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改饲”种草养兔配套生产技术
- 刘宁
- 7字
- 2020-08-26 15:45:13
第一章 豆科牧草
第一节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
一、优质紫花苜蓿品种
1.中苜1号
中苜1号由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而成,国家级审定编号为宁审苜2003006。
(1)特征特性 中苜1号株高80~100cm,株型直立;主根明显,入土深度3~6m,侧根较多,根系发达;根茎部多分枝,单株分枝6~14个,茎上具棱,疏被茸毛。叶色深绿,羽状三出复叶,疏被茸毛,托叶两片,小叶倒卵形,长1.5~3.5cm;总状花序,花冠紫色或浅紫色,小花7~25朵,荚果螺旋形2~3圈,种子肾形,种皮黄色,千粒重2.0g。优点是早熟、抗旱、耐瘠薄、耐寒、耐盐碱,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营养丰富,家畜喜食。缺点是抗霜霉病能力一般,抗倒伏能力一般。适宜水田、旱田、盐碱地及中低产田种植。适宜在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种植,尤其适宜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内陆地区的盐碱地种植。
(2)栽培要点
①播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壤土地种植。干旱严重地区应在播种前进行镇压。在地温稳定达到5℃以上,土壤墒情好时,4月初~7月20日均可播种。生产苜蓿干草的亩播量1.2~1.5kg,一般播深2cm,行距15~30cm。
②施肥。播种前一次施过磷酸钙20kg/亩,或在每茬刈割后撒施尿素5~7kg/亩。
③病、虫、鼠、草害防治。用化学药剂或提前刈割的办法防治病虫害。
④刈割时期与留茬高度。第一茬在苜蓿初花期收割(6月初),留茬3~5cm,霜冻来临前的20~30天应停止刈割。
(3)产量表现 一般旱地鲜草亩产2000~4700kg,水浇地亩产4000kg以上,种子田种子亩产40~60kg。水地两茬鲜草平均含粗蛋白质17.03%、粗脂肪1.65%、粗纤维33.51%、无氮浸出物33.02%;旱地两茬平均含粗蛋白质18.00%、粗脂肪1.47%、粗纤维32.33%、无氮浸出物31.60%。
2.中苜2号
中苜2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育成的,成果公布年份2005年,项目年度编号为0601220302。
(1)特征特性 该品种根系发达,株型直立,株高80~110cm,叶片较大,具有早熟、耐贫瘠、耐盐性好、产草量较高等特点。
(2)栽培要点
①条播。播种行距为25cm。
②施肥。磷肥31.70kg/hm2(过磷酸钙为159kg/hm2)、钾肥86.05kg/hm2(硫酸钾为172kg/hm2)、氮肥73.08kg/hm2(尿素为159kg/hm2)。
(3)产量表现 中苜2号干草产量达12000~18000kg/hm2。
3.中苜3号
中苜3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2006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
(1)特征特性 中苜3号侧根发达、生长迅速、分枝多,一年可以刈割4~5次,侧根株数占总株数的31.3%。具有高产和早熟、耐盐等特点。适宜在华北地区种植,不仅适用于黄淮海平原渤海湾一带以氯化钠为主的盐碱地,而且在内陆盐碱地种植表现也很好。
(2)栽培要点
①选地与土地整理。苜蓿不宜重茬,要在老苜蓿地建植苜蓿,至少要种植禾谷类作物1年后才能再种植苜蓿,最好间隔2~3年或更长时间。苜蓿种子小,苗期易受杂草危害。种植前要精细整地, 春季要耙平、压实,使地面平整。
②播种。在黄淮海地区一般可采取秋播或早春顶凌播种。5℃以上时就可播种。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20~30cm。播量1.0kg/亩,包衣种子播量1.5kg/亩。一般播深为1~2cm,沙地播深2~3cm,黏地播深0.5~1cm。
③施肥管理。播种当年可将磷肥作为基肥施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中等水平时(有效磷14~30mg/kg),结合整地,可将375~750kg/hm2的过磷酸钙均匀撒施在地表,然后耕翻,使肥料与耕作层土壤充分混匀并整平地表。钾肥每年施用1次,第一年宜基施,其余年份可在第一次刈割后追施120~240kg/hm2硫酸钾。收获,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在第一朵花出现至10%开花期间,提倡在现蕾末期刈割以提高草产品品质。在黄淮海地区1年可刈割4~5次,第二、第三、第四茬的刈割间隔时间通常为30天。
(3)产量表现 苜蓿新品种中苜3号具有耐盐、产量高、返青早等优点,在黄淮海地区盐碱地,年可刈割4~5次,干草产量达15000~17000kg/hm2,适宜于调制干草、青饲。可在土壤含盐量在0.3%~0.4%盐碱地种植。
4.中苜4号
中苜4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2011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新草品种审定证书。
(1)特征特性 株形直立,株高80~100cm,主根明显,侧根较多,根系发达,叶色绿较深,花紫色和浅紫色。总状花序,荚果螺旋形2~3圈,耐盐性好,在0.3%的盐碱地上比一般栽培品种增产10%以上,耐干旱,也耐贫瘠。
(2)栽培要点 播种前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入25~40kg过磷酸钙),肥土混合均匀,精细整地;黄淮海地区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播种量为1kg/亩,播种深度为2cm,行距30cm,在首次种植苜蓿的地块要进行种子根瘤菌接种。苜蓿在播种当年要注意田间的杂草防除及中耕松土。青刈利用以在株高30~40cm时开始为宜,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进行。种子田应每隔1~2年收草1次。
(3)产量表现 中苜4号苜蓿干草产量3年平均达1083.7kg/亩,播种第三年干草产量可达1158.6kg/亩,比对照品种中苜2号高出10%。再生性好,一般1年可刈割4茬。一次播种可利用5~6年。初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9.68%。
5.中苜5号
中苜5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育成,2014年通过了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463。
(1)特征特性 中苜5号为耐盐高产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种植。
(3)栽培要点 适宜播种量为1.0~1.4kg/亩;返青前施入复合肥10kg/亩,或磷酸二铵10kg/亩。返青期、现蕾期、第一次刈割后各灌水50~65t/亩。
(4)产量表现 在河北南皮县含盐量为0.21%~0.35%的试验地进行三年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播种第二年雨养条件下干草产量每亩达1165kg。初花期粗蛋白质为18.7%。
6.中苜6号
中苜6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2010年6月12日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新草品种审定证书。
(1)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多且斜生为主,植株较高、枝叶繁茂、长势旺盛、刈割后再生迅速,持久性好。根系发达,茎分枝多,株高97cm,花紫色或蓝紫色,荚果螺旋形中熟型品种,在北京地区生育期约110天。营养价值丰富。草质好,饲用营养品质和适口性优良。丰产性能突出。
(2)栽培要点 采用春播及夏播利于出苗和保苗;返青前施入复合肥10kg/亩,或磷酸二铵10kg/亩;返青期、现蕾期、第一次刈割后各灌水50~65t/亩。
