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简史

18世纪时,冰岛仍然是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半农业半渔业国,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他们被迫向行政当局、大商人或富农转租土地。18世纪后期,冰岛社会开始朝近代化的方向演进。1752年,冰岛籍官员斯库里·马格努松在雷克雅未克兴建了一家毛纺织工场,并从德意志聘请技师来指导生产。同年他还创办了畜牧贸易公司。1771年他又建立了冰岛农业公司。这些标志着民族工商业的出现。进入19世纪之后,西欧国家的工业化为冰岛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冰岛经济开始发展,其羊毛的出口量在1806~1855年增长了6倍以上,同时铁和钢材的进口量几乎增加了2.5倍。

1809年6月,曾为英军战俘、后在英国商船上担任丹麦语译员的丹麦人约恩·约恩森带领为数不多的武装人员绑架了丹麦驻冰岛的总督,宣布冰岛脱离丹麦,宣称英国政府派他来充当冰岛的保护人,并声明将组成一个7人委员会来负责冰岛的国家事务。一些冰岛官员对此表示支持。但是英国得知后派军队到冰岛进行了干预,于1809年8月14日释放了被绑架的丹麦总督,约恩森则被带回英国重新投入监狱。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丹麦曾经与法国结盟。1813~1814年,第6次反法同盟打败了法国,丹麦也成为战败国。根据1814年签订的《基尔条约》,丹麦被迫把挪威割让给瑞典,但是冰岛、格陵兰与法罗群岛仍在丹麦的统治之下。从这时起,长期埋藏在冰岛人民心中的要求独立的愿望逐渐演变成争取独立的社会运动。

冰岛人民在当时欧洲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开展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要求摆脱丹麦的统治。从19世纪40年代起,冰岛民族独立运动在约恩·西居尔兹松(1811~1879)的领导下逐渐高涨起来。在冰岛人民要求自治与独立的压力之下,丹麦不得不在1843年3月同意冰岛重建“阿耳庭”议会,但又规定“阿耳庭”只是咨询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1844年冰岛举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从20个选区中选出20名议员,选民仅限于25岁以上、有相当财产的男性公民,只占当时人口的3%~5%。1845年7月1日,作为咨询机构的冰岛议会在雷克雅未克一所教会学校的新校舍里举行了首次会议,与会的正式代表共26人,除选出的20人之外,另外6名代表是由丹麦国王指定的,并由他们主持了第一次会议。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的约恩·西居尔兹松是民选议员之一,后来他成为冰岛议会的领袖。

此后每隔两年冰岛在7月份召开一次议会会议,会期一般为4周,议会选举每6年举行一次。在革命浪潮推动下,丹麦于1848年3月从专制君主制变为立宪君主制国家,在新政府的内政部设立了冰岛事务局,首任局长是以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而著称的冰岛人布林约尔维·彼得松。同年夏天,冰岛民主派人士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政治会议,要求对内自治权。经过约恩·西居尔兹松、布林约尔维·彼得松等人的努力,丹麦于1849年6月5日公布的新宪法中没有提及冰岛,这意味着冰岛没有被纳入丹麦宪法管辖的范围。丹麦国王于1848年9月批准的冰岛国民会议于1851年7月在雷克雅未克召开,代表们在会上提出实行自治、制定自己宪法的主张,并要求使“阿耳庭”成为处理本国事务的立法机构,同时要求在雷克雅未克设立冰岛政府。但这些要求此时均遭到丹麦国王的拒绝,他颁布法令称丹麦宪法同样适用于冰岛,并派总督到冰岛于1851年8月9日强行宣布解散国民会议。

此后冰岛人民不断斗争,向丹麦施加压力。约恩·西居尔兹松作为冰岛议会议长也不断向丹麦提出各种自治要求,提出无论是冰岛的总督还是高等法院法官,都应当对冰岛议会负责,并提出冰岛要建立独立的财政税收系统等,迫使丹麦统治者不断做出让步。1854年冰岛取得自由贸易权,1855年争得出版自由权。丹麦政府任命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862年提出报告,建议把冰岛财政与丹麦财政分开,同时建议丹麦国库对冰岛国库进行支持,以补偿丹麦过去从冰岛所取得的收入。但该报告的建议没有被丹麦国王所采纳。

1873年,冰岛议会通过了一项含有比较激进内容的新宪法草案,并将其提交给丹麦国王,但草案没有被批准。1874年1月5日,丹麦国王颁布了一部冰岛内部事务宪法,该宪法同年8月1日起生效。该宪法规定:冰岛议会和丹麦国王同时享有立法权,但丹麦国王有权根据丹麦内阁的意见否定“阿耳庭”的决议;冰岛的财政收入不必交给丹麦,冰岛可自行决定收支,但执政权仍归丹麦国王所有;司法裁判权归冰岛最高法院;丹麦司法大臣同时兼任丹麦政府负责冰岛事务的大臣;冰岛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他向丹麦的冰岛事务大臣负责,而不是向冰岛议会负责。冰岛从此赢得对内实行自治的部分权力,但一切重大问题仍须报请丹麦政府批准。这年夏天,丹麦国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到冰岛进行巡视,并参加了人类移民冰岛1000年的庆典活动。

