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区域经济学及其发展本文原载《开发研究》1990年第2期。

一 区域概念

如何界定和划分区域(Region),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首先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然而,在西方,区域一词迄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大小也完全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许多经济学家在论述区域问题时,往往使用带有中性的抽象而模糊的空间或地域概念,而避开区域界定和划分上的混乱这一现实。

对区域概念的歧义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限制:一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类型,区域的大小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二是区域的邻接问题,即在把国家划分成区域时,不能出现飞地。正是由于这两个限制,在定义区域时就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较常见的有三种区域:均质区域(Homogeneous Region)、节点区域(Nodal Region)和规划区域(Planning or Programming Region)。

均质区域是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标准,按照其特征的相似性而界定的一群地区(Area)。这些特征包括生产结构、消费类型和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等经济因素的相似性;主要自然资源的普在性,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以及非经济因素的相似性如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政治观点。博格和比尔(Bogue and Beale, 1961)曾经根据美国的经验分析,以专业化地理区为基础来描述均质区域。但这种仅以农业来表示均质性的方法过于简单化。为此,巴拉萨(Balassa)从动态的角度,强调“发展过程中个人收入间的相互依赖”,认为应以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作为界定均质区域的标准。而诺思(North, 1955)则认为一个具有输出基础(Export base)的经济是通过其区域的一致黏合力来组织的。输出基础活动水平的变化可能改变整个区域的收入水平,从而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的收入在运动方向上会趋于一致。维宁(Vining, 1946; 1949; 1953)也认为一个区域可能围绕它的输出部门来组织,这些作为流动源泉的部门通过国家经济的相互依赖而注入区域,并为区域经济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变动提供通道。按照维宁的观点,假如各个地区具有相似的商业循环(Business Cycles),那么它们就可以被界定为一个区域。以上均质区域的观点均忽视了各种经济现象的区内差异性,而事实上,有时这种区内差异性比一致性特征更为明显。因而,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分析中,大多抛弃了这种均质区域的观点。

节点区域又叫极化区域(Polarized Region),与我国的城市经济区概念较为接近。它是指一群虽然异质,但在功能上的关系却极为密切的地区。节点区域观点所强调的是区内不同部分的相互依赖性,而不是均质区域间的互相关系。由于空间因素限制了空间单元之间的功能联系,因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通常明显地把距离因素当作是可以揭示的如重力潜能模型。这种观点认为,节点区域是由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均质单元所构成,而要素的空间流动现象是这种关联的具体表现。同时,要素的空间流动并非是以平均速率在一个区域随机发生;相反,最强的流动往往集中在一两个通常是大城市的优势中心。与均质区域观点强调区域界线的勾画不同,节点区域观点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区域中心的控制上,强调区域内特别类型的空间组织,如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区域、大城市优势地区。值得指出的是,作为节点区域的一个主要类型,城市区域概念不能较好地处理区域的邻接性问题。当随距离而衰减的相互作用减少到门槛水平以下时,城市区域的外圈可能出现不与任何大城市中心相联结的乡村地区。因而,城市区域之间可能会存在不能纳入任何定义的节点区域范围的乡村边界地区,从而出现飞地。

规划区域是指政府在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的目标而界定的区域。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区划就是按照规划目的而把一个国家分解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既在国家经济中具有专门的任务,同时又在区域水平上作为行政经济组织的基础(特别是在苏联)。如果这种区划没有考虑到各空间单元的功能联系,规划区域不加选择地界定,那么包括在规划区域之内的某些地区可能会与区外的节点有着更高的相互依赖程度,这样将会影响规划决策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节点区域就是理想的规划单元。从这一点来说,节点区域与规划区域是一致的。增长极战略规划在区域的选择上,就融合了这一思想。

二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在其发展初期,都会存在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的争论不休,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学,当然也不例外。

许多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都曾经试图对区域经济学给予定义,但由于各自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而所下的定义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区域研究的观点。许多初步接触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其研究的地理范围一个是国内区域,而另一个是国家。如某些区域经济学者采用罗宾斯(Robbins, 1932)以研究观点来界定经济学的方法,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以经济观点来从事区域研究”。受这种观点的影响,珀洛夫(Perloff, 1957)从区域经济的综合特性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科学或区域研究是三而一,无法将三者清楚地予以划分。而理査森(Richardson, 1969)则认为,以经济观点从事区域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是区域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区域科学的界定采用了迈尔尼克(Miernyk, 1976)的定义:“区域科学是社会、经济、政治及行为等现象中,含有空间维研究的科学。”

