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的意义

“妈妈,我饿了。”这是我跟女儿之间的暗号,用来提醒我们,在她和我发生争吵的时候,要立刻停下来各自反省,结束争吵。

因为我们争论争吵过无数次,终于想要解决这个状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需要妈妈爱的滋养”。

也就是说,争吵已经开始让孩子受伤,我沉入事情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事情本身变得不重要了,我们需要各自反省。

你看,身体吃饱是容易的,爱的饥饿感却总是很难被填饱,又那么容易被忽略。纵然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心理学家,我也依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小到女儿五年级左右,我们就已经不用了,要不是因为写这本书,我都已经干脆忘掉了。

类似的生活中的小状况其实很多很多。

我发现父母们问我的问题,大多在我的生活中都出现过,有些甚至情况一模一样。这些不过是孩子们长大过程中都需要经历的生活,正是这些一个一个或微不足道,或跌宕起伏的大小状况,构成了完整的生活图景,让整个家庭在发现、纠结、解决问题中,生活着,成长着,经历着,磨炼着。这就是生活。

家庭教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完全融入生活场景的一部分,在每顿饭里,在每晚的鼾声里,在每次的欢笑和哭泣里,也在每一场争吵和解的悲喜里。没有一个单独抽离生活的课程可以叫作家庭教育,这是父母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当然,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面对中逐步掌握的技能。

1.教育不等于报班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孩子出了一点状况,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成绩不够理想,找我来咨询有啥好办法。

我说,唔,英语好像不理想,还可以上升。

这爹说,好,报个英语班。

我说,孩子的自我管理有点弱,需要加强。

这爹说,好,老师您看报个啥班合适?

我说,这孩子蔫蔫的没有活力。

这爹说,那去报个野外夏令营,或者军训吧?

我说,这孩子似乎跟你不说话。

这爹说,那老师您有啥班教这个?

什么时候开始的,养孩子等同于报班了?

也许有的父母不这么认为,这不算养孩子,这是教育,是要教孩子。那么,我换个问法,什么时候开始的,教育孩子等同于报班了?

怪不得,现在的孩子上各种课是生活的一大部分,除了学校课,还有课外课,周末课外课加课外班。上课已然变成生活,而生活,早被挤到犄角旮旯去了,大约只有吃饭和睡觉没办法挤走,一息尚存地留在日常安排中。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不肯跟父母沟通,那必然是家庭生活出了严重问题。出了问题不能沟通,意味着平时家庭的沟通就是有问题的。意味着父母要么强权,不听孩子意见;要么冷淡,听不到孩子的意见。一个无法在家里正常沟通的孩子会出什么问题?最常见的,情绪会抑郁,这种抑郁情绪用来写作文还不错,只是调子总是灰灰的;但如果这样的孩子写出来阳光满屋的作文,那反而更要注意,因为抑郁情绪已经压抑到看不见的地方,会更加危险。

一个情绪不好的孩子学习会很好吗?很难!

不好的情绪会让人变得沉重,思维速度也会变慢,记忆力会下降,理解力也同样会下降。

我以前在一个教育机构教学生,发现很多中学生成绩不好,都是因为情绪的问题。他们进入教育机构的门时脸上还笑容灿烂的,一打开书包脸上就开始阴云密布,这还怎么学习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调节孩子们的情绪了。有个女生喜欢明星,上课的时候不光在小教室里贴满了该明星的海报,还让老师戴上了明星的面具,看着顺心才有心情学。不光孩子们情绪不好,父母们也同样情绪不好,但他们能够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发泄在教育机构的老师身上,孩子们上一个小时的课,父母们的电话能追三个小时。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往往干五年左右开始换工作,因为情绪上和心理上都不能坚持太久,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心理咨询训练,却无意中进行了很多的家庭心理疏导、情绪咨询。

木桶短板理论大家都知道的,水桶里的水会从哪里漏出来?