(3)产量表现 在北京可年刈割4茬,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为年均干草产量1152.8kg/亩。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18.70%、粗纤维含量30.62%、粗灰分含量9.5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8.8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7.40%、粗脂肪含量1.67%。青刈利用以在株高30~40cm时开始为宜,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进行。种子田应每隔1~2年收草1次。
7.公农1号
公农1号紫花苜蓿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选育而成。
(1)特征特性 公农1号为半直立型,叶量大。再生性较好,耐寒,生育期92~110天,病虫害少而轻,适应性广,产草量高。公农1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好。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可播种性。
(2)栽培要点 播种适宜期为5月上旬~7月中旬,播种时采用宽条播,用犁开沟,人工或机械点种,播种量1.5~2.5kg/hm2, 覆土2cm左右,重镇压,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蹲苗。为保证苜蓿种子田高产稳产,在播种时施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50kg/hm2。在行距65cm、播量3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24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20kg/hm2为较合理的早作丰产组合。
(3)产量表现 公农1号苜蓿产干草12000~15000kg/hm2,种子产量在625~845kg/hm2。
8.公农2号
公农2号紫花苜蓿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品种,1987年通过国家审定并登记注册。
(1)特征特性 株型为半直立,分枝多。根系发达,主根比公农1号苜蓿粗,侧根少。生育期100天左右。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耐寒性强,病虫害少。在年降水量200~500mm、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39.5℃的地方都能适应。
(2)栽培要点 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到7月末。夏播较为理想,因为正值雨季,温度也较高。播种深度湿土浅播,干土深播,并视土壤种类而定。一般播种深度为2~3cm,沙质土为3~4cm,黏土为2cm。播种量215kg/hm2。条播,行距为40~70cm。施磷酸氢二铵2200kg/hm2。
(3)产量表现 产干草45000~67500kg/hm2,3年生比2年生干草产量高出2505kg/hm2,符合苜蓿3年生是高产的规律。一般年收割利用可达3次。当年草高20cm以上可以开始放牧;30cm以上可青刈喂饲。开花初期可收割调制干草。无论是放牧或青刈,都应在9月初停止。
9.沧州苜蓿
沧州苜蓿为紫花苜蓿的一个地方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品种特性。1989年报呈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1990年国家批准定名为沧州苜蓿。
(1)特征特性 植株斜生型,主根明显,侧根发达,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浅紫色,荚果螺旋形,种子肾形,千粒重1.71~2.01g。在当地生育期107天左右,属中熟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寿命长,耐热,较耐盐碱。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栽培。
(2)栽培要点 沧州苜蓿可春播、夏播和秋播。播种前犁地时,施磷酸二铵10~20kg/亩,尿素5~10kg/亩。播量0.8~1kg/亩,行距30cm,播深0.5~1cm,可以使用条播机播种,也可以人工手撒。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和季节,播后镇压则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吸收水分,有利于发芽与生根。
(3)产量表现 在自然条件下收两茬草一茬种子,每公顷产干草15500~16850kg、种子225~285kg。各种氨基酸总量(不包括氨气)高达12.55%,其中畜禽所必需的十种氨基酸的含量高达6.2%,赖氨酸高达0.84%。
10.亮苜2号
(1)植物学特征 亮苜2号多叶苜蓿茎秆很细,多分枝;5~7个叶片;根系深广;68%花为紫色;种子肾形,千粒重1.4g。
(2)生物学特性 亮苜2号是抗逆性强、持续利用期长、草质优良、产量很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具有如下突出特性:抗寒能力优异,休眠级数2~3,在有雪覆盖的条件下,能耐受-50℃低温;抗旱能力优异,能在降水量200mm左右的地区良好生长;再生性能良好,刈割后生长快,每年可刈割2~4次;抗病性优秀,对褐斑病、黄萎病、细菌性枯萎病等有很强的抗性;抗虫性优秀,对豆长管蚜和马铃薯叶蝉具有良好的抗性。
(3)主要栽培技术 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适宜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中原部分地区种植。播前应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地上,需施入厩肥和磷肥作底肥,最适合pH7~8的土壤。有灌水条件、土壤墒情好、风沙危害小的地区可春播,春播前必须进行杂草防除。春季干旱的地区可在雨季夏播或秋播。华北、西北地区秋播不得迟于8月中旬。条播行距30~40cm,播深1~2cm,每亩用种0.8~1.2kg。在干旱季节或每次刈割后,如能适时浇水、施肥,可显著提高苜蓿的产草量和品质。早春播种时,和大麦、小麦等套播可防止杂草的侵害。
(4)产量表现和营养价值 产草量高,全年亩产鲜草6000~8000kg、干草1000~2000kg。营养价值高,草质柔嫩,叶量丰富,叶茎比中叶的比重超过50%,粗蛋白质含量达24%以上。
11.淮阴苜蓿
淮阴苜蓿是分布在江苏北部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
(1)特征特性 茎直立,少数斜生,叶片较晋南苜蓿、关中苜蓿大,叶面积2.74cm,花深紫色,为极早熟品种,适应南方湿热环境条件,较关中苜蓿耐热、耐湿、耐酸,越夏率高达75.25%,但易受病虫害的侵染。适应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及其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向南方其他省份推广的前景。
(2)栽培要点 条播,行距30cm,播深1~2cm,播种量1~1.5kg/亩。播前施复合肥(氮∶氧化磷∶氧化钾=8∶8∶9)300kg/hm2作基肥。越冬前、返青后、刈割后3次共追施尿素量折合总氮含量≥46.2%。生长期间常规田间管理。初花期刈割,留茬5cm。
(3)产量表现 淮阴苜蓿表现为生长发育快,再生性好,干物质产量高,越夏率高。为当前我国能良好适应长江流域环境条件的优良苜蓿地方品种。每公顷鲜草产量45000~65000kg,种子450~634kg。干物质积累早,干物质产量达11801.8kg/hm2。叶量多,蛋白质、氨基酸丰富,粗纤维含量低。
12.维多利亚苜蓿
维多利亚苜蓿为引进品种,经中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
(1)特征特性 直立改良型半秋眠品种,抗旱性、耐热性极强,而抗寒性中等,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强,生态适应广,在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均可种植,具有持续高产的优点。早春和越夏后恢复生长快,尤其适宜在山东、河南、安徽以南地区推广种植。4月中旬~5月生长最快,达2.47cm,日产草量8.4kg/亩。
