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学习做人做事做文章

群工局 张晓松

《摆脱贫困》初版于1992年7月,首次再版于2014年8月,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有关讲话和文章,共29篇,12.1万字。已故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为此书作序,习近平同志作跋。

《摆脱贫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该书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坚定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摆脱贫困》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初,距今已过去25年。在这既短暂也漫长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迁,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巨龙崛起腾飞于世界之林,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光飞逝,不计其数的人和事湮灭其中,但是当下翻开《摆脱贫困》,依然让每一个关心中国、关注民生的人心生感动、不觉过时。《摆脱贫困》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贯穿着当代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顽强奋斗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理,予读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极大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激励。作为一个国家部委机关的普通中层干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细读《摆脱贫困》,得到的是终身受益的真知灼见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从《摆脱贫困》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一)做一名心系群众的党员干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并把它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群众路线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并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就。

习近平同志无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摆脱贫困》全书洋溢着强烈的“民本”思想和群众观。单就成书而言,《摆脱贫困》本身就是习近平同志早期为民服务生动实践的“记录本”“日记本”。《摆脱贫困》收录的29篇文章,全部都是习近平同志围绕闽东地区经济建设、脱贫致富的实践体会和深切思考。习近平同志在《跋》中自述:“我在闽东地区工作了两年,虽也与闽东全体干部、群众一起,付诸相当努力,然而我心难安。对脱贫事业这个需要几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来说,我的努力毕竟时者甚短,功者甚微……我在闽东的改革开放之志未酬,‘欠账’之感确常系于心、难以释怀。今天所以敢于不揣浅见将在闽东的讲话、文章公之于世,多少是一点还账的意思。”可以说,没有心系群众的真情实感和发展民生的奋斗历程,就不可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就不可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下这么多的好文章。

习近平同志把“密切联系群众”视为干部的基本功。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习近平同志说:“……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为人民办事,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就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干部都应当苦练这一基本功。”在《摆脱贫困》收录的《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等一系列文章中,习近平同志反复论述这一观点。习近平同志这些关于群众观点的精辟论述,来源于他自觉的行动和持续的实践。1988年刚从福建厦门调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面对当时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即大力倡导“四下基层”(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要求。“四下基层”为当地群众办了大量实事,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欢迎。当年习近平同志乘车近3个小时、步行2个多小时,三进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与群众一道商讨解决发展难题,令当地老百姓感念至今。1990年,习近平同志离开宁德到福州任市委书记,但他倡导并实践的“四下基层”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和有效载体,继续得以继承和发扬,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的文章和实践,堪称党员领导干部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良好典范和鲜活教程,发人深省,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细嚼其中之味、长做追随之人。

(二)做一个目光远大的党员干部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远大的目光、开阔的视野,不善于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就难以找准方向、抓住着力点,就难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拨开迷雾、坚定正确道路。

读《摆脱贫困》收录的文章,处处让人感受到习近平同志高人一等的先进理念、高瞻远瞩的突出特质。事关宁德发展、稳定、改革等各个方面,习近平同志都能从全国、全省的角度去辩证地理解和分析,站位高、全局观强,充满远见卓识。谈到脱贫,习近平同志认为:“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跋》)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德上任,1988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后,即撰写了《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提出了“弱鸟先飞”的思路,深入论证了如何具备“先飞”意识、“飞洋过海”的艺术、怎样“羽翼丰满”、要有“鸿鹄之志”几个重大问题,令人眼前一亮有如醍醐灌顶。谈到闽东地区农业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要走一条大农业发展的路子……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走一条大农业发展的路子》)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习近平同志敏锐地谈到:“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在谈到闽东教育问题时,习近平同志在已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上,深刻地洞察到问题所在。习近平同志说:“历史地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年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可以引以为豪的……但是不是就可以沾沾自喜了呢?我看不能!用新的教育观来衡量,我们只能多几份忧患意识。什么是新的教育观呢?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这些生动精妙、鞭辟入里的观点,放到今天来看,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贯穿全书的核心是闽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习近平同志说:“我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商品经济建设观念,不能搞‘政治、经济’两张皮……要搞‘经济大合唱’……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主旋律,从来没有不朝思暮想经济建设而能搞好经济建设的……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时间只能用在经济工作实践上。”在《提倡“经济大合唱”》中,习近平说:“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也有主旋律——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干工作,主次不分,不抓住根本,那就是‘瞎忙乎’……如果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那非唱‘砸锅’不可。”在即将离开宁德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时,习近平同志仍然“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与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临别座谈中说:“经济是基础是中心。经济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政治稳定的基础,我们要牢牢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习近平同志谈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绝不限于宁德一隅,更有其高远的眼光。在《跋》中,习近平同志透彻地写道:“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同志这样的全局观、高视角,这种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核心问题的能力并且以“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在不断实践中努力提高。

