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九首

南阳人。文本裔孙。天宝三年进士。累官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幕府,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罢,终于蜀。参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清尚,用心良苦。其有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每篇绝笔,人竞传讽。至德中,裴垍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云。集十卷。

西掖省即事

西掖重云开曙晖,

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


平明端笏陪鹓列,

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

不如岩下掩荆扉。

【前解】

一解四句,看其庠序鱼雅,备极早朝盛容,读之,何人不庆。得君行道,端在此日。一,写假寐待旦,如画也。三、四,写鞠躬入门,摄齐升殿,如画也。却不谓后解,忽然作如彼出落。

【后解】

看他转笔斗写“平明”二字,夫早朝至于平明,若有所敷陈,则已跪而敷陈矣;有所谘访,则已顾而谘访矣。今皆无有也。森森然序立班末,无非奉陪焉耳。奉陪既久,日已薄暮,无非归寓焉耳。加“端笏”字,写尽“陪”字之寸长莫展。加“垂鞭”字,写尽“归”字之满面惭惶。结云“自悲头白尽”,情知只在平明端笏,薄暮垂鞭中间白尽也。哀哉先生,一至是与?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节使横行西出师,

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威凌草木,

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

正是风尘欲净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

更将弦管醉东篱。

【前解】

此诗,前后二解,一低一昂,备极笔墨之势。读前解,更不谓其后解却如此去。读后解,亦不谓其前解乃如此来。然无前解,则无以破敌胆于万里之外;无后解,又无以尊庙算于匕箸之间,真为前解恰应在前;后解恰应在后。此是唐初人大开大阖文字。后来韩昌黎、杜樊川,便极力欲学而终不得,可见此事真关气运也。前解,一句中丞,二句羽林,三句承中丞,四句承羽林。写上将怒色,壮士死心,是一种笔墨。

【后解】

后解,五、六,转侧而下,七曰“多泛”,八曰“更醉”。写决胜樽俎,谈笑成功,又是一种笔墨。至于补写九日,特其余勇矣。

奉送杜相公发益州

相国临戎别帝京,

拥旄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

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

须知明主待持衡。

【前解】

前解,为相国纪程,则由别帝京,而登剑阁,而渡巴江也。为相国志遇,则帝既命之拥旄持节,天必又遣云为随马、雨为洗兵也。为相国写目无全敌,则下“远”字也。为相国写不遑启处,则下“朝”“夜”字也。然我又细分题中“送”字与“发”字,“送”字实,“发”字虚,盖送当正送,发尚未发,然则别帝京,实写也;登剑阁、渡巴江,虚写也。拥旄持节,实写也;云随马、雨洗兵,虚写也。“远”字,实写也;“朝”“夜”字,虚写也。为全唐送别诸诗之定式已。

【后解】

前解,为相国纪程。此解,为相国纪时。虽暗用出将入相为结,使相公平添身分,然用意却只在一“暂”字,正反《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成佳作矣。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柳亸莺娇花复殷,

红亭绿酒送君还。

到来函谷愁中月,

归去溪梦里山。


帘前春色应须惜,

世上浮名好是闲。

西望乡关魂欲断,

对君衫袖泪痕斑。

【前解】

“柳亸”“花殷”中,忽然横插“莺娇”,一奇。下再硬接“红亭绿酒”,二奇。二句十四字,先闲写去十一字,只余三字写得“送君还”,三奇。然而皆不具论。我正细读其“送君还”之三字,恰似今日幸甚,包还故物也者。看他三、四,写此司马,来便是愁,不是他人来而不得意始愁。梦久已去,不是今日直至送之归始去,便知此三字真是写出此司马通体轻快。此为名家之名笔,大家之大笔也。

【后解】

五、六,是司马当时高见。先生言:此亦是我久到之高见也。因转笔作此结。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回风度雨渭城西,

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

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

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

玉壶春酒正堪携。

【前解】

此为后解“白发”二字,故先作此苦切翻跌。言只消一阵“回风度雨”,便见“细草新花”,一齐尽踏成泥。“回风度雨”,喻言时事翻覆。“细草新花”,喻言新进年少。“踏作泥”,喻言大势既倾,遂无一完也。三、四,又与重作叹息,言可惜未入破题,何意全无结局!如“雪未尽”,正是春犹未起;“日初低”,岂料竟成极尽也。

【后解】

上解,只是借言,世上或尚有此。此解,便明说,我今况是白发,真不宜又别青山也。看他直至“闻道”下,始以“多胜”字、“正堪”字写首春,然则前解四句,固真不是写首春耳。诗岂容易读哉!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之作

鸡鸣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

阳春一曲和皆难。

【前解】

此亦全依贾舍人样,前解通写早朝,后解专写两省也。若其争奇竞胜,又各有不同者。看他欲写千官入朝,却将一、二反先写千官未入朝时。夫千官未入朝时,则只须“鸡鸣”七字,便写“早”字无不已尽。而今又更别添“莺啭”七字者,意言如此风日韶丽,谁不诗情满抱?然而下朝以后,各供乃职,王事蹇蹇,竟成不暇,便早为结句“独有”字、“皆难”字,反衬出异样妙色。此又为右丞之所未到也。

【后解】

五、六,不惟星落露干,只就看见花柳,便是朝散解严之役也。此时合殿千官,无不纷纷并散,而独有凤池诸客,共以和曲为难。呜呼!因读书,得作官;既作官,仍读书。言和曲虽难,然此难岂复他官之所有哉!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雪后似春归,

积素凝华连曙辉。

色借玉珂迷晓骑,

光添银烛晃朝衣。


西山落月临天仗,

北阙晴云捧禁闱。

闻道仙郎歌白雪,

由来此曲和人稀。

【前解】

从来雪后最不似春归,而此言长安雪后独似春归者,长安有早朝盛事。如下三、四之所极写雪得早朝而借色,早朝又得雪而添光,色既因光而剑珮愈华,光又映色而素姿转耀,于是更无别语可以赏叹,因便快拟之曰“似春归”也。“积素”七字者,细写雪后。“后”字言始雪则积素,雪甚则凝华,至于雪后,已连曙辉也。前解,写雪后早朝。

【后解】

后解,写即事属和,言正当落月晴云,雪方新霁,天仗禁闱,朝犹未终,而仙郎丽才,已成高唱,因而便巧借“白雪”“和稀”字,以盛赞之也。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满树枇杷冬着花,

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

韩信坛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

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

为君书此报京华。

【前解】

《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先生正用此义写超禅师房中也。言岁行入冬,百卉俱凋,何意此间枇杷独秀!无所卒岁,人人荒促,何意大师威仪宴然!然则世上头等英雄,到头终有销散,不如高僧出世,现住常住真境也。三、四,“汉王城”“韩信坛”,虽取城固古迹,然正为其是头等英雄。“雪初霁”“日欲斜”,虽取是日冬景,然正借其喻到头销散。一解诗,便如佛说《大方》等经,若果龙象之人,未有不哭震大千者也。

【后解】

此后解,始写赴嘉州,特自称五马,为此来失笑也。古云:“相公豪气三千丈,方丈门前一阵风。”特又书报京华,亦为诸公失笑也。何也?转眼便见雪霁日斜,则固不如大家早到袈裟下,讨一出身之处也。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