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洞见:判断的才能

人们总是倾向于考虑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尽快找到一个答案。人们遵循“归因逻辑”做出的判断,除了基于我们现有的信息之外,一直充满主观色彩。从主观角度对于原因的挖掘很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倾向性、偏见等会为我们制造能带来慰藉的原因。

一、“做选择”之前的能力

有些人经常把“凭借直觉或本能产生的选择”与“理性的直观判断”混为一谈,甚至在知名企业的高管身上也时有发生。

当优派集团(View Sonic)市场开发部门的新任主管Jack Yu空降到核桃市时,他奉命而来,寻求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尽管优派早在十几年前就收购了诺基亚的显示器业务,但市场的扩张步伐并没有计划中的那么顺利。公司每年有大量的预算投放到了见效尚不明显的业务上,每项投资的收益表看上去都很不“漂亮”。

看到这种情况,Jack Yu觉得很糟糕。他迅速做出了判断,通过有力的手段缩减市场部门的大部分项目,把节省出来的钱投到了最基本的业务上。

但是,收效明显的做法未必就是一个好主意。市场部门的资金缩水导致了公司的一大批骨干人才跳槽。这些人靠市场开发吃饭,但又不亲自卖东西。部门没有预算,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收入。他们需要找一个能够发挥才能,同时填饱肚子的地方,而且他们对未来有着不一样的预测。Jack Yu的直觉告诉他,公司必须省钱,这是基于结果导向的判断,而市场开发人员的思维则着眼于10年后或者20年后——他们更像是长期市场价值和宏大经营蓝图的维护者。

Jack Yu与市场部的下属陷入了一场持续的冷战,双方势如水火,互相仇恨。这也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困惑:“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吗?”在做出选择之前,Jack Yu是否已意识到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经验告诉他,这么做是没错的。但从事实的角度看,Jack Yu也许并不适合呆在这个位置上。理性的逻辑思维要求他站在结果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这无法保证优派集团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取得成功。他没有发现“隐藏在问题下面”的问题。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明家和科学家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也留下了一个谜团:这些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这是经验的结果还是“直觉的胜利”?奇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显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都具有超人的能力,并在自己的思维程序中储存了惊人的能量,凭借理性的直觉与突然爆发的创造力,才实现了这些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这些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尤其在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社会,旧的思维模式已不足以支撑起我们对未来做出有效的判断。我们很多人都像Jack Yu一样,年复一年地用陈旧的观念思考与判断今天的问题。与人们强烈地改变现实、获取成功的需要一样,人们也需要提高自己对于复杂事物的洞察和决策能力。

从这一点来说,洞见代表的是一种“直观判断的才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可以超越直觉并做出直接快速和正确的判断。我甚至发现自己对此也有强烈的需求;它是感性的,但又以理性为基础;它有着严密的逻辑分析,但又具备创新的基因,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是直接和生动的,也是精确、犀利和具有突破性的。

人的直觉在多数时候都是出于本能和经验在第一时间产生的判断——它没有经过分析推理,或者是推理过度——也很少对未来做出穿透性的预见,它总是严格地遵循“结果导向”的逻辑。比如,人在驾车行驶时看见横向闯出的阻碍物会突然踩一脚刹车,而不是降低行车速度绕过障碍物。这和股民在发现股价暴跌时立刻仓皇出逃而不是低价买进的行为异曲同工。这时,直觉或经验的反应总是基于人的“安全本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改变这一模式实在是太难了。

二、为什么要警惕“归因理论”?

人们作为社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观察者,经常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喜欢追究一些现象的成因,尤其当这些现象与自己有关或者非常感兴趣时:

·我的男/女朋友为什么会跟我分手?

·我为什么会被公司解雇?

·陈冠希为什么骂林志玲?

所有的这些疑惑集合起来,是一支考验人的判断力的军队。你不能给出一个结论,它们就会吞噬你。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考虑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尽快找到一个答案。归因理论应运而生,帮助人们对于现实问题进行“因果解释”。

有果必有因,但改变一件事物、造成一个问题的原因真的“十分重要”吗?人的洞察能力和对于人生活最直观的感悟,是否一定在此处体现?

