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分歧,怎么谈对方才会心服口服(4)

【学会让数据说话】

人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很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僵局,每个人都认定自己是对的,声情并茂地罗列大堆的道理和案例,最终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在这时,你就需要数据来帮你解决问题,言之有物地说服对方。

数据是事实的最佳佐证,用数据说话,可以让你的话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用数据反驳他人,是一种严谨的语言方式,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可以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观点。

王丽和李红是同事,两个人的家庭条件差不多。王丽的生活十分节俭,即便是夏天,也总是轮换着穿固定的两件衣服。李红平日过得精打细算,但她追求时尚,总是去批发市场买衣服,所以身上的穿着基本上不重样。

王丽看李红总换衣服,认为她过得非常奢侈,经常在背后说三道四:“哎呀,你看她花钱大手大脚,这种女人以后哪里有人敢娶啊?”李红得知之后非常生气,她对王丽说:“你不要乱说,我没有乱花钱!”

王丽对她的辩解很不以为然。

李红想了想,换了个方式对她说:“我的衣服都是在折扣店或者批发市场淘来的,平均每个月花在买衣服上的钱占总支出的六分之一。除了衣服之外,我买的生活用品都是质量比较好的,虽然单价贵些,但使用时间是劣质产品的两倍多,实际上是节省了费用。综合算来,我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剩下三分之一存入银行,生活得绝不奢侈。”

王丽被她驳得哑口无言,从此以后再也不搬弄是非了。

许多人在与别人交谈或者争论时,喜欢引经据典,用道理和人情说服别人,这样的语言习惯温和含蓄,利于维护人际关系。问题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比如职场或会议中,都需要你用一些不会为人情和环境而变化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时,数据就比华丽的辞藻来得更加有力实用。

数据面前人人平等。用数据说话,并不会让他人感觉你充满攻击性,而是会更加欣赏你的严谨,拉近彼此的距离。

有些人一到正式的会议场合就喜欢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我们的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合格率较去年有了大幅提高”“安全事故有所下降”“发展比较稳健”,这样的说法让别人听得云里雾里,更不要提信服了。其实,只要言辞中加入数据,让数据说话,就会让你的语言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股神”巴菲特执掌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多年,一直很受投资者的信赖。这份信赖不仅来自于巴菲特强大可靠的投资眼光,也来源于该公司可靠的年报。

2004年,金融市场整体不景气。一天,一个股东来到伯克希尔公司,敲开了巴菲特办公室的门。他手里拿着2004年的年报,对伯克希尔公司当年的盈利情况表达了不满:“一年总共赚取了83万,巴菲特先生,而资产回报率只有10.5%!要知道,标准普尔500指数可是10.9%!”

巴菲特并没有因他的挑衅而愤怒,相反,他先向对方表示了歉意,然后开始用数据做出解释:“是的先生,这一年我们都不好过。容我提醒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0.9%是税前合算的,有些水分,而我们的10.5%是税后的回报。”他停顿了一下,又说到了自己的工作,“从我1970年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基金以来,每股净值已由19美元升至55824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1.9%。同一时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只有10.4%。对于今年的业绩我感到很抱歉,不过我相信,未来的走势会越来越好的。”

投资者的愤怒消失了,他有些无措,连连说:“您过谦了。”

数据最能解决矛盾,很多时候,你单凭主观臆断,很容易对事实造成误判。两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可能出现分歧。在这时候,拿出确凿的证据,用数据说话,向对方表明事实,一场争执就可以被消灭于无形了。

使用数据一定要分对象和场合,提出数据时语气要委婉,反驳别人时也要给别人留有情面。同时,使用的数据一定要保证真实可靠,让对方无法辩驳。

数据是快速、直接地解决分歧的秘密武器,在你无法说服别人时,不如就让数据说话吧。

【反驳的时机未到,就先保持沉默吧】

与一个怒火中烧的人争辩是不会有结果的,这样做只会让局面难以收拾,使双方看起来像是斗牛。在这时,不如在心里默念“沉默是金、雄辩是银”,闭上嘴巴,静待反驳的时机。

中国有“大辩若讷”之说,意思是:真正善于说服别人的人看起来嘴很笨,也就是说,聪明人的好口才只会用在恰当的时机。

沉默虽然不动口舌,但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在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保持沉默是避免事态恶化的不二良法,让对方暂时占据上风,可以帮你规避直接冲突,以免争论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情分。

