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主宰身体的超自然能力:关于潜意识与自控力
- 让你目瞪口呆的重口味心理学
- 牧之
- 9269字
- 2021-04-19 15:50:24
为什么亚当和夏娃要偷食禁果?
因为他们禁不住诱惑。
越是不让做的事情,人们越想做,
这反映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关系——意识、行为和自控力。
意识是支配行为的罗盘
有一位女孩望着商店橱窗里的一只旅行包,眼神中流露出欣喜之色,但她看了看价格标签又不禁失落。这是一款价格昂贵的包。她打算去纽约布法罗度假。当她的头脑中刚出现一个意念“我买不起”时,同时另一个意念出现了。她想起曾经有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绝不要进行消极的陈述,立刻将它倒过来,进行肯定的陈述,你的生活中就会发生奇迹。”于是她立刻对自己肯定地说:“我是这个包的主人。它现在先暂时存放在这里,我会拥有它的。”后来,她的男友送给她一只旅行包,同她在橱窗里看到的那个一模一样。女孩说:“我没有钱买那个包,但我知道去哪里找钱,去找所有我需要的东西,它们全都在我的潜意识里。”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是我们生活中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意识,比如自己的爱好。在清醒的状态下,我们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有没有渴,有没有饿,或者不渴也不饿;也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悲伤,是舒服还是不舒服;我们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去达到目标。所有的这些心理活动,包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觉知,以及对外部事物的觉知,都是意识范围内的事情。
但是这些我们能意识到的只占整个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使我们产生冲突和纠葛影响的往往是潜意识。而前意识则是指从潜意识过渡到意识的这部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存在着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但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意识包括了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一切。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种种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一直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地表现出来。
我们有时会注意身边的朋友,他或者她穿衣的风格总体上是保持不变的,只是衣服颜色不一样。而当我们自己打开衣柜时,也会发现,啊!原来我的格子衬衫有好多件,或者原来波西米亚风格的裙子真是好多条了。
这就是一个人的意识特点。意识会让我们总是会对一类事物或几类事物比较感兴趣。或许你会发现,当你逛街的时候,总会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因为那些你感兴趣的事物引起了你的注意,而你在把注意力停留在这些事物上时,又强化了你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与喜欢。
意识如同船长,指挥船的方向,对机舱的操作员发布命令。机舱内的人根据命令操作各种机器,而不用管船向哪个方向行驶。一旦船长指令错误,船就会有触礁的危险。因此,意识也就起着发布命令的作用。意识就是我们身体、周围环境以及所从事的一切事务的主人。意识向潜意识发布命令,潜意识要服从意识的指挥。因为我们是通过意识来做出判断,然后接受自认为是合理的事情。
潜意识:内心深处被隐藏的欲望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简单来说是指内心深处被压抑的而没有意识到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通常受潜意识的影响,在回答别人问题时也常常说“我是无意识这样做的”。
如果把人的心理比喻为一座巨大的锥形冰山,露出海面的上层那一小部分为意识,而隐藏在海面下的大部分为潜意识。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白天我们工作学习忙碌,都靠着冰山上层的意识来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包括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触觉信息等。
有一些我们自认为已忘记的东西其实并没有真的忘记,它们只不过是进入了冰山下层的潜意识中。由于潜意识很难被我们所察觉,所能察觉到的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上层的意识。
当我们心理控制松懈的时候,如做梦、被催眠,冰山下层中的潜意识才会跑到意识中去。当我们清醒后,那些逃走的潜意识又重新回到了冰山下层。
潜意识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什么我们选择一种职业,而不是另一种,为什么我们同某人结婚而不是另一个。这些除了能在现实中找到可意识到的理由外(比如薪水的优厚、结婚对象的漂亮英俊等),更多的是由我们过去经历过的但现在却已经遗忘的事情所决定的,也就是那些潜意识。
