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特点

2.3.1 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根据城镇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从城镇建设的全局出发,综合进行城镇规划,统筹安排城镇建设,逐步改善广大城镇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重点规划和建设好集镇,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镇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基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就业的机会,避免农民大量流入城市,为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积极创造条件。在这个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加强领导,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统一规划、综合发展、依靠群众、勤俭建设的道路,根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和富裕程度,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把城镇规划建设好。

2.3.2 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

编制城镇规划应贯彻下列原则:(a)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b)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城镇用地的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c)从实际出发,制定建设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提高;(d)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e)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f)结合自然条件、历史文物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地方风格的城镇景观。

2.3.3 城镇规划的工作特点

城镇规划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涉及政治、经济、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内容广泛而复杂。为了对城镇规划工作的性质有比较确切的了解,必须进一步认识城镇规划的工作特点。

(1)综合性 城镇规划需要统筹安排城镇的各项建设,由于城镇建设涉及面比较广,包括有农、林、牧、副、渔、工、商、文、教、卫等各行各业;又涉及人们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要通过规划工作把这样繁杂、广泛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统一在城镇规划之内进行全面安排、协调发展。因此,城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当考虑城镇建设条件时,就涉及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范畴的问题;当考虑城镇性质、规模时,又涉及大量的技术经济工作;当具体布置各项建设、研究各种建设方案时,又涉及大量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至于城镇空间的组合、建筑的布局形式、城镇面貌、绿化的安排等,则又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处理的。而这些问题都是密切相关,不能孤立对待的。城镇规划不仅反映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发展计划,而且还综合各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各单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矛盾。这就要求规划工作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能树立全局观点,具有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政策性 城镇规划几乎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在城镇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方针政策。例如,城镇性质、规模,生产项目配置,宅基地以及公共建筑指标等,都不单纯是技术和经济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城乡关系、消费与积累比例等重大问题。另外,就城镇建设的项目而言,它包括有国家的、集体的,还有农民个人的,其中主要是集体的和个人的。因此,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要调动和保护集体、农民个人对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要把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吸引和汇总到城镇规划中来。因此,城镇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政策观念,努力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并能在规划工作中认真地贯彻执行。

(3)地方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风俗习惯和建设要求都不相同,每个城镇在国民经济中的任务和作用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条件,尽管城镇之间个别条件相似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不可能找到条件完全相同的城镇。这就要求在城镇规划中具体分析城镇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反映出当地城镇特点和民族特色,决不能“一刀切”。因此,城镇规划又具有地方性的特点。

(4)长期性 城镇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及长远的城镇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城镇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也是在变化着。因而,城镇的规划方案由于人们认识的不同和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准确地预计,必须随着城镇发展因素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和完善,不可能固定不变。因此,城镇规划还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虽然规划要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但每一时期的城镇规划方案,还是根据当时的政策和建设计划,经过调查研究而制定的,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作为那个时期指导城镇建设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