(三)做一个务实肯干的党员干部

崇尚实干,是习近平同志的鲜明特征。习近平同志自述道:“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跋》)《摆脱贫困》的所有文章,都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而是基于习近平同志的工作实践,进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出来的。

《摆脱贫困》中有一篇题为《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文章,鲜明地表达了习近平同志力倡务实的思想。习近平同志写道:“滴水终究可以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这些精彩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务实精神。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同志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能同别人盲目攀比,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并指出仅靠几个大项目来脱贫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应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强调扶贫“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在经济建设中要克服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这是尊重规律的体现。同时,习近平同志认为尊重规律并不等于把自己束缚起来,还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新形势带来的新事物、新规律。

在《从政杂谈》中,习近平同志告诫道:“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最后变成‘壳里空’……世界上没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在‘做大事’上,青年干部都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这些金玉良言,对读到此篇章的青年干部而言,确如当头棒喝令人警醒。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肯干,永不过时。习近平同志用自身的言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实干家的伟大风范,激励我们踏实前行。

(四)做一个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

坚定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必修之课。在革命战争年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内心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忍受饥寒、不畏残暴、追求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在当前和平建设年代,坚定的理想信念依旧是共产党员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抵制诱惑、拒腐防变最坚固的堡垒。

读《摆脱贫困》,从多处都能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不久,就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理念,提出“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不仅可以“先飞”,还可以“飞洋过海”“羽翼丰满”,这些观点理论,让人充分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带领闽东地区加快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习近平同志在一篇题为《把握住新的机遇》的访谈录中,有“要淡化贫困县意识”的精彩论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松柏何须羡桃李’,我们不是事事不如人……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县如何如何贫困……我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看到成绩,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继续扎扎实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我主张敢为天下先,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树立起‘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再如《闽东之光》中,习近平同志说:“什么是闽东之光呢?我想,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有句成语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很有讽刺的味道。其实,如果王婆的瓜确实是好的,有它的特色,为什么不能自卖自夸呢?这也是一种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我们也不妨做做王婆。”这样的言语,不仅让人拍案叫绝,从中散发出来的思想光辉,更让人充分感受到习近平同志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联想起前几年某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居然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予以祝贺。两相比较,可谓判若云泥。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习近平同志说:“面对困难怎么办?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临阵退缩,还是知难而进,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去迎接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我觉得越是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选拔干部就要在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上见高低。”

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着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始终满腔热情、兢兢业业,为闽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夙夜在公、克己奉献,取得了突出成就,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从《摆脱贫困》学习如何正确地开展工作

(一)夯实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作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毛泽东同志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于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可谓是每一位机关干部、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然而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是否正确、调研效果是否实实在在、调研水平是否随着调研实践不断提高,在不同干部中则存在巨大的差异。

习近平同志也是极端注重调查研究的。2011年11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即以《谈谈调查研究》为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还强调了调查研究必须注意的一些工作方法,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等。而细读《摆脱贫困》,则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习近平同志对于调查研究,始终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成果斐然。习近平同志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自述道:“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摆脱贫困》中的多篇文章,都是习近平同志的“调研报告”,是习近平同志遵循正确的调研方法、怀着真挚的为民情怀、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后形成的工作成果。习近平同志还在《为政杂谈》一文“青年干部四忌”中告诫道:“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该不该烧,什么时候烧适宜,都要从实际出发。要多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后审时度势,该烧则烧,不该烧决不要赶时髦,勉强‘烧火’……‘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

习近平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观点和生动实践,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方法论和行动典范,对我们夯实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大有裨益。

(二)学会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员干部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工作。在工作中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在总体形势有利时敏锐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也要在面临不利局面时睿智地探索到蕴含的机遇。

