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本书旨在对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导致的集体反抗行动作出一个批判性的“反思”。在导论部分,笔者将对研究的源起、研究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予以前置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重点对征地拆迁与社会认同的联系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在讨论学术研究中将征地拆迁矛盾局限于法律和经济利益的层面的基础上,解释为什么本书的讨论将建立在国家、法律、社会的关系整合过程中形成“规划性认同”,并阐述了规划性认同的力量不仅对征地拆迁矛盾的化解意义突出,而且力图摸清社会认同研究的脉络,为征地拆迁矛盾的化解提供一个背景性资料。

其次,本书基于社会认同的核心框架,花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征地拆迁中不同群体的归类、比较、意义,认为矛盾的分化中实际上也包含了大量认同的要素,没有对乡村社会中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认同,就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忽视这些认同要素才是导致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常常为研究者所忽视。征地拆迁矛盾作为社会冲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能更深层次地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研究征地拆迁中各个利益群体社会认同分化的发生机制、展开形式、社会作用、演化趋势、整合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性、复杂性,清楚地了解社会矛盾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来源,采取有效整合策略,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最后,从社会认同建构的自我归类、社会比较、意义构建三种机制对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化解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讨论。

基于此,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征地拆迁矛盾化解机制研究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