当然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处。

如果一个家庭是一只木桶,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的短板,力量最弱,人最小,家庭的压力就会从孩子这里呈现出来。放在木桶里,水流就是压力。一个系统的压力最终会流向系统内最弱的那部分,一个社会的压力最终也会流向这社会最小最弱的群体,这是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可以说,本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结果变成了家庭压力,这压力会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变成孩子的问题。然后,变成学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全家人最容易关注的问题,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机构欣欣向荣。

总结

我常讲,现在的父母们,懂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心理学技术、民主思想,还有东方的儒释道思想修行文化,全部掺杂在一起,家里天天变换思想大旗,老少三代一起困惑。

吃饭想教育思想的问题;读书讲故事,想教育理念的问题;穿珠子养猫猫狗狗,也想到教育原则的问题;摔个跟头,更是要想教育规则的问题;奶奶洗碗不干净,也能想到教育传承的问题。

这本身就是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报班,这是更大的问题。

大家忘掉了生活,忘掉了为人父母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跟孩子一起生活,这些生活中的状况,要回到生活中,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一起解决。

2.教育困惑,源自我们不敢面对生活的困惑

现今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是吃饭、睡觉、学习、上课外班、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

孩子上小学以前,忙着上亲子课,忙着上学前班,忙着认字,忙着读经,忙着练钢琴。

甚至很多家庭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或者是保姆,一路带大。

我教过的很多中学生,晚上回家经常自己随便买点什么当晚饭,或者方便面,或者“7-11”的快餐,因为要上课外班,父母下班晚,很多孩子十点上床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家。

有位父亲亲口跟我说,假期时自己出去学习摄影,不陪孩子,因为打算学好了这一门技术,好拍摄孩子的成长历程。我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孩子难不成会留在原来的时间里等着你吗?等辛苦的父母们挣到了理想的钱,学会了厉害的技术,回头找孩子的时候,发现他已经不需要你们了,有可能他只需要你们付账单。

孩子的成长本身,是在生活一点一滴中完成的,就好像一棵植物的生长,要经历阳光、雨露、冰雹、闪电、虫灾等等,每一个时光,它都在默默地长大。我们偶尔回来看一看去年的那棵树,会惊讶地发现,它比去年高了,树冠更大了。孩子也一样,很多时候,亲戚家的孩子一年没见,春节一看,哟,这孩子,长高了一头。甚至自己家的孩子,去了一趟夏令营,回来你突然发现,他长高了,你需要仰视了。可是如果在你的身边,你便有可能会忽视这些成长的讯息。

任何一个生活中的事件,或者意外,或者问题,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是向父母发出的讯号。

用镜头记录这些成长讯息固然重要,但比记录更重要的是你在孩子身边,跟他一起发现讯息,处理讯息,这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而这些,才会真正记录在孩子的内心,成为以后指导他生活的重要源泉。

案例

妮妮两岁半,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因为年龄小,所以只上半天,最近一段时间总在家里哭,要让妈妈给擦眼泪、擦鼻涕,不给擦就哭得更厉害。老师说,她在幼儿园也是这样。

 

要求擦眼泪鼻涕的行为应该是在寻求关注。是的,孩子是在以这样的行为试图获取家长或老师的关注。一定要强调一点,两岁半的孩子试图寻求关注,是很正常的,不是问题。

我有点怀疑,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哭的,所以老师可能顾不过来;也可能有些老师知道孩子们前几周是哭的,所以这几周基本上不太管,任由孩子们哭,只有眼泪鼻涕太多了,才过来擦一下。

这难得的擦一下,变成了孩子获得一点关注和关爱的机会,所以很可能,孩子会认为,哭出眼泪和鼻涕,就会有人来安抚了。另外,我不确定幼儿园的餐巾纸是不是允许小朋友自己随意拿,如果孩子自己不可以随便动用纸巾,眼泪鼻涕太多的时候由老师来动手,而孩子乖的时候老师又去照顾别的孩子,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是很容易的。

这个案例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一个是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把孩子接出来后不要急着回家,在幼儿园门口跟同班小朋友玩一会儿,这也是尽快融入集体生活的重要方法。当然,同班的小朋友如果是同一个小区的孩子就更好了。

