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战略法(一本书看懂腾讯公司的战略思维)
- 庄毅佳 刘茸
- 5713字
- 2020-06-25 08:39:50
第三节 因为缺钱,所以犯错
缺钱,几乎是每个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坎。让我们来看看腾讯曾经到底有多缺钱,才让马化腾三番五次地想要卖掉它。人有时候是脆弱的,但别人总希望他能坚强笑对。
死亡边缘
按照马化腾的预估,如果OICQ前3年能够达到1万个客户,那么,每年的人员开支、宽带租金和服务器费用不会超过10万元。可是,9个月用户量就过百万的惊喜,差点成了惊吓。诚如大家所了解的,在经过了用户增长的短暂喜悦之后,腾讯立即陷入了资金危机。痛苦和焦灼,总是一声不吭,说来就来。
在用户量达到100万的关口,腾讯的账上只有1万元现金了。平日里,关于OICQ的事情多得让大家没空去接其他的业务,所以“外快”也没得赚。不知不觉中,只有一款产品的腾讯陷入绝境。
研发OICQ的目的,毕竟不是单纯的兴趣,而是为了盈利,希望它能够让公司挣钱。可是,这款看似前途光明的产品让腾讯吃尽了苦头。腾讯没有现金牛来养这个明星产品,OICQ随时都可能被饿死。
1999年年底,腾讯的五位股东一致同意把股本从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同时,五人的月薪也缩水一半。马化腾和张志东每月领2500元,其他三人减为1250元。但即便创始团队集体负债,用自己的“口粮”去喂养OICQ,也仍然远远不够。
没人买的“烦恼”
这时,最不愿出现的一种可能性出现了。既然养不起,不如卖掉腾讯?相信每一个想到这个“点子”的人,都被自己吓到了。但他们很快又劝说自己,既然不能好好照顾它,卖掉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若不然,公司如果一分钱都没有了,OICQ只有关停,百万用户该怎么办?
一些具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人会期待马化腾再苦再难也坚持下去,但在商业面前,他显示出了理性的一面。创立腾讯和担任马站站长是不一样的,他可以为了兴趣和情怀,一分钱不挣地为马站操劳,但在腾讯,他绝对不能这样做。
每个人都有一种被生活推着走的无力感,当然还有无法言说的窘迫。那样的窘迫,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诉说。带着满心的不舍和低气压,马化腾、曾李青开始寻找买主。比如将要把数码商城开遍全国的深圳赛格、曾李青的老东家广东电信、北京的中北寻呼集团等。面对OICQ这个既可爱又受人喜爱的“宠物”,这些公司都不知道该如何养。当然,主要是不知道它怎么为公司赚钱。因此,马化腾四处碰壁,见的人越多,心情越沮丧。在他们看来,300万元的“卖价”已经是亏本大甩卖了,竟然没有人抢购,反而遭到了各种质疑,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面对最多能出60万元的买家,马化腾尽管沮丧,但仍然坚持了底线。他们想要的不是尽快脱手,而是让OICQ活得更好,而且他们坚定地相信OICQ可以更好。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所言: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腾讯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时候,如果不是心怀希望,恐怕早就因为自我否定而夭折了。
第一次融资
公司卖不出去,或许是因为找错了买家。腾讯刚开始找的,都是传统企业。而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真正的金主名字叫作“风投”。风投虽然也看不懂腾讯,但是它们有钱,它们有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们敢冒风险。
