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农业:皖南河镇的政府干预与农业转型(2007~2014)
- 孙新华
- 7339字
- 2020-08-29 07:02:26
三 农业资本化程度的加深
农业资本化,是指单位土地上资本投入相对于劳动投入的增加。在农业经济学中,农业资本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主要表现,本研究也将其作为农业转型的三个方面之一。正如上文提及,河镇的农业经营主体在从小生产者向大户的转型中政府对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包括田块平整、沟渠路的改进等,政府对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农业资本化的重要表现。不过此节着重讨论的农业资本化则不是这一方面,而是主要伴随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这方面的农业资本化主要包括机械、农药、化肥、种子等资本要素相对劳动比例的上升。
我国的农业资本化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持续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机械、农药、化肥、种子等方面的投入都在逐渐增加,但由于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过剩状态,所以农业资本化的程度一直比较低。随着非农就业的大幅增加,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大幅增加,从而使机械、农药等节约劳动的资本要素的投入迅速提高。黄宗智和高原的研究表明,1996—2010年这15年来粮食生产中机械的使用量急剧增长到原来的5—6倍,除草剂和杀虫剂投入增加了2—3倍,相对这两者,化肥和种子的增加幅度则比较小,主要是因为这两者在更早的时期已经有大幅度增加。黄宗智和高原在文中还论证了这一农业资本化进程主要是由农户推动的,而不是国家和公司。
黄宗智和高原描述的农业资本化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演。近十几年来,普通农户的资本投入相对于劳动投入确实在大幅提升,河镇也不例外。但是还很少有研究探讨过大户兴起后农业资本化的变化。河镇的实践表明,大户兴起后当地的农业资本化程度较之前在进一步加深。
(一)机械化及其对劳动的替代
在机械、农药、化肥和种子四种资本要素投入中,机械投入的增加无疑是最直观和最突出的。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大户崛起后机械化的发展,然后再分析其他三种资本要素投入增加的情况。
大户出现以前,河镇的小生产者在农业生产中的很多环节也已经大量使用了机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在耕田环节,绝大部分农户都使用小型手扶式拖拉机进行机耕,在2010年以前还有极少数老人在使用耕牛进行耕田,但是当地出于防治血吸虫的需要,2010年以后耕牛耕田已经绝迹。种植环节都是人工在做,早稻进行撒播,双晚稻需要手插秧,只是大户出现以后才在小范围内试验机插秧,而且至今没有推广。田间管理中,施肥主要是人工撒肥,打药使用手动式喷雾器,灌溉使用小水泵抽水,因此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在收割环节,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收,主要是出钱请专门的收割机手进行收割。总之,河镇的小生产者在耕田和收割两个环节上机械化程度最高,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在种植和田间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生产者的劳动力比较充裕从而以劳动替代机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的经营面积较小,不便使用机械。
在大户兴起后,河镇的农业机械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当然,这是伴随大户的崛起而逐步推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地实现的。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大户如何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这位大户的机械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河镇近几年来机械化的发展程度。
案例2-1:刘金元,1971年出生,阳春县城关镇人,农村户口,但之前主要从事非农行业,在经营饮料加工和销售十余年并积累一定资本后,在2008年前后转向投资建筑工程(房地产),由于正逢金融危机,建筑行业生意惨淡,刚进入就失败了。正值事业发展遭遇困境之时,刘金元听说河镇有大量土地正待流转而且当地政府比较支持,他认为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在2009年流转到约873亩土地。不像有些大户在进入一两年后就将土地转包给外地职业农民,刘金元自2009—2014年一直没有退出农业经营,而且2016年流转合同到期后还想续签合同,他只是在2013年从流转面积中划出460多亩转包给外地职业农民(转包费80元/亩),自己经营剩余的410多亩。2009年以来,刘金元在农业机械化上做了很多尝试,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河镇的机械化发展。
