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刍论
- 冯国瑞
- 2083字
- 2021-03-24 12:21:56
前言
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交叉研究是一项综合交叉的前沿性课题。为开展这项研究,既要综合吸收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的深厚内蕴,更要从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交叉研究的角度作深层次的探讨。在学习、思考、研究这一课题的近30年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方方面面人士的教导、启迪、支持和帮助。
首先,得益于诸多学术活动的智慧启迪。
1987年10月,经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介绍,笔者参加了钱学森院士倡导的系统学讨论班。在该讨论班进行学术活动的十多年时间里,在与各领域院士、教授、专家的切磋研讨中,笔者受到了很多智慧的启迪。1987—1988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由钱学森院士倡导的思维科学讨论班上,笔者也得到了许多学理上的启示。1997年,笔者参加了由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北京香山科学会议的两次学术会议:一次是研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次是研讨“跨世纪的脑科学——脑的复杂性研究”。2000年,在北京香山召开了“意识与大脑”的学术研讨会。同年,笔者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办的复杂性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笔者出席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召开的“科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笔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复杂性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笔者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与本课题有关的一系列学术活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了“大脑与思维”学术座谈会,随后举办了“脑科学与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同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举办了“思维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8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举办了“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与之相继,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系列学术讲座,邀请苏联科学院奥伊泽尔曼院士和著名哲学家列克托尔斯基等人作学术报告。此后,北京大学哲学系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例如,1998年,举办了“中日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举办了“《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外,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讨论班”自1989年5月12日开展学术活动以来,举行了多达数年的系列学术活动。1997年10月,经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将该讨论班正式定名为“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从此开始了“复杂性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列学术活动,一直持续至今。1998年,该中心举办了“思维科学与哲学”学术研讨会。
笔者在参加上述学术活动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视野,加深了学术理解,获得了智慧启迪,体悟到综合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前瞻性、创新性,从而为开展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交叉研究作了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
其次,获得了大批学者的思想激励。
在参加上述学术活动过程中,以及在平时的学术交往过程中,笔者获得了大批学者的思想激励。钱学森院士、徐光宪院士、侯仁之院士、吴良镛院士、吴全德院士、戴汝为院士、郭爱克院士、张岱年教授、张世英教授、汤一介教授、梁柱教授、袁行霈教授、马宾研究员、黄枏森教授、于景元研究员、朱照宣教授、杨辛教授、黄顺基教授、赵光武教授、孙小礼教授、傅世侠教授、赵凯华教授、王恩涌教授、汪云九研究员、李守中教授、罗先汉教授、马蔼乃教授、苗东升教授、钱学敏教授、刘育熙教授、李世煇教授、符友丰教授、魏英敏教授、张文儒教授、李醒尘教授、刘烜教授、李毓臻教授、董镇喜教授、阮慎康教授、赵少奎研究员、卢明森教授、巩献田教授、董学文教授、程郁缀教授、赵为民教授、李少军教授等人,给笔者以巨大的思想激励。同时,许多师友还给笔者以热情的精神鼓舞。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原院长许全兴教授、航天医学中心成自龙研究员、海军研究院柳克俊研究员、《光明日报》总编辑苟天林同志、《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同志、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同志、《红旗文摘》总编辑张西立同志、《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袁吉富教授,他们来舍下看望时都曾给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使我坚定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信心。
再次,得到了丰富的文献支持。
钱永刚教授于2007年5月初送我《钱学森书信》(10卷)(我为此书写的书评《为人治学皆闪光——读〈钱学森书信〉》,发表于《光明日报》2007年8月12日第7版)。2012年9月初,钱永刚教授又送我《钱学森书信补编》(5卷)、《钱学森文集》(6卷)。这为我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使我能够阅读到国内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重要文献。
最后,依赖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的逐渐体悟。
我在讲授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认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在与众多师友的学术交往、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本课题的研究是一项前沿性的综合交叉的研究课题,应该本着坚持学习、实践、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之进行深入的探讨。
对上述各方面人士和未及列出的广大师友所给予的教导、支持和帮助,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奉献于广大读者面前的这本著作,只是笔者探索性的见解。由于本课题涉及的学科众多,研究的深层次问题也错综复杂,但因笔者学识水平和身体状况的限制,因此书中肯定会有不少疏漏、缺点甚至错误,敬希学界师友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4年国庆前夕于草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