(2)问题研究的观点。以艾萨德(Isard, 1960)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采取与区域研究的观点相反的方法来界定区域经济学。他把区域经济学视为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问题的科学。

(3)空间秩序的观点。某些学者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秩序和地理分布的角度即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学。如诺斯(Nourse, 1968)在其所著的《区域经济学》一书中,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4)特殊领域的观点。如利菲伯(Lefeber, 1959)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空间隔离”(Spatial separation)的经济学;博茨(Borts, 1960)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资源不流动性”(Resource immobility)的经济学;而布代维尔(Boudeville, 1960)则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一种决策科学。

(5)四“W”观点。胡佛(Hoover, 1975)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认为,区域或空间经济学能用“什么在哪里,为什么以及怎样?”这一问题来加以概括。显然,胡佛的这一定义与西方某些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的定义(也为四“W”)没有什么区别。

(6)两层次的观点。杜贝(Dubey, 1964)在对各家的定义加以研究后,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平均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这基本上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

三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叶屠能(J. H. von Thünen)的农业区位理论。尽管西方区位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西方区域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却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事情。用汤普森(Thompson)的话来说,在经济学家族中,“区域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个继子”。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年以前的微观区位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追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第二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区域经济模型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运用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各种区域与区际经济模型,以及运用静态或动态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技术,研究区域收入、就业、投资等的优化问题,建立个体或总体区域经济决策模型。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研究阶段。其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目标系统,包括价值、权重和标准等的建立,研究重点为区域规划与政策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通信和决策理论。

首先,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演化,是与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其早期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大部分脱胎于一般经济学。之后,在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再加上区域科学的兴起和许多新分析方法的应用,才使区域经济学于“二战”之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研究领域。

过去,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现实经济看作是一个缺乏空间维的世界。在一般经济分析中,时间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而空间却受到忽视。许多经济学家都不承认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有任何规则存在。如新古典学派偏好边际理论,其讨论的对象必须是连续且能微分的,而空间因素的系统结构往往具有不连续性,因而,边际理论的连续功能特性通常不适用于空间问题。同样,古典学派一般假设要素有完全的流动性,任何区域间的价格、成本和收入如有差异,都会因要素的完全流动而消失。但事实上,市场的分配机能和要素的完全流动性等假设与现实经济是不相符的。价格、成本、工资、收入在国内区域间是有差异的,它们都因空间摩擦(Spatial friction)的存在而不可能相等。而市场的力量并非必然导致区域间人均收入的均等化或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相反,它可能导致人口和资源在少数高密集的城市区域聚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这些缺陷,促使一些经济学家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现象,试图把空间维融合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框架之内。最有代表性的是利菲伯和理查森的研究。利菲伯(Lefeber, 1959)在传统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空间维引入新古典生产分析中,研究了生产和厂商区位选择的一般空间均衡即经济空间配置问题。理查森(Richardson, 1973)则把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动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引入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融合空间维的区域增长理论模型。

“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联系理论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研究区位问题。宏观区位分析一般侧重于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的收入增长率及其国际的、区际的差异,资本形成的特征和投资率的差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位变迁的影响。实际上,宏观区位研究是传统的微观区位研究的拓展,是对区位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的研究。值得指出的是,在经济学理论中,由古德温(Goodwin, 1949)、梅茨勒(Metzler, 1950)和奇普曼(Chipman, 1950)等人提出的国际和区际乘数理论,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区域经济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经济基础乘数概念与一般经济学中的乘数概念极为相似,只作了较小的修正。一个区域的经济基础被认为是那些外生的经济活动,即那些从事输出活动的(区际的)产业群,或那些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并占支配地位的推进型产业,这促进了输出基础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分析”也被移植到区域层次上,并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基础大小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其次,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受政府政策的刺激与影响颇大。西方各国对宏观区域经济问题的注意,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严重经济危机时期。一些国家的政府在解决地区结构危机上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西方国家把区域平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相继进行大规模的区域及城市规划,并采用财政资助如区位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对产业区位和地区发展进行有力的干预却是在“二战”以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成功地实施了田纳西流域开发计划(TVA)。继TVA计划之后,美国又陆续推动了旧南部、新英格兰区、上中西部区、洛基山区等区域性研究,这些区域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6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也相继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干预与调节,多数国家都成立了专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机构,进行区域规划,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设立专门基金或做出专门预算。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西方经济学家纷纷认识到在经济系统中考虑空间维的极端重要性,许多经济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工程、地理等方面的专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

