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的基本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距现在只有不足四年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沿着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

第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225/c40531-26592377.html。首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意味着要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市场主体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在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职能的转变激发市场活力,用透明公开合理的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思维规范市场行为,用公平公正的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其次,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14页。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依法治国,就能克服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好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化解产能过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人民民主,就能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二,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短板和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是能够根本改变中国发展全局的新理念。1996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了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了,没有解决就业问题;无声的增长,经济增长过程中,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重大决策听不到百姓的声音;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为广大民众所享有,而是被极少数人所获得;无根的增长,一种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不断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未来的增长,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而且更严重的是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损害。“新发展理念”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五个无,实现“五个有”:有工作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就业问题,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有声的发展,建立多方面的制度和体制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重大决策中发声;有情的发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及时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有根的发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植文化沃土;有未来的发展,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加减乘除法,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做减法,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还要直接惠民的减税、减费;做加法,就是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以及供给质量,从而引导居民需求的提升,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做乘法就是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增强消费特别是民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做除法,就是去除绝对贫困,逐步去除环境污染,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第四,着力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这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努力走出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在河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兜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人民日报》2017年1月25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引导劳务输出脱贫,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使其就业质量更高;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做到搬得出、住得好、稳得住、能致富;结合生态保护脱贫,提高贫困人口在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着力加强教育脱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提升教育在脱贫方面的力度;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探索资产收益扶贫,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第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的很多举措有助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短板和问题。《意见》提出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展竞争性配置公共资源的范围,以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推动实现公平配置基础上的效率提升,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公平分享公共资源收益。对于适宜由市场配置的公共资源,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于不完全适宜由市场配置的公共资源,也要引入竞争规则,将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效结合;对于需要通过行政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要遵循规律,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性和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