另一个是条件反射的问题。在家里,孩子乖的时候多抱抱他,跟他聊聊天,陪他玩儿。当孩子有眼泪和鼻涕的时候,父母一边在旁边陪着,一边要慢慢鼓励孩子自己拿纸巾擦,然后把纸巾扔到指定的纸篓里。这样做的目的,是把父母的安抚行为和孩子自己擦鼻涕眼泪的行为分开,以免孩子将这两件事情混在一起,用要求擦鼻涕眼泪的方式来获得更多关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要强行阻断。孩子刚入幼儿园,面临的困难和痛苦不是我们成人能够体会的。更关键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己描述不清楚想表达的意思,对情绪的界定也不清晰,所以,有些孩子会把这种痛苦转移到某一件事情上,比如想要妈妈,转移成要人帮忙擦眼泪鼻涕。如果达不到,就只专注于这一件事情来哭闹,这样痛苦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目标,也更容易达到些,因为在幼儿园哭闹是不会哭来妈妈的,但是让老师帮忙擦眼泪鼻涕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这不是好的心理调节方法,却是孩子小小心灵自动形成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这么小的孩子而言可以称为创举。

我们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模式,仅仅是因为要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老师、父母的需求而已,所以,不需要焦虑,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这仅仅是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很多状况中的一个而已,用生活本身去解决,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总结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本来是天命、率性、修道结合起来的,是父母与孩子最天性自然的交流方式,可惜我们自己不会率性了。作为父母,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创伤让我们不得不牢牢地包扎着自己,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孩子的困惑,恰恰是我们自己没能面对的、对自身生活的困惑。就像哭着要求大人擦眼泪鼻涕的妮妮一样,我们没有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是将这个问题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不能反驳,于是我们压抑的能量就有了一个发泄的出口和通道。

很多父母都是这么干的。

家庭生活的意义,正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孩子的变化,逐步发现自己的问题,先反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再琢磨孩子的问题。有些时候,可能你刚刚反省了自己的问题,孩子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指出这种情形,不是为了指责父母,也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度自责寻找自己的错误。如果你看书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不要觉得自己不好,不要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天底下没有完美无缺的父母,也没有从来不犯错误的父母。我们愿意学习,愿意寻找一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完成父母这个角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只有坚信,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完美的、都是必然的,接受它,才是改变的开始。

3.家长改变心态,才能真正改变教育行为

任何行为的改变,背后都需要心态的改变来做支持,而心态的改变需要对情绪的感知、接纳和疗愈。

所以,改变行为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那么简单。按照大家的理解水平,到底怎样做是好的、是有利的,我想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关键就是做不到。

有些家长问我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我教了,然后他们还是做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家长行为背后的心态不对。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特别机灵,家长有点儿啥小猫腻,自己还没搞明白呢,他们却看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孩子配合家长,不是因为家长做得好了,是因为孩子宽容,不愿意家长为难,才在自己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按照家长想要的样子去表现了而已。

所以家长这么勤奋地学习,是在学什么呢?

我们学的是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真正的自己,无论是欲望还是企图、情结,无论有多么不美好、有多么丑陋,那都是真实的我们自己!

当我们特自以为是地、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大家全是以各种面具来交流合作,这是社会的规律;但是当我们面对最亲密的孩子的时候,你这些伪装和面具,其实不堪一击。

孩子的心灵面对父母的时候,是最纯净的,所以,他可以清晰地看清你的伪装和你的脆弱。他没有揭穿你,这是他的宽容,因为他同时看到你的弱小和不堪一击,所以他宁肯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这是孩子对我们的爱!

所以,我们先不要急于用一个标准化的所谓好的模式,来把自己限定在这个所谓好父母的模式中。不要急于改变行为,不要觉得自己所有的行为都错了。

我一直试图让大家明白的是——先学会看到真实的自己!

如果抱着一颗改变的心去看自己,你的潜意识会害怕的,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轻易释放出来。而潜意识中深藏的自己,肯定是不够好的呀,要不跑潜意识里干吗去呢?

所以,放松,放松,你现在所有表现出的,你自己所认为不好的行为、不符合好父母的行为,背后都是你自己曾经的创伤,你小小心灵曾经遇到的痛苦和悲伤。

创伤,大家不要认为就只是身体上的伤害。比如,我们对八个月大的孩子,会鼓励他趴着,用胳膊支撑起自己,抬头,然后我们都很快乐。这个行为本身很正常,也没啥问题,对吧?