此外,区域科学的兴起也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都曾先于经济学而对区域问题发生强烈的兴趣。由于许多区域问题极为复杂,涉及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因而,单靠某一学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初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一部分关心区域问题的区域经济学者,感到区域经济分析无法完全解释所发生的区域问题,乃逐渐扩大问题研究的领域;后来,城市规划人员、地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工程师等都陆续加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区域经济的研究领域也因而得到大幅度的扩展,成为多学科融合的区域科学。1954年世界性“区域科学协会”在美国正式成立,并于当年独立召开首次年会。之后,区域科学研究在全世界各地迅速开展。区域科学的兴起,加速了各学科间的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四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西方区域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用理查森的话来说,它是“一个丰富的模式的宝库”(Richardson, 1980)。而且,西方区域经济学形成较晚,其理论仍在变化、演进之中,其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因此,要对这一广阔领域中各种不定型的理论进行概括,以窥见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理查森在其1978年的论文《区域经济学现状概述》中,对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作了一番回顾,并将这一时期的学科发展重点进行了归纳(Richardson, 1978)。在1986年尼坎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中,对当前西方区域经济学进展也进行了评述(Nijkamp, 1986)。综合二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当前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主要集中在空间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和区域经济模型与方法三个方面。(1)空间经济理论。包括微观区位理论;宏观区位理论;空间定价理论;经济空间均衡理论;空间扩散理论。(2)区域经济模型与方法。包括经济基础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经济计量模型;转移—份额分析;重力模型;规划模型。(3)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①区域发展理论,包括发展阶段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累积因果理论;中心—外围模式;增长极理论;新古典模型。②区域政策理论也有一部分西方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增长极理论属于区域政策理论。但佩鲁最初提出的原始含义的增长极概念,与区域问题毫无关系,也并非是作为政府的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处方而设计,它纯属一般的发展理论。,包括效率与平等的抉择;受补贴的人口迁移;资本、劳动及基础设施津贴的相对利益,区域政策评估。

参考文献

Bogue, D. J. and C. L. Beale, Economic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1.

Borts, G. H., The Equalization of Return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0, 50(3):319-347.

Boudeville, J. R., A Survey of Recent Techniqu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In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Techniques of Analysis, edited by W. Isard and J. H. Cumberland. Paris:O. E. E. C.,1960, 377-398.

Chipman, J. S., The Multi-Sector Multiplier. Econometrica,1950, 18(4):355-374.

Dubey, V., Th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64, 5(2):25-29.

Goodwin, R. M., The Multiplier as MIatrix. Economic Journal,1949, 59(236):537-555.

Hoover, E. M.,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5.

Isard W.,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Lefeber, L., Allocation in Space.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1959.

Metzler, L. A., A Multiple-Region Theory of Income and Trade. Econometrica,1950, 18(4):329-354.

Miernyk, W. H., The Realism and Relevance of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1976, 6: 1-10.

Nijkamp, P., Hand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 Holland Publishing Co, 1986.

North, D. C., 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5, 63(3):243-258.

Nourse, H. O., Regional econom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8.

Perloff, H. S., Regional Studies at U. S. Universities: A Survey of Regionally Oriented Research and Graduate Education Activities. Washington, D. C., 1957.

Richardson, H. W., Elements of Regional Economics. Baltimore: Penguing Books, 1969.

Richardson, H. W., Regional Growth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1973.

Richardson, H. W., The State of Regional Economics: A Survey Article.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78, 3(1): 1-48.

Richardson, H. W., The Relevance and Applicabi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Regional Development Dialogue,1980, 1(1).

Robbins, L.,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1932.

Vining, R., The Region as a Concept in Business - Cycle Analysis. Econometrica, 1946, 14(3):201-218.

Vining, R., The Region as an Economic Entity and Certain Variations to be Observed in the Study of Systems of Reg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9, 39(3):89-104.

Vining, R., Delimitation of Economic Areas: Statistical Concep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n Economic Syste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53, 48(261):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