此时“阿耳庭”议会的议员增加到36名,其中30名由民选产生,6名由丹麦国王指定。冰岛被划分为19个选区,其中有8个单人选区(每个选区选举1名议员)、11个双人选区(每个选区选举2名议员)。“阿耳庭”依照丹麦的模式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6名民选议员和6名被指定的议员组成,这意味着上院由支持丹麦的人物所把持,因为上院可以阻止不利于丹麦的决议通过。下院由24名民选议员组成。上、下两院共同举行的会议便是联合院会议。议会一般仍每两年召开一次,从7月份第一个工作日开始开会,共持续6周时间(1903年以后改为8周)。1886年冰岛在非会议年度首次召开了特别会议,以后这种情况逐步增多。

1903年,丹麦自由党政府上台,规定丹麦的冰岛事务大臣必须把官邸设在雷克雅未克,并通晓冰岛语。1904年2月,冰岛诗人、律师、自治党领导人哈内斯·哈夫斯泰因出任这一职务。这是首次由冰岛人担任这一职务,同时总督职务被取消,由此宣告从1871年开始的“总督时代”结束。在历史上,冰岛议会都采用举手表决方式,继丹麦于1901年起废止举手表决之后,冰岛议会于1906年废止举手表决,而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早在1884年,冰岛就提出要有自己的国旗,不久以后在非正式场合开始采用蓝底白十字旗作为国旗,但为此争执不断。1913年丹麦被迫允许冰岛在其领海内悬挂得到法律承认的旗帜,但由于该旗帜图案和希腊国旗完全一样,冰岛便决定对国旗重新进行设计。1915年冰岛决定采用的国旗以深蓝色为底色,上面绘有贯穿整个旗帜的镶白边的红色十字。1918年丹麦承认冰岛的独立地位后,冰岛于1919年将此旗确定为冰岛的国旗。1944年6月17日冰岛完全独立后此旗正式成为冰岛共和国的国旗。

雷克雅未克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选举产生市政委员会。在19世纪下半叶,阿库雷里、哈布纳菲厄泽和塞济斯菲厄泽这3个商贸中心也获得了城市地位,并也开始通过选举产生市政委员会。城镇和地区合并,城镇的行政长官同时兼任周围农村地区的行政长官。

冰岛的民族经济随着政治上自治权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发展。从19世纪40年代起,在鱼类加工业和毛皮加工业中出现了一批新型企业和公司。冰岛在农业中推广了新技术,牧草的种植由一年收一茬发展为一年收两茬。富农开始经营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牲畜数量逐年增长。从1850年起,冰岛开始向英国出口其特有的冰岛矮种马。1882年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成立,此后一二十年,农业合作社逐步遍及全国。1885年冰岛成立了第一家银行。在渔业中,冰岛从1890年起有了带甲板的渔船,从而可以实现远海捕鱼,不久又出现了拖网渔船,捕鱼量比过去大为提高。1902年冰岛成立了全国性冰岛合作社联合会,它拥有并管理国内大部分屠宰场、奶牛场以及许多冷冻厂。20世纪初,在雷克雅未克等地的工业企业开始使用电力。

从1870年开始,由于气候寒冷、火山爆发等原因,冰岛掀起向加拿大和美国大规模移民的浪潮,至19世纪末移民共有约2万人。其中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温尼伯湖畔的吉姆利是冰岛移民最集中的地方,在19世纪70年代该地甚至一度成立了“新冰岛共和国”,至今每年仲夏时节那里都举行冰岛节。

丹麦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拉斯穆斯·拉斯克对冰岛语深有研究,并钟情于冰岛文化,他于1816年分别在雷克雅未克和哥本哈根发起成立了冰岛文学社,其宗旨是维护冰岛语言,出版冰岛文的文学著作,歌颂冰岛古代的光荣历史。以卡尔·拉芬为首的知识分子于1825年成立了北欧皇家古籍研究所,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古代冰岛的作品和王室萨迦等。1818年冰岛国家图书馆成立,1863年国家博物馆成立。这些举措加强了冰岛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冰岛的民族精神。1828~1873年,旅居哥本哈根的冰岛侨民出版了三种年刊:《新社会杂志》、《奥尔曼在议会》和《菲约尼尔》。《新社会杂志》是冰岛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约恩·西居尔兹松所创办的,《菲约尼尔》杂志则发表过不少年轻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