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基斯坦(第2版)
- 杨翠柏 胡柳映 刘成琼
- 5字
- 2024-11-02 13:49:56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古代简史
一 史前文化
巴基斯坦建国时间虽短,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巴基斯坦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世界著名的印度河文明产生以前这里就存在早期人类文化。
巴基斯坦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波特瓦尔和俾路支两个地区。根据考古发掘,在拉瓦尔品第以南波特瓦尔地区的索安河河谷,有许多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50多万年。遗址中发现有砍削器、砍劈器和刮削器三类工具,在有些地方还发现有打磨得相当光滑的手斧和砍刀。这类工具为索安河河谷所特有,所以考古学家便把同它们相联系的文化命名为索安河文化。这是巴基斯坦史前时期文化。索安河文化的主人是加卡尔人(Gakkars,亦称科卡尔人)。
公元前3000年,在今俾路支省的河谷和山麓丘陵,小型的村落文化已发展起来并开始进入人类文明时代。从遗址中发现的动物化石和大麦等其他作物来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定居,饲养牲畜和种植农作物,兼务农牧。据考古发掘,这些史前人类遗址堆积层很厚,每一土层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经过分类,考古学家把它们称为红陶文化和黄陶文化。前者是人们所熟悉的北俾路支佐布文化(Zhob Culture),后者包括信德和南俾路支的奎达文化、阿米里·纳尔文化和库利文化(Kulli Culture)。一些阿米里·纳尔村落或小城有石头砌成的围墙和堡垒,作为防御之用;居民的房屋用石头作为基石。阿米里·纳尔和其他部分遗址有印度河流域文化特色,这是黄陶文化的一大特征。另外,阿米里·纳尔的皂石图画、铜制器皿和某些陶罐彩画表明黄陶文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有部分联系。
信德省的科特·迪季史前文化遗址的发掘把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时间向前推了300~500年,即最迟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在这里发现了哈拉巴文化遗址。
二 哈拉巴文化
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先后发现了许多城市和村落遗址。其中位于信德省拉尔卡纳县的摩亨佐·达罗和位于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是最大的两个遗址。所以,人们又把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心地区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1750年,其边缘区存在的时间更晚,为公元前1000年。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个中心城市的周长都在4830米以上,由卫城和下城两个部分组成。两座城市的卫城面积大小相近,南北长365.5~457米,东西宽183~213米。哈拉巴卫城高达15.2米,基底为厚12.2米的砖墙,城北有谷仓、作坊和劳动者的宿舍(可容纳100人)。摩亨佐·达罗的卫城更加壮观,四周有塔楼,卫城中心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浴池,长11.9米,宽7米,深2.4米,据推测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浴池东北面有一组建筑群,其中一座长70米,宽24米,可能是最高统治者的居所。浴池西面有一座装满谷物的大仓库。卫城南部是以会议厅为中心的建筑群。卫城可能是城市的行政、宗教中心和防御据点。下城为居民区,市区布局整齐,街道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最宽的街道宽达10米,同时周围也有小巷。街道两边的房屋由烧砖砌成;房屋的大小、高低和设备有显著差异,其中有包括很多房间的楼房,也有十分简陋的房屋和茅舍,这表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和对立已经产生。城中有用砖砌的下水道。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分别位于印度河上游和下游,两城相距644公里,应是两个互不相属的国家的都城。
与史前文化相比,哈拉巴文化时期城市国家的生产力已有很大发展,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在中心城市遗址发掘出大量铜制或青铜工具和武器,如刀、斧、镰、锯、矛、剑、箭镞等。另外也有少量石制工具。牧业虽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但农业生产已占较大比重。农作物有大麦、小麦、胡麻、甜瓜、椰枣、蔬菜和棉花等。饲养的牲畜有水牛、猪、骆驼等。这时手工业已发展起来,金属加工、制陶和纺织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制陶业中使用陶轮,陶器饰有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摩亨佐·达罗发现了棉织物和许多用象牙、石材雕刻的图章。这说明当时雕刻艺术已得到发展。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有许多石制的砝码、车、船等,而且还有外地输入印度的产品,同时,在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也发现了具有印度河文明特点的印章等。这表明当时商业已产生,而且与西亚有贸易联系。