所有心理疾病的源头实际上都是潜意识发生了问题。因为对于意识来说,我们是可以控制的,而对于那些潜意识,则远远超出了我们掌控的范围。如果潜意识出了问题,就会让我们的行为看起来十分不正常。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面组成: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如果说意识是能被人觉知的一层,那么个人潜意识就是被遗忘和被压抑的记忆与经验。
1.个人潜意识
荣格认为,个人潜意识的内容也称情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情结,例如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权利情结等。这些情结往往都具有情绪色彩,是一个个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片潜意识丛林。当我们说一个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是说这个人沉溺于某种东西中不能自拔,简单地说就是上了瘾;或者说的是一种深藏心底的情感或纠葛,例如思乡情结、初恋情结、处女情结、完美情结等。很多情结的形成源于童年时期的一些经验,或许是创伤式的,或许是其他形式的。
2.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与个人潜意识的重要区别在于,集体潜意识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种族先天遗传的,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集体潜意识被全人类共同拥有,人人生而具有,婴儿与老人都不例外。在生活中,人们与生俱来的集体潜意识现象有很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对黑暗、蛇、死亡、骗子、魔鬼的恐惧等。
荣格曾用与冰山理论形式差不多的“小岛理论”来解释集体潜意识,如果说意识是露出水面的小岛,个人潜意识是潮来潮去而露出的水下小岛的部分,那么作为海岛基底就是集体潜意识。当集体潜意识被唤醒之后,就会成为个人觉醒的意识。例如,也许从没见过蛇的人,在遇见后也会产生恐惧,就会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预防措施。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无意中说错话,那些不是原本打算说的话被称为口误。喜欢《老友记》的朋友一定会记得这样的故事情节:罗斯和塔米莉在教堂里举行婚礼,塔米莉跟着牧师宣誓:“我,塔米莉,愿把罗斯当成我的合法丈夫,无论贫穷与富有,健康与疾病,都将厮守一生!”轮到罗斯宣誓:“我,罗斯,愿把拉切尔……”在场亲友顿时大惊失色——罗斯居然把塔米莉的名字错说成原来的恋人拉切尔!
同样的情况还有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播鲁健曾在他的博客上列举了一些主播的口误,有的把“各位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说成“各位好,这里是中央气象台”,有的把“移动联通小灵通的用户们请发短信至”说成“移动联通的小用户们请发短信至”等。
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
一个小女孩生长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里,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小女孩与妈妈相依为命。小女孩非常自卑,她从来没有穿过漂亮的衣服,也没有佩戴过什么首饰。就这样,小女孩长到了18岁,在她18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给了小女孩20美元,让她为自己买一份圣诞礼物。
她非常高兴,准备去商店为自己买一份礼物,但是她自卑惯了,根本没有勇气从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过,只是贴着墙角朝商店走去。
一路上,她看见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无遗憾地想,我是这个小镇上最抬不起头来、最寒碜的女孩子。看到自己特别心仪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会上,不知道谁会成为他的舞伴呢?
她就这样一路小心翼翼躲着人群来到了商店。一进门,她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柜台上摆着一些特别漂亮的缎子做的头花、发饰。她看呆了,售货员对她说:“小姑娘,你的亚麻色的头发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绿色的头花,肯定美极了。”在售货员的夸赞下,尽管小女孩觉得16美元的价位有些贵,但还是任由售货员把那朵淡绿色的头花戴在了自己头上。她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突然惊呆了,她从来没看到过自己这个样子,她觉得这一朵头花使她变得像天使一样容光焕发!
她不再迟疑,掏出钱来买下了这朵头花。她感觉自己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天使,她陶醉其中,接过售货员找的零钱后,转身便往外跑。在出门的刹那,她与一个老绅士撞了一下,她顾不得回头,只是兴奋地往外跑去。
她不知不觉就跑到了小镇最中间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给她的都是惊讶的目光,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没想到这个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谁家的孩子呢?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欢的那个男孩,那个男孩竟然叫住她说:“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荣幸地请你做我圣诞舞会的舞伴?”