(2)栽培要点 种子较小,播种前土壤应深耕细作,上虚下实,并清除杂草、施足底肥(有机肥和磷肥),保持土壤平整和墒情,播种后耙平地表或进行适当镇压以利于出苗。春、秋季播种,条播行距30~40cm,播种深度1.0~1.5cm,播种量1.25~1.5kg/亩。可单播,也可与高麦草或多花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建植高产优质的放牧地或割草地(苜蓿种子播量约1kg/亩,禾本科种子播量约0.8kg/亩)。最适宜的收获期是孕蕾期至初花期,刈割时最好避开阴雨天,刈割留茬高度5cm;最后一次刈割是在霜冻来临前30天左右,留茬高度为7~8cm。每次刈割后进行适当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肥料以磷钾肥为主(20~30kg/亩)。对苜蓿的主要病虫害有很强的抗性,在日常管理中只要合理灌溉或排涝、施肥、防除杂草就可避免病害的发生。
(3)产量表现 年产7茬草,平均亩产10000kg鲜草和2000kg干草。干草体外消化率77.8%,相对饲用价值180.9,可消化养分69.8%,粗蛋白质含量23.5%,酸性洗涤纤维28.1%,中性洗涤纤维39.6%。
13.保定苜蓿
保定苜蓿原材料于1951年采集于河北保定,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多年选育,于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登记为保定苜蓿新品种。
(1)特征特性 株高42.2~100.3cm,叶茎比0.90~0.95。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持久性,并且随着其种植生长年限的增加,其丰产性能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华北地区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优良苜蓿品种。
(2)栽培要点 播种量10~15kg/hm2,浅开沟条播,播深1~2cm,行距30~50cm。每年浇水3~4次,返青水和越冬水是必浇的2次水,其余1~2次水,一般根据旱情和刈割后长势而定;不追施肥料;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产量表现 干草产量第一年5844kg/hm2,第二年13811kg/hm2,第三年15725kg/hm2。粗蛋白质含量15.8%,粗纤维32.65%,粗脂肪2.13%,粗灰分7.83%。
二、紫花苜蓿的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 紫花苜蓿的营养特性
(1)粗蛋白质 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不同收获时期的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差别很大,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时期是在孕蕾期,高达23%,叶片中蛋白质含量高,初花期干物质含量为24%~25%,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2%,同时紫花苜蓿含有动物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而且比例均衡,机体利用率高,各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蛋氨酸0.32%、赖氨酸1.06%、缬氨酸0.94%、苏氨酸0.86%、苯丙氨酸1.27%、亮氨酸1.34%。
孕蕾期紫花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2.74倍,其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4.3倍。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通常为15%~22%,主要分布于叶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苜蓿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苜蓿蛋白中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全部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其中所含的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粗蛋白质含量的41.2%,与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鱼粉(45.3%)接近。苜蓿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与鸡蛋较为相似,除蛋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鸡蛋中的含量基本一致。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通常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前者通常更易消化。NRC指出,苜蓿干草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2.5%(干物质基础),与禾本科干草(13.6%)接近,高于青贮苜蓿(7.5%),其原因是苜蓿的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在青贮过程中被微生物发酵损失掉了。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包括中性洗涤纤维和果胶,中性洗涤纤维是区分植物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最好的指标。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一般随着成熟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初花期刈割的优质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5.5%(干物质基础),低于稻草(63.9%)和全株玉米秸秆(84.3%)。近年来研究发现,苜蓿碳水化合物不仅能为反刍动物和一些单胃动物提供能量需求,而且给动物饲喂一定量的苜蓿纤维,可以促进动物的胃肠道发育,降低肠道pH值,提高动物消化酶活性。
(3)维生素 紫花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以胡萝卜素、叶酸和生物素含量最高,对于动物皮肤的营养和繁殖功能有很大的作用。NRC标准中每千克紫花苜蓿干草中胡萝卜素含量为94.60mg,叶酸为4.36mg,生物素为0.54mg。维生素苜蓿中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各种B族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叶酸和生物素平均含量分别为94.6mg/kg、4.36mg/kg和0.54mg/kg,且是生物素利用率较高的原料之一。
日光照射、田地生长的紫花苜蓿含48ng/g维生素D2和0.63ng/g维生素D3;实验室内人工控制光照条件下,含80ng/g维生素D2和0.1ng/g维生素D3。畜禽所具有的一些生物活性和苜蓿较高的维生素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苜蓿及苜蓿提取物能够改善动物产品的色泽是和其中含量较高的类胡萝卜素有关,苜蓿提取物改善其体色,着色效果上优于合成色素加丽素粉红(虾青素)。
