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科创中心建设研究
- 张贵红 朱悦
- 14字
- 2024-12-20 19:23:33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的主要指标
一、欧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 EIS)2016年报告是自欧盟委员会2001年首次发布EIS报告以来的第15份年度报告,同时也延续了以往的指标衡量框架。创新表现经各项指标评估合成得出一个综合创新指数(Summary Innovation Index, SII)。EIS指标框架主要包括三大类指标,即创新推动、企业活动和创新产出,总共包括8个创新维度下的25个分项指标(见图1-6)。
(一)创新推动
该指标主要关注驱动创新的企业外部因素,包含人力资源、科研体系、资金与支持三个创新维度。其中,人力资源维度包括三项指标,用于衡量高技术、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力的人口组成,具体包括新授予博士学位毕业生、30~34岁高等学历人口数量及20~24岁完成高中教育人口数量。科研体系维度主要包括三项指标,用于衡量各国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侧重科研成果国际合作发表、入选科学网(Web of Science)全球引用率排名前10%论文占该国发表全部论文比例以及非欧盟博士生比例。资金与支持维度包含两项指标,主要考察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投资与政府及大学科研机构的公共研发支出情况。
图1-6 欧盟创新记分牌指标框架
(二)企业活动
该指标重点关注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包含企业投资、联络与创业、知识产权三个创新维度。其中,企业投资维度由企业研发支出和非研发创新支出两个指标组成。联络与创业维度包括三项指标,分别是中小企业自我创新、中小企业外部合作创新、公共机构与私营部门科研合作。知识产权维度涵盖了创新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欧盟商标及设计。
(三)创新产出
该指标重在评估企业创新活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包含创新企业、经济效益两个创新维度。创新企业维度包括三项指标,主要考察在市场产品生产营销或企业机构组织内部进行创新的企业比例,其中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以及创新领域用人快速增长企业情况。经济效益维度包括五项指标,分别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就业、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创新产品销售及海外专利许可收入。
二、国家创新指数
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近年来,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日益改善,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关键指标进展良好。
(一)中国创新能力稳中有升,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居19位
研究显示,2013年全球创新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入围全球前十强的国家与上年完全相同。前5位国家的排名保持不变,依次为美国、日本、瑞士、韩国和以色列。丹麦、瑞典、荷兰、德国、芬兰分列第6至10位。金砖国家除中国外,排名仍然处于落后位置。俄罗斯、南非均比上年下降1位,分列第33和第36位;巴西和印度的排名不变,分列第38和第39位。
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第19位,与上年持平,在40个国家中处于第二梯队,指标得分为68.4,比上年高出了3.2分,拉大了与第三梯队的加拿大、卢森堡、新西兰等国之间的差距,从高出0.6~1.3分增加到2.9~3.3分。中国与排在前面第18位的比利时差距则大幅度缩小,从原来的相差2.9分缩小至1.0分。
中国创新能力大幅超越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2013年,中国人均GDP刚超过6800美元,在40个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是,中国创新指数得分已接近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二)中国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企业创新成效明显改善
2013年,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项一级指标中,中国除知识创造指标排名下降1位外,其他4项一级指标排名均有提升。
(1)创新资源位居第29位,比上年提升1位。2013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过2%,排名比上年提升1位至第17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研发人力投入强度与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列第32和第36位。类似情况如图1-7所示。
图1-7 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GDP关系分布图
表1-1 中国国家创新指数与一级指标排名
(2)知识创造排名第19位,比上年下降1位。2013年,中国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由上年的1025件降至967件,排名下降1位至第4位。学术部门研发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排名下降2位至第35位。
(3)企业创新排名第13位,比上年提升2位。2012年,中国三方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3.3%提升到3.6%,升至第6位。2013年,企业研发经费与工业增加值之比排名比上年提升2位,达到第15位。
(4)创新绩效排名第11位,比上年提升3个位次。2013年,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58.6万件,位居世界第4位。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达到26. 3%,居世界第2位。
(5)创新环境排名第13位,比上年提升1位。201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指标排名第25位,比上年提升2位。反垄断政策效果指标排名第22位,比上年提升5位。
(三)中国主要指标表现突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
报告显示,中国主要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3年,中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达到1912.1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2位,占40个国家的份额由2000年的1.7%迅速提高到13.4%,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图1-8 部分国家R&D经费占世界比重
2013年,中国SCI论文数量达到21.3万篇,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2位,占到全球总量的15.0%。2004—2014年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突破1.2万篇,占到全世界高被引论文总量的10.4%,位于美国(6.2万篇)、英国(1.6万篇)、德国(1.4万篇)之后,居世界第4位。
2013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70.5万件,占40个国家总量的44.1%,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4.4万件,仅居日本之后,占到40个国家总量的21.4%。
图1-9 部分国家SCI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比重
图1-10 主要国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
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达到26.3%,比本世纪初提高7.3个百分点,占比居世界第2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40个国家的比重由2000年的2.7%提高到8.8%,位居世界第3位,逐步逼近日本的发展水平。
(四)“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关键指标进展良好,半数指标提前完成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从创新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以及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核心科技指标及2015年发展目标。目前,“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拥有量”“研发人力投入”“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等5项指标已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表1-2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注:*为2013年数据。
尚未实现目标的指标中,国家创新指数世界排名与规划目标还有1位的差距;R&D/GDP、科技进步贡献率2项指标稳步增长,与发展目标(2.2%和55%)分别仅差0.11和1.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16. 7%的历史最高水平,与18%的发展目标还差1.3个百分点,已完成了目标增幅的3/4。
三、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标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6年7月正式发布。规划共有8篇27章,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了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目标,提出了12项指标,包括国家创新能力从现在的18名提升到第15名,进入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55%提高到60%;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从现在的第4位提升至第2位等。