她心花怒放,决定用剩下的4美元再给自己买点东西。于是她又一路兴高彩烈地回到了小店。
刚一进门,她就看见了那个老绅士,老绅士微笑着对她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这个头花也掉下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来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故事里的女孩身上便出现了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了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由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例如,医生利用安慰剂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患者对某种药的疗效坚信不疑时,就可以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安慰剂效应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来到他的诊所后,会释然地对他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这些患者的良好感觉可能出自如下原因: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他们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患者所出现的这种现象与安慰剂效应大同小异。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有实验为证。实验者将被试分为四组——A组、B组、C组和D组,其中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假药;C组接受针灸治疗;而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四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四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镇痛药和针灸的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为奏效。
实际上,人类已经有相当悠久的使用安慰剂的历史。早在抗生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没有任何疗效的粉末,而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却从这些粉末中看到了希望,结果,一些病人果然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安慰剂效应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一队战士在阿尔卑斯山的风雪中迷路了,凭借一张地图,他们扎营熬过了风雪,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两天后顺利回到营地。当他们讲述着这张非凡的地图的时候,人们却发现,这是一张比利牛斯山的地图;有的小孩子非常胆怯,他的父母便告诉他上天已经偷偷地赐给了他勇气和力量,结果这名胆怯的儿童积极地参与了学校的很多活动,还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些从小长在城市的人到了乡村后,他们感觉乡村的泉水十分甘甜,然而他们所喝到的泉水不过是同伴所带来的普通矿泉水。
种种现象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虽然不会改变外在的客观世界,但对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塑造却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本能是一种先天的心理倾向
三文鱼又叫鲑鱼,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它能从几千公里外准确地游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点,然后在那里产卵,产后又回到海洋生活。蜜蜂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告诉同伴食物的所在地,蜘蛛天生就能够编织复杂的蜘蛛网等。那么,它们的行为方式由什么来控制呢?你可能猜出是由于物种的基因遗传和生存的本能。是的,每种动物的行为都表现出先天的本能和后天的习得行为的组合。
动物具有先天性本能,而对人类来说也具有本能特征。例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吸吮乳汁、吸吮手指。美国心理学家一项调查显示,6~12岁的儿童经常吸吮手指者为12%。这些行为就是人的本能行为。
本能是一种先天的心理倾向,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推动者。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生存本能(自卫本能与生殖本能)和死亡本能(侵略本能与自我残害本能)两种。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受这些潜意识的本能或欲望的支配。后来他又把本能称为本能性冲动。
本能行为的特点是:有一定目的,最终要得到食物、水或配偶;有利于个体和物种的生存;适合于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为种内个体共有;随着个体的生长和成熟而出现;其中可能有学习成分,但不是主要的。
所以,人的行为是从最一般的欲求模式开始,随着适当刺激的出现,达到最终的完成行为,如摄食、饮水、交配等。
本能行为的实现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刺激的共同结果,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原始动物本能会表现在社会行为中,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会反映出原始的动物本能。这一本能会在潜意识下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也很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诸多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有悖于常规的行为。例如病态性行为、同性恋行为等。