(4)矿物质 紫花苜蓿中矿物质元素含量是禾本科植物的6倍左右,其中钙1380mg/kg、镁2020mg/kg、钾20.1g/kg、铁230mg/kg、锰27mg/kg、锌16mg/kg、铜9.8mg/kg。高钙、高钾具有一定的强骨、降血压效果。镁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参与核酸代谢,维持细胞膜稳定。总之,这些矿物质元素促进了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配合日粮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5)生物活性物质 紫花苜蓿中含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苜蓿多糖、黄酮、皂苷、香豆素以及未知生长因子等。苜蓿皂苷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苜蓿皂苷是苜蓿产品的次生代谢物质,属五环三萜皂苷,是三萜类同系物的羟基和糖分子环状半缩醛上的羟基失水缩合而成,含量为2%~3%。苜蓿皂苷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和抗虫、溶血及抗营养方面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但最主要的是苜蓿皂苷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苜蓿多糖是从苜蓿茎、叶中提取而成的一种植物多糖,由酸溶性碳水化合物构成,包括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等。苜蓿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免疫调节作用,另外还有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和抗辐射等药理活性。
2.影响苜蓿草粉营养价值的因素
影响紫花苜蓿质量和营养价值的因素很多,如品种品系、刈割时期、刈割次数、干燥方式、病虫害防治以及土壤肥力等。牧草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苜蓿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通过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可以反映苜蓿营养价值的高低,其中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是反映苜蓿营养价值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
(1)品种和休眠级 苜蓿的品种不同,其植株高度、产量以及叶子的大小、多少也不同,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茎叶比不同,从而影响到苜蓿的营养价值。牛小平等比较了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营养价值,结果发现,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差异均显著,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相差7.1%,粗纤维含量相差8.5%。胡守林等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差异较大。也有研究报道,苜蓿品种不同叶片粗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但叶片粗蛋白质总产量无显著差异。
试验研究6个秋眠级1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对紫花苜蓿的年鲜草产量、株高等有较大影响,其中秋眠级别为4级的紫花苜蓿品种的年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5级,显著高于7级品种,但与2级、3级、8级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秋眠级为2级、3级、4级的紫花苜蓿品种较适合在郑州地区种植:不同茬次对其生长性能有更大的影响,其中第1茬的产量和株高最大,其次为第2、第3茬,第4、第5茬最低,前3茬占全年产量的80%左右,应加强对前3茬的管理。
(2)收割时期和刈割方式 苜蓿营养成分含量受收割期的影响很大,就粗蛋白质而言,随着生长期的变化呈急剧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急速上升。孙京魁等(2000)研究了不同收割期对苜蓿青干草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始花期刈割的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盛花期和结荚期,而粗纤维含量则极显著低于盛花期和结荚期。因此,紫花苜蓿的最佳刈割期为始花期,最迟不能晚于盛花期。用适时刈割的优质苜蓿青干草作为畜禽的饲料,可显著增加其生产力。
刈割是利用紫花苜蓿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刈割方式影响紫花苜蓿生物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研究发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苜蓿品种(1085)在45cm的刈割方式下鲜草产量最高,达到了86400kg/hm2,且显著高于30cm刈割和孕蕾期刈割;不同刈割处理对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在45cm刈割方式下,苜蓿的产草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蛋白质产量最高,因此苜蓿生产的最适宜刈割高度是45cm。
(3)干燥方式 牧草的干燥失水方式是影响牧草调制质量的关键因素,紫花苜蓿的干燥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在我国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是自然干燥法。用自然干燥法干燥的苜蓿,叶片及嫩枝极易脱落,而且营养物质的损失也非常大,严重影响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为此,学者们研究了烘干干燥、机械干燥、化学干燥等人工干燥方法,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董宽虎(2003)研究显示,机械干燥和烘箱干燥法得到的苜蓿叶粉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干燥法;且机械干燥和烘箱干燥法能够有效地保护苜蓿叶粉中的胡萝卜素,而自然晒干对苜蓿的胡萝卜素损失较大,三种干燥方法对苜蓿中胡萝卜素含量造成极显著影响。
(4)其他因素 除品种、收割期以及干燥方式外,苜蓿的营养价值还受到病虫害、施肥以及种子处理等因素的影响。病虫害不仅影响植株存活率,同时还严重影响苜蓿的品质。研究表明,褐斑病苜蓿叶片和健叶相比,其粗蛋白质、磷与粗灰分含量明显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呈增加趋势。王克武研究发现,适当施用硼肥、锌肥、钼肥能够提高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其中硼肥的作用最大。研究表明,用0.05%四氧化钼溶液浸泡苜蓿种子48h,能够提高苜蓿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
三、紫花苜蓿的利用技术
案例1.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肉兔增重效果的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40~45日龄、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近的新西兰白兔144只,按仔兔体重、性别随机分成试验1组、2组、3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0%苜蓿粉精料补充料+饲草;试验1组饲喂20%苜蓿草粉精料补充料+饲草;试验2组饲喂30%苜蓿草粉精料补充料+饲草;试验3组饲喂35%苜蓿草粉精料补充料+饲草。预试期5天,正试期30天。精料补充料由玉米、豆粕、苜蓿草粉、麸皮、米糠、酵母粉、贝壳粉、磷酸氢钙、食盐组成(表1-1)。
