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共产党探索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基本经验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变化,奠定了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今后发展的基础和走向。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是个全新的事业,所以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给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与启示。总结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将会进一步增强信心,从而在党的领导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当前非常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持其先进性。任何阶级的政治组织,都有反映自己阶级利益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才能成为先进的政党,才能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然要以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党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及它的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性,才能使精神文明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根据新的变化了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统一论者。江泽民指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我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一种态度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只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甚至误党误国;而第二种态度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根据革命与建设的特点,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突出强调了理论创新的作用,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指导意义。总之,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但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至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前提。

(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坚决抵制“左”的思想文化倾向

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左”的思想文化倾向一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力,十年“文革”就是其最高表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要使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先进性并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坚决抵制与摒弃精神文明建设中“左”的思想倾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文化方针与政策。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政治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同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状态相适应,而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把只有在社会主义发达阶段甚至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普遍实践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硬要在现实社会予以推行。过去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在于离开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实际,超越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忽视了社会主义文化与共产主义文化的区别,用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或共产主义阶段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来评价广大群众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成为衡量现实社会的文化标准,以至于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结果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其次,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党领导的其他各项工作一样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展开。如果离开这一中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方向,丧失其自身的物质基础。过去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主要失误就是偏离了精神文明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路线,长期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使文化建设走入了误区。

再次,坚持摒弃以政治批判方式进行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以政治批判方式进行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无疑会造成政治对文化的专制。用政治意识形态的有色眼光去看待文化,会阻碍文化建设的进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着血的教训的。在“文革”期间,以政治批判方式进行文化建设,许多社会学科被简单地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画上等号,并被贬斥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而被打入冷宫,国外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被一概拒之门外。在文化领域展开全面批判,许多优秀知识分子被当成资产阶级分子批判,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扼杀,给我国文化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践证明,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会形成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大好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先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最后,必须根据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用新的方式和方法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摒弃“左”的、僵化的观点与思想,不断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顾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固守“左”的教条思想,用僵化的眼光去看待发展了的实践,把革命战争年代的对敌斗争方式用于和平年代,套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靠人为地发动阶级斗争与搞群众运动推动文化发展,结果反而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三)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报告大会上,江泽民指出: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等方面,知识分子负有极其重要的职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进步知识分子的奋斗史。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黑暗中摸索,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寻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充分表明了他们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主力军的地位。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开明的中国知识分子总结经验教训,大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呼吁人们“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开了学习西方的先河,然而随着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从物质文化的狭隘视野中解脱出来,迫切要求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经过辛亥革命,中国的封建帝制被推翻,然而,之后的共和制度并没有给中国注入生机。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变革不能只局限在生产力和政治制度方面,更应触及其背后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由此,他们开启了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的先进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他们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应尊重与支持知识分子创造先进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任何时代先进文化的创立,都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主体条件,在这方面知识分子具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优势,他们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吸收和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向全社会传播和辐射,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集散地。这种优势就决定了知识分子是创造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体,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管是革命时代,还是建设时代,知识分子都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离开知识分子的创造活动,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长足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尊重、相信和支持知识分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种种原因,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与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很不相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尊师重教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供了舆论力量和良好的环境。但是,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也曾走过弯路,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知识分子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得出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荒谬结论,极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知识分子问题总体上得到较好的解决,国家采取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保障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大好风气。广大知识分子,在这种氛围下焕发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响应党和政府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号召,真正把“四个尊重”落到实处,支持知识分子的创造活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先进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四)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注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一面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走出去,积极借鉴与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把外国优秀文化引进来,走一条“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以民族文化为根本。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有其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指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表现。文化的民族性,能够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类型的基本特质,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代、阶级的内容和精神,与民族存亡共始终。在考察民族文化的时候,必须注意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妄自菲薄。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一面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继续加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态势下,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民族文化为根本。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加强文化安全,防范西化、分化图谋。但是我们强调以民族文化为根本的同时,坚决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割据主义和保守主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增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这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论断。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该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又形成了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正因为这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为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走一条“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世纪,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就是这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一枝奇葩。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比资本主义文化优越的文化。然而,如果中华文化故步自封,不走出国门,不能吸收与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则无疑会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更不用说保持它的先进性了。实践证明,中华文化只有坚持一条“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道路,才能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才能显示出它所具有的无比优越性。“走出去”就意味着中华文化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而中华文化则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这种开放性就要求中华文化要坚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向世界展示它的博大精深,才能让世界了解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日益开放的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提供了契机。随着中华文化不断走出国门,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在加深,极大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国外的“中国热”也在加速升温。随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化要整装远航,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同时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化的步伐,向世界文化市场进军,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今后我们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应主要放在文化外贸上,把文化外贸作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主要手段之一,把文化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在赚到掌声和喝彩的同时也能够赢得经济效益。“引进来”就意味着我们要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借鉴与引进各国的优秀文化。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和“拿来主义”的勇气,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善于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因此,必要的文化引进会增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这是任何先进文化都具有的一个特质。当然学习借鉴与引进要建立在正确分析的基础上,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中华民族的特点,要善于区分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腐朽、有益与有害,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健康向上的东西,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以防其毒害中华文化。同时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能丧失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否则将会危及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正在逐步展开,在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取其长处,补己短处,为中华文化增添新鲜血液,使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变化和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形成新的发展观,拥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这就提出了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是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时代在前进,文化实践在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勇于和善于不断创新,使我们对先进文化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通过广泛而深入研究当时欧洲的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特点与趋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不断发展的基石。列宁立足俄国的实际,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深入总结和研究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发展的新阶段——列宁的新文化观。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文化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文化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气派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邓小平深入地研究了和平与发展时期新的时代特征,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规律的新的文化命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局面。江泽民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要使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不停顿,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待文化问题,审视、分析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回答和应对时代不断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努力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文化的“先进性”,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并能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代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前进方向。保持文化的“先进性”,能够保证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我国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的内在本质,我国文化发展总是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拥有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也是任何一种先进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发展规律。而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是先进文化这种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文化的“先进性”内含了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性,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都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的发展规律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从而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着的人类社会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用发展着的文化理论去指导不断向前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最终完成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江泽民一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要在文化上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只有立足于文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建立文化创新体系,首先要大力推进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要特别注重把对文化的理解从长期以来狭隘和片面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关键,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生产出有价值、极富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从文化发展和自身的实际出发,自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文化机制和文化制度创新,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本质说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顺应先进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打破陈规、开拓创新,这就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同一切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传统思想观念彻底决裂,打破一切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理论教条的束缚,面对新的时代创造新的理论,指引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不断前进。

