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还是就业

2016年将有765万大学生毕业。对于其中的许多人来说,都面临一个创业还是就业的选择问题。

哈佛大学的福斯特校长曾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反复对大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担心没有停车位而把车停得老远。先开到你要去的地方。如果确实没有停车位,再兜回来停在远处不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接受“次优选项”。

“大众创业”是今天媒体上的一个高频短语,许多人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创业。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举出许多年轻人选择“创业”并取得成功的例子。1976年,21岁时,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比尔·盖茨就与自己的同学加好友艾伦(Paul Allen)一道注册了微软公司,随后,他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习,集中精力经营微软公司。同样在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也与自己的好友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共同成立了苹果公司,致力于苹果电脑的设计和生产。1984年,19岁,正在大学读书的迈克尔·戴尔成立了自己的PC公司,销售组装PC机,最终成为PC机领域中的世界巨头之一。1998年,22岁,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阿尔法狗”的设计者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没有选择“就业”,而是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仙丹工作室(Elixir Studios)”,致力于开发游戏软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也多次对我自己的研究生讲:我27岁才开始读大一,47岁才拿到博士学位。你们还不满30岁,就已经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你完全有本钱玩10年,你的本钱就是“年轻”,你可以拿出10年的时间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再差,也不可能像谢老师一样47岁才拿到博士学位了。再惨,也不可能比谢老师还惨了。

另一些人,不赞成大学生轻易选择创业。他们说:“嘴上积德,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理想确实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骨感的。你想找到更理想的“停车位”,你想到离目标更近的地方去“碰运气”,问题是,当你找不到停车位返回时,曾经有的位子现在可能也没有了,你可能被迫停到更远的地方。“得陇望蜀”的结果也可能是“陇”都不保。

可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不是“官二代”,如果不是“富二代”,他有什么资本去“创业”?“创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他有什么资本去承担这种风险的后果?容易赚钱的事情,早已经被瓜分干净了。不要妄想自己可以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中分一杯羹,那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互联网是寡头经济,搭个网很容易,最难的是烧钱熬死对手。任何一个优秀创意,马上会出现几百个竞争对手,同质化服务的大决战,就是比赛烧钱。京东烧了上百亿,滴滴烧了几十亿,你要是一不小心把三代人的存款都烧完,你有勇气面对吗?你看看那些幻想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戴尔的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花光了父母一辈子的打工积蓄,熬干了父母最后一份精力,最后还不如村里的电工、木匠赚得多。不要幻想凭着自己的一个创意就可以获得投资,就可以融到资金。中国投资人的精明,绝不亚于犹太人,他们会谨慎地分析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谁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得到投资,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哪怕是一个最小的企业,也需要和手握权力的工商、税务、劳动监察等种种机构打交道,也需要和客户、供应商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需要应对企业法、税法、劳动法、环保法、卫生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什么生活经验可以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开实体店,需要给王健林、王石们交钱;开网店?需要给马云、马化腾们交钱。即使你侥幸挣到一点钱,也很可能还不够缴网上网下的“场租费”。在中国经济步入“常态化”的阵痛中,不知多少曾经大把赚钱的中小企业倒闭关门,不知多少曾经在市场上百炼成钢的企业经营者“跑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新常态”中有什么优势?年轻人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好的选择是努力准备公务员考试,争取通过公务员考试为自己谋到一个稳定的饭碗。

创业?还是就业?对于2017年即将离开校门的700多万年轻人,确实是一个问题。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能够理解,这个问题既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也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适答案。他们理解,做出选择,首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决策不能基于虚幻的想象之上。其次,必须符合形式逻辑,决策不能与形式逻辑相冲突,决策必须是合理的。最后,在符合事实和符合形式逻辑的基础之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基于不同的个人偏好(individual preference),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