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感:不可错过的虚拟现实革命
- 张以哲
- 1694字
- 2020-04-14 17:46:40
序二:写在未来到来之际
未来我们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可能只有十亿分之一。
——埃隆·马斯克
何为现实?
我们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如何认识它并与它交互,似乎是人类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方向,也因此在社会的演变进程中产生了哲学、宗教,甚至是科学,并产生了现实与虚拟这一对相对存在的概念。
但究竟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呢?从经典物理学的维度来看,人类所谓的现实,指的是我们人类五感所及的世界。那么我们感知不到或感觉不及的世界,是不是就不是现实的?对于这个问题,知名物理学家霍金曾经在其著作《大设计》里面提出了鱼缸理论:假定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例如鱼缸,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这些金鱼里恰好有一个金鱼物理学家,它归纳观察到鱼缸内的现象,并建立起一套“金鱼物理学”,里面的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看到的外部世界,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金鱼的物理学定律,和我们人类的物理学定律一定有很大不同,因为我们的“现实”和鱼儿眼中的“现实”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我们所见的直线运动很可能因为光的折射在“金鱼物理学”中就表现为曲线运动了。这种差距让现实变成了一种相对性,而非是绝对,于是霍金提出疑问: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可以认为是现实的吗?金鱼在圆形鱼缸里看到的世界,跟我们在鱼缸外看到的,哪一个更真实一些呢?如果将鱼缸理论推及人类,那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会不会是另一个更大的鱼缸?我们要如何证明自己一定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像《黑客帝国》那样,仅仅生活在一个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里呢?
关于现实还是虚拟的探讨,起源其实远早于霍金。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公元前就对此有所论著。其中的代表就是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共相”是我们理性抽象出来的关于世界的普遍概念,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它是基于现实存在的世界产生的。后来柏拉图的学说成为中世纪“唯实论”的基础,而与此相对的“唯名论”派则强调,概念不过是从众多的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来,在人脑内形成的只具名称意义,是不具实在性的“东西”。有关现实与虚拟对立的争论,跨越千年聚讼不决,相持不下,至今仍然是哲学领域重要的问题。
随着科学理论高速发展,物理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的形成,广义上的虚拟与现实之间对立的鸿沟也早已变得模糊,在经典物理学中,牛顿体系能非常准确地描述我们的日常体验,对“物体”、“位置”之类术语的诠释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常识(即我们对那些概念的“现实”理解)相符。然而,人类如果将自己作为测量世界的工具,是非常粗糙不精准的。物理学家较早就已经发现,我们日常所提及的“物体”以及令我们看到它们的光,都是由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物体(如电子和光子)来最终构成的。这些物体并不符合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即基于我们日常体验的物理规律),于是有了量子论的诞生。量子论似乎用新的规则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体系,尽管在经典物理体系看来,量子论描述的世界虚无缥缈,但它却为我们展开了一个五感难于触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现实”与经典物理的“现实”截然不同。在量子论体系中,粒子既没有确定的位置,也没有确定的速度,只有当一个观测者去测量那些量时,它们的值才会确定。有些情况下,单独的物体甚至无法独立存在,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量子物理暗含了不同于经典物理的另一种“现实”——即使经典物理与我们的直觉更相符。
这些理论,为诠释现代科学提供了一个重要框架,即“现实”不可能脱离图景或者理论而独立存在。于是一种新观点逐渐被采纳,它被称为“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这种观点认为:每一个物理理论或世界图景都是一个模型(通常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是一套将模型中的要素与观测联系起来的法则。按照“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追问一个模型本身是否真实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在于它是否与观测相符。如果两个模型都与观测相符,那就不能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加真实。这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哲学逻辑基础:如果我们建立的一个可感知和测试的世界,并在五感的维度来模拟人类的体验,那么很大程度上它可以成为一个平行的世界,即在我们眼里相对真实的世界。在这个前提之下,虚拟就有了转为现实的可能。或者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会变得深度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