(六)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两手抓,两手强”的原则,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受“左”的思想的干扰,在文化方面,过分强调服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要求,而无视文化生产的客观规律,无视文化产品的市场性及它的商品属性,从而造成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缺乏分类管理和指导,使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区分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政策,必须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强”的原则,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统一起来,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要积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指的是公益性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事业,它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承载着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塑造国民文化素质等重要功能。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文化事业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应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同时也应鼓励它们面向市场,努力降低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其次,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音像制品业、演出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策划创意业、文化教育业、文化旅游业、体育竞技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市场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文化产业起步很晚。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管理模式,其运行模式是“财政支持型”、“社会福利型”、“政府管理型”,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忽视了文化作为消费产品的商品属性,忽视了文化产业对发展现代经济的积极作用,所以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十分弱小。我国第一次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是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步兴起,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在党的十六大,我国不仅把“文化产业”写进报告,而且对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发展目标、发展手段、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把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形成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以应对发达资本主义强大的文化攻势。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坚持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文化形成的一系列传统认识,尤其是要改变过去忽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忽略公益性文化与商业性文化区别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市场,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持久规范发展的有力保证。

(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商品属性是普遍的,社会属性是特殊的,两者应该是统一的。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不能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而忽略其社会属性,也不能因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而轻易否定其商品属性。我们必须分类研究,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对于这一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2014年10月15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这就是说,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效益。但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必然要受价值规律支配,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也必然表现在追求经济效益上,那种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的做法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坚持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既要注重它的社会效益,又要考虑到它的经济效益,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同上书,第12页。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7页。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世纪,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完整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发展道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所讲的发展,已经不单单是指经济的发展,而是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同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十分注意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保证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那种所谓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片面理解发展,甚至以地方保护主义的态度,牺牲资源、环境去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以牺牲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去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不但不能取得持久的发展,反而会贻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宏伟目标。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四个文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统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改变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城市居民的局面,以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拥有同样的文化程度。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要保护民族文化,实现文化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的状况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种类的消亡速度也在加快,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如不加紧抢救,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就会失传,我们将留下永久的遗憾。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挑战,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如果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那些我们曾引以自豪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逐渐消亡,那么,中华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它丰富的源头,“先进文化”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实现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民族文化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