表1-3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据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介绍,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作为参与此次规划制定的专家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与以往的国家科技规划最大的不同是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因此这次规划可以说是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是一个融合了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政策包’。”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也与以往的科技规划有着根本的不同。“‘十二五’国家科技规划的目标是赶超跟踪发达国家水平,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则更多立足于我国的先发优势,特别是针对我国具有国际超前水平的学科领域进行了部署,旨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甚至具有决策地位。”
融入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有何重要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中国要参与到全球重大科技工程中,要参与到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中,从而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空间和利益。“当前,科技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或许将酝酿新一次科技产业革命,中国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国家的统筹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上海科技创新指标
2016年12月16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16》正式发布。据悉,该指数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及30个二级指标,根据测算,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12.9%, 2015年指数值为183.3,年增长率达到14.7%,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提出了要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要求。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委做出了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决定。两年多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如何研判上海地位定位,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要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要求。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两年多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为进一步研判上海科创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进程、把握科创中心框架体系和基本功能,为相关工作推进提供量化参考,2015年以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组织全市相关专家开展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的研究与编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国际接轨、纵向可比、动态开放的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为基期(基准值100),逐年测算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图1-11 科技创新中心的诸因素
(一)科技创新指数具有的重要特征
专家解读认为,把握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发展规律,构建“五个力”指标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一般要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对全球创新资源具有较高的集聚力,拥有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顶尖事业平台;二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涌现出有影响力的机构和人物;三是要有创新友好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四是能持续累积和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实现更多的引领型发展,促进新兴产业涌现和壮大;五是对周边区域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关键节点和枢纽角色,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的竞争合作。
图1-12 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力”指标体系
报告以创新生态视角解析和测度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力“五个力”,构建包括5项一级指标,共计3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应用国际通行测度方法,对标国际公认科创中心城市。参考国际通行的创新评价方法,选取众多具国际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测度。如在资源集聚力方面,重视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及结构的测度;在创新友好的营商环境方面,以新设立企业数占比以及科技创新税收政策为主要表征;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表征城市的高质量就业;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来比较国际大都市城市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可感知速率、财富500强企业、PCT专利特征分析、企业对外投资金额等则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凸显科创中心战略定位,体现创新生态优势禀赋。这是一个凸显“长板优势”、厚植基因禀赋的时代,对标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50%的指标来源于国家及上海“十三五”规划及各项重点专项规划,侧重以功能型与过程型指标测度“四梁八柱”重点任务的进展与成效。既突出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服务国家战略的测度,又重视对外资研发中心众多、创新主体类型丰富等彰显“综合性、开放型”创新生态禀赋的深度刻画。
专家认为,上海创新资源集聚更为丰裕,各类主体共振交流更为紧密,成果产出支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标提升速度亮眼,2015年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数达到199.2,表明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累积更快、更多、更加显著,创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加速凝聚。
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指标自2014年以来加速提升趋势明显,2013—20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0%和17.9%,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向外溢出效应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具体指标分析,既表现出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服务业发展亮眼、全社会创新资本加速集聚、高科技对外投资抢眼等亮点,同时,也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亟待加强、中心辐射带动能力尚需提升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科技创新中心年度发展亮点
在发展新动能、主体连接、要素集聚、环境优化、开放辐射等方面表现突出。
1.全社会创新资本加快集聚
2015年上海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73%。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与资源集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上海吸引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总额达到965.84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54.3%。截至2016年9月,“科技创新板”挂牌企业达到79家,已实现融资3.6亿元,资本市场助推效应开始显现。
2.产业竞争能级持续提升
2015年,上海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体现了显著的人力资本优势。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该指标达到20.5%左右,全市每5个就业人口就有1人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2015年,上海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0年的13.0万元/人,年均增长超过7.3%,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全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31万元提升到2.63万元,年均增长约2.6%。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3倍多,充分体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变。