作为文明时代标志的文字也已出现。哈拉巴文化时期的文字绝大多数刻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迄今所知的文字符号有396个。印章上文字与图画(神、野兽)并存。这种文字尚未被解读。
哈拉巴文化走向衰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从印度河流域许多城市遭到破坏的情况看,有战火的痕迹,房屋和街巷留有许多可能遭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骸骨,所以说,印度河文明衰落可能是外族入侵所造成的。
三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社会与文化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支,最先居住在中亚和高加索一带。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一支南下,在几个世纪内陆续侵入印度河的五河流域,开始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关于雅利安人的生活,考古发掘材料较少,但文献传说中有生动的描述。《吠陀》是其中最早的文献。“吠陀”一名来自吠陀语“吠德”,意为“知识”“学问”。《吠陀》是雅利安人祭司祭神时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也是雅利安人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共有四部。其中最早形成的一部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赞颂神的诗歌集,记载了雅利安人同达萨人之间的战争及诸神如何帮助雅利安人攻打达萨人。该书同时也反映了公元前15世纪~前10世纪印度河上游社会生活的许多情况。因此,《梨俱吠陀》反映的时代,在历史上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或“梨俱吠陀时代”。
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经济生活开始从畜牧业转向农业定居生活,手工业也得到发展。放牧的牲畜有牛、绵羊、山羊、狗和马。他们从土著居民那里学会牛耕技术。手工业有金、木、皮革和陶等行业。
这时,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开始解体。氏族公社所有的土地已分配给父系大家族耕种,牲畜和一些动产已为大家族所有,大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家族的土地占有权得到社会的承认;阶级分化开始出现。氏族部落内部出现了祭司和武士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高于普通氏族成员,成为氏族贵族。与此同时,雅利安人的部落机关为适应征战需要发展为军事民主制,由部落首领、长老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个部分组成。
早期吠陀时代战争相当频繁。战争促使阶级分化,被征服的土著达萨人和战败的部落民、因负债和赌博而失去财产和身份的人沦为奴隶。种姓制(瓦尔那)随之产生。《梨俱吠陀》最后部分写道,诸神分割大神普鲁沙时,普鲁沙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四个种姓,即由口、双臂、双腿、双脚分别产生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和首陀罗。这标志着种姓制度开始萌芽。公元前1000年,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开始出现国家。《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三部较晚的“吠陀”反映了公元前900~前700年该地区国家产生时期的社会情况。因此,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后期吠陀时代即雅利安人国家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产生的时期,也是种姓制形成时期。
在后期吠陀时代,印度河流域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随之加剧,僧侣和世俗贵族的权力进一步加强,氏族部落的军事民主制演变为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国家机构。氏族贵族成为统治阶级,部落首领转变为真正的国王。这一时期的阶级国家是一些范围不大的小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因而都具有城市国家的性质,故称为城邦。在印度河流域上游旁遮普地区,有犍陀罗、开卡亚、摩德罗三个著名的城邦国家。
四 犍陀罗文化与艺术