同性恋对配偶的选择最初是基于生殖本能的需要,但心理基础是自身性别定位的认同感。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性别不平衡和父母或祖父母有意识、无意识的错位性别培养,是产生同性恋者的主要诱因。社会舆论的影响,人的潜意识中对性别易位的好奇,给同性恋行为增添了神秘色彩。
另外一种虐恋行为,属于动物择偶本能产生偏差的结果,在自身性别定位被歪曲、放大后就产生了人格异常的举动。施虐者心理上存在着不安、恐惧和明显的自卑心理,必须经由施暴的行为体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而受虐者也往往经由被虐而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
所以说,同性恋、虐恋行为严重脱离了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合理性。
行为的自控力
《圣经·创世记》中讲道: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造了一个人,取名叫亚当,让他主管一切。上帝又取了他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里,园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园子里的东西随他们管理,只是有一棵树结的果子不能吃。每当夏娃看到树上的果子又红又大、讨人喜爱的样子,就非常想尝一尝。直到有一天,蛇对夏娃说,树上的果子非常好吃,吃了还可以增加智慧。夏娃经不住诱惑,终于偷吃了一个果子,而且还让亚当吃了。吃完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上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
虽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我们不难从他们身上找到人类的心理,他们为什么要偷食禁果?因为他们禁不住诱惑。越是不让做的事情,人们越想做,这反映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控力。
关于自控力,我们不禁可以联想到心理学上另一种现象——潘多拉效应。它来自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如果宙斯当初送给潘多拉盒子时,便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不能打开,想必潘多拉很可能就不会打开那个魔盒了。
当人们被禁止采取某个行为又没有被提供给可以接受的理由时,人们多会逆道而行。例如被规定为不准进入的禁区,人们会千方百计地想要进入一窥究竟。对于秘密,人们有一种天生的获知欲,这也正是潘多拉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倘若想避免潘多拉效应,我们就要在进行某种行为之前对此做必要的了解,对不被允许的行为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释。如果面对诱惑,仅仅通过禁止的方法并不能消除人们的好奇心,反而会引起疑虑、猜测,增强想要进一步探知的欲望。所以,潘多拉效应与行为的自控力密切相关。好奇心的驱使、对未知世界的获知欲等,会影响着我们的自控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做了一项通过延迟满足感的方式来了解行为自控力的实验。参加实验的都是4~5岁的孩子,测试的工作人员在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告诉孩子们说15分钟后再回教室。他们随时可以吃掉那个棉花糖,但是如果谁没有吃掉,将会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
对于孩子来说,棉花糖的诱惑真不小。也许15分钟的时间太长了,没能忍住棉花糖诱惑的、自控力相对差点的孩子,没坚持到15分钟就把糖吃了。而自控力比较强的孩子,要么闭着眼睛想别的事儿,要么做别的事情,都尽可能地转移注意力。当然,他们忍住了15分钟的诱惑,得到了两块棉花糖。
通过这个棉花糖的实验,测量到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差异的。几年后,这些参加测试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成长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自控力较强的,在成长过程中也能善于控制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控力较弱的,每每只满足于瞬间的满足。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控力,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自控力的高低呢?可参看以下四个品质:
(1)果断: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2)自觉:即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预定目的。自觉性强的人既能独立自主地按照客观规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又可以不屈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坚定地达成目标。懒惰、盲从和独断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3)自制、自控:是指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做出的决定,排斥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
(4)坚韧: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
来看一些事例:
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偶尔几次发言不顺利,可能是结巴或者停顿,但是遭到了身边同学们的大声嘲笑,一下子这个痛苦就被钉入心中。以后每每发言她都和这次一样糟糕,而且愈演愈烈。后来的情况是:她在课堂上不能回答任何问题,因为无法出声;出门后不能去商店买东西,因为她无法与销售员进行交流。但是她在私底下与家人朋友之间却不存在这样的障碍。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一个人偶然一次或者几次体会到社交的创伤,但自己事后被当时产生的痛苦所困,经过多次强化暗示后,便有可能对以后类似的痛苦产生习得性无助。