耕田环节:2009年,刘金元就购置了1台大型拖拉机和1台小型拖拉机。在耕田环节,他主要使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机耕,只有一些大型拖拉机无法照顾到的边角地才使用小型拖拉机。这较之于小生产者,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台小型拖拉机耕田的速度是6—7亩/天,而1台大型拖拉机可达70—80亩/天。在耙田环节,则只能使用小型拖拉机,约50亩/天。
种植环节:不同于小生产者种植双季稻,刘金元种植一季小麦、一季中稻。在刚开始时,中稻都是进行撒播,而且主要是用手撒,效率比较低,每人每天只能撒播15亩左右,2012年刘金元花了7000多元购置了点播机(挂在大型拖拉机后面使用),每天可点播100亩左右。小麦一般是撒种后再用大拖拉机翻耕并开沟,播种开始是用手撒,2011年前后就改用前挎式手动撒肥机撒,每天每人可撒50亩左右。
施肥环节:刚开始他与一般农户一样用手撒,2010年,刘金元花了3000元购置了施肥机(挂在大型拖拉机后面使用),只需2个人操作,一天可为200亩田施肥。而用人工来撒,这200亩的费用则相当于10人完成。
打药环节:2009年,刘金元也使用手动喷雾器进行打药,大约每人每天可打15亩,2010年购买了2台机动打药机(2800元/台),后来县农委又送他2台,共有4台打药机。1台打药机打药时需要4个人协作,一天可打200亩左右。
灌溉环节:不同于一般农户用小潜水泵从塘里打水,刘金元由于种植面积较大,一般都使用镇里水利站管理的抗旱泵站(22进22出的)从长江支流漳河打水,一天可灌溉200多亩土地。
收割环节:前几年,刘金元在收割方面和一般农户一样,都是请不带粮仓的收割机进行收割,这样每台收割机后面需要4—5人进行搬运等工作。2012年开始,他开始请带粮仓的收割机,这样收割机收了粮食直接可倒入运输车,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据说,现在大户普遍都倾向于用带粮仓的收割机。另外,2014年开始,刘金元最早响应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购买了4台秸秆打捆机(8.3万/台,农机补贴1.8万/台),在全镇范围提供有偿服务。县农委送他1台秸秆粉碎机。
刘金元下一步想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在全镇范围内提供有偿的农机服务,现在正在谋划之中。
从访谈可以看出,刘金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机械化程度都已经非常高了,而且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成倍提高。他十分骄傲地告诉笔者,“现在只有在后期追肥时还主要使用劳动力,其余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我的机械化水平基本达到了80%以上”。在河镇的大户中,刘金元的机械化程度显然是走在前列的,而且起步较早。但是,以上这些机械除了点播机、施肥机、秸秆打捆机和粉碎机还没有在大户中普遍使用外,其他机械都已经被大户普遍采用,参见表2-6。区别只是在于有些大户购置了一定的机械,有些大户主要是购买机械服务而已。
表2-6 河镇大户的农机拥有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对大户的访谈。
机械拥有量是反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河镇,大户的机械拥有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置机械比较完备的大户,主要指那些特大户,即规模超过500亩以上的大户,他们几乎购置了所需的大部分机械,只不过需要雇用机械手进行操作,表2-6中的洪世成、尤峻峰和刘金元就属于这类。第二类是主要靠购买机械服务的大户,这些大户主要是那些外地职业农民和部分当地的大户,外地职业农民流动性较强,不宜购置太多机械,他们大多只有1辆运输农资的摩托三轮车和一些田间管理的机械,耕田和收割等环节主要在当地购买机械服务。当地的一些大户,他们多是出于资金紧张而无法购买机械。表2-6中的谢天友、穆田青和王忠录就属于这类。第三类是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大户,他们一般购买了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其他一些基本机械,主要是收割环节购买服务。表2-6中的张力强、赵长勇和杨瑞兵都属于这类。
无论是大户自己购买机械,还是他们在市场上购买农机服务,都会使当地的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有关河镇农机拥有量的统计资料中,笔者只找到了2009—2010年的资料,如表2-7所示。2009年有大中型拖拉机16台,联合收割机71台,小型拖拉机2279台,到2010分别增加到24台、82台和2357台。在阳春县农机局的统计资料中也没有各镇的农机拥有量的资料,只有全县的数据,参见表2-8。对比两表中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可知,河镇的农机拥有量在全县居前列,而且河镇农机拥有量的增幅快于全县的增幅,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占比由27%增加到32%,小型拖拉机占比由45%降到44%,联合收割机占比由44%增加到63%。这主要是因为河镇是阳春县唯一一个纯农业乡镇,也是该县农业转型最快的地方。因此,可以说河镇的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县的水平。我们用阳春县的农机拥有量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大体了解河镇的农机拥有量及其增长趋势。
