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正义被写进了法律,因此,正义无论是自然的本性还是人为的规定,被写进法律都是没有错的,因为这已经上升到了荣誉感的层面。还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一提到财产权,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人;一提到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财产权。这就代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财产与我们的关系可以激起快乐和痛苦。通常,一个拥有大量财产、过着富足生活的人是快乐的,而一个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人是痛苦的。财产与快乐、痛苦的结合必然会导致骄傲与自卑的产生,至于这样的理论是否正确,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
在一个爱慕虚荣的人眼中,他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他认为自己的房子、马车、衣服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东西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特点,都能成为他们骄傲和炫耀的资本。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有价值的、美丽的或者是令人惊奇的对象,通过财产权都能使自身产生一种骄傲感。当然,这些东西的唯一共同点还是能产生快乐。
票据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充当货币,因此它也被看成财富的一种。而货币被看作财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它材质坚固、重量大,也不是具有可容性,而是它能带给人们便利,并能使人们感到快乐,而骄傲和自卑也可以在这里产生。
3.事情是否发生都会对情感产生影响
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具有某种能力和将这种能力发挥出来是有很大区别的。同样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发挥出来,那就是有意义的;而发挥不出来,就丝毫没有意义。
例如,当我走到大街上时,我看到我的敌人拿着长刀从我面前经过,而此时,我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但我可能一点也不会害怕,因为他有任何举动都会被街上巡逻的士兵发现。考虑到牢狱之灾,我的敌人也不敢对我采取行动。即便他此时拥有伤害我的能力,但他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所以是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相遇的环境是异国他乡的一个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小荒山,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很可能会感到深深的恐惧,因为在这种情景下,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发挥,而我也会有很大的概率受到伤害。
所以,当一个人拥有了摆布我的能力,并且其行为受不到外界干扰,并且不担心任何后果的时候,我就可以认定他能够充分发挥他的能力。
我们可以假设有两个人,一个而因为考虑到强烈的利害关系而抑制了自己的行为,另一个则没有任何约束。通过对这两个个体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所存在的差别,一种是依照过去的经验推断出一个人永远不会做出某种行为,另一种则是推断出他有极大的概率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一个和我处在同等地位的敌人,如果没有强烈的外界因素来制约他伤害我,那么他就有可能对我行动。当我处在这样一种环境时,我的内心是紧张和不安的。因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确定或者必然的事情会影响情感,偶然和可能的事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情感产生影响。即便我并没受到什么实际的伤害,但我仍然会因为这种潜在的隐患变得不安。
另外,我们可以将这个特性套用在很多事情上。例如,一个可能会给我恩惠的人消除对我的成见后,就很可能会在某个时候给予我某种恩惠,当我看到这种恩惠即将成为事实的时候,快乐和轻松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4.“周围人”与“陌生人”:造成我们情感差异的主导者
如果我们拥有很多可以随意取舍的财物,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我们的快乐之感便会非常强烈。每个人都喜欢拥有快乐,当快乐的产生不会受到外界阻碍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快乐总能很快实现。
不过,这还不足以说明财富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寻找一些特例。比如,一个爱财如命的人,他关注的不是钱所带来的物质资源的丰富,而是对钱财本身产生一种兴奋之感。这就是说,他能通过钱财本身获得一种满足和兴奋之感,即便他永远不花那些钱。
根据经验判断,即便没有实际的经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幻觉感受到快乐的无限接近。我们总能通过自己的意志对自己的心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当我们觉得自己快乐时,我们仿佛就会真实地感受到快乐,即便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值得快乐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因为财富而产生骄傲和虚荣,因为财富的核心效果就是使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快乐和舒适的感觉。我们已经知道,富有可以产生骄傲与快乐,贫穷可以产生不快与自卑,权力也会使我们产生相应的情绪,被奴役则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情绪。当我们手握控制他人的权力时,欲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当我们无限度地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时,我们有可能就会产生深深的自卑和耻辱。
当我们想到那些对我们唯命是从的人时,我们的骄傲感便会油然而生。例如,一个女孩面前有一大群追求者时,她的快乐感肯定会非常强。反之,当我们想到那些对我们颐指气使的人时,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沉重,甚至有一种耻辱感。这就像我们可以制造一批听话的机器人一样,我们会对这个杰作感到兴奋,而当得知自己只是其中一个机器人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卑。
通过与周围的事物和个体比较,我们总能对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同贫穷的人相比,富有的人总能因为自己的财富和生活环境感到强烈的幸福感。同样,权力能带给我们的优越性,也必须通过我们和被我们所支配的人之间的对比来分析。
一个人无论怎样在意一种品质,只要他认为自己不具备,或者自己并不需要这种品质,那么即便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来称赞他,他也不会感到多么快乐。例如,你夸赞一个士兵能言善辩,并认为他具有当演说家的潜质,而此时,他却要到战场拼杀,那么,你的称赞根本不会使他感到一丝快乐。因为他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其他的。
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名誉如此看重的原因。我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他人的评价和意见,我们的品质、财富和美丽永远不会让我们心生骄傲。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现象,我在这里要详细阐述一下对于同情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倾向,无论同情者与被同情者的性格差距有多大,两者一定会对某一事情产生共鸣。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同一个家族的人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这也就决定了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会很容易找到和自己性情相投的伙伴。即便是平时非常骄傲的一个人,也会或多或少地同一部分人产生一些共同的性情。