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考不及格,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正是由于以往的挫折经历,使得他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一位50多岁的男企业家事业屡次受挫,他不顾一切地趴在一位十几岁少年的肩头放声痛哭。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把一条大狗关进笼子里。然后旁边有人按响蜂鸣器,接着用电击痛苦地刺激它,顿时它就作困兽状,上蹿下跳。多次刺激后,打开笼子,再按响蜂鸣器,此时,还未等电击,大狗便开始在笼子里满地打滚,把本可以趁机逃跑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泰国曼谷的街道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象夫领着大象一路走,一面让大象将象鼻朝路人伸出去,偶尔来点屈膝或摇头摆脑的动作;助手们则在人群中向人们兜售香蕉或甘蔗来喂食大象。旁观的人或出于好心或出于趣味而自掏腰包,因为泰国的古老传统中大象可以带来风调雨顺,甚至有的泰国人仍旧在大象肚子底下走三次来祈求好运。午间气温高的时候,不适合上街工作,象夫和助手们就在空地上用野草搭起了防水布,用长长的链子拴着大象,以免它们在象夫等人打瞌睡时乱走。实际上,除非有人偷,大象一般都不愿意动弹。由于这些大象从小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在街上做卖艺工作,从小就被链子拴得严严实实,逃到无数次也逃不掉后,它们就不再主动地逃脱了,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得出结论:当人或动物经历某种挫折的体验后,在情感和行为上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习得性的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没有天生的失败者,之所以认为自己失败,是因后天受挫折的经历“习得”而成的。
行为强化定律
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用小鸡、猫等动物,设计一些迷宫和箱子,来研究动物的学习能力和逃脱行为。例如,他将小鸡放入迷宫,小鸡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慢慢学会了找到出口。他认为,成功的行为带来的快乐让小鸡记住了这些行为。这就是桑代克强化定律。
心理学中行为强化定律有以下表现方式:
1.阳性强化和阳性惩罚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伴随着喜欢的事情,称为阳性强化。例如,你的宠物狗如果在转圈后得到了它想得到的食物,那么它将学会转圈;如果你的孩子自己洗好了袜子后得到你的赞许和表扬,那么他将继续这样的行为。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伴随着讨厌的事情,称为阳性惩罚。例如,你吃面的时候太着急而烫了嘴,疼痛惩罚了你的着急,下次你可能就不再那么着急了。
2.阴性强化和阴性惩罚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讨厌的事件就解决了,称为阴性强化。例如,你不喜欢下雨,但是使用雨伞或雨衣就可以避免被雨淋湿,那么你将继续带着伞。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喜欢的事情就消失了,称为阴性惩罚。例如,当一个女孩打了自己的弟弟,父母亲就取消了给她的零花钱,运用阴性惩罚让她知道以后不能再打弟弟了。
3.代币奖励
代币奖励法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法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用一种奖励品来强化病人正常的行为,如彩色纸、印花、五角星等用作代币,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例如给病人“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奖品,起到奖励的作用。当然,这些代币奖励品只有在病人达到了期望目的时才能获得。
心理医师常常用代币奖励法来改善和治疗儿童多动症行为。他们为12名多动症儿童设计了一个实验:每三个孩子一组,每当小组中的一个孩子不过度活动时,老师就奖励给他用一个代币。用这枚代币可以换糖果或玩具,但必须三人小组一起换,奖品平均分配。每个孩子为了得到代币,去换取想要的糖果或玩具,都表现出没有过度活动的行为。于是,在其中一个孩子被代币和其他两个孩子的鼓励所强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多动症行为便逐渐减少了。
4.塑造法行为
塑造法行为又称积极强化,是塑造新行为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其原理是操作条件反射。它把期望行为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积极强化,采用逐步晋级的作业,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以期达到确立完整期望行为和改善不良行为的目的。
5.消退疗法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如果条件反射不加强,便会自然消退。消退疗法便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行为疗法。行为治疗学家认为,人的不良行为和病态都是不良条件持续强化作用的后果,如果消除这些不良的强化作用因素,不良行为就会自然消退。
例如,用来治疗恐惧症的认知疗法其中就包含了行为强化。幼儿最初不害怕小动物,因为偶然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便产生了对小动物的恐惧。而且,不仅害怕活的小动物,由于泛化的作用,也害怕带毛的动物玩具甚至皮毛制品。
利用行为强化中的消退疗法,可先让孩子看一些有毛小动物的照片,让他用手去摸,当婴儿感受到摸一摸并没有伤害时,再让他接触一些零碎的小块皮毛,当幼儿感受到摸一摸皮毛也不会被“咬”到时,再让他玩一玩毛绒玩具。等幼儿适应后,再让他重新去看一看真实的小动物,鼓励他去摸一摸,这样害怕小动物的行为就逐渐消退了。
巧妙地运用强化法可以帮助我们来改变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在学校教育中,一些老师经常运用强化法来奖励学生或惩罚学生,从而加强学生们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