表1-1 试验精料补充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苜蓿干草粉为某公司生产的苜蓿草颗粒经加工而成,饲草为穗期黑麦草。苜蓿草粉干物质含量为90.60%、粗蛋白质14.58%、粗纤维29.39%、粗灰分9.15%。试验1组、2组、3组和对照组精料补充料的成本价分别为1.38元/kg、1.76元/kg、1.64元/kg、1.48元/kg。
(2)结果 增重情况,由表1-2可知,试验1组、2组、3组、对照组在试验期每组兔平均增重分别为386.19g/kg、603.18g/kg、566.37g/kg、458.8g/kg。试验2组增重最快,日增重达20.11g/kg,比对照组15.29g/kg提高31.5%;较试验1组的12.87g/kg提高56.26%,经检验,差异均极显著;比试验3组的18.88g/kg提高6.52%,但差异不显著。
表1-2 添加不同比例草粉对肉兔增重的影响
料重比和经济效益分析,由表1-3可知,料重比以试验2组最优,为3.32,分别比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降低28.60%、38.40%、14%,每千克饲料成本比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分别降低1.08元/kg 、1.74元/kg 、0.23元/kg ;每千克增重纯利比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分别提高了1.08元/kg、1.74元/kg、0.23元/kg。
表1-3 试验兔精料、草料消耗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3)分析与结论 日粮中添加30%的苜蓿草粉饲喂生长肉兔,日增重达20.11g/kg,比对照组的15.29g/kg提高31.52%;饲料报酬比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分别提高28.60%、38.40%、14.0%;每千克增重精草料成本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08元/kg。用30%苜蓿草粉饲喂生长肉兔不仅增重效果明显,而且饲料报酬高,饲料消耗也随着增重效果的提高而减少,经济效益相对提高。苜蓿草粉营养平衡、全面,能够很好地满足肉兔的生长发育要求,且适口性好,肉兔喜食。但添加20%的苜蓿草粉组日增重仅12.87g/kg,比对照组低2.42g/kg,结果表明,在肉兔日粮加入苜蓿草粉过少不能体现其优势。试验3组加入35%苜蓿草粉,日增重比加入30%苜蓿草粉组降低1.23g/kg,结果表明,生长肉兔日粮中加入30%的苜蓿草粉最适宜。
试验3组为不喂青草全喂精料,苜蓿草粉在日粮中的比例为35%,日增重18.88g/kg,比试验2组(30%苜蓿草粉)的20.11g/kg 减少1.23g/kg,料重比3.86高于试验2组的3.32,每千克增重成本6.34元/kg,比试验2组的6.11元/kg高0.23元/kg,这主要是试验3组不喂青草,与采食量较少有关,也表明在肉兔日粮中,草料加精料补充料的饲养模式最为理想,从饲养成本上考虑要优于全精料的饲养模式。
案例2.不同收获期紫花苜蓿草粉对肉兔增重效果的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兔的选择与分组,选择60日龄、体重相近的日本大耳兔12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半。试验前所有试验兔均进行内外寄生虫的驱除,注射兔瘟疫苗、兔巴氏杆菌疫苗和大肠杆菌疫苗,试验兔间的体况和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预试期5天,正试期60天。普通青杂草为野生青草。紫花苜蓿分别在盛花期、开花期和枯萎期收割,收割后阴干、粉碎,置于麻袋中备用;普通草粉的收集基本同苜蓿草粉,即将平时刈割的青杂草阴干、粉碎,置于麻袋中备用。其中试验Ⅰ组饲喂盛花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Ⅱ组饲喂开花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Ⅲ组饲喂枯萎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Ⅳ组(对照组)饲喂普通干草粉。每天饲喂4次,其中2次与饲料拌匀后饲喂,另外2次直接饲喂草粉,每天每只兔饲喂80g左右的草粉。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基础日粮配方:玉米30%、燕麦18%、麸皮36.5%、豆饼8%、菜籽饼5%、食盐0.5%、贝壳粉2%;其营养水平:消化能10.5MJ/kg、粗蛋白质15.1%、粗纤维3.9%、钙0.93%、磷0.6%。
(2) 结果 增重情况(表1-4),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的日增重分别为64g/kg、64g/kg和60g/kg,而对照组日增重为44.5g/kg,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增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试验Ⅲ组增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试验Ⅰ组、Ⅱ组、Ⅲ组间增重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各组公兔和母兔间的体重差异也不显著。
表1-4 试验兔增重情况
耗料及经济效益分析(表1-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每只兔平均收入38.4元、38.6元和36.0元,减去每只兔支出的饲料费7.92元,则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每只兔的毛利分别为30.48元、30.68元、28.08元;而对照组减去每只兔支出的饲料费7.38元,每只兔平均收入19.32元。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比对照组兔每千克增重可节省饲料费分别为0.70元、0.71元、0.56元;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比对照组的兔每只多收入11.16元、11.36元和8.76元,经济效益明显。
表1-5 耗料及经济效益分析
注:精料按1.20元/kg计,干苜蓿草粉按0.40元/kg计,普通草粉按0.10元/kg计,兔只按当时市价10.00元/kg计,每只兔平均每天饲喂0.1kg精料和0.08kg干草粉。
(3) 小结与讨论 本次对比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饲养管理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给生长兔分别饲喂盛花期、开花期、枯萎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与普通草粉比较,具有良好的增重效果,其中用盛花期、开花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的饲喂效果更好。紫花苜蓿属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特点。其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5%~25%、赖氨酸1.06%~1.38%,比玉米高4~5倍。据报道,牧草在抽穗开花前和开花期,其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本次试验中,对盛花期、开花期和枯萎期收集的紫花苜蓿干草粉进行了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6g/kg、167g/kg和133g/kg。