通过中间人的关系,腾讯联系上了IDG在中国的投资人王树。从没有写过商业计划书的曾李青,现学现写。然而,在这一份20页的计划书里面,唯独缺了投资人最关心的盈利模式和预测这一部分。可以说,就因为这一点,这份计划书的说服力就大打折扣了,说它是一份“心虚”的计划书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在后来以“最懂用户”著称的腾讯,在那时根本不知道谁是用户。王树将腾讯项目上报IDG北京总部后,高级合伙人王功权带队南下考察。他们试图帮助马化腾想出用OICQ赚钱的办法,于是对他进行了“拷问”。
事实上,投资人也不知道如何挣钱。他们经过专业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大家都在用,可是不知道用户在哪里,也不知道用户是谁,所以怎么收钱就更不知道了。马化腾给了他们同样的回答:“知道这个东西大家喜欢,但不知道向谁收钱。”如果谈共识的话,这也许算一个无奈的共识。
幸运的是,IDG同意投资。尽管不知道未来如何,但IDG愿意投一个希望。而不争的事实是,那时候的中国互联网界,拥有如此庞大用户群、增长如此迅速的公司,还没有几个。百万用户,让腾讯难以承受,但也成为腾讯唯一的筹码。
在商业计划书上,腾讯自己估值550万美元,愿意出让40%股份,募资220万美元。资金估算方法和用途非常实在,即用于未来一年购买服务器和发工资。毫不夸张地说,220万美元就是腾讯的救命钱。
最终,与IDG一起投资的,还有李泽楷创办的香港盈科,两家公司各投110万美元,各占股20%。此外,IDG还提出了对赌条款,在协议签订后,先投一半的资金,如果腾讯在一年内没有达到规定的用户数量,另外一半的钱就不给了,但IDG仍然占20%的股份。在谈到回报的时候,投资人是残忍的,他们只给你一次冒险的机会。然而,已然饿得奄奄一息的腾讯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如果问腾讯为互联网行业做了什么,那答案应该是探路和试错。如果没有腾讯在前面,现在的投资人可能还是不敢轻易投一个不知道怎么赚钱的生意,大家也不会认识到不赚钱但有用户的魅力所在。如今,大量有用户但烧钱的项目能够很快获得投资,有部分原因就是腾讯创造了信心,让人们看到了可期的未来。
时刻思考盈利模式
2000年4月,投资协议完成签订。首次接触资本的腾讯,在这一轮战役中险胜,但它依然焦虑。一方面,腾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听到了太多关于盈利的质疑;另一方面,获得投资后,它想要尽快证明自己的实力。因此,腾讯开始尝试赚钱的方法。
2000年8月,OICQ的页面上第一次出现了旗帜(banner)广告,客户每投放一天需花费2万元到9万元不等。但由于OICQ展示页面面积小,而且用户年龄偏低,广告的效果和推广不冷不热,处于偶尔还不错,经常很一般的状态。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2000年11月,腾讯推出QQ 2000版本,标志着OICQ正式改名QQ。尽管改名的原因是遭到了美国在线的起诉,但不得不说这是件因祸得福的事情,QQ比OICQ亲切可爱了太多。
新版QQ除了更改名字,还增加了一项付费会员服务,名为“QQ俱乐部”。用户只需花10元钱,就可以成为会员,拥有网络收藏夹和好友列表保存等功能,还可以拥有一个“靓号”。这些都是普通用户无法享受的服务。
客观来讲,会员服务是一种比较创新的变现方式,但腾讯提供的“礼包”却是非常传统的。以“靓号”为例,所谓靓号,是为了迎合中国用户对数字的迷信,比如人们更喜欢数字6和8,而不是4和7。另外,拥有一个简单好记又漂亮的QQ号可以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这种方法是国内传统的电信商最常用的,效果还不错。
然而,学习电信商的QQ,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该业务推出后,腾讯用了各种推广办法,包括发小卡片,到市区和大学校园地推等。大家很卖力,但每个月只有几百个用户愿意加入,月收入仅两三万元,半年内只发展了3000个会员。数据证明,此路不通。
紧接着2000年,腾讯打起了企业的主意。这年年底,腾讯推出面向企业的BQQ(即Business QQ)版本,这一版本增加了视频网络会议、讨论组、短信群发等适合企业使用的功能,保留了QQ的文字、音频视频通信、文件传输等功能,又做了权限设定,可以控制上班聊天现象。但让人气馁的是,企业用户也不买单,他们或者嫌弃QQ太“幼稚”,或者就是不愿意付费使用,说不出理由。