犍陀罗(Gandhara)又译作“乾陀罗”或“健驮逻”,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与之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在白沙瓦北部的迪尔和齐瓦特发掘出古墓以后,历史学家找到了公元前1500~前500年巴基斯坦历史和文化的实物证据。这一时期相当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从出土文物来看,它所代表的文化与印度河文明和俾路支村落文化迥异,应属于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文化。
公元前6世纪,佛陀释迦牟尼开始传教,佛教很快便风行于整个次大陆北部。犍陀罗居民信仰佛教,并创造了高水平的佛教文化和艺术。公元前6世纪后期,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入侵印度,吞并了犍陀罗国和整个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和信德,犍陀罗国成为波斯帝国的第7个州,旁遮普和信德成为波斯帝国的第20个管辖区。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包括犍陀罗在内的印度古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元前3世纪建立的孔雀帝国采纳了波斯帝国的政治模式。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打败大流士三世后,进入比亚斯河流域,带来了希腊文化。
公元前273年,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继位,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帝国。他派遣僧人到白沙瓦地区传播佛教,逐渐形成犍陀罗佛教艺术。但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内,只征服了北旁遮普地区和印度河盆地,其余地区并未被包括在孔雀帝国版图之内。孔雀帝国瓦解后,安息人、大夏人、大月氏人先后侵入次大陆。1~2世纪,贵霜王朝的丘就却(Kujūla Kadphises I,15-45)和迦腻色迦(Kanishka,78 -101/102)入侵次大陆,将其版图扩大到中亚和北印度大部分地区。犍陀罗成为贵霜王朝的统治中心,首都布路沙布罗(Purusapura,即富楼沙,今白沙瓦)就建于此地。迦腻色迦崇信佛教,不仅兴修佛教寺院、建筑庙塔、综汇佛教经典,还宣传佛教哲学,使佛教在次大陆西北部和中亚地区盛极一时,对当地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后贵霜势衰,犍陀罗为厌哒人(即白匈奴)所有。玄奘《大唐西域记》称犍陀罗“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
1~5世纪,犍陀罗艺术处于繁荣时期。犍陀罗艺术是巴基斯坦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分布地区有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盆地和斯瓦特、布尼尔、巴焦尔地区。它是印度文化、佛教和希腊-罗马雕塑艺术相互交融的产物。在其早期,犍陀罗艺术得到贵霜统治者迦腻色迦的支持和鼓励。而这时丝绸之路正穿过白沙瓦和印度河流域,丝绸之路商业的繁荣带动了该地区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五 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的传播
阿拉伯人自古重视商业。根据古代历史学家的说法,阿拉伯人不是掮客便是商人。所以,很早的时候阿拉伯商人便在海湾、阿拉伯海及至印度西部沿海地区进行商业活动。另外,南亚次大陆居民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便与西亚有贸易往来。5~7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在次大陆城市和沿海地区有了进一步发展。南印度沿海与海湾和阿拉伯半岛的海上贸易发展起来。但是,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几乎垄断了印度与西方的海上贸易,他们向印度运去阿拉伯半岛的马匹、武器,运回印度的棉织品、香料、稻米和其他工艺品等。印度南部沿海地区是阿拉伯人与中国东南亚地区贸易的海上必经之地。通过贸易往来,阿拉伯商人开始迷恋富饶的东方。印度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少数阿拉伯移民。
8世纪,由于阿拉伯帝国内乱,一批逃难的伊拉克难民在印度南部沿海登陆后定居下来。后来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陆续到沿海定居。这些外来移民与印度居民和睦相处,并与当地妇女通婚,同时把伊斯兰教带到印度,形成混血的伊斯兰后裔。据说今天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沿海地区的毛普拉赫伊斯兰社团,便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他们也许是最早在印度定居的伊斯兰居民。
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的广泛传播和次大陆居民大规模皈依伊斯兰教,是依靠阿拉伯人和中亚地区伊斯兰王国的征服活动完成的。