案例3.苜蓿草粉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法设计,根据苜蓿草粉添加量的不同设6个处理:0%(对照组)、20%(试验Ⅰ组)、30%(试验Ⅱ组)、40%(试验Ⅲ组)、50%(试验Ⅳ组)和60%(试验Ⅴ组),每个处理20只兔子,每个重复4只,共120只兔子。试验动物选用日龄为(35±2)天、体重(800±20)kg、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日本大耳白兔120只,按照体重基本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进行分组。预试期10天,正试期45天,其中1~15天为试验前期,16~45天为试验后期(表1-6)。
表1-6 不同处理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2)结果与分析 平均日采食量,由表1-7可知,无论是试验前期、试验后期还是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的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随着苜蓿草粉用量的增加,肉兔采食量依次下降(试验Ⅴ组除外),以试验Ⅰ组最高,试验Ⅳ组最低。但前期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后期试验Ⅲ组、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整个试验期的变化与试验后期相似。
表1-7 苜蓿草粉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平均日增重,试验前期和后期,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均比对照组高,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在前期,试验Ⅰ组到试验Ⅲ组之间,随着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加,日增重依次上升,而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下降;后期趋势与前期基本一致,但到试验Ⅴ组日增重才开始下降。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日增重也均高于对照组,但试验Ⅲ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著,与试验Ⅱ组、Ⅳ组、Ⅴ组间差异不显著。
料重比的变化趋势和平均日增重指标正好相反,各试验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比例的上升,料重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以试验Ⅲ组(前期)或试验Ⅳ组(后期)最低,试验Ⅰ组最高。在试验前期,试验Ⅲ组和Ⅳ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和Ⅴ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试验后期,试验Ⅰ组、Ⅱ组、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试验Ⅲ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Ⅳ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个试验期的变化趋势与试验前期基本相似。
苜蓿草粉对肉兔屠宰性能的影响,由表1-8可知,试验组的宰前活重均比对照组高,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各试验组之间比较,表现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除试验Ⅴ组的屠宰率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处理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和全净膛重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Ⅴ组的全净膛屠宰率与试验Ⅳ组差异显著,其余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1-8 苜蓿草粉对肉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各处理试验兔的肝脏指数随苜蓿草粉的添加比例增加而升高,其中试验Ⅴ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Ⅳ组,其余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脾脏指数与肝脏指数有相似的趋势,但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Ⅲ组、Ⅳ组差异不显著,试验Ⅴ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比较,以试验Ⅴ组最高,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并显著高于试验Ⅱ组、Ⅲ组、Ⅳ组。
经济效益分析,随着苜蓿草粉的添加,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依次升高,以试验Ⅴ组最高(表1-9)。然而,饲料增重成本正好相反,其中,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Ⅳ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Ⅴ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
表1-9 经济效益分析
苜蓿草粉对兔肉氨基酸的影响,氨基酸的组成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是反映兔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1-10可知,添加苜蓿草粉后,试验兔背部最长肌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随着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加,上述4 种氨基酸含量依次升高(试验Ⅴ组除外)。其中天冬氨酸含量,除试验Ⅰ组稍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比较,试验Ⅲ组、Ⅳ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Ⅴ组。
表1-10 苜蓿草粉对肉兔肌肉中氨基酸的影响
各组谷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天冬氨酸基本近似,但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尽管各试验组的甘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试验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Ⅳ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丙氨酸含量的趋势和甘氨酸相似,试验Ⅲ组、Ⅳ组的丙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添加苜蓿草粉后,各试验组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其中试验Ⅲ组、Ⅳ组、Ⅴ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随苜蓿草粉添加量的提高,赖氨酸含量也依次升高(试验Ⅴ组除外),但各组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尽管大多数试验组的缬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除外),但只有试验Ⅳ组、Ⅴ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各试验组缬氨酸含量随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升高依次上升,其中试验Ⅳ组、Ⅴ组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Ⅲ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Ⅰ组的苯丙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Ⅲ组、Ⅳ组、Ⅴ组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Ⅳ组、Ⅴ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试验组之间比较,试验Ⅳ组、Ⅴ组与试验Ⅰ组、Ⅱ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然而,试验Ⅲ组、Ⅳ组、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总氨基酸含量方面,试验Ⅲ组、Ⅳ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百分比,基本不受添加苜蓿草粉的影响,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3)结论 