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亲情与恨

  • 虾宫
  • 宜圣钿儿
  • 1789字
  • 2018-05-19 09:44:59

那一年,大姨六岁母亲三岁外婆就去世了,是被饿死的。那时外公在BJ打工,因为外公家离邮局偏远,外公就把每次挣下的钱寄到邮局,让离邮局近一点姐姐帮忙给取回来,再让外婆到姐姐家取。外婆离外公姐家也有十多里地,刚开始拿回钱来,娘三个都饿不着,还能生活下去。后来去拿的钱越来越少,因为外婆不识字,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再后来索性没有了。外公的姐姐说,外公没寄回钱来。结果外婆自己舍不得吃饭,刨野菜回来也只够母亲和大姨吃,最后外婆饿死了。等外公得到消息回来后,一气之下和他的姐姐断绝来往,领着大姨和母亲两个女儿从河南那片炙烤人肉的中原大地离去,千里迢迢来到了NMG这块虽然也是贫瘠但比较起来稍微敦厚点的辽阔大地上。

外公的心里一直憎恨,原来是那歹毒的自私的姐姐害的他家破妻亡。为了生活他一直不敢回家,拼命的挣钱,哪一个月寄回来的钱都一样,都是能保证外婆娘三个能活命的钱。可是贪婪的姐姐却因为自家人多,活不起私藏了弟弟钱,才导致弟媳饿死的。这个可恶的恶魔,在那个哀鸿遍野,饥荒大肆虐的年日里,她一家八口人没有一个饿死的。面对外公厉色的斥责,那个刽子手低下了她罪恶的头颅。

这一去不复返就是一辈子。外公至死也不愿意原谅她的姐姐,甚至她的一家人。当外公最后撒手人间时,曾说过,不要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去,因为他已不属于那里了,他要我们把外婆的哪怕一根骨头捡回来和他埋在一起就行了,实在捡不到了,也就没办法了!

可怜的外公一辈子孤寡没有伴侣,因为他的心里亏欠外婆一世,他要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他的过失。

外公在刚来NMG时,父子三人也仅仅是勉强够吃饱饭,慢慢的生活才好过了。到了大姨十七岁的时候,就嫁人了。

大姨和母亲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外婆,受尽苦难流离失所,没有了母亲的童年就没有了人生的乐趣;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就无法感觉到温暖,像似随风摇摆的秋草,无有定性,也常被人欺凌。生活中记忆的碎片都是伤心的灰色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尤其外婆的离世是那种方式,大姨正是记事儿的年纪,所以心里极度的像似被扭曲过了,极其脆弱,一个人几乎不能独坐,一静坐下来就要哭,她经常很伤心地哭她的母亲,哭可怜的孤独的父亲,又哭相依怜的姊妹俩;她的心里又总是矛盾的,极容易憎恨人,尤其亲近的人,对亲人之间的不信任也是外婆离世后给她造成创伤的缘由,到后来慢慢转化成了一种嫉妒,不能见别人过得比她好,又亲人,又要说刻薄的话,有时真让人受不了。

那一年我嫁人了,母亲和大姨说起我的婚姻来,只是随便聊了聊眼前看上去还不错的状况,大姨便忿忿不平的说道:“别看你女儿如今找的人有个好工作,但不见的就能婚姻幸福。我那闺女就是找的普通农村人也不比别人差下多少。”母亲被她无辜的歪曲话意又中伤,气的一时无语。又气她的记恨不分谁,就当她神经受了刺激无奈了!结果几年后我被大姨一语中戢。

另一个她自家的侄女也嫁了一个在当时看来也是比她家闺女们条件好的人家,大姨更是愤愤不平的说道:“人不能光看表面光滑,也不能看婆家条件好就能过好一辈子?那可不见的。我那闺女就找那没钱人家,我看就能穷死?唉,那可不见的!”

几年后她家那侄女婿出了事,一条腿瘸了,又过了几年夫妻俩个也离了婚。

有一年她病了,她的大姑姐看见她可怜,给她熬红豆粥吃,也是造的事儿巧,大姑姐忙乱时错把灶台上放着的洗衣粉当成碱面撒在了锅里,尽管那锅粥喂了猪,大姑姐一再申明重新再做,可大姨就是不让,她又联想到了外婆的遭遇,感叹命运多舛,哭了好几天。

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大姨的心里极具两面性,如果在另一面承受不了时,她就会找排毒的出口来排泄,寻求平衡。

因为大姨和外公一样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给别人吃东西。只要是他们有好吃的,不论有多少,或者来自哪里,只要最后属于他们了,就会很大方的分给大家,或者叫到家里来吃。因此他们的心里受到人们极大的赞美,从而体现了存在感和优越感。可当获取这种感觉的代价是以自己的物质财富来换取时,一旦这种行为方式失效,同样的事情遇在外公和大姨的身上,反馈回来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外公到了晚年变得不爱说话了,而大姨在感到了以前付出的热心肠才是换来好评和尊重的原因时,因此感到很不值得,甚至是一种虚伪。在她伤痕累累的本是善良的心田上又多了一道道伤疤,她是那么的经不起挫折,便由爱生恨,恨从口出,无知的把从小到老所有的未报的仇恨转嫁到了每一个她认为试图想超越再来一拨伤害她的人,她是不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