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沉郁吟唱

刘大白从平水镇来到绍兴城里教书,也正式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如前所述,刘大白来到绍兴教书,迈开了独立搏击人生的第一步,但这并没有使他从逆境走向顺境,而仍然处于一种生存的困厄之中。因为,他摆脱了他父亲专断式主观设定的压迫与束缚,但是接踵而至的是频频丧妻的劫难;而在学校,他又怀才不遇,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因此,他心里极其苦闷。在孤独无助之中,他只好借助诗歌来反映对现实的感触,表现主观的理想期待,记叙和美的爱情生活以及失去妻子的痛苦。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但以主体情怀的抒写为主,显示了他在这一人生阶段的真实处境和思想状况。

因为处于青春勃发的时期,又因婚姻的不幸,表现对爱情的追求,对亡妻的思念,自然就成为这时期刘大白诗歌创作的主要取向。他写了许多爱情诗,既有对亡妻的追忆,也有孤寂时候对于生活情侣的追寻和对夫妻家庭生活和美的描写。这里既有自觉的主体抒情,也有为他人情事代笔或戏笔之作,都写得情谊缠绵,悱恻幽怨。但前一类更能显示他的艺术成就。如《催妆》写道:

 

先教青鸟为传词,夫婿情怀说与知。

准备一枝京兆笔,替卿仔细画双眉。刘大白:《白屋遗诗·亸云剩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这里描写了夫妻之间甜蜜的生活;再如《旧时》之五:

 

旧时小院旧时阑,几度凭阑月影寒。

月又中秋人永诀,忍抬泪眼看团栾。同上书,第12页。

 

中秋之夜,月高风清,睹物思人,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尤其深挚,也传达了他内心的悲凉和痛苦。这首诗具有李清照诗歌的神韵,总是贯穿着这种孤独无助的情绪,形成了客观物象主观化,主观情绪对象化的艺术特征,浸润着浓烈的情绪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刘大白这时的诗歌并不限于此,他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说包含这几个方面:

(一) 借景抒怀,表现内心的喜悦和亢奋,表现积极的人生理想。刘大白从平水镇来到绍兴城里教书,摆脱了他父亲的束缚和苛责,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他在诗歌中表现了这一点。代表作有《春意》、《花朝》(之二) 等。《春意》前面已经说过,这里看看《花朝》(之二):

 

一双新燕拣帘栊,淡冶春光二月中。

闷煞杏花狂煞柳,添人懊恼是东风。

 

这是1900年在绍兴写的,诗人生动地描写了花朝节春光旖旎,花繁锦簇的喜人景象,表现了自己来到绍兴从教的喜悦心情。早春二月,风和日丽,一双新燕自由自在地挑选着合适的人家,杏花含苞欲放,淡淡的新柳正在如醉如狂地轻柔飘扬。这种景致的出现,要感谢喜人的春风。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抒怀,诗人借助花朝节的描述,表现自己来到绍兴任教是借了维新的东风。显然,言志抒怀也是刘大白此时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理想有抱负,期望自己有所作为,抱着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些诗作,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基本的情怀。

值得指出的是,这时有一些诗歌包含着双重的意蕴。如前所述,《惜春》这首诗无疑表现了诗人新婚的喜悦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但又不局限于这一层,实际上还表现了一种人生感触与意愿,即自己借了维新的春风来到绍兴教书,因此决心珍惜这种机会,好好工作,哪怕时局变幻,也要“碎紫零红尽入诗”。这种主体愿望和生命意志的附注,提升了这首诗艺术品质。诗中“碎紫零红尽入诗”,显示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传承。可以说,这首诗显示了刘大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取向:将私密性表现扩张为公共性话语,赋予诗歌丰厚的韵味。这在他后面的创作中屡有表现。

(二) 表现对现实的沉思与追问,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如前所述,刘大白在学校既不被保守派看重,也不被维新派视为同党,他深切地感到被冷落被漠视。这种处境使他非常痛苦。因此,他的诗歌一方面对现实予以沉思与追问,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怀才不遇的苦闷。代表作有《自遣》和《有感而作》等。请看《自遣》:

 

文章憎命不胜愁,无价明珠悔暗投。

羡煞名花名富贵,愿从香国觅封侯。刘大白:《白屋遗诗·亸云剩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诗中以文章作借喻,以明珠暗投作比喻,以名花作象征,以香国作隐喻,既是对社会的批判,又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情绪。文如其人,文章即是指学问品行,即指品行好的人。诗人说,品行好的人往往没有好的命运,令人愁苦不堪;自己非常后悔做了明珠暗投,不受人重视;令人气愤的是那些有名无实的人物却能享受富贵,我希望能够遇到像杨贵妃那样能够引导自己去封侯拜相的知音,跟随他去奋斗一番。由此可见,诗中表现的是不受重视、怀才不遇的怨愤,也批判了不能唯才是用的黑暗现实。如果说《自遣》表达怀才不遇的幽怨还比较含蓄的话,那么《有感而作》则比较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