内在还是外在的“原因”?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说:“人们进行归因的一个主导性的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在于人还是在于情境。如果将原因归于前者,则意味着人本身的人格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属于内在或倾向性的归因,这样的人喜欢反思自我;而将原因归于后者,则意味着情境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冲突等外在的归因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原因。”

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决定了一个人对于问题的两种判断方向。比如,面对被公司解雇的问题,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由于:

·我最近业绩太差(不稳定的内因)。

·我的学习能力不行(稳定的内因)。

·这份工作太难了(稳定的外因)。

·上司是个混蛋,专门针对我(不稳定的外因)。

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你在未来会怎样面对这一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影响我们对待同一件事具备什么类型的判断模式,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方式。

假如你是悲观的,不论你是归因于自己还是外部环境,你都会认为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消极而无法改变”的。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稳定而且整体的,环境和个人的因素在其中无论起了多大的作用,失败都不会变化,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假如你是乐观的,失败的原因(内在或外在)是特定、暂时和不稳定的,你倾向于改变这些不利因素,认为下次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那么,这次挫折对于你的判断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会很快雨过天晴。

但是,请再考虑这个假设性的问题:“你向一位喜欢已久的异性提出约会的邀请,你为这场约会筹划许久,志在必得,却被拒绝了。你会在内因和外因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这类问题对我们的判断能力是更大的考验,也许还是很多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在用行为解答“约会被拒绝”的挫折时,即便是后来很成功的人也会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

当你试图解释这一行为和判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时,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很关键:

第一,拒绝的区别性:对方的行为是针对你,还是同时期提出约会邀请的所有人?(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第二,拒绝的一贯性:对方是否反复拒绝了你?当你提出约会邀请时,他(她)在过去也拒绝过你?(该行为是否是对同一情境的反复回应)

第三,拒绝的一致性:除了他(她)以外,其他人是否也拒绝了你的邀请?(除去你喜欢的人,其他人在同样的情境下对你也有同样的行为)

只有综合地分析这三个方面的信息,你才能做出一个最接近真相的判断,得出一个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他(她)临时有事情或心情不好,不愿赴约;他(她)真的不喜欢你,对你没有兴趣。

警惕“归因逻辑”对判断的误导

人们遵循“归因逻辑”做出的判断,除了基于我们现有的信息之外,一直充满主观色彩。从主观角度对于原因的挖掘很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倾向性、偏见等会为我们制造能带来慰藉的原因:

“不是我没有魅力,而是他(她)看不到我的优点!”

“不是我工作能力差,而是上司狗眼看人低!”

这时就容易导致归因错误。人们在现实中分析某一行为的原因时倾向于高估内在因素而低估外在因素。即,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由此对现实和真相失去洞察。

参与了哈佛大学多期公开课节目录制的一位教授说:“洞见的本质是一种直观的智慧。它的内涵是,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不要急于寻找某种显而易见的原因,而是要直达问题的核心。洞察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然后再做出选择。”

有很多人都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环境。就是说,在许多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对成功作内在的归因,却对失败作外在归因。他们和世界之间是一种单向封闭的关系,也是自利性的思考逻辑。在群体中,他们会将一个集体(部门)的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其他人。

像这样一味地寻找事物的原因当然会让你心安理得,但同时却会让你在错误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三、洞察世界本质的5把钥匙

直观的分析——绕开经验的逻辑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专注力、思考能力和反省的能力变得虚弱和碎片化。用一句危言耸听的话说就是——“互联网正在让人们的大脑变得愚蠢。”信息越多,我们反而越看不到,也看不见。在这其中,经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

逻辑悖论的祖师爷、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曾经提出“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悖论:

古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级人物是阿喀琉斯,他跑步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但只要让乌龟先起跑100米,那么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因为在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过程中,乌龟也在爬行。当阿喀琉斯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时,此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阿喀琉斯又要开始重新追逐;当阿喀琉斯到达这个10米位置时,乌龟又向前爬了1米。这样乌龟便制造了无数个起点,它总能在阿喀琉斯和自己间制造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

当然,今天的我们看这个逻辑悖论可以很清楚明了地说一句:芝诺不懂微积分,不懂连续性,不懂无限数列……他的直觉也十分清楚,阿喀琉斯是可以轻松追上乌龟的。然而在当时来说,芝诺悖论的论证过程没有什么好的工具来破解。因为这个论证的逻辑是一道“经验之墙”,理性的经验在这里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如果无法用经验性的逻辑理论来论证,就会变得棘手而且无法处理。这个时候,要洞见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具备直观的能力,即“直观分析法”。

