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人殷西溪与殷行依仁山

关于杨浦区的起源,或许现在的上海人,说不出个缘由。因为,开埠前的杨浦,只是隶属于江苏省宝山县的一片位于黄浦江与东海交汇口的滩涂荒地,穷乡僻壤,杂草丛生,鲜有人烟。所以,在明代中叶,大批崇明、浦东的拓荒移民来到这里开荒前,杨浦在史料上被记载的机会很少。

明中叶以前杨浦区的风貌,估计就和目前新江湾湿地的面貌差不多,一眼望去,除了芦苇中的水鸟,就是海边的日落。到了明正德年间,有个松江府上海县人叫殷清(字西溪),看上了目前杨浦区江湾五角场的这片土地。殷清本是北京上林苑录事,一个在大明朝皇家农场为皇帝管理种菜养猪事宜的副科级干部,由于感觉仕途渺茫,便辞官回乡,决定在杨浦开荒建镇,改变古杨浦的落后面貌,建立了一个叫“殷行”的市集。于是,殷清和殷行镇,出现于典籍中,成为杨浦有史可查的源头之一。原来,杨浦不但曾有繁荣市集和古色古香的江南古镇,还有一座山叫“依仁山”。

据《光绪宝山县志》收录的明邱集《依仁山记》载,殷清在朝中任上林苑录事时,朝中文渊阁大学士(类似宰相)顾鼎臣、礼部尚书吴文端皆“敬之”。殷清辞官归故里后,筑殷行镇,吸引了大批江苏失地农民在此垦荒,使此地形成村落集镇。

殷行镇地图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殷行镇遭遇自然灾害,饥荒遍地。殷清从自家粮仓取出粮食六千石,救济灾民。但他担心被社会舆论指为沽名钓誉,就对灾民说,他要造一座土山,有人担土堆山,即可换取粮食。于是,灾民争先恐后,肩负背扛,堆出一座几十米的土山,曰“依仁山”。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殷行又遭龙卷风与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殷清再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而灾民又往土山上运土垒石,栽种树木,缮饰栋宇,所花人力倍于前次。所以,全乡依赖殷清救济而活的人不计其数。而大善人殷清死后也被葬在依仁山下。此后,乡人每过山前,总是相顾流泪说:“复有仁人如西溪翁,可依以活凶荒者乎?”(清)光绪《宝山县志》卷十三。

除此之外,在明末,殷行镇还出现了两位名人侯尧封和侯峒曾。侯尧封官至参政,由上海县诸翟乡移居殷行镇浣纱村。侯尧封的孙子叫侯峒曾,清兵南下时,侯峒曾与黄淳耀率众抗清,死守嘉定县城。城破后,侯峒曾及两子被清军杀害,悬首城楼三日,其首级由国子生朱子熙捧回,葬于浣纱村祖墓。墓前有石碑、石人、石马,百姓称为“侯家坟山”。《嘉定县志》《宝山县志》载为“侯尧封墓”或“侯氏节孝阡”。清人刘玉田《过虬江望侯氏三忠墓》诗云:“残碑零落见荒阡,忍对行人说往年。热血尽拼埋碧草,栖鸦空复噪寒烟。曾余胜国孤臣恨,已沐兴朝圣主怜。曲匝虬江回流处,暮潮呜咽白杨边。”朱保和主编:《宝山县志·卷三十二·志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侯峒曾与黄淳耀

到了清代,殷行镇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东西巷的镇集有三里长,类似如今距上海市中心较远的几个古镇——七宝镇、朱家角镇、枫泾镇。小桥流水,白砖黑瓦,熙熙攘攘的石板铺成的街道沿河而造。消失的袁长河直贯其中,沿河有大小商店40余家。史料记载:早市寥寥,日晡(申时,即下午三到五点)以后,始行交易。凡茶蔬鱼肉,均于隔日购备,虽盛暑亦然,故称夜市。且建有葛尚书庙、白衣庵、玉泉庵、信民庵、江申土地庙、文昌阁等寺庙殿宇。

晚清上海市镇

关于殷行古镇的记录到1937年前就完全停止了。1937年8月到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殷行古镇不幸成了中日两军鏖战的战场。侵华日军从临近的虬江码头登陆包抄中国守军,中国守军弃守殷行。为泄愤,日军大肆破坏,沿途居民惨遭杀戮。殷行古镇及四周68个村,民房4903间,连同小学、庙宇、祠堂全部焚毁。存在了410多年的殷行古镇,自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上林苑录事殷清辞官返里经商,形成殷行集镇至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殷行镇毁于战火,共存在约410年。被彻底从地图上抹去。甚而连“侯家坟山”也被日军掘墓盗毁。墓中的一具腐尸和墓前的石碑、翁仲、石兽,都被日军偷走,至今不见踪影。

被日军焚毁的殷行镇

在沦陷时期,日军又征用殷行镇附近农地九千亩,修筑了远东最大的军用机场——江湾机场。江湾机场被用作军用飞机场一直到1994年。2003年后,废弃的机场附近竟然自然形成芦苇丛生、沟渠纵横的自然湿地,连消失很久的白鹭等也飞来繁衍生息,是上海最大的湿地,邻近也开发出高楼林立的新居住区--江湾新城。

曾经在这里存在的上海市区鲜有的山(依仁山)和古老的江南水乡(殷行古镇、抗清义士侯峒曾墓)都成了历史文献,消失在现实中。但是,关于明代从九品芝麻官上林苑录事殷清修筑殷行镇、乐善好施、救济灾民、堆土成山的仁义故事,却流传了下来。直到今日,在杨树浦路还有一片名为“依仁里”的石库门里弄,用来纪念杨浦的开创者——大善人殷西溪。

(李晓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