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3751字
- 2020-08-29 06:30:55
2016年经济每月谈观点综述
着力打造智慧城市——第79期“经济每月谈”综述
【摘要】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7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演讲嘉宾认为,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病”、促进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权威性,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注重产城融合。未来中国将呈现“东中一体、外围倾斜”的经济新格局和“一团五线、开放互联”的城市新体系。
一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内涵和途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途径。
(一)我国智慧城市提出的背景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来看,习总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集约、绿色、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李克强总理强调了“互联网+”行动,要把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是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绿色化是方向。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内涵和质量上的提升,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需要智慧城市来协调各个主体,形成合力。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
从城市管理者角度讲,智慧城市建设是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讲,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讲,要让民众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并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
要正确理解智慧城市。从手段上看,智慧城市要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破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手段推进管理创新。从内容上看,智慧城市应涵盖城市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各个方面。从理念上讲,智慧城市要以智慧系统为“黏合剂”,将集约、低碳、绿色、人文等新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从难度上讲,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是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共生来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应该通过智慧城市进行整合,形成共享的信息平台。
要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是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推进。集约城市是指通过智慧税务、智慧能源、智慧垃圾处理、智慧管网等方式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智能城市是指通过城镇化的智慧化与精细化管理,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百姓更加方便监督各种为民服务的机构。绿色城市是指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恢复善待生态环境,通过智慧城市的办法对环境加以保护和建设,实行低冲击发展。低碳城市是要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
要抓准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一是构建数字城管系统。在现有网格式管理上,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形成一个智慧城市公共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使预案现场化,提升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效率。二是注重大数据应用。解决人口布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城市难题,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使整个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三是由专题性智慧向综合性智慧提升,最终目标是能够解决多个“专题性”问题,同时能用信息系统攻克一些公认的现代城市难题,形成“综合性”智慧方案。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
可通过城市绿色化,生态城市建设与改造,城市绿色交通与“绿道”建设,海绵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安全供水与防灾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及建筑节能,绿色小城镇建设,城市空气污染系统治理,以及绿色社区建设等八大途径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 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产业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GDP的不断增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介绍了城镇化以及城镇化大背景下产城融合问题。
(一)城镇化战略
《全国新型城镇规划》中提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战略可概括为三个要点。一是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三是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农民工为主体,以工业化为动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
(二)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建设存在多方面问题,例如方格状布局、火柴盒式楼盘、封闭式住宅小区、规模宏伟的CBD成为主流等“千城一面”现象;土地利用粗放、建设用地浪费的粗放分散现象;“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泛滥的洋化奢华现象;层出不穷的睡城、鬼城、空城的“产城分离”现象;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投入不足现象等。
未来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集约高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必须通过集约高效用地,使单位面积内承载更多的产业,集聚更多的人口。二是生态宜居。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森林和绿地、农田和水面,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用地应越大。城市布局可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文化传承。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城市建设就必须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四是科学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权威性,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
(三)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即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性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以人为本、紧凑低碳的发展道路,使其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新型城区。
产城融合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规划引领,有序发展;二是市场调节,政府引导;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五是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基本思路应是工业与居住若即若离,商贸与居住浑然一体,居住与文化旅游“你中有我”,居住与生态“我中有你”。
三 重塑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发展新格局
随着经济、交通、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中国的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空间将会发生重大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认为,中央应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主动引导即将发生的转变,使国土空间、城市体系更加优化。
倪鹏飞认为,中国过去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强调分区,把中国分成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虽然四大板块取得很大发展成就,但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二是“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三是增长极战略,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已经不适应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倪鹏飞提出,在中长期内,中国经济空间将呈现“东中一体、外围倾斜”的新格局,即东部和中部集聚为中心,东中一体化趋势明显;东北和西部分散为外围,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倾斜。中国城市体系将形成“一团五线、开放互联”的新格局和“一团五线”巨手型城市体系总体骨架。东中部的群网状城市体系聚合成“一团”,形成“巨掌”;东北和西部的群带状城市体系延伸出“五线”(“五线”即东北:京哈发展带;西北:陇海-兰新发展带;正西:长江下游发展带;西南:沪昆发展带;东南:沿海发展带),沿京哈、陇海-兰新、长江下游、沪昆和沿海城市发展带形成五根“手指”,京广城市发展带构成“手掌”和“手指”之间的关节线,向东对接东中部群网体系,向西发散出外围群带体系,协调指掌,均衡发力,包昆城市发展带带动外围群带体系互联互通,构成“手指”中部关节线,实现五线纵横联动(见图1)。
图1 中国城市体系新格局
预计至2020年,这一城市体系将支撑起覆盖32个城市群(5个全国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6个地区性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近1000个城市、近20000个小城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新版图。
预计在更长期,中国经济空间有条件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西部地区人居环境逐渐改善,国家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外围发展,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使边缘地区成为开放前沿,能够利用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现转型发展。
为了更好地顺应大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满足大国转型的迫切需要、开拓大国开放的全新格局,建议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发展进行以下调整:第一,对中国经济空间做出重大调整,从四分区到二分区;第二,对中国城市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推进“一团五线”发展格局;第三,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战略;第四,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第五,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战略。
(信息部 景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