人的直观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直觉,第二是洞察。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直观分析法。其中“直观”一词的含义,是由个体本身作为条件反射的对象,没有其他。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准确判断。

作为组成直观能力的两部分,直觉是直观于事物的表象,也可称之为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感性认识。洞察则是直观于事物的内质,这在康德那里称为知性认识的先验。洞察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和经验性的推理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康德把洞察称为“知性的先验”。“先验”既然是先在的对于事物本质上的认知,自然是直观于事物的内部本质,即我们事先已经拥有对某一事物本质的认知,而后在接触该事物时就可以直接获得它最终的答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先验就等同于洞察。

因此,洞察力是人所拥有的一种哲学能力——我们不仅能犀利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还能看到它动态的演化原理。知道它是什么,也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并且知道它未来的变化。洞察力既有来自于对经验的综合和归纳,也有来自理性思维提炼出来的成果。这是一个从间接向直接进展的意识过程——从复杂的分析推理进化为直观的判断。所以,一个人洞察世界的能力是经过长期思辨和反思才能形成和成熟的。

创造性的主意——看到怎样开始

“创造是什么?”创新咨询公司Continuum公司的亚太区总裁温伯华说,“创造是对现实的改造,它和创新是不同的。创新可以不用了解过去,但创造需要。你必须能够看到问题是怎么开始的,看到现实是如何形成的,你要清楚地知道已经发生的一切细节。”

大部分的时间,人们总是试图在抽象的层面分析自己无从下手的事物。这是一种普遍性的习惯,当你不懂一个问题时,你就会把它设想得十分抽象。这么做的优点是,你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好像已经找到了无数条道路。但缺点是,你并不知道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所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无法创造未来。

在洞察的源头,我们需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矛盾——基于现实的矛盾,分析不同需求之间的联系——妻子和情人的冲突、同事A和同事B的利益交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等。生活中任何两件事情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你不能看到它们的源头,你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生活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觉悟的技能——看到怎样结束

只有觉悟,才能洞察。也只有觉悟,才能形成直观的智慧。但是,什么才是觉悟呢?有个人加班到凌晨1点,又跑到酒吧鬼混到黎明时分,然后跑来跟你说:“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赚再多的钱都逃不过生老病死,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看到了每个人人生的结束,但这显然不是觉悟。觉悟是我们在观察人、生活和商业的行为后,可以形成一些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论来解释和预测这些行为。

从过去中洞悉未来,未来并非不可预测。当你能预测未来时,你便拥有了觉悟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对世界的态度。一个富有“洞见”的人,要能够跳出局限,看到全局,要清醒而且积极地迎接自己的明天。

思维的路径——创建全新的系统

举例来说,股神巴菲特需要思考多少个问题才能做出一个投资决策,他是如何判断一支股票是否值得购买的?答案可能无从揭晓。但与巴菲特合作长达40年之久的查理·芒格却说:“巴菲特平均思考492个问题才做出一个决策,这和我一样。”

一个高效直接的思维路径总是具有丰富的容量。我们要列出一长串的问题清单,经历复杂的思考才能产生洞见和犀利的认识。这一点都不轻松,大量的繁重工作被大脑承担了,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以为聪明人特别容易就看到了一个问题,不过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思考这一问题的复杂过程。

有一个调查显示:在涉及重大决定——比如因工作需要而搬迁到另一座城市时,年收入5元万到20万元之间的群体平均每45分钟做出一项选择;年收入20万元到100万元的群体平均每2个小时做出一项选择;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群体每做出一项选择所花费的时间则达到了1天以上。人们可能需要花费几周的时间综合考虑这样的问题,但真正用于权衡利弊的时间少之又少。

由此可见,一般人在问题面前的思考是多么轻率而浮浅——很少有人会思考如此多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价值连城或者对自己的命运生死攸关。不论是搬迁还是买股票,洞察问题的本质都依赖于一个思维的路径。越是简单的智慧就越不容易把握。看上去更像接近真理却极为抽象的“大道理”,对我们来说做出决定的依据总是模糊的。

比如,你会考虑如下问题:

·“那座城市的空气质量如何?”

·“交通和教育符合我的要求吗?”

·“房价我能否承受?”

·“我的另一半是否同意?”

相信我,你在做决定时一定会把这些问题列入自己的决策系统,你所依赖的不会是下面这些不确定的可能性:

·“这份工作未来的前景,是否值得我离开当前的城市?”