表2-7 2009—2010年河镇机械化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河镇统计站。
表2-8 2006—2013年阳春县机械化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阳春县农机局和省农机化网上的统计资料。
从表2-8中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阳春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机动喷雾机(即机动打药机)数量都有大幅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在2007年只有4台,2008年增加到12台,2009年又增加到60台,2011年超过100台,2013年达201台。机动喷雾机在2010年以前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力小,在2010年以后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动力上都有质的变化。联合收割机由于在大户崛起前后已经普遍运用,所以增幅没有前两者大,但由于大户自己购买了很多收割机,所以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大型机械数量增加的主要拐点与河镇大户崛起的主要拐点几乎是一致的,这说明正是大户的崛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小型拖拉机数量在2010年达到顶峰以后开始下降,其原因也是大户的崛起。正是因为原本由小生产者经营的土地大量集中到大户手中,大量小生产者退出农业生产,原本想买小拖拉机的农户不需购买,原本已经购买的也在逐渐报废或者变卖。笔者在河镇调查中发现,很多原本种田的农户在退出农业生产后将拖拉机低价卖到邻县或者山区。这些被变卖的拖拉机应该没有反映在以上统计数据中,如果算进去,小型拖拉机数量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从大户的角度来考虑,农业机械化是十分合理而又必要的。它可以大量减少用工,从而降低成本。从刘金元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来看,机械化使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大量用工。在河镇,一般农户种一亩田,一年要投入4—5个工,如果加上农作时期农民几乎每天一次的“绕田”,那么用工量会更大,河镇农技站站长孙宏哲估计一般农户所有工夫都算上的话,一亩至少投入10个工。而大户每亩的用工一般在1—2个工。用工的减少,既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难以克服的监督问题,减少监督成本,又可以大幅减少生产成本。以施肥机(3000元/套)为例,只需2人操作(机手和喂料者),如果每亩土地施60斤复合肥的话,一天可以作业200亩,主要花费包括机手工钱180元、喂料者工钱80元、汽油费用180元,共440元,即使算上大拖拉机的折旧费也不过600元,但若是请工施肥的话,以当地用工价格每100斤10元算,需要花费1200元(大概10人能够完成)。以此计算,使用施肥机为200亩土地施肥比人工施肥可减少8个工,至少可省600元。正是基于机械化的这些优势,河镇的机械化程度还会进一步提高。访谈中,好几个大户都表示,他们会很快购买施肥机。
(二)其他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
上文细致地呈现了河镇的机械化水平及其发展历程,下面简要分析大户崛起后农药、化肥、种子等三种要素的投入情况。有关河镇这三种要素投入的数据,笔者只获得了2011—2013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数据,参见表2-9。
表2-9 2011—2013年河镇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资料来源:阳春县统计局农调队。由于阳春县是个农业小县,农调队已多年不在此进行严格的农村调查了,其主要数据都是来自其他部门,因此不全面。
从表2-9中可以看出,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2012年无论是化肥还是农药的使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的使用量则与2012年基本持平。这与河镇大户崛起的拐点有一些错位,因为河镇大户的种植面积在2012年较之于2011年只增加了2700多亩,2013年增加了近8200亩。这种错位可以这样解释,由于大户对农资的需求非常大,农资店提前就将大批农资备好,比如2013年新增的大户在开春就开始生产,因此农资店在2012年年底就着手储备农资,以备开春之需。这样从农资店获取农资数据的统计部门得出的数据就与大户的实际用量发生一年的错位。
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全面,下面主要从访谈中获取的资料来具体呈现农药、化肥、种子的使用情况。