当称赞与责备产生了骄傲与自卑的感情时,同情又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在我看来,任何人都喜欢被别人称赞,而且都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骄傲。而称赞的对象多种多样,有权力、家族、财富和美德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个人经常看到自己的优点时,他就会感到一种快乐之感,骄傲也会随之产生;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是关注自己的缺点,那么他就会时常感到自卑。
因此,我所说的“同情”并不是同情心的意思,而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偏向。例如,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扬或者受到别人的好评时,我们不仅内心愉悦,而且对别人的评价深以为然,觉得自己确实有那些优秀的品质。而当我们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不可思议,即便我们确实有不少缺点。
这个结论也许显而易见,但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论据。一般情况下,好名声总是会让人感到快乐,而且,我们从自己所鄙视的那个人的赞美中所得到的快乐,远远没有从自己所尊重的那个人身上得到的快乐多。例如,当我写完一本小说,一个完全没有知识的莽汉对我的作品无论怎样赞赏,我都不会有多高兴,我甚至不认为自己的小说真的好。但如果是一个知名的作家说出同样的话,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会非常兴奋和激动。
同理,如果一个被我尊重的人对我表现出轻蔑,那我所受到的伤害远远比其他人的轻蔑要严重得多。所以,这是一种基于原始本能的影响。我们的天性中就有一种对称赞的向往和对批评的厌恶,由此衍生出的任何对我们的肯定和否定,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我在前面说过,不同的人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平庸之辈的称赞,高贵之人的称赞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们甚至会因为和高贵之人相识而产生一种自豪感。不过,不管什么人,当他的称赞与我们所擅长的品质不相符的时候,我们的快乐之感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旦失去某种品质,那么,以前因为该品质而受到的称赞也不会再次使他产生喜悦之感。例如,一个名门望族出身的人,在他们家族蒸蒸日上的一段时间内,会非常喜欢别人提到他的家族,因为这是一种骄傲的资本。但后来,他家道中落,他也突然厌倦了被人们关注,于是他抛弃了亲戚和朋友,跑到了很远的地方,在一个任何人都不认识他的环境中生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的出身背景和过去的履历不为人所知,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被人议论。这样,他就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
这个人远走他乡的行为并不难理解。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被别人轻视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而且,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的轻视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想竭力改变这种情况。改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自己重新具有某种优秀的品质,如得到大量财富等;二是离开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人。第一种方法困难性较大,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第二种。也正因如此,那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人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周围人的评价对我们的情绪影响非常之大,我们与周围人的这种关系就像是一个纽带。通过这个纽带,我们可以把他们对我们的评价转化成为一种情绪和情感。而且,周围人对我们的影响远比陌生人要大,这也是很多人宁愿遭受陌生人的白眼和蔑视,也不愿意被熟悉的亲朋好友蔑视的原因。
当一个生活大不如前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会极力隐藏自己的身份,当别人质疑他原来生活的优越时,他会感到很不安。即便现在他的生活并没有跌落谷底,他也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产生自卑的情感。例如,迁居到一座大豪宅内对一个普通的绅士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而对于一个国王来说却是糟糕透顶的一件事,因为他以前是生活在更加豪华的宫殿之中的。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已经有了认知,认为自己应该享受一种奢华的生活,或者应习惯于某种富足的生活,那么,当他的生活质量突然降低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让他感到自卑和耻辱。这时候,他就会尽量掩盖自己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环境中生活。在那里,只有他知道自己的不幸,而别人对他一无所知,因此,他对于以前的不幸的回顾只能通过自身施加影响,而别人无法影响到他。如此,他的自卑和不快就会尽可能地被降低。
赞美可以通过情绪传导功能使人产生快乐,这是可以得到充分证实的。即便是一个愤世嫉俗且淡泊名利的人,他对于别人对他的赞美也是会感到愉快的,他也丝毫不会因为感觉到自己不配拥有这些赞美而表现得不以为然。
骄傲的人在遭到别人的轻视时,不会立即感到自卑或对别人的话表示认同,他首先会感到非常震惊,就像你正在责备一个人的儿子,那个人一定非常不快。但如果那个人看到你是在开玩笑,他就不会在意你说的那些责备的话语。
5.我们为何会产生爱护与怨恨的情感
爱护与怨恨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单一要素的影响。一个国王因为拥有一座雄伟的皇宫而让人们感到敬畏,人们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皇宫确实是华丽而壮观,让人望而生畏;二是国王拥有对皇宫的绝对控制权,是一种巨大权力的象征。
爱和恨是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不过,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也无法对它们做出准确的定义。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对其来龙去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因为通过平时的经验和感觉,这些情绪或情感就能被我们充分感觉到,它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况且,对这些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毕竟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研究出世界的本质,或者说,本质本来就是不可知的。
“爱护与怨恨”与我前面所说的“骄傲和自卑”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因此,为了方便说明“爱护与怨恨”,我把“骄傲和自卑”放到一起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两者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作用对象的不同。对于骄傲和自卑来说,作用对象是我们自己。比如别人对我们进行赞美,我们的心情会感到无比愉悦,即便别人赞美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与我们相关联的对象,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赞美是作用在了我们自己身上。例如,某人夸奖我的儿子,我一定会感到骄傲,一方面是因为儿子的优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教导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