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之症结与人口问题

周天勇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摘要:现代经济学描述的一般例行的经济周期,应在3~5年;如果没有2008年年底开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强刺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实际上从那时就开始下行了,迄今已近8年之久。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常态论”和“高增长论”是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界对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分析的主流观点。

但深究起来,其论据都难以成立。事实上,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实行长达35年的计划生育,造成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及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85%的外出务工人员年老后没有办法留在城市,只能选择返乡,或者大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漂泊在城市中。由此造成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很低。这些因素在影响当前经济下行的原因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人口增速下降过快和老龄化时间较长、幅度较大,中国与其他国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抗击经济增速下行不可能决胜于短期一役,而是需要一个艰苦努力的持久过程。从思路和政策上讲,首先,要推出长期稳定经济增长的人口恢复政策。其次,应出台促进人口流动和重启城市化的体制改革政策。再次,在适当一段时间内采取定向从外吸引和迁移人口的政策。

关键词:中国经济 人口政策 人口老龄化 人口流动 体制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之中。从国家统计局2015年10月中旬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0.2%,下滑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6.9%,消费价格2015年1~9月上涨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下同。从媒体报道看,2015年入秋以来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上年达30%;小麦在10月1日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金微:《三大主粮价格罕见全线下跌》,《华夏时报》2015年10月17日。截至2015年9月,国内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43个月下降,劳动力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工资和社保等成本上升,使工业产能开工率仅为65%~70%。

在没有其他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现代经济学描述的经济运行周期,一般发生在3~5年。根据这一标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本应在2008年就进入下行阶段,但是,由于2008年年底开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强刺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被推迟了8年之久。

与其他东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为何来得如此之早?导致下行的特殊或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未来下行还会持续多久?下行的底部在什么水平上?笔者认为,国内主流观点的分析并没有说清楚这些问题。在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界对经济下行的各种分析中,比较著名的有“中速增长常态论”和“高增长论”,但深究起来,其论据都难以成立。笔者认为,此次经济下行的深层次原因是过去时间过长和力度过大的、中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和人口结构老龄化。本文根据计量经济模型的验证,1974~1994年的人口增长与20年后1994~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度相关。以此预测,1995年以后的人口增长下行很陡和很快,可能导致“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从7%急剧下降到3.5%左右;“十四五”期间又会从3.5%下降到2%左右;以后在2035年之前,一直会在1.5%左右徘徊。周天勇:《人口生育和流动管制的经济后果》,《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9期,第3~14页。这将严重影响中国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这一伟大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搞清楚这次国民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意义在于:一是经济增长处于中低速水平容易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使中国难以实现在两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2020年建党百年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立到2049年建国百年时,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下行实际上是过去政策造成的后果,而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加重和持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单纯强调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还会以8%以上的高速度维持15~20年,将使中国经济决策者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必须搞清楚造成经济下行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体制改革和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使宏观调控的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