但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感受,之前都是被抱着的,他就会认为生来如此、历来如此,就该被抱着!

结果父母突然不抱了,还让他趴着,弄得他无奈至极,最后只好自己支撑起来——你们这帮坏人不仅没觉得抱歉,居然还大笑不止!

这就是一个创伤事件!

这个创伤事件导致的结果,会因为孩子的天性不同,而走向不同的方向。比如,有的孩子开始形成对成人的不信任,有的孩子开始觉得自己被抛弃。

这个例子吓人不?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创伤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些创伤,让孩子开始与父母进行分离,开始慢慢走上独立的道路,所以,自然界的设置极其巧妙!

这不是父母能够控制的事情,也不是按照我们希望的意愿来进行的事情。这是生命最奇特最神秘也最充满创造力的表现。所以,我之前讲过,父母有时候觉得自己教育孩子,就好像是孩子的救世主一样,这是一个错觉。

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看到的是自己!如果我们看不明白自己,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什么是生命,我们对孩子所做的努力,大部分都可能是对生命的干扰。

为什么一再地要求大家看自己、感受自己,看懂自己的情绪、看懂自己的行为呢?如果你不感受自己,就不可能真的感受到别人,同样,你就不可能感受到孩子。

除了大家公认的一些行为模式之外,其他具体的行为我认为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心态。

所以,我们一直在学的,并不是具体怎么做,而是想做背后,你的心态是什么。而后,具体选择怎么做,心态对了,怎么做都没关系,但是心态的调整不是说教和给一个准确模式能够达到的。

好比,你从来没吃过苹果,没见过苹果,哪怕你吃过梨、山楂、桃子等水果,你还是不知道苹果的味道。我跟你形容它是红的,瓤是白的,有汁,甜的,有些还比较酸,有的脆有的绵,你就真的能知道苹果的味道了吗?

要想真的知道,你尝一尝,用自己的嘴尝过了,你就真的知道了,也没太多废话,就一句:原来,苹果是这个味道!

4.在接受知识之前,用心感受世界

左辉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老师在讲,也会有学员与其进行互动。所以文中会把老师和学员的讲话分别标出。——编者注:我有点怀疑,人类最初的交流根本不需要说话,人类相互之间感受的沟通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只是由于社会开始复杂,人们不再只是吃饱繁衍而已,不得不出现语言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些事。时间久了,这些原本只是用来描述的工具却成了知识本身,我总觉得这个路径是错的。

过于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精致,反而丢掉了语言原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同样的,数学抽象的计算,也丢掉了数学中原本包含的哲学含义。包括物理、化学,每次看这些学科的起源,我总是觉得非常可惜,抽象的学习与计算应该是站在充分理解实际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来的,我们的学习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

举个例子吧,一个人如果经常吃到苹果,我们要求他说出苹果分几个部分,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他能清楚地说出来苹果分为苹果皮、苹果肉、苹果核,还有苹果籽。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吃过苹果不用背就记住了。

但如果没吃过苹果呢?我们可以画一个,然后要求他背出苹果分为哪几个部分。或者,我们直接用语言描述一个苹果,然后要求他背下来苹果分几个部分,还要记住苹果的细胞结构、氨基酸分子结构,还要推算出苹果树啥样子,分几个树杈。

最最过分的是,我在上课时,发给大家一人一个苹果,让大家尝尝才开始上课,可是居然会有人提意见,说“我们是来听课的,不是来吃东西的,你这个课堂一点儿都不严肃,没有结构”!我们被教育得只会用知识来认识世界,不会用心、用感受了,这真是一个悲剧。

学员Z:没接触到,却要学会,最重要的还要考试,确实既枯燥,又乏味。好像个体对未知的探索,也从原来不知道就去看去听去感觉然后收获知识,到先学习知识然后带着知识去看了。总是带着知识这样去看世界……感觉好奇怪。不过这样,是会感觉安全些吗?

