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战略:从虚拟到现实的商业革命
- 杨栗洋 陈建英 曾华林
- 5632字
- 2021-03-24 10:40:48
1.2 VR战略与构想:智能终端的下一个划时代产品
1.2.1 大师的预言:从智能终端看VR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最受瞩目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VR技术在微软、索尼、三星等世界级科技巨头的推动下获得迅猛发展(如表1-2所示)。就国内来看,2016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我国VR产业的发展“元年”,将有更多的资本、创业公司和巨头企业参与进来。
表1-2 近期涉足VR领域的主要技术公司
其实,近两年各类VR产品早已进入消费市场,并随着VR的持续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走进大众视线。不少人认为VR可能会成为电脑、手机之后的又一个通用计算平台,VR终端硬件产品也将如今天的电脑、手机、电视一样普及。更有甚者认为VR将会取代电视、PC、手机和平板。
毫无疑问,智能终端处于快速的发展迭代中。只是,在当今的互联网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仅靠单一的产品创新已很难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商业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更能适应跨界和生态化新产业环境的智能终端生态化营销形态。VR在这一智能终端生态化营销新秩序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捧。
著名的互联网观察者和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2016年4月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的演讲中,对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向进行了阐述:
★正如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今天的电脑可以如此便携小巧一样,现在我们所创造出的新事物,如VR产品,其实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十年、二十年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产品出现。因此,我们要把握这个“开始”,更要去相信和尝试那些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情。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推动社会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够获得消费者更多、更长久的注意力,谁就能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一旦某个领域吸引到大量注意力,资本就会接踵而来,消费者也会为关注付费,这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商业新逻辑。
★分享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质,人们既通过分享获得更高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又借助分享共同完成“任务”。分享经济的发展驱动了硬件产品的软件化,人工智能就是通过软件帮助人们实现分享和价值创造。
★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电视、PC、平板、手机等便是分享的最常用载体,可统归为“屏显”智能终端。随着技术层面的发展突破,手机、电脑等终端的“屏幕”会变得更加智能化、智慧化和人性化。将来,智能终端会进入“无屏显示”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整个身体(语言、手势等)与人工智能进行交流,实现人机间更强的交互性。
从分享经济的角度看,手机、PC、平板、电视等的不断发展优化其实代表着分享平台的多元化、智能化。凯文·凯利认为,VR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分享平台。VR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强的沉浸感、体验感、娱乐性和交互性(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因此可以成为社交媒介的全新载体,让人们在其中一起分享与“互动”。
1.2.2 VR能否取代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产品?
智能手机已成为多数人的“标配”。本质而言,智能手机不过是在基本的语音通话和短信之外,将邮件、互联网、视频、社交等以往PC端的功能转移到了移动端,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获得这些服务,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只是,经过多年残酷竞争下的创新优化,今天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体验已超出了单纯的硬件范围,更注重以手机为载体的软件和服务功能。而软件和服务并不是智能手机的专利,同样可以从其它智能终端上获取,其中的关键是能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体验价值,能够优化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自Windows95发布后,PC产业快速崛起,极大提升了人们的沟通效率,因此PC受到企业用户的热捧;平板则是对PC的优化,不但更加便携,也为用户提供了触屏体验,当前仍处于不断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不过,PC和平板的普及并没有颠覆或者取代手机,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分享工具和平台。
至于电视,虽然受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冲击,但并没有失去自身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生活中,电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硬件产品,更是客厅中的“主角”,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纽带和平台。而且,电视产品也在不断的优化创新,变得更加智能化,甚至具备了PC上的一些功能。
同样,虽然VR能够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但当人们戴上VR头盔时,也就等于切断了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互渠道,从而失去了观看电视时最重要的交流、沟通价值。因此,VR更多的是一种私密性的观影娱乐方式,无法代替电视在传统家庭生活中交流纽带的角色功能。
