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与李英华相识于湖北巴东一个叫楠木园的村庄,那时武汉大学考古系的余西云教授邀请我辅导她整理楠木园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作为她硕士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这也是余教授对于我关于新石器遗存研究中忽略石制品研究看法的一个积极回应。2003年起,我与法国Eric Boëda教授开始了一项新的中法合作项目,进行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地质剖面勘察工作,厘清我们想深入了解的一些考古学问题。而同在长江南岸山间盆地里的龙骨坡遗址成为她的第一次旧石器时代考古田野工作,工作中她亲身体验了法国同行从事旧石器考古田野工作的团队风格和一整套流程,得到历练。

2005年李英华顺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进而成为研究所首个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并获赴法国学习旧石器考古的机会,四年的往返兼程,换来中法文两个版本各四百余页的博士研究论文,创造了学位论文语言版本的一个新的纪录。不仅如此,《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正是李英华四年苦学的结晶与写照,记录了她在旧石器考古学领域中的一次全新尝试,实现了运用法国技术学研究手段研究中国旧石器材料的一次零的突破。当代中国吸收西方研究方法的第一个阶段是对“操作链”概念的应用,这一概念起初也是由法国人发展而来,经过了两代人的诠释与实践,在西方早已深入人心,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了技术认知学分析和技术经济学分析两大分支;90年代以Boëda为代表又创立了技术-功能分析法,通过对石制品进行细致的技术阅读,复原其打制“历史”,整合所有石制品,提炼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规律性技巧,进而重建遗址石器工业的操作链与打制者的技术范式。遵循这样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与路数,李英华从观音洞的石制品入手,从原料获取与开发分析、石器工业生产体系分析、工具分析、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技术-经济学分析与解释的几个方面,图文并茂地对观音洞石制品的组合进行了技术学的解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成果莫过于确立使用“剥坯”与“修型”这两个中文词语对应于法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在技术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débitage和façonnage,这也是我们几番讨论之后拿捏的一个结果,令人欣慰。因为即使是英文,有时候对某些特定的法文词汇要找到合适、能够对应的词也是力不从心,不如直接沿用法语的原文,好在彼此同为西方文字体系,并无大碍,虽然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某些未必符合原意的枝枝杈杈的解读。

基于“剥坯”与“修型”这两大技术体系概念的不同表现,李英华在书中选取了中国南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分属于两大体系的若干遗址的石制品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和展示,从技术阅读的角度提供了对于中国旧石器遗存中石制品风貌的技术学观察,表达出了她的认知与理论思考。

本书在借鉴法国最新的技术功能学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石制品的研究实践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接纳法国技术学理念的既有力度、有丰度,也有深度的一次有益尝试,为今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研究奠定了一个新的方法学基础,为研究和认识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制品的内涵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对于中国学者了解和认识法国同行的技术分析法理论与案例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教科书,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引进国外理论方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侯亚梅

2016年12月30日于北京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