汀的绿色发展实践中,既有着生态治理成功的经验,又有着如何把握住绿色发展的战略契机由生态治理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台阶的理念转换和实践构想,同时也面临着涉及观念习俗、体制机制、经济利益、环境公正、保护与发展、技术人才以及具体的林下经济、乡村文明、垃圾处理、河流治理等各种问题与挑战,面临着如何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互动发展问题。把长汀作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县域样本,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全面的、丰富的、可追踪研究的问题域。

长汀县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探索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这一经验涵盖了生态治理的主体、机制、途径、方法、宗旨、价值和精神。它启迪我们去思考:党的领导,绿色理念的烛引,社会制度的安排,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红土地精神”的贯注,这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何在?长汀的“红”何以催生出长汀的“绿”?

习近平总书记从在福建工作到调任中央工作后一直关注长汀生态治理和建设。1996~2002年,习近平在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先后五次深入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他提出“再干8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任务。2011年12月10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从荒山连片到花果飘香,福建长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绿》文章上做出“请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提出继续支持推进的意见”的重要批示。2011年12月21~25日,中央联合调研组到长汀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专题调研,并于2012年1月6日向习近平同志提交了《关于支持福建长汀县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2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就此再次做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在一个月间,习近平同志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做出两次重要批示,掀开长汀乃至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一页。从在福建任职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到浙江任职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再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战略构想和绿色发展实践理念的确立,沿着这条思想轨迹,长汀的生态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生动的实践诠释。

我们也试图在对长汀的调研和思考中获得一种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生态哲学意义上的启迪:马克思当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解的哲学命意——在一个新型的社会关系中去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回答一种康德式的设问:如果按照资本本性的逻辑演化,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将是人类文明的宿命,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为此,我们把研究长汀生态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的根本意旨指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实践和问题的思考,并试图从中获得有意义的具有创见性的认识。

我们研究的总体思路:一是围绕以人的发展为轴心展开的生产、生态、生活的可持续互动发展进程的致思理路;二是以经验总结—问题导向—发展构想—实践依据—理论提升为进路的逻辑运思;三是以纵向的历史经验(水土治理)—现实实践(生态家园建设)和横向的生态文明的六大体系建设,即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制度体系建设、生态社会和文化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技术体系建设为研究构架,对长汀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性的研究。

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深入的调研访谈和对问题与目标的追踪考察,在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数据基础上采取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和理论思考,形成我们的研究成果。

在长汀调研期间,我们沿汀江两岸梭行,两岸的青山绿水每每激起我们心弦阵阵律动,汀江母亲河千回百转长流不绝,滋润着这片红色的土地,养育了两岸的长汀儿女,流淌出客家人的勤劳淳朴、坚忍不拔的气质和灵动的智慧。红土地所孕育铸造的红土地精神,催生出这里的一片葱茏绿意,合奏出一出红与绿协和共鸣的交响曲,一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动生成的交响曲,一出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交响曲,一出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相融相成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