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

回放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丞相王绾(wǎn)建议,在偏远的地区设立王国,封皇子为王,由他们治理这些蕃国。

秦始皇把这件事下发群臣讨论。大家都赞成王绾的意见,认为这样便于朝廷对整个国家的治理。

唯独李斯不同意,这时他还是主管刑罚和治安的廷尉。李斯说:“从前周朝采取的就是这个办法,周武王分封了许多子弟以及同姓的族人为诸侯。但后来随着宗属关系的疏远,诸侯们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他们之间不断征战杀伐,周天子根本制止不了。如今仰赖陛下的神灵,结束了诸侯纷争局面,使天下获得统一。全国各地都设立了郡县,而对皇子和功臣们,则用国家的赋税收入给予重赏,这样做,国家就容易控制了。使天下没有二心,这才是安定国家的根本方法。我的意见是,设置诸侯不便于治理国家。”

听了李斯的建议,秦始皇说:“天下人饱受战乱的痛苦,就是由于诸侯的存在。现在天下刚刚安定,又重新设立诸侯国,这无疑为战争埋下祸根。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天下的安宁,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

于是,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设置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职。收缴天下兵器,熔化铸成大钟,又铸造了12个铜人,每个有千石重,放置在宫中。统一法律和度量衡,统一车辆规格,统一书写文字。

原文摘要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简议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场争论属于国家管理方式领域,也就是国家怎样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怎样实行对地方的控制。王绾主张分封制,李斯主张郡县制,他们的意见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国家管理方式的两种基本制度。

周朝之前的商代,国家尚不发达,那时的观念是一个宗族就是一个国家,譬如,商族就是商国,周族就是周国。周代则不同,天下一体的理念已经形成,所以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和族人分封出去,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蕃是茂盛的意思,表示以血亲关系的繁茂来守卫周王室。由于国家管理以血亲为纽带,用礼来维持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说句题外话,正是这种制度为儒家思想提供了社会根源。郡县制则不同,它切断了血亲纽带,地方政权不再是蕃国,而是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和县一类的政权机构,郡县官员由君主任命和管理,地方长官不得世袭,任免调动完全掌握在君主手里。两种制度相比,分封制在国家管理权上具有分散的性质,而郡县制则具有集中的特征。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这时的周王朝已经风雨飘摇,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加剧。一些国家如晋国对兼并过来的土地不再进行封邑,而是设立县或郡,直属国君管辖,以增强王权。而在此前,诸侯国内部也采取分封的管理方式,诸侯将连同人口在内的土地封给亲族和功臣,这种土地叫采邑,被封的人叫卿大夫。卿大夫也有自己的臣子,继续对他们进行分封,受封者就叫作士。

赵、魏、韩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分别建立国家,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知道分封制对国家统一管理权的威胁,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全力推行郡县制。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其中以秦国的力度最强。商鞅主政期间,秦国一下子就设立了31个县。

在法家看来,只有高度统一的王权才能造就强大的国家,所以坚决主张郡县制。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意思是说,具体的事情交给地方来做,国家政权掌握在中央手里;圣明的君主紧握大权,地方围绕中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