就连投资方盈科也替腾讯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找到香港导演王晶,想将腾讯的用户与电影业结合。这一超前的想法,直到2015年腾讯影业成立才彻底实现。在当时的情况下,那只是个感觉美好的梦。
花了很多心思,盈利模式还没踪影,缺钱的危机倒是又来了。虽然还没有到约定好的一年后,但IDG坐不住了,盈科则陷入了自己都缺钱的境况。一方面,国内外互联网投资大环境的衰落影响了两家投资方的判断;另一方面,腾讯盈利遥遥无期,让人没有耐心。两家投资方几乎同时产生了要卖出腾讯股权的想法,而它们也这样去做了。
这一次,拒绝腾讯的名单里又多了搜狐、雅虎中国、金蝶、中公网、联想集团……尽管腾讯有望在半年内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但仍然没有“金主”懂它。
让腾讯再一次感到幸运的是,2001年春节前,南非投资集团公司MIH主动找上门来。其在中国业务部的副总裁网大为,是一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外国人,更重要的是,他懂腾讯。在所有人都怀疑腾讯的时候,网大为见到QQ的第一眼,就判断其背后的公司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企业”。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对于一个新生企业来说,有人懂比有钱更让人感动。经过几方多轮谈判,腾讯此轮融资的估值为6000万美元,IDG决定出让12.8%股份,保留7.2%,急于套现的盈科则卖掉了全部20%股份,“接盘侠”MIH就得到了32.8%股份,成为腾讯第二大股东。
MIH的到来,让腾讯在2001年度过了一个不那么担惊受怕的春节(正式入股时间为2001年6月)。2001年5月,QQ注册用户达到1亿。
至此,腾讯经历的一切,它的无助、难过、委屈、窘迫和绝望,1亿用户一无所知。在他们心里,腾讯就是电脑桌面上的那只小企鹅,对于其他,他们一概不知。他们不知道,为了让大家能够继续网上聊天,腾讯经历了九死一生。他们不知道,这只企鹅闯过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鬼门关,才能在桌面上对他们温暖地微笑。而且糟糕的是,他们还误以为,养这只企鹅的公司应该非常有钱。
战略错误
如果不是QQ收费制,腾讯和用户之间还会隔着一层纱。不过,两者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只能用不打不相识来形容。
2001年2月,QQ的每天新注册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00万,腾讯的服务器受到巨大的压力。这样的结果就是,腾讯每天放出10万个QQ号,但抢注的人太多,导致成功率只有2%左右。不管是对于服务器,还是用户体验,这样的状况都不太好。
于是,腾讯朝注册收费迈出了一小步。每个月,腾讯只放出40万个QQ号(原本是100万个),并鼓励用户通过拨打168声讯台或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来获取QQ号。按当时的电话收费标准测算,用户获得一个QQ号约需支付1元钱。虽然腾讯没有说必须打电话申请QQ号,但用户们发现,用以前的老办法几乎不可能注册到免费的QQ号。
此消息一出,用户很快陷入了紧张和恐慌之中。可以说,那时人们在网吧抢注QQ的“盛况”,比后来人们排队买苹果手机还要壮观许多。
麻烦又收费的电话注册方式,屡试屡败的网络申请,耗尽了用户的耐心,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接连有媒体公开发表文章指责腾讯的收费行为,直指腾讯“在不恰当的时候,以不恰当的方式,在不恰当的项目上收取了费用”“太不光明磊落”,建议其“该反思一下了”。
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用户们被彻底激怒。面对媒体和用户的讨伐,马化腾却坚持了收费的策略:“腾讯不会被骂死,但是肯定会因找不到盈利模式而失血致死。”可是,1亿用户无法体会他的身不由己。在用户心中,“有钱”的腾讯太贪婪,但实际上,它做出极端的举动,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
