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
- 入党培训教材(2018版)
- 张荣臣主编
- 8416字
- 2018-05-31 15:34:43
〖第二篇 党的基本知识〗
【本章导读】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本章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旗帜,则体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指引方向,旗帜代表形象,旗帜凝聚力量。一个党、一个国家,举什么样的旗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旗帜,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近40年,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东方大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尽快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从而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总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这就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年代,最重要的就是两条:一条是正确理论的形成,一条是正确道路的开辟。理论带有根本性,理论错了,路线、方针、政策一切皆错。道路带有关键性,道路走对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道路走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受挫折和失败。道路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不仅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1]理论和道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改造世界的实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崭新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同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党的十八大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时至今日,在更多地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相比,是大大地深化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政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奋力开拓的。党的领导是坚持走这条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会走上别的道路。二是发展内涵。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尤为迫切。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我们党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化了。三是路径选择。发展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问题。路径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展开一点有两类:一类属于动力系统,一类属于条件系统。在发展动力方面,一要坚持科学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发展,三要坚持开放发展。在发展条件方面,一要坚持稳定发展,二要坚持和谐发展,三要坚持和平发展。四是目标指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
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命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将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体现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布局、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国际和外交战略、领导核心等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涉及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开始强调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1981年7月他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要命题。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命题,并从12个方面初步概括了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并初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9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995年5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印发了中宣部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从16个方面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阐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理论,并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命题,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式纳入到这个理论体系之中。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的重要论断,并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实现了两次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成功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理论成果。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它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其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其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启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其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其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才能不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胜利。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党,要想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面对国民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要想做到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大众,要想最大限度地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就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离不开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为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打下坚实物质基础。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攻坚破难,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在规定,是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的美好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党的十九大将新发展理念写入党章。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重点在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发展的精辟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感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这一最高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体现着我国的根本性质,即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体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上。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就是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须坚持。但是,当今国际国内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大会同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独特性质和重大功能。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巩固、发展和丰富的共同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产物,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进程中,中国精神呈现时代精神。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层底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在长期实践中砺练出来的,也是在文化熏陶中升华而成的。
【本章测试题】
一、填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___________的理论体系。
3.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选择填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_________。
A.改革开放 B.发展 C.以人为本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
A.基本理论 B.基本方略 C.基本路线
3.党的十九大把_________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4.党的_________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七大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