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家庭成就优秀孩子
- 牛琳
- 2388字
- 2021-03-23 23:53:54
2.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不当做法有哪些?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做人的第一个楷模,我们的言行常常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再现。家庭环境的恶劣,家长素质的高低,对我们孩子的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孩子生下来后近似一张白纸,家长的言行举止、心理素质、处事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家长造成的。
(1)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有位家长把一个9岁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度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征。
(2)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3)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
(4)家长对孩子总是指责、批评、否定,让孩子失去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的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大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6岁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常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妈妈总是责骂他什么都做不好,从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等待。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坚决不做”的那种意识与自我要求。因为父母是孩子精神成长的引路人,生命历程的教练,要想孩子的精神强健,做父母的精神必须首先强健!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有些父母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只知道一味指责甚至是打骂,而从不查找自己身上的原因。父母往往是孩子形成问题的最大症结所在,当你看到孩子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想自己哪里做错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请教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面对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做人”。高素质的孩子出自高素质的父母之手,“问题孩子”大多数都是“问题家长”的产物。所以,为了孩子,父母要先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试想一下,夫妻之间总唠叨还烦呢。做丈夫的唠叨妻子烦,做妻子的唠叨丈夫不也烦吗?
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要对孩子唠叨。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家长要将数落式教育彻底取消。因为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扼杀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灵成长,限制了孩子的潜能发挥。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充当法官和裁判的角色。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好,使孩子不知所措。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家长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要取消。因为这是最无能的教育手段,这种方法会使孩子的性格发生扭曲,也会导致他们长大成家后采取同样的方法教育下一代。
第五,达标式。
达标式就是规定孩子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
达标式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之一。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订目标,家长如果强加给孩子一个脱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目标,孩子会很累,当多次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孩子会失去信心,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在考试之前情绪非常紧张,压力太大,为什么?如果考试前家长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只要尽力就行,结果孩子可能会考得更好。孩子自己何尝不想考出好成绩,他们自己对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也不可能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一定愿意继续努力。这时家长反而要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找原因,调整好心情,这才是我们做家长的态度和方法。
第六,疲劳式。
有的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使孩子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当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疲劳状态时,学习效率是很低的。特别是孩子到了高中以后,要做到时间和效率并重,甚至效率高于时间。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长都替他操心,其实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帮助孩子制订计划,找学习方法,从小就没完没了地辅导孩子,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当你不能或没有能力辅导时,孩子会怎样?
第八,催促式。
家长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爸爸妈妈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家长的体会一下,本来你想干点家务事,想打扫一下屋子,想擦擦地,可是你的爱人不断提醒你,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快点……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表扬,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甚至是产生了逆反心理。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小孩比你还稚嫩,他们的心灵需要倍加呵护。
第九,愁眉苦脸式。
父母每天愁眉苦脸地面对孩子,处处为孩子操心,担心这、担心那,总想让孩子在你的保护伞下生活,其后果是什么?
请你回忆一下,在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你多么希望父母对你多一些理解,少一点训斥,父母的情绪是不是对你有很大影响。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
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唠叨的脸、数落的脸、训斥的脸、打骂的脸、催促的脸、愁眉苦脸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成长的乐趣和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