·“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支持这个决定吗?”

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影响未来的问题,但人们很少愿意在做决定时认真地考虑它们——当然,它们会一直挂在嘴边,写在推特、微博或各自的网络日志中。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必须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更容易理解的小问题。这样你就能领会巴菲特的思考方法,学着像“投资之神”一样思考:通过务实的问题清单来创建全新的思维路径,建立一个精确的系统。问题清单不仅可以用于决定购买哪只股票,当你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前犹豫不决时,也可以列出一长串的问题来作为权衡与选择的准则。

有些人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将“优秀”这个词诠释到了极致。卓越的人物不管是思考还是行动都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我不相信这是不靠“时间积累的努力”就能轻易实现的成功。就像人的判断力一样,它是一种不断磨炼和尝试才会成熟的能力。即便你获取了一个高效的思维路径,把所有的相关问题都思考了一遍,还是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本身都是一个决策,缺乏足够历练的人很可能在中途就出错。而且,执行永远是决策的陷阱。执行的效果验证我们的判断力,人们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离初衷。

没有人会介意变得更聪明,但思维的犀利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个人的头脑中自发形成,而是我们后天学习与培养的结果。你应该相信自己永远会做得更好,并且形成一套自己的积极的思维模式,跳出常识来看待世界,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通达的智慧——看到最终命运

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知识来源于心灵的直观。心灵的直观是“真知”的来源,也是实现通达的保证。通达就是洞察这个世界的第5把钥匙,是判断力的最高境界,是通往智慧的必由之路。

第一,通达是顿悟。面对挫折和坎坷,能够释然;面对成功和荣誉,能够自制;面对变故与起伏,能够坚定。

第二,通达是淡泊。当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与野心时,看待事物就有了别样的心态。淡泊名利,就能通达,看到世界的本质,洞察事物的规律。

能够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会去追求那些会让人无可奈何、无力触及的东西。当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幻想,多了宁静,少了躁动,多了平和,洞察力就可以像肌肉一样进行训练和提升,心无所往,波澜不惊,你就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四、洞见是“直觉”吗?

在思维学领域,直觉与洞见的关系就像车胎与方向盘之间的奇妙联系,我们能清楚地感知到车胎和地面的摩擦,判断路况,把握速度,但控制高速行驶的汽车还需要其他很多部件的协作。有时候,胡思乱想所产生的灵感也是一种直觉,但它不能称为犀利的洞见。

简而言之,洞见的体现方式是“超理性的判断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直观力。它不仅包括看、听与触摸等身体性的感受,而且也包括心灵、经验、观念等思想的集合体对于理念或者事物的直觉,它是一个人观照事物的最高级的能力。

所以,洞见并不是“直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目光总是被观念和偏见覆盖,看一个新问题时先想到的是无数个旧问题,因此并不能真正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刻而言,人们思考问题时凭借的仅是对现成经验的复制、抄袭和模仿,正如同我们会从小说和电影中抄袭那些不断重复的情感一样。

这表明,如果你要获得最犀利、客观的洞见,首先要摆脱对于偏见和经验的依赖,暂时停止思考,让思想呈现空闲状态,让事物不经任何加工地渗透进来。其次,你要将各种已有的知识、习惯搁置到思想的边缘,同它们脱离接触。这时,你看到的就是原生态的信息。你会正眼去看它,会让大脑直接跟它接触,而不是交给记忆库中的程序来解决。

直觉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但是,这种直觉本身必须同时是高度专注的,我们要凝视眼前的问题,表现出极致的思考专注力。

第一,专注是做出任何判断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思考的基础。

我们思考的目的并不在于让人学会现成的知识,或者利用现成的知识对一个事物的变化做出预测——比如明天的股市是涨是跌,而在于使注意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汇聚,使之变得敏锐而集中。洞见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聚集的能力。要像针尖一样凝视事物,用高度的专注穿透它。

第二,想象力是做出直观判断的内在要素。

同时,想象力也是任何创造的前提,我们的思想借此冲破了现成事物的包围,不受过去的习惯、定式和观念的约束。一种对思考和判断有益的想象力,必须包含事物的细节,充分体现出某种程度的可行性和持久性。这时,我们的判断力开始承担重要的任务。它能将不同事物的细节区分开来,使人辨别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让想象力进入它应有的路径,朝一个对的方向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