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住院会引发患儿的各种心理问题,而曾有负性心理反应住院经历的患儿,再次入院后其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得更为严重,表现为对治疗和护理难以配合,依从性差。由于发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疾病的成因和后果、住院和各种治疗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了解各年龄段的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心理反应有助于帮助患儿尽快适应疾病和住院导致的变化,尽量避免患儿产生负性的心理反应。

一、各年龄期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及对住院的心理反应

(一)各年龄期患儿对疾病的认识

1.婴幼儿期

6个月以内的患儿,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一般比较平静,较少哭闹。婴儿出生2个月后,开始注视母亲的脸并会微笑,该阶段是婴儿和母亲开始建立信任感的时期,若住院,则使此过程中断。同时,婴儿因住院而减少外界有益的刺激,感知觉和运动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6个月后婴儿能认识自己的母亲,开始认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恋性日趋增加。故6个月至1岁的患儿住院反应较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分离性焦虑,哭闹、寻找父母、避开和拒绝陌生人,亦可有抑郁、退缩等表现。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比婴儿更为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害怕被父母抛弃;受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易被误解和忽视;幼儿自主性开始发展,对住院限制其活动而产生孤独感,并表现出侵略性和攻击性行为等反抗情绪;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即倒退出现过去发展阶段的行为,如吸吮自己的拇指或咬指甲、尿床、吸吮奶嘴、要抱、不肯离开父母单独玩耍、过度依赖等,这是逃避压力常用的一种行为方式。

2.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患儿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名称有所了解,易将疾病和痛苦认为是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惩罚。

3.学龄期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学龄期患儿开始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认识,能听懂关于疾病和诊疗程序的解释。

4.青春期

个性基本形成,心理适应能力较强,但情绪容易波动。住院后常常不愿意受医护人员过多的干涉。

(二)患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

(1)住院使患儿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由于医院规章制度的限制和各种诊疗措施,患儿常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①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指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分离性焦虑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包含反抗期、失望期、否认期。

②失控感(loss of control):是一种对生活中和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住院期间的各种诊疗活动常使患儿体验到失控感,不同年龄段住院导致失控感的原因和后果也有所不同。

(2)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 对疼痛的恐惧在各年龄段都是相似的,但幼儿及学龄前期患儿会害怕身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对侵入性操作和手术过程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3)羞耻感和罪恶感 婴幼儿和学龄前患儿易将患病和住院视为惩罚,如错误观念得不到纠正,随着学龄后期道德观念的建立,患儿会产生羞愧、内疚和罪恶感等心理反应。

2.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1)入院前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教师应等对患儿进行医院作用和功能的简单介绍,注意引导患儿对医院的正确理解,禁止用住院或者诊疗行为恐吓患儿,使其对住院和诊疗行为产生恐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参观医院,学习简单的健康知识,有利于患儿理解住院的目的,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2)减少分离 有条件时,应鼓励父母和照顾者对住院患儿进行陪护,护士应注意满足陪护者的生活需求,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当住院导致的分离不可避免时,护士应与家长协作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分离。

(3)缓解失控感 在不违反医院规定和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儿自由活动有条件时,可尽量保持患儿住院前的日常活动。如让患儿收看其喜欢的电视节目、从事其喜爱的娱乐活动等。在诊疗活动中,护士也可提供一些自我决策的机会缓解失控感。但要注意,护士在提供选择时,应避免询问患儿不能进行选择的情景,例如询问患儿“要不要打针?”,会让患儿觉得可以不打针,应该询问患儿“要打针了,你想坐在凳子上打,还是躺在床上打呢?”。

(4)应用游戏或表达性活动来减轻压力 游戏不仅有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在住院时也有助于患儿应对住院带来的各种压力。

二、家庭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罹患疾病和住院会使家庭进入应激状态,家庭会做出调整,以应对危机,良好的家庭成员适应能帮助和支持患儿应对疾病,并维持正常、健康的家庭功能。

(一)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

1.父母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

(1)否认和质疑 在患儿确诊疾病和住院的初期,家庭处于震惊和慌乱中,如果患儿的疾病较为严重,父母往往对患儿的确诊表示质疑和难以接受。

(2)自责和内疚 患儿父母通常会寻找疾病的原因,如有线索提示父母有任何行为或因素导致患儿患病及病情加重,特别是当患儿病情严重时,父母常会感到自责和内疚。

(3)不平和愤怒 父母可能会感到不平和愤怒,并将这种愤怒向其他家庭成员和护士发泄,引发患儿父母与家庭成员和护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痛苦和无助 在目睹患儿忍受病痛和接受痛苦的诊疗程序时,父母会非常痛苦,面对压力不知所措,产生无助和孤独感。

(5)焦虑和悲伤 患儿预后的不确定性,会让家庭成员产生焦虑、担忧和预期性的悲伤,严重时会产生心理障碍,以至于影响生理功能。

2.兄弟姐妹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

对于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患儿住院的初期,兄弟姐妹可能会为过去与患儿打架或对其不够友爱而感到内疚,并认为他们的某些行为导致了患儿的疾病。兄弟姐妹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表示担忧,害怕自己患上类似疾病,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随着患儿住院时间的延长,兄弟姐妹可能嫉妒患儿独占了父母的注意力和关爱,甚至产生怨恨。

★考点提示: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

(二)住院患儿的家庭护理

儿科护理强调以家庭为中心,护士应与患儿家庭合作,帮助家庭应对危机,维持正常的家庭功能。护士应评估各个家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1.对患儿父母的支持

向父母介绍医院的环境、工作人员,讲解疾病的知识,解释患儿的情况,用药的目的等。鼓励父母探视患儿或陪护患儿,并提供父母院内陪护的各项便利措施,如陪护的床、简便的生活设施等。鼓励和提醒父母休息、活动和摄取足够营养,以保持身体健康,更好地帮助和支持患儿。提醒或与家庭成员讨论,安排家庭成员轮换陪护照顾患儿,使父亲或母亲能得到休息。鼓励父母参与患儿的护理,并指导父母照顾患儿。向父母提供医院的电话和联系方式,在父母有疑问的时候可以与医院联系。安排充足的时间与父母沟通,使用开放性问题向父母提问,倾听患儿父母的感受,减轻父母内心的压力。

2.对患儿兄弟姐妹的支持

鼓励和提醒父母向患儿的兄弟姐妹解释患儿的情况,并公开讨论,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使疑惑能获得解答,避免兄弟姐妹自觉被家庭隔绝在外。允许兄弟姐妹到医院探视患儿,或通过电话与患儿交流,如果兄弟姐妹不能到医院探视,可以给其提供患儿的照片;如能到医院探视,应注意向兄弟姐妹介绍医院的环境和设备,避免其产生恐惧或发生意外。鼓励兄弟姐妹参与对患儿的护理。鼓励家庭集体活动,如家庭聚餐、集体游戏等。帮助父母理解、应对患儿兄弟姐妹所经历的反应。如果兄弟姐妹有内疚感,应注意评估,给予关注。如果内疚感持续存在,则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