 

生前兔脱死狐疑,薄命翻嫌绝命迟。

飞絮何因随逝水,落花无计上空枝。

我来北里伤怀日,人立东风不语时。

孤负才情真可惜,文君诗句易安词。同上。

 

刘大白从平水镇来到绍兴城里,是由南到北,因此说“我来北里”。全诗充溢着空怀才情无法施展的悲愤与忧伤,由此可见诗人当时的处境。而《题壁》一首更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但知音难觅,伯乐不见的遭遇:

 

苍茫尘界叹浮沉,诗每高吟酒浅斟。

慷慨黄衫豪士气,殷勤红拂媺人心。

十年落魄余长剑,万种悲怀托素琴。

赢得阑珊两行泪,世无青眼孰知音。同上书,第3页。

 

在变幻莫测的复杂现实中,诗人每每规诫自己,多做诗,少喝酒,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敬慕黄衫少年的慷慨豪气,李靖能遇知音红拂,但他等了许多年,仍然是失意,虽然素志不改,也只能是按剑挥泪,重唱冯谖弹铗的悲歌。因此,他只能悲伤地发出“世无青眼孰知音”的呐喊。由此可见,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和愤慨是多么激烈!

(三) 写景记游的即兴诗。这些诗歌意境清新,物我不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无论是赞美自然风光,还是描物记游,都显示出主体不凡的情趣和人格。如《壬寅秋日薄游西湖过藕香居小饮适藕花盛开把酒赋此》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记否花名即小名,是花是我不分明。

对花稽首浇杯酒,我愿花中过一生。刘大白:《白屋遗诗·亸云剩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这首诗,将对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的赞美、主体的人格志趣的表露与饮酒赏花的情状,融为一体。写花即是写人,记起这个花名,也就触景生怀,遇事即刻现志,抒写了高洁的主体情怀。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人格誓言,也是他的人生取向的写照。所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是他后来践行了一辈子的人生操守,也是他在世事风云变化莫测的情势中始终坚持独立自我的精神支撑。

有的纪游诗,一面写景,一面叙事,一面还追问现实,常常是景美、人好、事顺,然而诗人不沉湎于此,还要寄寓一种现实的追问,这就超越了一种赏景玩物以娱情的习惯套路,显示了自己不凡的主体情怀与追求。《踏青》就是这样一首诗:

 

一面新堤一面坡,如云游女踏青过。

堤边杨柳坡边草,何处弓鞋印最多。

 

从这首诗的题目来说,毫无疑问是一首纪游诗,诗中记述自己在河堤岸边郊游的情景,那轻轻的垂柳,青青的野草,如云的游女,一片春色喜人的场景。然而,诗人不是停留在赏景观光的叙事层面,而是进一步追问:“何处弓鞋印最多”,这就使这首诗具有了隐喻意义,脱离了单纯记游的俗套。那么,诗人隐喻什么呢?这就要从当时维新的社会背景来解读。这首诗写于1899年,正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蔡元培回乡执掌绍郡中西学堂,锐意改革的时候,但他受到保守派的攻击,学校新旧两派斗争激烈。作者处在缝隙中生存,心里焦虑得很。诗人在这里借踏青的情景表现了当时复杂的心情。在新旧两派中,谁的力量更强呢?谁能够成为人们归依赏美的佳境呢?诗人在沉思和追问着。这是许许多多从旧阵营中走向新的道路时的普遍心理。同时,也显示了刘大白对自己脱离旧阵营的前途的迷茫。

此外,这时刘大白还有吟咏患病时的主观感受和朋友之间相互唱和的诗歌。这些作品,大都情感深挚,情意深沉,很有艺术感染力。刘大白自小身体瘦弱,经常患病,在病中也常常写诗,表现出独特的情绪。《春日病起》和《辛丑立秋病中口占》都是描写病时生活的,是这些诗歌的代表。《辛丑立秋病中口占》一共有三首,写于1901年立秋日,他描写了病中情状,也表现了寂寞凄凉的心境。请看第三首:

 

二分秋意到梧桐,檐铁丁冬几度风。

翡翠帘栊人寂寞,愁魂销入雨中声。刘大白:《白屋遗诗·亸云剩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这首诗创造了《汉宫秋》中梧桐秋雨一样的意境。面对秋风秋雨,人们心中不免会产生一种孤独凄凉之感。正在病中的刘大白,情绪自然低落,目睹如此情景,不免触景生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异常的寂寞与痛苦。

刘大白外冷内热,对朋友非常真挚,朋友之间的唱和酬赠,常常是他诗歌写作的一种方式。《意园以无题三十首见示书此讽之》、《赠唐句》、《有赠》等等都是这一类。这些诗歌显示了真情致,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弢指出:“大白诗清雅自如,有信手拈来之妙。”唐弢:《白屋遗诗》, 《晦庵书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页。应该说,这时期刘大白的诗歌就已经体现出这种特点,尤其是写景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