一对夫妻决定在国庆节假期出门旅游。妻子想去九寨沟,而丈夫打定主意要去西安看一看,两人发生了争执,妻子大发雷霆。

她又哭又叫,把枕头用力掷在丈夫的身上,质问丈夫:“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丈夫则毫不做声,一直安静地站在一边任她发泄,始终保持沉默。

直到妻子哭累了,丈夫才平和地开口:“亲爱的,现在你觉得好些了吗?”妻子吃了一惊,但没吭声。

丈夫接着说:“亲爱的,你砸得我很疼。”妻子的脸马上红了,她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的不合理。

丈夫笑了笑,走过去抱住妻子,对她说:“我怎么会不爱你呢。我想去西安,是因为你说你小时候去过那里啊,我想看看你小时候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妻子的坏心情一扫而空,痛快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沉默不是无言的抗拒,也不是不进行反驳,而是等待正确的时机。想想看,如果这位丈夫与他的妻子发生了正面冲突,事情将发展到什么地步?说不定这对小夫妻会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伤了感情。

所以当对方像连珠炮般对你发出攻击时,沉默就是你最好的盾牌。同时,沉默可以让你避免被卷入愤怒的漩涡,给你一个冷静剖析对方观点的契机,占据争论的优势,用对方观点中的缺陷作为反驳的依据。多说多错,在你保持沉默的过程中,别人说不定就已经变相缴械投降了。

一家小公司和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要进行合作,可合作内容却明显偏向于大公司。两家公司只能进行漫长的谈判,争论许久之后,仍然无法得出一个让彼此都满意的结果。

小公司无法,便找来了一位谈判高手。

谈判重开了,大公司依然仗着自己的实力,滔滔不绝地向对方介绍情况;以谈判高手为首的小公司代表们则沉默不言,埋头记录。

大公司的代表发言完毕后,征询小公司代表的意见。谈判高手露出一副大梦初醒的样子,迷迷糊糊地对大公司代表说:“啊,你讲完了?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容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重开后的第一轮会谈结束。

几星期后,第二轮谈判开始。谈判高手声称自己的技术人员没明白对方的讲解,大公司代表没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演示了一遍。讲解结束后,谈判高手仍然要求:“我们还没完全弄明白,请让我们回去再研究一下。”

过了几天,第三轮谈判开始了,谈判高手故伎重施,只是在离开时告诉大公司代表,一旦他们讨论出了结果,就会立即通知对方。

过了一段时间,大公司已经觉得这次谈判没戏了。就在这时,谈判高手上门来谈判了,并带着最后的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大公司措手不及,完全扭转了谈判局面,最终达成了一个明显利于小公司的合作协议。

在时机不够成熟时,保持沉默可以让对手摸不着头脑,给自己赢得宝贵的准备时间,进而送出有力的“致命一击”。说服与自己意见有分歧的人是一门语言艺术。你要想用沉默挡开别人的怒火,找准对方的弱点,就要把握好沉默与反驳相转换的时机。

首先,在不了解对方的想法时,你应该保持沉默。不了解对方的目的就信口胡说,往往会给对方造成可趁之机。所以,没搞清楚形势时不要急着开口,沉默是上策。

其次,自己的想法也不明确时,你应该保持沉默。反驳别人的前提是你有一个完整的想法,如果你的观点还没有成熟,就不要着急说服别人,以保持沉默为宜。

最后,怒火中烧的时候,你应该保持沉默。无论是你还是对方在气头上时,最好闭口不谈。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对彼此的关系有益。人愤怒时往往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过分的话。这样的话只能让事态更加恶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聪明人善于分辨反驳和沉默的时机,如果你发现没到开口的时机,就先保持沉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