VR是新一轮互联网信息化前沿技术,不但可以做互联网能做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好。VR打破了人们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通过虚拟现实场景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世界各个角落,或者带领人们进入以往只能在科幻大片中才能见到的想象场景。同时,VR也具有更强的沉浸感、体验感、真实感和交互性,能够为用户创造全新的体验价值。
当前来看,刷新率、运动追踪和位置追踪、大视场光学技术、人机交互是VR终端产品的四大核心技术,影响着用户对VR设备的使用体验。其中,运动追踪和位置追踪以及大视场光学技术对沉浸感体验这一VR产品的最重要特质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的设备已经能够进行小范围的运动和位置追踪,并达到90~120度的视场角。
深层来看,VR技术其实是一种更为简便直观的全新人机交互模式:在VR世界里,手势和画面取代了传统的计算机操作方式;用户成为VR中的“主角”,在外在感官和内在心理方面都获得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交互性体验。正是由于VR的易用性和巨大的价值创造能力,很多人才认为VR技术将从特定的小众用途扩展到更广泛的大众市场,并成为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
综合来看,VR是互联网智能终端硬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颠覆重塑众多领域的生活生产形态,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不过,VR的火爆虽是必然,却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手机、PC、平板、电视等终端产品。因为本质来看,VR以及VR的更高级产品(AR、MR等)只是智能终端的另一种形态,是人们进行分享行为的一个更优质的工具和平台而已。
1.2.3 VR营销:智能终端生态化营销的新路径
互联网与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融合推动社会进入到眼球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时代:哪些形式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哪些内容能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体验价值,哪里就能获得更多的商业资源和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交流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人性化、智能化。可以预见,随着VR技术对时间和空间局限性的突破,未来的智能终端产品“屏幕”会更加吸引消费者,并吸引更多产业的参与布局。而VR以及更高层次AR技术的不断扩张普及,也将创造出更多“Buy+”这样的全新商业行为和模式。
个人市场是VR产业的真正引爆点,只有开拓和培育出海量的个人用户,VR才能从小众市场步入大发展时代;行业市场是VR技术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市场,只有不断将VR融入更多的产业发展中,进行“VR+”的模式重构,才能让VR成为像互联网技术那样的生态圈产业。从这个意义而言,VR营销要超越以往手机、PC、平板、电视等智能产品的营销模式,探索智能终端生态化营销的新路径。
近两年,互联网商业竞争形态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跨界融合、跨界布局、跨界竞争成为常态,以往毫不相干的两种品牌成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格力与小米、万达与阿里、百度与腾讯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之间都不断进行着激烈比拼。
随着互联网三大巨头BAT不断的跨界布局、竞争与联合,互联网商业生态已见雏形。这使以往基于产品创新的营销和竞争模式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跨界化、生态化的营销新形态。对智能产品营销而言,跨界是打造生态化营销新秩序的必然路径。
正如上面提到的,硬件产品只是一个渠道、载体和平台,内容和服务才是智能硬件能否吸引和黏住消费者的关键。只有硬件产品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容和服务,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建立起与用户的“连接”关系,沉淀和黏住更多流量。从这个意义而言,未来商业竞争更多的是生态对抗,谁能真正实现跨界产业与生态的协同运作与融合,谁才能在互联网生态化新秩序中占据主动。
VR技术受到广泛追捧并不仅仅在于它作为智能终端产品的技术性和创新性价值,更在于它能够像“互联网+”一样进行“VR+”,建构出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需求的完整的产业价值生态链,让更多产业实现跨界融合与生态协同。因此,VR的不断发展将塑造出智能终端产品的生态化营销新秩序。对VR参与者来说,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是打造出覆盖内容、应用、平台和终端的VR全产业生态链。
1.2.4 战略VS构想:引领VR革命的4大关键
如今,VR在我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VR相关的信息时常扮演着刷爆朋友圈的角色。VR在娱乐、旅游、医疗、工程、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想在未来夺得VR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必须要解决以下4个关键问题(如图1-4所示)。
图1-4 引领VR革命的4大关键
◆技术:不再为基础技术过关而挣扎
VR产业的崛起使得人们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它涉及到传感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多媒体等多种高科技技术,需要有硬件制造、内容创造、系统搭建、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商家提供支持。
最近几年,VR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往限制整个行业发展的部分痛点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对于国内的VR企业而言,技术难题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不难发现,国内VR公司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中,往往会强调其产品延迟率低、采用了某种出了能力更强的芯片、使用了被称之为“梦幻显示器”的OLED屏等。而对于国际VR巨头而言,这些国内VR产品引以自豪的亮点根本不值一提,有些材料甚至已经被它们所彻底淘汰。