左辉:我以前跟一帮朋友玩滑翔伞,什么知识都没有,就是觉得刺激惊险,特别喜欢。几个人组成的小分队,只有我一个女的!带头的老大,不过是与我同岁的男生,但他很喜欢航空知识,带领我们几个人特胆大地就开始上天了。

我们一开始很穷,没钱买副伞。如果在天上滑翔伞出了问题,要随时打开副伞——跟降落伞一样,是可以保命的——但是我们没有。挂着滑翔伞飞在千米高空,我们竟然不带副伞,真的是胆子太大了。但其实,我没想过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危险。

后来我到了北京,过了很多年,再想这段经历,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早一点学到相关的知识和保险措施,保不齐我就不敢上天了,人生里那一段小鸟一样的感受也就抹去了。但是正因为不知道这些,我知道了翱翔在天空,从天上看地下、掠过树梢的感觉,也知道了当技术不精遇到电线杆避不过去时,那种闭上眼睛愣撞的心情。

学员M:人生的丰富体验和安全总是一对矛盾,看怎么选,用什么样的态度。

左辉:后来我父亲被“骗”去一起玩儿,老人家飞上天,落地的时候没操作好,掉在一个黄土坡上,砸起了一片尘土……吓得我们一群人扑过去抬他。

我父亲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教会我冒险、淘气、不吝权威、敢说敢做。到现在为止,我也没觉得我遇见的任何一个男人能比得上我父亲,老头儿做家具、做航模、钉鞋、修电器,那手,无比巧!

更关键的是,他非常非常幽默。我妈可厉害了,但我们家从来不吵架,因为无论我妈怎么吼,我爹一句玩笑,轻松化解。

我想告诉所有的父亲:父亲的天空有多辽阔,孩子的天空就能比他更辽阔。一个乐观、幽默的父亲,陪着孩子淘气的父亲,为孩子带来的性格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5.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心智

一个人,实际上,一生都在成长中,直到死去。只不过,前半段时间长身体、长知识,尽最大可能释放心智原本该有的能量;后半段时间用自身的心智,与先前获得的经验,在精神层面获得更大的成长。如果精神的成长足够,则会对身体产生奇特的治愈和提升力量,所以,后半段活的是融合与创造。

婴幼儿时期,学的是会吃、会睡、会玩儿、会哭,这是在这个世界存活的态度和基本技能。

儿童期,也就是小学阶段,学的是面对外界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一点点地读书认字、一点点地计算、一点点地组织语言的技能,学会守规矩、学会融入团体的技能,还有人际关系的技能。这些技能原本的目的,是用来保持对外界的好奇和友好,以便于更深地探求和认识这个世界;同时,在这种探求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心智能力。这种心智能力,以能够敢于面对外界、主动应对为主,当然,内容其实有很多,我只拣了常见和主要的来说。

初中阶段,应该是动手加分析的阶段。小时候的动手,以玩和有趣为主;初中阶段的动手,要以功能和精确精致为主。也就是说,学到的一点知识,要用在现实的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而且,这个阶段,顺应心智的发展的话,应该开始为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一些与朋友和家人共同参与的叫作工作的事情。

高中阶段,心智学习开始进入抽象学习阶段。这个阶段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能够进行复杂推演,并能知道自己的短期与中期目标,并为之约束自己,也能坐得住了。

大学阶段,是应该自由学习的阶段,愿意学习的人可以深入学习分析研究。

我们现今很多教育失败的缘由是提前教育。将不该这个年龄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强行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得不关闭这个年龄原本应该释放的心智能量,而用以前学会应对外界的心智模式硬生生地去适应所谓的学习。所以,提前灌输知识和技能,关闭了孩子释放心智的通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中学阶段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不成熟,大学阶段就与“成熟”二字更加有差距,进入职场之后,开始让全社会头疼。这个状况愈演愈烈,好在“00后”出现改观了,因为“70后”“80后”做父母的开始觉醒。