早在7世纪中叶哈里发欧麦尔统治时期,伊斯兰冒险家们便对印度西部沿海发动了进攻。因哈里发欧麦尔制止,这类进攻未继续下去。711年,倭马亚王朝将领穆罕默德·伊本·卡西姆从巴士拉沿海攻入印度河下游,于712年征服信德南部地区,于713年征服海得拉巴。之后,他又挥师北上,直抵木尔坦。信德和旁遮普北部地区被置为行省,划入伊拉克总督辖区。当地不信伊斯兰教的居民向征服者缴纳人丁税。伊斯兰军队退出后,印度河流域又被并入阿拔斯帝国的版图,后来一度受从阿拉伯半岛和伊拉克逃亡到这里的卡尔马特派建立的“卡尔马特国”统治。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族的不断入侵,次大陆西北部的信德和旁遮普地区成为印度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
继阿拉伯人之后,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和廓尔人相继侵入印度次大陆西北和北部地区并建立政权,从而对伊斯兰教在次大陆的进一步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962年,原萨曼王朝的喀布尔总督阿尔普提金在阿富汗东部加兹纳(Ghazna)建立伽色尼王朝(962~1186)。伽色尼人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了与什叶派布维希王朝(Buwayhids,又译作“白益王朝”)抗衡,伽色尼王朝名义上承认阿拔斯哈里发的宗主地位。977年沙普克提金继位后,开始对次大陆发动进攻。到其子马哈茂德(977~1030)统治时期,先后17次发动“圣战”,侵入信德地区,并以武力在该地区传播伊斯兰教。许多印度封建主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纷纷改奉伊斯兰教,逐渐与定居的突厥人、阿富汗人通婚,成为印度伊斯兰社团的主体。
对伊斯兰教在次大陆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廓尔王朝(1151~1206)。廓尔人原为阿富汗中部属于伊朗语族的一支山区部族人,11世纪为伽色尼王朝所征服,其统治家族改奉伊斯兰教。1150年,廓尔人攻占伽色尼王朝首府加兹纳,1186年攻灭伽色尼王朝,夺取伽色尼人在印度西北部的领地,并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扩散,进而占领比哈尔和孟加拉,把疆域从里海一直延伸到孟加拉,伊斯兰教从此深入印度次大陆腹地。1192年,廓尔人攻占德里等重镇,先后推翻比纳斯、拉吉普特等印度教王国。在对外征战中,廓尔王朝各将领权力不断膨胀。1206年,奴隶出身的库特卜-乌德-J·艾巴克(Qutb-ud-din Aibak)自立为苏丹(1206~1210)。同年,廓尔王朝为中亚的花剌子模所灭。
在艾巴克建立奴隶王朝(因王朝的前三位君主均为来自阿富汗的突厥奴隶,故得名)以后的300多年里,统治德里的先后共有6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德里苏丹国(1206~1526)。另外5个王朝分别是卡尔吉王朝(1290~1320)、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3)、萨义德王朝(1414~1451)、洛提王朝(1451~1526)。
奴隶王朝统治时期,从孟加拉到喀布尔的整个北印度确立了伊斯兰的统治。由于奴隶国王重视部下的才能,而不考虑其出身,所以许多出身卑微的人得以担任高级官职。社会中形成平等的新秩序,这对当地印度种姓制带来了冲击。伊斯兰统治者也重用印度籍人,给予他们公民权。伊斯兰统治者还开办学校,聘请外籍教师,兴建清真寺。
1290年,土耳其人首领加菲鲁兹·卡尔吉夺取苏丹的权力和称号,建立卡尔吉王朝。卡尔吉执政后不久,成功地击退蒙古人的进攻,维护了伊斯兰统治。此后,卡尔吉的女婿阿拉·乌德·丁(Ala-ud-Din)继任苏丹(1296~1316年在位)。他不仅多次成功地击退蒙古人的进攻,而且征服了古吉拉特王国、米瓦尔王国、霍耶沙拉王国,将德干高原纳入伊斯兰统治版图。阿拉·乌德·丁统治时期,其影响遍及整个印度。他实行独裁专制,不允许伊斯兰教法官干涉政治事务;改革行政;建立秘密警察部队;禁止饮酒;禁止私人囤积粮食;推行正式口粮定量制度,固定食品价格;建立正式军饷津贴制度;确定土地税。阿拉·乌德·丁是印度伊斯兰统治者中的著名人物。但是,在穆巴拉克统治时期(1316~1320),国势衰微,穆巴拉克为其部下所杀。图格鲁克王朝为齐亚苏丁(Ghiyth al Din Tughluq)所创建。在短短6年统治期间,齐亚苏丁征服德干北部的瓦兰加尔,1324年又征服东孟加拉。1325年,其子穆罕默德·图格鲁克(1325~1351年在位)继位。他通晓哲学、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天文学。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派兵征伐尼泊尔,并企图征服阿富汗、呼罗珊和中亚;打败了蒙古人的进攻。经济上,他发行象征性货币,使具有金银货币面值的铜钱进入流通领域,甚至还发行纸币。继任人菲鲁兹·图格鲁克统治时期,国势一度强大,但未能维持多久。1398年,帖木儿率领蒙古大军飓风般地席卷了旁遮普,穿过德里和米鲁特,沿着一条环绕北部山区的路线返回。帖木儿以征服为荣,所到之处,尸骨遍野,惨不忍睹;凡是反对他的人,皆不能赦免。
萨义德王朝(1414~1451)由吉德尔·汗(Khizr Khan)创立。吉德尔·汗自称是先知的后裔,所以他的王朝称为萨义德王朝。萨义德王朝统治时间短,版图更加狭小,仅限于首都德里周围地区。