2002年3月,腾讯朝着收费迈出一大步。公司宣布将推出“QQ行靓号地带”业务,出售QQ号码使用权。用户选择该项服务,就能获得5位、6位、8位靓号以及生日号码的使用权,并享用QQ会员功能。到9月,“QQ行”号码正式向全国用户发售,每月收费2元。同时,免费号码和一次性号码申请基本停止发放。
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腾讯为了自己活命,背离了用户价值。被迫付费的用户一边用着QQ聊天,一边骂着腾讯的可恶和狠毒。有意思的是,许多用户在此时才知道,原来做QQ的公司名叫腾讯。如果不是这一次激起众怒的事件,腾讯和用户还会继续相安无事地和谐下去,你不知道我,我也不了解你。
就收费制度来说,腾讯背离的不只是用户价值,更是互联网世界的规律。可以说,它用自己的错误证明了互联网免费论的正确。在传统商业里,商家采用免费营销策略,是以此为诱饵,吸引更多的付费消费。
比较高级的做法是吉列公司独创的“剃须刀经济论”——先免费赠送剃须刀,以便售出更多的刀片。即便如此,吉列的剃须刀还是会产生成本,商家还是会想办法从刀片上赚回来。对于传统商家来说,产品不可能永远免费。
但是,互联网产品就不一样了,它们能够做到永远免费,而且它们本该永远免费。互联网世界的重要精神,就是免费分享,如果没有这一精神,互联网就不再是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比如传统服装生产商,每做出一件衣服,就会产生相应的布料、人工等成本。但互联网产品的复制却是免费的,不论多少个用户下载,都不会带来生产要素的固定成本投入。
因此,在两个不同性质的商业逻辑里,用传统的买卖方法来“销售”互联网产品,注定是错误的。
腾讯的前辈谷歌,就深谙互联网免费之道。谷歌先后把图书馆资料检索、邮箱、地图、照片管理、办公软件等都设为免费了。结果,它打败了收费的微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从现在往回看,如果没有免费使用的QQ,就不可能有之后强大的流量基础,使得腾讯做什么成什么。只可惜,当年下定决心撞南墙的腾讯,没有时间好好研究谷歌的盈利路径。刚过了三岁生日的它,只看眼前,还顾不上今后。
惨痛的结局,让腾讯的收费策略直接恶化成了战略错误。
2002年,腾讯出现了新竞争对手UC客户端。紧接着,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网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263的E话通、TOM的skype,市面上出现了30多款类似的产品。它们和QQ竞争的唯一武器就是——免费注册。
这时,腾讯第一次看见了凶猛的对手。在此之前,尽管举步维艰,但身边几乎没有对手围剿,腾讯一直享受着第一的荣誉。然而,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你的错误,就是对手的机会,腾讯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经典的战略之道。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腾讯不曾放过对手的任何一个错误,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功。
直到2003年6月,马化腾才大彻大悟,决定重回免费之路。腾讯以“庆祝移动QQ三周岁生日”为由,找了一个台阶,宣布新开通移动QQ的用户,可以获得免费长期使用QQ号码一个。两个月后,QQ重新开放免费注册,不再有任何束缚。
一次重大的战略错误,足以让一家正在高速发展的企业元气大伤。用户的流失、对手的进攻只是直接损失,由一个错误带来的后续影响,往往损失更大。多年来,腾讯为了挽回用户受伤的心,弥补这一次的伤害,付出了难以想象的金钱和努力。
犯错不是最可怕的,只要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就有可能反败为胜。在这一次病急乱投医的战略错误中,腾讯看到了用户,也看见了对手。这其实是两大重要收获,尽管代价比较惨重。不过,如果杀伤力太弱,腾讯的意识恐怕还不会觉醒。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有一个道理始终受用,即早犯错,早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