制度不是一天就能变过来的,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心智,不是记住知识。知识不过是一个触点,心智够了,这些知识很快就能掌握,而且是真正的掌握,不是背会,是懂了——懂的意思就是可以随口讲出来,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解。比如,我给大家讲课,全是即兴的,事先没有备课,没有资料,是真实体验的产物,所以,我需要的时候,这些知识自己就会出现,一点儿都不费力,也不费内存,讲完,我就忘掉了。

6.教育是在错中寻找人生的度

学员C: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是芭比控,凡是没有的芭比娃娃都要买,变成无底洞了。所以我一直不给女儿买芭比娃娃,一度也很控制给她买的书的内容,现在她对书的品位还凑合,不会乱买了,新的问题是她看动画片不挑。

学员B:我也会这样,尤其是玩具。有几次我们带孩子去买玩具,她喜欢的一般是花花绿绿的“无脑”玩具,而我更看重教育意义。后来有一天突然觉得这样是不是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我跟孩子爹商量隔段时间允许她选一样傻玩具,要不总是我们兴冲冲地买自认为对她好的,可并不是她真想要的。

触动我改变的是,有一次我们带她去选玩具,她喜欢一个切比萨的玩具,爸爸觉得没有意义,最后买了两大盒很贵的积木。回家后爸爸兴冲冲,但闺女一直惦记比萨,我突然觉得我们有点没站在她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

左辉:芭比有很多替代品,还不贵。孩子小时候,对价格和做工精细没什么概念,她需要时买给她,玩够了自然不会玩了,如果她一直嚷个不停,背后一定有其他原因。这个孩子对芭比已经超出了玩具范畴,变成一种收藏,而且是没有的都要买,这是超强的占有欲,这种欲望背后如果深究的话一定有很大的原因是父母。

至于玩具,对孩子而言,好玩就是玩具,有教育意义的那叫教具!

我刚有孩子的时候,也是看宣传,买了好多炫目昂贵的玩具,结果全堆成垃圾,孩子碰都不碰,倒是在浴缸里,自己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子,来来回回玩了好久好久。她还会变着花样玩,一边玩一边想这是飞机,这是船,这是宝宝床。

我发现孩子最喜欢的是瞎玩!原本是很开心很放松地玩,但被教育赋予了太多所谓的意义,这玩就成了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管控,太累了!

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无所不在,每一刻都想对孩子实行监控,孩子的一点点动态都要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我们累的时候,又希望他们自己玩儿,这是多么矛盾的心态。

学员B:有时候满足过了,孩子不在意了,但有时候却变本加厉。

学员C:我感觉好多问题背后的症结是一样的,就是不知道度在哪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我们这次从老家回来,孩子新添了喜好:化妆。从指甲油,到文身贴,到小首饰。

学员B:我女儿现在就很喜欢指甲油、化妆之类的。我以身作则,啥都不碰,但她还是喜欢啊!她超喜欢高跟鞋,今天早上替我选了双高跟鞋,要求我一定要穿!

左辉:我们来说度的问题。C说的度,我觉得背后还是有个怕犯错的心理。没有谁能把度掌握得那么好。每个孩子性格不同,遇到的事情也不相同,所以具体操作中都是试过来试过去,不对再改,跟孩子学事情是一样的。没有一个标准衡量的度,让我们能够量出行为控制的准确性。唯一的尺度就是感觉——觉知自我情绪之后的感觉。

妈妈们对化妆和装饰的事情都很敏感,是吗?

同样的,这是“70后”妈妈的通病,“80后”的妈妈基本不问这个问题。因为“70后”的妈妈,是性压抑的文化下长大的一代,那个年代,女孩子爱美是被人诟病和唾弃的。爱美这件事情,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沾染了许多与道德相关的价值观,虽然理性层面觉得好像不对,但潜意识中,这种对爱美的压抑却无比沉重和严厉。我们经常说“臭美”——这是我们心里那个忍不住想制止孩子爱美化妆的声音,也是内心对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的指责和提醒,是整整一代人的心理创伤,虽然存在,但是不一定对。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从来如此,便对么?“70后”的妈妈们,在这一点上,要提醒自己放松,放开自己,也放开孩子,漂亮不是过错,漂亮也不代表没有脑子,不代表没有智商。大胆地让自己美丽,也大胆地让孩子追求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