3.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
一批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加速成长,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正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15年,上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上升至32%,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333家增长到719家。2015年上海科技服务业总产出占服务业总产出比重为17.5%;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2%。其中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知识产权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增加值的增速达到13.20%,科技金融服务增速达12.05%。
4.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从2010年的0.85%增加到2015年的1.39%,是全国平均水平(0.9%)的1.54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3129家上升到2015年的6071家。上海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资金中,来自企业的经费比例已接近三分之一,在2010—2015年间增长了超过10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企业已达450余家。
5.功能型平台成为引领创新的重要力量
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从2010年的115家增长到2015年的146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推进上海光源、转化医学中心、蛋白质中心、肝癌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一批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和研发机构作用持续发挥。微技术工研院在“超越摩尔”和物联网领域形成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形成国内外技术转移渠道123个;张江建成了覆盖创新药物研制全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
6.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2015年,“人才20条”“人才30条”新政实施以来,上海以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政策集聚支持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海外引才方面,截至2016年10月底,符合“人才20条”条件的市场化认定的184名外籍高层次人才成功领取永久居留证。截至2016年11月底,符合条件的147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领取了5年期人才类居留许可推荐函和人才签证(R字签证)推荐函。2015年下半年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以来,有81名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沪就业。国内人才集聚方面,目前通过“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这五类人才绿色通道落户126人。
7.高水平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2015年,上海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和十年累计被引数指标在全国各地区中均居第2位。2015年,上海科学家分别在《科学》《自然》上发表论文18篇、23篇,分别占全国的21.6%、25.8%,在基因组学、蛋白质、脑科学、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进展。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全球2015高被引用科学家名录中,有12位上海科学家名列其中。2015年共有5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16.5%,连续第13年保持两位数。公民科学素养居全国之首。据第九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8.71%,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4%。
8.创新政策成效显著
2015年,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额等合计269.7亿元,同比增加37.2%,增幅比例远超历年。两项减免税额相对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从2010年的60%上升到2015年的97%。“多予”不如“少取”,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有效破解。2015年,上海落实推进《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草案)》加快修订。全市共计1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初步取得一批成功案例。如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成功试点“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的成果转化路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全校知识产权许可数量与2014年相比增长231%、知识产权转让增长近2倍、技术转让及许可年收入增长420%。
9.高新技术对外投资趋势明显
五年来,上海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境外投资新设和并购累计金额超过6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近1/4,境外投资整合境外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主流。过去五年,希望获取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产的海外并购项目数量占比仅为20%,而希望获取技术、知识产权或生产能力、进入当地市场以及收购品牌的海外并购占比却高达75%。民营企业成为高科技领域对外投资的绝对主力。2010—2014年,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高科技项目和金额分别占全市高科技投资项目和金额总数的71%和82%,2015年民营企业项目投资总额达370.99亿美元,占全年项目投资总额的64.72%。
五、科创中心发展存在的不足
专家认为,从指标分析来看,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仍有几个方面亟待重视、仍需加强。
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亟待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支出比例呈较明显下降特征。201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比重为60.8%,比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这是近10年来首次降到60%左右(2006年为68.4%、2010年为66.7%)。分析其主要原因,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速从“十二五”初期的23%下降到2015年的4%,而同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4—2015年,上海研发经费总量增长了74亿元,企业对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占到31%,而全国层面,企业对研发经费总量增长的贡献达到71%。
二是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偏低。PCT专利是表征技术创新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比较2004年至2015年8月国际科创城市的PCT专利申请量,上海有近1.3万件,而东京、首尔和巴黎分别是上海的17倍、4倍和3倍。2015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1060件,仅占到全国3.05万件的3.4%,而北京和深圳分别有4490和13308件。相比全国2015年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的16.7%,上海同比增长仅为2.1%。《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PCT专利申请量要比2015年翻一番,上海应在这一领域快速提升。
三是作为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尚需提升。具备丰厚创新资源和强大研发实力的科创中心城市应在区域技术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产业转移中技术输出方的重要角色。作为衡量中心城市对周边技术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指标,技术输出到其他省市以及国外技术交易的成交金额占比应较高,北京这一指标已达到80%。上海这一指标在2013年首次超过50%,2015年升至53.3%,其中,输出到国外的技术合同金额占比仅为22%,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推动技术转移与要素流动,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上海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