《摆脱贫困》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待问题、研究和处理工作。《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和《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两篇文章最为集中地展示了这一点。在《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中,习近平同志从“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闽东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中,习近平同志从“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紧缩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多办事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四个方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念来研究和解决闽东财政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分析十分透彻。《摆脱贫困》其他多文多处,亦大量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关于辩证唯物法的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提出“弱鸟先飞”的理念是一例,倡导“闽东之光”又是一例。再如1988年10月,在国家治理整顿的大环境下,习近平同志在题为《把握住新的机遇》的访谈录中说:“当前国家抓治理整顿,对宁德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头确有影响。但我们也看到,治理整顿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治理整顿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是为了使经济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所以,治理整顿对本地区的经济不但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给我们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十分复杂而多变的。任何一个领域的工作人员,不掌握一定的辩证法,不懂得以统筹辩证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一定是会碰钉子、走弯路的。只有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才能看得准、看得透,才能看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得广、看得全。这一点,也是细读《摆脱贫困》的一大收获。

三、从《摆脱贫困》学习如何行文写作

(一)追求朴实无华、纯净如水的清新文风

《摆脱贫困》是一本很耐读、很吸引人的书。翻开《摆脱贫困》,就令人感觉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即使是对经济工作不感兴趣的读者,也不会对里面的文字生厌,反而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摆脱贫困》中的文章文字,都是朴实无华、纯净如水的,没有丝毫八股说教的味道。我们知道,世纪之交,形式主义已悄然成为党内一大“恶疾”。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他还说:“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

而在《摆脱贫困》中,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这些问题一概看不到。《摆脱贫困》中的文章标题都很接地气,既平实而又高度凝练,如《弱鸟如何先飞》《提倡“经济大合唱”》《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把心贴近人民》等,有别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官样文章标题。文中没有平淡平庸的空话套话,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官腔大话,更没有令人厌弃的假话废话,所有的文字紧扣主题,宜长则长,宜短则短,精炼、生动、充满智慧、入木三分。习近平同志把深刻的道理用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令人如沐春风。这样的文风和功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二)妙喻和恰当的引经据典给文章增光添彩

《摆脱贫困》文字朴实,但朴实绝不同于干巴无味,相反,《摆脱贫困》中妙语连珠,读了令人感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一是善于比喻。如书中开卷之作《弱鸟如何先飞》,把贫困的闽东比作“弱鸟”,然后把思路拓展到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态势下,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怎样丰满羽翼?最后归结到“鸿鹄之志”。文章用“弱鸟先飞”比喻“老、少、边、岛、贫”的闽东的发展之道,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满了说服力。再如《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的两个比喻非常贴切。其一是“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也有主旋律——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另一个比喻是关于要求“经济大合唱”讲协调、讲配合。他说:“这就好比一场足球赛。当今世界高水平的足球赛,仅讲个人技术水平,单靠个人的脚下功夫,恐怕已经不合潮流了。破门主要靠队员们的有机配合,配合意识已经成为绿茵场上重要的战术意识。”还有用“滴水穿石”比喻“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在《从政杂谈》中,用“芝麻官,千钧担”来形容县领导的工作,“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在《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中,用“路与桥”来比喻领导干部的责任与作用。这些比喻比比皆是,都非常精妙形象。二是合理运用经典,信手拈来,天衣无缝。如,在谈到领导的度量时引用了“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谈到闽东与发达地区差距时引用了“松柏何须羡桃李”;谈到清正廉洁时引用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谈到“行动至上”时引用马克思说的:“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些引文,都极为贴切精彩。

这样的能力和水平绝非凭空得来的,一定是在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中得到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不仅要学习在行文写作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技巧,更要把学习视为人生第一要务,不断充实完善,否则也只能是邯郸学步、贻笑大方。

(三)坚持笔耕不辍大有裨益

毛泽东同志曾经要求党的领导要亲自动笔写报告、写社论。因为领导干部写文章,可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总结经验的好学风、好作风,确实应该提倡。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习近平同志是这方面的典范和楷模。《摆脱贫困》共29篇文章,时间跨度从1988年9月到1990年5月,共18个月,平均每月1.6篇。这29篇文章,只是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撰写文章的一小部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还坚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短论,历时四年多,发表文章232篇,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的勤勉和理论文章的多产。

动手写文章,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需的一项基本功。我们也应该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更加勤奋一点,坚持笔耕不辍,反复锤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理论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摆脱贫困》的《跋》中,习近平同志自评道:“我也明知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未来可能讲更有意思的话,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壮丽的事业,但今天只是今天,我只提供一份我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他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本,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遗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证明我们前进得很快。”时隔25年,读此段文字,不禁令人深有感触。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正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讲更有意思的话,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壮丽的事业”。这本名为《摆脱贫困》的册集,真实地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多年前的奋斗历程和思想,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整体,有始终如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如一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追求,始终如一的务实态度和清新文风。正因如此,《摆脱贫困》不仅没有“被人遗忘”,反而愈加沉淀出隽永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