首先看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大体分为除草剂和治病杀虫的农药(下面简称杀虫剂)两类。在除草剂的使用上,大户的用药较之于一般农户具有所用品牌好、价格高、用量多、次数多等特点。而在杀虫剂的使用上,则具有品牌好、价格高、用量多、次数少等特点。在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上,大户都倾向于选择品牌好的农药,往往都用进口农药,自然价格较高,但是药效比较好,而一般农户基本使用一般农药。大户在使用农药时用量往往要比一般农户多很多。已经在外地包地上十年的外地职业农民伍义雄在访谈中曾拿出一瓶农药告诉笔者,“这一小瓶药小户要打1.5亩,我们只打1亩”。在访谈其他大户和一般农户时得到的结论都是在农药使用上大户要比小户(一般农户)多很多。林村种7亩田的黄新城说,“大户打农药比我们狠,他们的草药打下去寸草不生”。大户之所以使用品牌好的农药并加大剂量,是因为一旦发生病虫害和草荒都会给其造成严重损失,这是种植面积扩大后的自然结果,如果每亩减产100斤,200亩就是2万斤的损失,而对种植10亩左右土地的小户来说则损失不大。而且小户随时可以进行补救。比如,在除草上,小户可以在每天绕田时随手拔掉杂草,小户发现病虫害可以随时背起喷雾器打药,而大户打药要请工,要付工资,因此他们要使用好药以尽量减少打药的次数。在杀虫治病上,大户的打药次数确实比小户少很多,一般大户一季中稻要打4—5次杀虫剂,而小户要打8—10次。这不仅减少了农药成本,更是节约了大量用工成本。而大户在打除草剂上比小户次数多,则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户的田块没有小户整得平整,水田里水灌不到的地方就容易长草,因此大户田里的草比小户多很多;其次,有些草小户可以人工拔掉,而大户为了节约用工成本,更倾向于选择打除草剂。总之,在农药使用上,较之于小户,大户的用工少、用量多,因此农药与劳动力之比较高。
其次看化肥的使用情况。与使用农药一样,一般大户使用肥料时都会选择较好的品牌而且用量较大。阳春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推广站的王站长表示,大户的用肥量要比小户多出1/4—1/3。他说,大户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外地职业农民伍义雄也认为,大户一亩田使用的肥料要比一般农户多出30—50元。据他分析,一方面大户追求更高的产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大户的肥料使用效率不高。前几年,肥料都是请工用手来撒,由于无法监督,有的地方撒得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甚至根本没撒到,这样就需要大户看农作物长势之后再进行补肥。所以一般农户种田时一季水稻只需施两次肥,而大户一般需要施三次肥。近两年大部分大户都采用了前挎式撒肥机,肥料比以前撒得均匀一些了,但只要是请工来做总是避免不了补肥。大户与小户的一个区别还在于,小户种田会使用一些有机肥,而大户全部使用化学肥料,这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调查中,王村老支部书记周世明表达了这种担忧,他说:
小户都是种双季稻,在收完晚稻后会再种一季红花草籽,第二年种早稻时翻耕就可以作为基肥,不种红花草籽的土地在冬季也是休耕,而且小户会将养鸡、喂猪产生的粪便投到田里,我们虽然也使用化肥,但要比大户少很多,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地力。而大户兴起后,就拼命地使用化肥,比小户多很多,长期如此肯定会导致土地板结。而且大户都不种双季稻了而改种中稻加小麦,这使土地没有休息的空隙,对于地力肯定不好。他们合同一到期拍拍屁股走人了,我们以后还怎么种?
这位老书记的担忧不无道理。河镇农技站站长孙宏哲也指出了这方面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大户基本都是掠夺式经营,用地养地不结合,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而不使用绿肥和有机肥,他们只追求产出最大化,不考虑以后怎么样,反正他们的流转合同就那几年。这样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只能继续追加化肥使用量,结果必然是水被污染和土地板结。
最后看种子的使用情况。河镇绝大部分小户在双季稻种植中都是以自己留种为主,买种为辅。一般而言晚稻需要两三年换一次种子,而早稻种子换得较慢。他们的多年实践经验证明自己留种和买种在产量上基本差不多,但是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另外,由于种子市场不规范(比如假种子较多)和种子的适应性问题(有的种子水土不服),他们在买种上也比较谨慎,往往买些种子先在小范围试种,觉得合适再扩大种植范围。农民在晚稻种植中往往采取这种模式:首先在秧田育秧时使用前一年留的种子,然后再买少量种子(往往是自己种过的产量较高的品种或是其他人种的比较好的品种)在秧田中试种以选种。这块“种子田”会被特别照顾,在生长期除了施肥、打药、灌溉等特别留心外,还要除掉一切杂草以保持其纯度。当这个品种的产量达到了农民的要求才会被最后选定,作为下一年的种子,否则就会换其他品种。选中种子后,农民还要对其去粗取精,最后筛选出种子。待下一年育秧时就用这个品种育秧,直到选定下一个品种再换掉,如此反复。而早稻换种的程序也和晚稻差不多,只不过换得慢一些。农民在选种上是需要花一些工夫的,但收益也是相当显著的。以一个种植10亩田的农户为例,一块秧田的晚稻种子只需要10斤,市场价为每斤4元,那么买种的成本为40元。假如该农户每年都需这样选种的话,那么自己选育的种子价格约等于稻谷的市场价,即每斤约1.4元,每亩需种子20斤,一共200斤,市场价约280元。加上买种成本,每年的种子成本大概320元。而如果种子全部购买的话就需800元。由此,一季晚稻即可节省480元,早稻也可节省250元,那么一年两季就可节省830元。农民为育种花的工夫都是一些零碎时间,而这些时间的机会成本是非常低的。这就是大部分农户都选择自己留种的原因。虽然大户也需要选种和试种,但他们不可能像小户一样为几百亩田进行育种。因此他们都是买种,而且往往购买那些好品牌、价格高的品种。
综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户在机械、农药、化肥和种子的使用上都和小户有很大的区别。基本的趋势是,大户以更多的资本投入,最大限度地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其结果便是推动了农业资本化的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