在断奶肉兔饲料中添加适宜比例的苜蓿草粉能够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分别以添加40%和50%的苜蓿草粉为佳。随着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大,肉兔肌肉内总氨基酸量、鲜味氨基酸有升高趋势,改善了肉的风味,提高了肉的营养价值。在肉兔饲料中添加40%~50%的苜蓿草粉可以降低饲料增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4.苜蓿提高长毛兔繁殖力的试验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选择12月龄左右、体重5kg左右、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泰山长毛兔母兔作为试验兔。试验分组:将100只母兔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兔50只,对照组50只,预饲期10天,试验期90天。饲养管理:兔舍为单列式,每舍一兔,专人饲养管理,记录母兔发情、配种、产仔及仔兔生长发育情况。兔自由采食、饮水。种公兔全部为12~18月龄经测定为优秀的公兔。两组母兔配种时调配使用。日粮组成,玉米25%,苜蓿粉35%,麸皮10%,豆饼10%,糟渣类20%,食盐0.3%,维生素、矿物质适量。对照组用35%野草粉代替苜蓿粉。
(2) 结果 苜蓿和野生草粉营养成分比较(表1-11),苜蓿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4%、0.9%,比草粉的8.9%、0.4%提高11.5%和0.5%,粗纤维含量苜蓿比草粉低4.4%。说明苜蓿不仅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
表1-11 苜蓿野生草粉营养成分比较
对长毛兔母兔繁殖力的影响(表1-12),试验组(苜蓿)比对照组(草粉)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45日龄断奶成活数、断奶个体重分别增加23.5只、49只、72.78g/只、165.28g/只、47.5只、120.14g/只。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平均断奶活仔数比对照组增加0.95只,差异极显著。
表1-12 对长毛兔母兔繁殖力的影响
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表1-13),试验组比对照组每窝成本增加了1.58元,提高了3.12%,窝平均产值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14.25元,窝均纯利润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12.39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5.13%。
表1-13 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
注:饲料单价按玉米0.8元/kg、苜蓿粉0.8元/kg、野草粉0.3元/kg、麸皮0.5元/kg、豆饼1.2元/kg计;长毛兔价格每只按15元计;饲料消耗按颗粒料计。
(3)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营养成本,还是长毛兔的繁殖力、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多项指标看,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饲喂长毛兔,繁殖力强,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案例5.富硒钴苜蓿草粉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方法 试验兔选用新西兰大白兔40日龄断奶幼兔210只,公母各半,试验初体重为0.70~0.82kg。可供试验3种紫花苜蓿草粉分别为富硒紫花苜蓿草粉(A)、富硒钴紫花苜蓿(B)和普通紫花苜蓿(C)。普通苜蓿草粉中硒和钴的含量分别为1.59mg/kg和2.25mg/kg,富硒紫花苜蓿草粉(A)中硒和钴的含量分别为16.62mg/kg和3.93mg/kg,是普通苜蓿草粉(C)的10.5 倍和1.7 倍,富硒钴紫花苜蓿草粉(B)中硒和钴的含量分别为13.18mg/kg、5.00mg/kg,是普通苜蓿草粉(C)的8.3倍和2.2倍。
试验分5个处理组(M0、M1、M2、M3、M4),常规饲料占日粮的85%,试验组(对照组)苜蓿草粉占15%。常规料成分为玉米、麸皮、豆粕、葡萄糖,以及少量的盐、磷酸氢钙、复合维生素、酶制剂以及微生态制剂等。15%的苜蓿草粉是由A、B和C三种苜蓿草粉单独或者配合组成的,每种草粉的添加量设计为5%、10%和15%,由此设计形成了M0~M4的5个处理(表1-14),并且每个处理设计3次重复。
表1-14 试验设计模式
经过测定,添加5%的苜蓿草粉后,日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表1-15)符合幼兔的营养和能量需要;另外,常规饲料中硒的含量为0.049mg/kg,钴的含量为0.215mg/kg。添加3种牧草后,饲料中硒的含量增加为0.28~2.54mg/kg,没有超过3.00~4.00mg/kg的中毒范围,不会出现硒中毒现象;饲料中钴的含量在0.52~0.93mg/kg,属正常范围,不会引起家畜中毒。
表1-15 不同试验处理中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2)试验结果与分析 富硒和富硒钴苜蓿草粉对幼兔生长的影响,在第1周M1的绝对日增重最大为41.6g/天,与M4(40.5g/天)间无显著差异性,M2和M3分别为32.4g/天、35.5g/天,M1、M2、M3、M4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表1-16)。相对日增重同绝对日增重相似,M4值最大,为0.0276kg/天,其次为M1、M3和M2,对照组(M0)最小(0.0225kg/天),这说明在幼兔饲料中添加10%和15%富硒苜蓿草粉效果最好,添加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不及富硒苜蓿草粉,但两者均比对照要好。在第2周M2 的绝对日增重最大(38.2g/天),其次为M3、M1和M4,三者日增重分别为35.9g/天、30.0g/天和28.8g/天,M1和M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M0)最小(21.2g/天),与其他4个处理间均有显著的差异。就相对日增重而言,M2值最大(0.0250kg/天),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M3和M1,其值分别为0.0223kg/天、0.0210kg/天,相互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对照组(M0)最小(0.0144kg/天),与其他4个处理间均有显著的差异(表1-17)。从以上分析可知,添加富硒苜蓿和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仍然比对照要好。