萨义德王朝统治末期,与德里的阿富汗和突厥贵族间的矛盾激化。1451年,阿富汗洛提部落酋长、驻锡尔欣德和拉合尔总督巴赫鲁尔汗夺取王位,建立洛提王朝(1451~1526)。洛提王朝统治时期,国势更加衰弱,北部分裂为孟加拉、克什米尔、马尔瓦、古吉拉特四个苏丹国,彼此混战不休。1517年,洛提王朝发生内乱,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乘机入侵,1526年,率军攻占德里,历时3个多世纪之久的德里苏丹国宣告结束。
德里苏丹国统治阶层均为来自异族的封建领主,他们在种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上与当地居民不同。统治者从中亚、波斯和阿富汗的异族中招募大批雇佣军,作为政权的支柱。伊斯兰把持着国家的高级官职,印度教徒处于被统治地位。但是伊斯兰教遭到印度教封建主的强烈反对。
随着德里苏丹国衰落,许多独立的小王国在印度各地相继建立。在这些小王国中,除次大陆南部的维加亚纳加尔王国和东南部的拉吉普特小王国外,其他小王国都是伊斯兰统治的苏丹国。莫卧儿帝国兴起以前,整个印度几乎都掌握在伊斯兰手里。这一时期,重要的苏丹国有以下7个,其中最强大的是巴摩尼苏丹国(1347~1527)。
巴摩尼苏丹国由波斯人哈桑以阿布尔·穆柴法尔·阿拉-乌德-丁·巴曼沙的名号于1347年建立,定都于古尔巴加,后迁至比达尔。巴摩尼苏丹国与印度南部的印度教王国维加亚纳加尔、格尔康达等多次发生战争,先后吞并了喀喀迪耶和瓦兰加尔等地区。巴摩尼苏丹国重视同伊斯兰世界的交往,它是次大陆最先与奥斯曼帝国互派使节的国家。大批伊拉克人、波斯人、中亚人和阿拉伯人涌入该王国,并在朝廷中有较高地位。外族伊斯兰封建上层与德干地区本地王公贵族形成了两个派系集团,他们互相争夺权力,导致国势日衰,巴摩尼苏丹国分裂为比加普尔、阿赫默德纳加尔、格尔康达、比拉尔和比达尔5个苏丹国。这些小苏丹国中,个别王国存在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17世纪末叶。
马尔瓦苏丹国(1401~1531),位于中印度,由原德里苏丹国总督哈桑·迪拉瓦汗(Hasan Dliāwar Khan)创建。其子阿尔普汗攻占奥里沙王国和卡尔拉王国。1436年,大臣马茂德汗篡夺王位,建立卡尔吉苏丹国,1531年为古吉拉特苏丹国吞并。
坎德什苏丹国(1370~1601),位于德干高原北部的塔普蒂河谷,由马立克·拉贾创建。坎德什苏丹国一度繁荣昌盛,但因幅员狭小,资源贫乏,1601年为古吉拉特苏丹国所灭。
江普尔苏丹国(1394~1479),位于今印度北方邦,由奴隶将领马立克·沙瓦尔创建,版图北至瓜利奥尔、南达奥里萨、东到孟加拉。江普尔苏丹国曾自铸货币,国力强大。伊斯兰文化高度发展,宫廷中有许多伊斯兰学者和文人。国内建有许多颇具特色、精美壮观的清真寺。
古吉拉特苏丹国(1391~1583),位于印度西海岸,由穆扎法尔·沙(Muzaffar Shah)创建。其版图最大时,西起阿拉伯海,东到曼都,北抵拉其普特,南至坎德什。多次与周围印度教王国作战,并吞并坎德什苏丹国、马尔瓦苏丹国。由于伊斯兰教政权强大,许多印度教封建主和低级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后为阿克巴大帝所灭。
孟加拉苏丹国(1336~1576),位于今孟加拉国,由阿劳丁·阿里和法鲁丁·穆巴拉克创建,后由伊尔亚斯·沙统一。孟加拉苏丹国统治长达200多年。其间伊斯兰教影响深入人心,每年都有大批低级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广大农村的伊斯兰社团人数激增,孟加拉也因此成为次大陆伊斯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克什米尔苏丹国(1346~1589),由帕坦族的沙赫·米尔扎·斯瓦提建立。国家对信奉异教的印度教居民实行宽容政策,不干涉印度教社团内部事务。希坎达尔·沙统治时,不能容忍印度教徒的偶像崇拜,大肆迫害印度教徒,因而有“偶像破坏者”之称。但是他注重伊斯兰教育,兴办了许多学校,许多来自中亚、西亚和两河流域的伊斯兰难民和宗教学者来到这里,从而增强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克什米尔苏丹国后被莫卧儿人征服。
莫卧儿帝国(1526~1857)是继德里苏丹国、次大陆中部、北部诸小苏丹国后兴起的强大的伊斯兰帝国。1526年,帖木儿六世孙、原喀布尔苏丹国国王扎希鲁丁·巴布尔亲率大军南下开伯尔山口,在班尼帕特大败洛提王朝军队,占领德里、阿格拉等地,成为印度主人。至此,巴布尔统一四分五裂的印度各苏丹国,建立强大的莫卧儿帝国。之后巴布尔及其子胡马雍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许多强大民族。阿克巴在其统治时期(1556~1605)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内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税制,实行货币地租。这些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他还任用印度教封建主,缓和宗教矛盾;对外扩张领土,使帝国疆域东起阿萨姆,西达阿富汗东隅。奥朗则布统治时期(1618~1707),因与印度教封建主矛盾尖锐,他恢复迫害印度教徒政策,向印度教徒征收人头税,下令拆毁异教徒的寺院和学校,禁止印度教徒坐轿、骑象和携带武器。因此,与印度教徒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马拉塔人和锡克教徒起义,加之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其国势开始衰微,最后的统治者巴哈杜尔·沙二世在1857年民族大起义后被英国殖民者当局放逐。延续长达3个世纪的莫卧儿帝国遂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