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材料的分类和计价

采购部门可以说是成本中最有降低成本潜力的部门。部门经理应了解企业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使用情况,制订合理的经济订购指标和合理的备用量,以便节省库存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一、材料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材料是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作为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在会计中,材料又称原材料,一般把作为劳动对象从矿山采掘的矿石、从原始森林采伐的原木等称为原料,把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原料仍作为劳动对象的产品称为材料。材料和固定资产不同,它通常只能在一次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大都变更或消失其原有物质形态,或将其本身的物质加入到工程或产品的物质里去,因而大都将其价值一次转入工程和产品的成本中。施工企业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材料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为了保证施工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就需要做好材料的供应工作,及时补充施工生产中消耗的材料。

材料供应工作在保证施工需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储备资金的节约使用,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在组织材料供应时,要少购勤进,以最少的储备量来保证施工的需要;要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地取材,就近采购,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过去,天津制药厂因为生产成本太高,其核心产品地塞米松无法与法国罗素公司的产品竞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天津制药厂没有全套引进国外高成本的设备,而是采用部分国产设备与部分国外设备相配套的办法,把用于设备的固定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成本下降后,天津制药厂的产品价格比罗素公司的还要低,因而在市场竞争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当罗素公司对其产品采取降价策略时,天津制药厂也再次降价,完全获得了支配中国市场上地塞米松价格的主动权。

在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建设资金的情况下,用最少的材料储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发展建设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流动资金的浪费和积压,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一定的施工规模虽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储备来保证,但是这个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企业合理地组织材料供应工作,就有可能适当地压缩材料储备量,减少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额。因此,在材料供应和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克服“宽打宽用”、“宁多勿少”等错误思想,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搞修旧利废,加工改制,积极处理各种积压材料,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材料核算是材料供应和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可以及时反映材料的采购、储备、保管和耗用情况,考核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这对节约使用储备资金,降低工程、产品成本,发展建筑生产事业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材料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及时地反映材料采购情况。考核材料供应计划和用款计划的执行,促使企业不断改善材料采购工作,做到既保证施工生产需要,又节约使用采购资金,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②正确及时地反映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考核材料储备定额的执行,防止材料超储、积压或储备不足等现象,不断加速材料储备资金周转。

③反映和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促使企业节约使用材料,降低工程、产品的材料成本。

④正确计算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分别按照用途计入工程和产品成本。

⑤定期对材料的结存数量和质量进行清查盘点,查明盘点盈亏的原因,并对减值材料计提减值准备,按照规定作出处理,防止丢失和盗窃,确保材料的完整无缺,做到账、料、卡相符。

二、材料的分类

施工企业所需的材料,品种规格很多,性质和用途不一,而且存放地点分散,收发频繁,库存数量经常发生变动。为了加强材料管理和正确组织材料核算,必须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

>>1.一次性消耗材料

施工企业施工生产用的材料,按其在施工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其他材料等几类。

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应在“原材料”科目中进行,并按照上述分类分别设置“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和“其他材料”等二级科目。

(1)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是指用于工程、产品并能构成工程、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包括黑色及有色金属材料、木材、硅酸盐材料(即水泥、砖、瓦、石灰、砂、石等)、电器材料、建筑五金、化学油漆材料等。

(2)结构件。

结构件是指经过吊装、拼砌、安装即能构成房屋建筑物实体的各种金属的、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的和木质的结构物、构件、砌块等。

(3)机械配件。

机械配件是指用于机械设备维护修理的各种配件和零件,如齿轮、阀门、轴承等。

(4)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是指那些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并不构成工程、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包括燃料、油料、饲料和润滑油、擦布、绳子等辅助材料。

>>2.其他周转材料及工具用具和劳保用品等

在实际核算工作中,除了上述一次性消耗材料外,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反复周转使用的周转材料,以及那些虽属劳动资料,但单位价值较低或使用时间较短而不列入固定资产的工具用具和劳保用品,也都将它们视同材料,分别在“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科目中进行核算。

为了适应材料的实物管理和日常核算的需要,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还要按照各类材料的物理性能、技术特征、等级、成分、规格、尺寸等作进一步的明细分类。如对主要材料,可将它分为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木材类、硅酸盐材料类、电器材料类、小五金类、化学油漆类等。在黑色金属材料类下,又可分为圆钢、螺纹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槽钢、薄钢板、中厚钢板等品种。在圆钢之下,还可按其直径大小分为6毫米圆钢、7毫米圆钢等不同规格。

为了便于材料的保管和核算,除了对材料进行分类外,还须对各种材料按照类别、品种、名称、规格逐一进行编号,并规定各种材料的计量单位和材料的计划单价(通常为地区材料预算单价),编制“材料目录”,以供材料供应、保管、领用、核算各部门人员统一使用,避免类似材料的相互混淆,防止差错,并简化核算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材料的编号,一般须意义明确、易于记忆并有伸缩性,以便在增加材料品种规格时随时调整。

三、材料的计价

>>1.外购材料实际成本包括的内容

所谓材料的计价,就是材料在核算时按照什么价格计算。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下列各项支出:

(1)买价。

买价包括材料的原价、供销单位的手续费和其他税费。购买材料时支付的税费,大都属于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专用发票上另行注明。施工企业结算完工工程价款时应交的税是营业税,属于价内税,无法将购料专用发票上的应交增值税从中抵扣。因此,施工企业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应交增值税,应作为购料成本。

(2)运杂费。

运杂费包括自采购地点运到工地仓库(施工现场堆存材料的地点)前发生的包装、运输、装卸以及合理的运输损耗等费用(包装物的保证金或押金应予扣除,回收包装物的收入应冲减运杂费)。

(3)采购保管费。

采购保管费包括材料供应部门和仓库(包括露天堆放场)为材料采购、验收、整理、保管、收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合理的保管损耗。

对于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种材料的支出,要按照适当的标准分摊计入。

施工企业耗用所属内部独立核算的附属工业企业所生产的材料、构件,应以按照规定程序编制的产品价格或预算价格作为材料的买价。耗用所属辅助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材料、构件,应以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成本作为材料的买价。如果辅助生产单位平时按计划(预算)价格结转自制材料、构件成本,则应于月末算得实际成本后,再将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的差异进行结转。

>>2.按计划价格计价

计入工程和产品成本的材料费,必须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算,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材料的日常核算工作中,也一定要按实际成本计价。由于外购和自制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可能每批不同,如果材料日常核算也按照实际成本计价,那就需要逐批计算材料收发的单价,工作量很大。同时,就计划的考核和分析来说,按实际成本计算也不便于分析材料成本的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因此,实际工作中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的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照计划价格(一般即地区材料预算价格)计价,于月末再计算计划价格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价格差异,将计划价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了考核各个施工单位施工活动的经济效益,使其成本不受材料价格因素的影响,各个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费,也可按照计划价格进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可由公司或工程处集中核算。材料成本差异不论由施工单位核算,还是由公司或工程处集中核算,都要按月对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计划价格成本进行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各项工程的实际成本,反映整个企业施工活动的经济效益。