表1-16 幼兔的绝对日增重情况单位:g/只
表1-17 幼兔的相对日增重情况
在第3周对照组(M0)的绝对日增重和相对日增重分别是36.6g/天和0.0258kg/天,显著地高于4个处理。M1和M2的效果好于M3和M4。这说明在第3周,施用15%水平的硒肥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好于10%的水平,但两者的效果不及对照。在第4 周就绝对日增重而言,M2值最大,32.3g/天,其次为M3(32.2g/天),两者之间无显著的差异,再次为M4、M1,分别为25.8g/天、23.1g/天,对照组(M0)(20.0g/天)最小。就相对日增重而言,M2值(0.0167kg/天)最大,其次为M3(0.0160kg/天),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性。对照组(M0)值(0.0120kg/天)与M4(0.0123kg/天)之间无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在第4周,施用10%水平的硒肥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明显地好于对照。
在第5周就绝对日增重而言,在M2~M4的4个处理中,M1值(36.3g/天)最大,其次为M3(28.8g/天);就相对日增重而言,M1值(0.0129kg/天)最大,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这说明在该周施用15%水平富硒苜蓿草粉效果明显地好于其他处理。在第6周,无论是绝对日增重,还是相对日增重,M3值最大,分别为31.6g/天、0.0130kg/天,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他几个处理的效果均不及对照组。这说明在该周施用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不及前几周。在第7周,无论是绝对日增重,还是相对日增重,M2值最大,分别为52.1g/天、0.0216kg/天,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其次为M4,绝对日增重和相对日增重分别为48.5g/天、0.0194kg/天,M2值与M4值之间无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在该周,施用15%的富硒钴苜蓿草粉效果显著。
在第8周,绝对日增重仍然是M2值最大,为42.4g/天,与其他处理间有显著的差异;其次为M1(37.7g/天)和M4(37.4g/天),两者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就相对日增重而言,M1和M2分别为0.0157kg/天、0.0153kg/天,相互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显著地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M4(0.0132kg/天)和M3(0.0131g/天)之间无显著的差异性,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0071kg/天)。在这1周,在兔饲料中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的效果非常好,其中添加15%的效果好于添加10%的水平。从整个8周的饲喂效果看,M2的绝对日增重值最大(32.2g/天),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其次为M3与M4,对照组(M0)最小(24.7g/天),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同样,M2相对日增重值也是最大(0.0253kg/天),与M1(0.0243kg/天)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对照组(M0)(0.0214kg/天)和M3之间无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幼兔生长的前2周,在饲料中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后,效果非常突出,绝对日增重平均分别提高了46.1%和47.3%,相对日增重平均分别提高了24.3%和33.5%,很明显,添加富硒苜蓿草粉的效果好于富硒钴苜蓿草粉的效果,而且添加15%的效果好于10%的效果;从第3周到第6周中,添加富硒或富硒钴苜蓿草粉的效果明显不如对照组,其相对日增重平均分别下降了38.5%和31.2%,其中以第3周和第6周表现最明显。在7~8周的添加饲喂中,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后,增重效果又非常突出,其相对日增重平均分别提高了61.4%和87.9%,后者效果好于前者。在添加富硒钴苜蓿草粉中,15%的添加效果明显好于10%的添加效果,两者的相对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22.3%、52.4%,前者为后者的2.3倍。从整个饲喂情况看来,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15%添加量的效果明显地好于10%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草添加量在15%的情况下分别使幼兔的相对日增重提高13.6%、18.2%。两种草添加量在10%的情况下幼兔相对日增重没有明显变化或略有下降。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不能连续使用,应该每添加两周停3~4周后再添加效果会更好。
幼兔饲料转化情况,经过8周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表1-18),M0 的料肉比最大,为3.20,与M4(3.18)和M1(3.10)之间无显著差异;M2值(2.99)最小,与M3(3.05)之间无显著差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添加10%和15%的富硒钴苜蓿草粉均可降低家兔的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但是其效果是有差别的。和对照组相比,添加10%和15%的富硒苜蓿草粉分别能使料肉比降低0.6%和3.1%,效果不突出;而添加10%和15%的富硒钴苜蓿草粉分别能使料肉比降低4.7%和6.6%。这说明单独添加富硒苜蓿草粉的效果远不如富硒钴苜蓿草粉,不能明显降低料肉比;富硒苜蓿草粉15%的添加效果好于10%的添加效果。
表1-18 苜蓿草粉对幼兔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3)讨论与小结 在幼兔饲料中添加5%~15%的富硒和富硒钴的紫花苜蓿草粉后,幼兔生长好,饲料转化率高,安全且没有副作用,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在幼兔生长的前2 周,在饲料中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后,增重效果突出,其中绝对日增重平均分别提高了46.1%和47.3%,相对日增重平均分别提高了24.3%和33.5%,这说明在断奶幼兔日粮中及早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对于促进幼兔生长,加强饲料转化是非常必要的。
在整个8周的试验中,添加10%和15%的富硒苜蓿草粉分别能使料肉比降低0.6%和3.1%,而添加同量的富硒钴苜蓿草粉分别能使料肉比降低4.7%和6.6%。另外,富硒苜蓿草粉和富硒钴苜蓿草粉在添加量为15%的情况下,增重效果最好,幼兔的日增重平均提高13.6%和18.2%。整个试验证明,在幼兔饲料中添加富硒钴苜蓿草粉的效果好于添加富硒苜蓿草粉的效果,15%添加量的效果明显地好于10%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幼兔饲料中不能连续添加富硒或者富硒钴苜蓿草粉,间隔添加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