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
- 李英华
- 3321字
- 2024-10-29 19:22:59
第二节 拟解决的问题
20世纪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表明,尽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中国的旧石器工业与欧洲、北非、近东相比仍然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原料上,也表现在石制品类型特征上。然而,到现在为止,在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类型学方法似乎并没有使我们清晰地揭示并深入探索我国旧石器遗址内部及遗址之间的多样性,所以我们对中国旧石器工业在世界框架内的地位及特征的认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深和充实。
尽管中国旧石器遗址数量相当丰富,而且通过类型学研究我们已经建立起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演化框架,区分了多个区域类型,不过客观而言,部分石器工业仍然有必要从技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揭示古人类在石器工业生产中运用的认知模式并解释相关的技术行为。以贵州黔西观音洞、大洞、大荔、许家窑、丁村等遗址为例,此前已有学者对这些遗址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区分了相当多不同类型的工具。但客观地讲,这些遗址石器工业生产的目的、古人类在生产体系中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被完整地揭示出来,而且打制者对石器工业体系的管理策略及相关的技术行为也没有得到比较全面的社会-经济学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在这里无意指责此前的类型学研究,而是想运用新的技术研究方法对这些材料尝试进行新的分析。考虑到技术研究方法还没有被系统地运用于中国的材料,本书拟解决的问题将围绕对该方法的介绍及应用展开。
一 拟解决的宏观问题
在揭示我国旧石器工业内部及工业之间的多样性、探索它们与世界其他地区石器工业异同的问题上,方法论可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与此前的类型学研究不同,本书研究的初衷正是要尝试运用新的方法以期获得新的更深入的认识。从方法论层面看,以下两个问题与本书研究关系最为密切,而且能对其发挥指导性作用。
-我们应该怎样探索并解释我国旧石器工业内部及工业之间的多样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多样性?
-既然我国旧石器材料与欧洲、北非、近东等地区的石器工业相比有特殊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研究这些材料?换句话说,在类型学之外,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技术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我们的旧石器材料?
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本书在理论构思上的框架,虽然我们在本书中展示的多个遗址的技术研究无法也没有包含中国旧石器工业的全部,但毫无疑问这些研究将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将来更深入地探讨相关问题提供证据或奠定基础。
二 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在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的方法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道路。从“操作链”概念的提出(Leroi-Gourhan,1964)到对它的阐释与运用(Tixier,1980a; Inizan,1976),从技术-认知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提出运用到探索工具的产生与技术进化的机制(Boëda,1997),其间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总的来说,对于精细发掘所获得的材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史前人的技术行为:一个是技术-认知学(也称为技术-心理学)(Pelegrin, 1991),另一个是技术-经济学(Inizan,1976; Perlès, 1991)。技术-认知学分析的目的是定义石器生产体系中所运用的技术知识,可以分解为概念、方法、工艺和流程。技术-经济学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史前人的技术行为(Boëda et al., 1990)。这两方面研究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进行。事实上所有的技术分析都可以被整合到这两方面研究中来,所以本书涉及的所有遗址的技术分析也是按照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根据石器生产操作链中几个连续或循环的阶段及本书所涉大部分研究的实际流程,本书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原料的获取和开发;
-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特性和目的;
-工具的分析;
-对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技术-经济学解释;
-中国旧石器工业之间的比较及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
(一)原料的获取和开发
这一分析将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在相关石器工业中运用了哪些原料?
-这些原料的数量比例如何?
-这些原料来源于哪些地方?其产地与遗址有多远的距离?
-这些原料在岩层或采集地点内堆积的性质如何?它们以何种形态被带进遗址?
(二)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特性和目的
这一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辨认石核剥坯过程中的预备方法和生产方法揭示打制者所运用的操作程式(schème opératoire);二是通过观察修型工具的原料形态、打制过程,复原打制者对原料选择的要求和对工具构型的整体安排(也即操作程式)。这两方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七个层次展开。
-石核剥坯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预备方法?
-石核剥坯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生产方法?
-根据石核的结构特征,石器工业的生产体系可以被定义为剥坯体系中的哪一类?
-相关遗址石器生产体系与欧洲、非洲比较广泛分布的levallois概念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打制者运用修型概念是如何选择原料的?
-各类修型工具的毛坯构型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这些修型工具的毛坯构型与西方所谓典型的阿舍利工业组合中的产品有什么共性和差异?
(三)工具的分析
与类型学对工具的分类与研究不同,本书对工具的技术分析是根据使用-功能单元在二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诸技术特征来区分不同的技术-类型的,这部分的分析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工具二次加工过程运用了何种方法?通过协同作用整合在刃口上的技术特征分别有哪些?
-相关工具(包括剥坯产品二次加工成的工具和修型而成的工具)可以被分为哪些技术-类型?
(四)对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技术-经济学解释
在整合材料的基础上,本书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相关遗址石器工业生产体系进行技术-经济学的解释。
-剥坯经济。
-原料经济。
-遗址的功能与使用方式。
-遗址石器生产操作链目的的复原。
1.剥坯经济
为了揭示古人类在石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没有根据不同阶段的毛坯或产品使用不同的打制概念或方法,本书对相关遗址的分析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相关遗址史前人制作出了哪些类型的工具?
-相关遗址史前人制作工具时选用了什么样的毛坯?
-石制工具类型与毛坯类型有什么样的关联?
2.原料经济
原料经济反映了史前人在石器生产体系中对不同原料的管理过程(Perlès,1991),它可以被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各原料是以何种形态被带进遗址的?
-打制者在石核剥坯和修型过程中是否对不同原料运用了不同方法?
-打制者是否选用了不同原料来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
3.遗址的功能与使用方式
在整合技术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书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对相关遗址的功能与使用方式进行推测。
-在遗址形成过程中埋藏动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构成遗址的诸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操作链的哪些要素在遗址中是缺失的?
4.石器生产操作链目的的复原
通过整合技术分析的结果,各遗址石器生产操作链的目的最终将能得到复原。该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古人类在石器打制之前的计划、确定石器生产过程运用的各种概念和方法以及工具二次加工过程中采用的策略等。
(五)中国旧石器遗址之间及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石器工业的比较
1.中国旧石器遗址之间的比较
考虑到本书选择的大部分遗址年代为距今30万—5万年,大致涵盖了欧洲、非洲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所以本书首先用专门的章节探讨了相关遗址石器工业技术特征的共性和多样性,这些遗址包括贵州观音洞、大洞、梁山龙岗寺、山西许家窑、丁村、周口店第15地点、湖北郧县后房等。之所以选择这些遗址,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区间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重要,而中国遗址不是特别多,研究的体量比较合适;另外,这些遗址包括了中国已经发表的、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大部分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它们可以与欧洲、北非、近东等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做宏观上的对比,有利于揭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我们的比较分析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中国的几个旧石器遗址之间存在哪些多样性?
-中国的几个旧石器遗址之间表现出哪些相似性?
在上述比较之后,将考察本书涉及的早期遗址如龙骨坡、“郧县人”等与上述遗址之间的关系,按照剥坯和修型两种概念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多样性。
2.中国旧石器遗址与世界其他地区遗址之间的比较
在比较中国旧石器遗址石器工业之后,本书将试图从整体上探讨中国旧石器工业在世界旧石器工业中的地位。据此,我们对书中涉及的中国旧石器遗址与西北亚、南亚、欧洲、近东和北非部分典型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工业做了宏观的比较,以揭示上述地区旧石器工业之间的多样性。分析试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国旧石器工业与西北亚、南亚、欧洲、近东和北非的旧石器工业之间有哪些相似点与不同点?前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