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 孔明
- 1648字
- 2021-03-24 22:34:02
序
建水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产地在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和工艺传承,是我国传统陶瓷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发展演变至无釉细陶的转型阶段,同时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本书以建水紫陶在该时期生产的代表产品“陶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历史产品的形成背景、工艺流程、美术装饰、文化内涵、历史和工艺价值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揭示建水紫陶这一古老的边疆传统民族制陶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征。
陶斗作为建水紫陶在清末民初时期大量生产的代表产品之一,其烧制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的陶斗因质地较为粗糙,表面上无任何装饰内容且价格低廉,因此在建水民间称之为“白斗子”。清代道光年间,为迎合清政府高级政要和达官贵胄们的高雅欲望和审美需求,陶斗从实用型白斗子逐步发展演变成具有一定纹绘装饰内容,同时兼“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文化斗子”。至清末光绪年间,随着文人墨客、书画名家以及当地陶艺匠人等在陶斗制作工艺和装饰内容上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最终在陶斗上形成了建水紫陶独具特色的“无釉磨光工艺”与“彩泥刻填工艺”。这两大工艺技术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成为建水紫陶近代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建水紫陶拥有了区别于我国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和四川荣昌陶不同的工艺特色,同时还形成了该时期陶斗上丰富多彩的纹绘装饰艺术,更为后期建水紫陶的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础。
陶斗及陶斗上装饰工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不仅从实质上改变了建水紫陶前期原始单一的装饰手段和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建水紫陶器型表面的装饰内容,使建水紫陶产品的视觉内涵和审美品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还从技术层面上加深和提高了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的难度系数和技巧,完善了建水紫陶的各个工艺技术环节,使建水紫陶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这是建水紫陶工艺技术史上一次巨大创新和飞跃,同时也是陶瓷文化史上的一次深度拓展。
追溯陶斗的工艺和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建水紫陶的两大转变过程。首先是从“粗陶”到“细陶”的转变,陶斗上形成的无釉刻填彩绘工艺,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发挥建水本地的陶泥优势,使建水紫陶拥有了自身独特鲜明的装饰艺术语言,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产品转型,终于完成了从生产实用型“粗陶”为主到以制作观赏型“细陶”为主的转变,从性质上把简单的“实用陶”变为了高雅的“艺术陶”。其次是从“民陶”到“名陶”地位上的转变。建水地区制陶匠人和陶艺名家们穷毕生心血和集体智慧,用他们的双手在陶泥和窑火的世界里辛勤耕耘,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间,把蕴含着我国儒家文化思想,承载着中华文脉的传统书画艺术和少数民族美术装饰于一个个精美的陶斗之上,实现了“文化”与“陶泥”的完美结合,终使建水紫陶跻身于中国当代四大名陶之列,完成了在我国陶瓷地位上的转变。时至今日,建水紫陶仍然按照私人作坊的方式纯手工制作紫陶作品,仍然延续和使用着清末民初时期在陶斗上形成的无釉磨光工艺与彩泥刻填工艺技术……
如今,这些静静地躺在锦盒中的微型精灵——陶斗,早已成为建水紫陶发展历史上一个个不朽的陶碑,它们完整地记录了该时期建水紫陶在工艺技术探索上的巨大成就。从其文化内涵、视觉品味和审美意蕴方面来看,陶斗上的书画装饰体现出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雅”、“韵”、“善”、“美”,它承载的是我国中华文化的文脉,是对优秀汉文化的经典诠释和传承,同时更是一种以“艺术”的特殊手段向云南边疆民众进行汉文化的教化传播与普及的行为方式,这一方式既促进了清末民初时期建水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该时期建水地区“金临安艺术”的空前繁荣,同时形成了陶斗上璀璨的美术文化。
本书的完成,历时整整十年,从无数次的田野走访,图片拍摄,历史文献资料查阅、收集、整理至书稿编撰结束,期间历尽艰辛。希望它的出版可以为中国陶瓷文化研究、建水陶瓷文化和历史研究以及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研究提供有益的学术文献参考。
孔明
2013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