为了在国内市场建立领先优势,国内VR企业不仅要控制生产成本,还必须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有的商家选择了主攻优质内容生产,还有商家致力于开发更为高级的核心算法,更有商家通过研发操作系统来打造闭环生态。
国内在VR核心技术领域的不足,需要VR领域的从业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VR企业,不但要在图像渲染、场景建模、分布式应用及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在传感器、核心芯片、光学元器件等硬件方面加快研发进程,更要在开发工具、仿真系统、人机工程等配套技术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如果不能在核心技术领域真正有所突破,国内VR企业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价值链最底层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加工商等。
此外,人机界面优化问题也是VR领域的一大痛点。能够根据不同的人机交互场景对界面语言进行设计,是国内VR企业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时这一领域也为众多的创业者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验:消费者的终极需求
对于VR企业而言,决定其走向成功的关键就是优质的用户体验。《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指出,体验是衡量VR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以谷歌、三星为代表的企业提供的VR技术让广大用户可以生产、传播、定制、分享各种体验,而在这之前人们生产、传播并分享则是各种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本身并非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能够为其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才是影响其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
未来的VR产品主要有两种发展思路(如图1-5所示):
图1-5 VR产品的两种发展思路
★追求极致的服务体验。这需要投入较高的生产成本,对内容、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及操作系统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能够在商家创造的各种消费场景中完成价值变现。这一领域的目标群体主要是较为小众的高端用户,通过产品及服务的定制化生产同样能为企业创造巨额的收益。
★小巧、简单,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体验VR的产品及服务,这种产品拥有大量的潜在用户。与追求服务体验的VR产品相比,其普及速度明显更快。
产品形态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未来,在移动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移动VR一体机,将成为VR产业的主流产品形态。当然对于移动VR一体机而言,其搭载的运行系统、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与其它的VR硬件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资源来重新设计。
此外,舒适度也是影响产品体验的关键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VR产品涌入市场,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必然要对产品的舒适度进行优化改善。在这种背景下,新材料研发及人机工程设计相关领域的人才,将会成为VR企业之间争夺的重点。
◆内容:成败皆系于此
诚然,硬件及技术是VR产品能够落地的重要基础,但如果缺少了内容的支持,VR产业无法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优质的内容资源始终是稀缺品,其需求在整个VR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长期存在。在VR硬件产品发展相对成熟时,优质的内容资源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关键的是,优质的内容资源使VR产品从极客们的玩具转变成为了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大众产品。
我国的VR产业在优质的内容资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在VR游戏及视频等领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粗制滥造、模仿抄袭等问题层出不穷。
VR企业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不但需要和拥有优质资源的内容生产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要实施平台化运营战略。目前,深耕VR领域的乐视实现了对内容资源地有效整合,在对自己拥有的优质视频资源进行转化的同时,乐视还计划通过建立开发者社区,来打造传播、分享、交流VR内容的综合平台,并对VR内容开发者提供技术及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对于以乐视为代表的VR领域的布局者而言,抢占更多的优质内容资源并在市场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将是决定其未来能够获取更大份额蛋糕的关键所在。
◆投资:应关注开发工具、内容等
从蓬勃发展的VR产业中获利的不仅仅是上产硬件、内容及提供服务的商家,那些投融资机构也将从中获取巨额的收益。目前,投融资机构布局VR领域的方向主要有三种:硬件、平台及内容,并且从左到右,投资热度逐渐降低(如图1-6所示)。
图1-6 VR领域的投融资热度排序
在VR领域真正出现垄断级别的巨头最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类似Facebook收购的Oculus VR、谷歌、三星、索尼、HTC等业内先行者更多的是在细分市场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而距离与整个VR产业相关的软件、硬件、内容、交易、支付等多个环节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想要入局的投融资机构而言,此时再去加入竞争十分激烈的硬件领域并非是是明智的选择。而在视频、游戏等内容领域,在核心算法、开发工具等技术领域等,反而拥有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从整个VR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商、游戏、视频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